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7362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7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供给、总需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什么是经济波动?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如何解释经济波动?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什么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多少?长期的呢?什么使总供给曲线移动?,0,总供给与总需求,1,介绍,长期中,真实GDP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短期中,GDP的增长围绕这个趋势波动: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萧条:严重的衰退短期的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0,2,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2,阴影面积表示衰退,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3,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3,事实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投资支出,200

2、0年的十亿美元,4,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4,事实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失业率,劳动力百分比,5,介绍,解释这些经济波动较为困难,并且经济波动理论仍然是有争议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研究经济波动 这个模型与古典经济学家用来解释长期世界的模型不同,0,6,古典经济学,前面章节的内容都是基于古典经济学,特别是:古典二分法,把变量分为两类:真实变量 衡量数量或相对价格的变量名义变量 按货币衡量的变量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0,7,古典经济学,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世界,但并没有描述短期世界在短期内,名义变量(如货币供给或物价

3、水平)的变动会影响真实变量(如产量或失业率)为研究短期世界,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型,0,8,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模型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真实 GDP),总需求,短期总供给,0,9,总需求(AD)曲线,总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中所有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0,10,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Y=C+I+G+NX假设G由政府政策固定为了解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用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Y1,0,11,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与消费),假设物价水平下降:货币的真实价值提高:消费者更富有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 结果:消费增加,

4、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增加,0,1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与投资),假设物价水平下降:购买物品与劳务需要较少的货币人们可以把超额货币存入有利息的储蓄账户银行将用这些资金进行更多的贷款利率下降结果:投资增加(回忆:投资与利率负相关),0,13,汇率效应(物价水平与净出口),假设物价水平下降:美国利率下降(利率效应)外国投资者想要更少的美国债券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减少美元贬值 美国出口物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便宜,而美国居民觉得进口的物品变得更贵结果:净出口增加,0,14,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结,物价水平的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为:,AD,P1,Y1,财富效应(消费减少),利率效应(投资

5、减少),汇率效应(净出口减少),0,15,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除开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例如:股市繁荣使家庭觉得更富有,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0,16,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 股市繁荣/大跌偏好变化: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权衡取舍增税/减税 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企业购买新计算机,设备和建造新工厂乐观预期/悲观预期利率,货币政策投资税收优惠或其他税收激励,17,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联邦政府的支出,如国防开支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如公路、学校 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 购买我们出口产品的国家经济的繁荣/衰

6、退外汇市场上国际投机者引起货币升值/贬值,18,在下列各种情形中,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动?A.一个十年期的投资税收优惠到期 B.美元汇率下降 C.物价水平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财富的真实价值 D.州政府对利息,红利和资本收益征收新税以取代销售税,主动学习 1 总需求曲线,18,19,A.一个十年期的投资税收优惠到期 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美元汇率下降 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物价水平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财富的真实价值 沿总需求曲线移动(财富效应)D.州政府对利息,红利和资本收益征收新税以取代销售税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19,20,总供给(AS

7、)曲线,总供给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总量,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向右上方倾斜,在长期中垂直,0,21,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自然产量率(YN):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当失业处于其正常率时达到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自然产量率也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YN,0,22,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自然产量率取决于经济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存量以及技术水平物价水平上升,并不影响它们之中的任何一项,因此也不会影响自然产量率(古典二分法),YN,0,23,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任何改变决定自然产量率因素的事件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例如:移民使工人数量增

8、多,因而自然产量率也会增加,YN,0,24,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劳动或自然失业率变动引起的移动移民 生于婴儿潮时期的人的退休政府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 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工厂,设备投资更多人获得大学文凭飓风损坏工厂,25,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新矿藏资源的发现进口石油供给的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模式变化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26,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Y1990,货币供给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1980,Y2000,结果:产量增长和持续的通货膨胀,0,27,短

9、期总供给曲线(SRAS),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一年或两年后,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物品与劳务供给量的增加,0,28,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理论,在每一种理论中,都存在某个市场的不完全性结果: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0,29,1.粘性工资理论,不完全性:名义工资在短期中是粘性的,它们调整缓慢 由于劳动合同,社会规范 企业和工人在已知实际物价水平P之前就根据他们预期的物价水平PE签订合同,设定名义工资,0,30,1.粘性工资理论,如果 P PE收入增加,但劳动成本不变 生产有利可图,于是企业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 更高的物价水平引起

10、更高的产量,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0,31,2.粘性价格理论,不完全性:许多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由于存在菜单成本,调整价格是有成本的 例如:印刷新菜单的成本,改变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 企业根据预期物价水平PE设定一个粘性价格,0,32,2.粘性价格理论,假设美联储未预料到地增加货币供给。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上升 在短期内,没有菜单成本的企业会立即提高价格有菜单成本的企业需要时间来提高价格。同时,他们的价格相对较低,这会增加对他们产品的需求。他们会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因此,高物价水平与高产出联系在一起。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0,33,3.错觉理论,不完全性:企业可能会混淆物价

11、水平的变动与它们出售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如果P高于PE,企业会在注意到所有产品价格上升之前看到它出售产品价格的上升,并据此认为它出售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进而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 因此,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产出的增加,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0,34,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在这些理论中的不完全性都是暂时的。随时间推移: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都将具有伸缩性相对价格的错觉也会得到纠正在长期中,PE=P 总供给曲线垂直,0,35,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YN,0,36,总需求移动的影响,事件:股票市场崩溃 1.影响消费,AD曲线2.消费减少,所以AD曲线向左移动3.短期在B点达到均衡

12、物价水平与产出都下降,失业增加4.在长期中,PE下降,SRAS曲线一直向右移动,直到达到长期均衡点C。产出与失业回到起始水平,A,0,37,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1.大萧条,从1929-1933年,由于银行体系出现问题,货币供给量下降 28%股价价格下降90%,消费与投资减少Y下降27%P下降22%失业率从3%上升到25%,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0,38,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2.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1944年,政府支出从91亿美元上升到913亿美元Y增加90%P上升20%失业率从17%下降到1%,美国真实 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0,39,画出美国经济的AD-S

13、RAS-LRAS图形,从经济的长期均衡开始加拿大出现经济繁荣,用你的图形分析这对美国 GDP,物价水平和失业率的短期与长期影响,主动学习 2 模型的应用,39,40,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40,A,事件:加拿大经济繁荣1.影响 NX,AD曲线2.AD曲线向右移动3.短期均衡在点B。P与Y 增加,失业率降低4.随时间的推移,PE上升,SRAS曲线一直向左移动,直到达到长期均衡点C。Y与失业率回到起始水平,0,41,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总需求移动的影响总供给移动的影响,42,短期总供给移动的影响,事件:油价上涨1.成本上升,SRAS曲线移动(假设 LRAS 不变)2.SRAS曲线向左移动3.短期

14、均衡在点B,P上升,Y下降,失业率上升 从A点到B点,滞涨:产出下降而物价水平上升的一段时期,0,43,抵消短期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如果政策制定者不作为:4.低就业使工资下降,SRAS曲线一直向右移动,直到长期均衡点A,如果政策制定者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以此抵消总供给的移动:Y 回到 YN但 P 会永远都更高,0,44,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冲击及其影响,失业量的变化,真实GDP,CPI,真实石油价格,1978-80,1973-75,0,4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1936年衰退和萧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不足;政策制定者应该

15、移动总需求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著名批评:,长期是对当前事情的一个误导。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季节,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中会过去,海洋必将平静,那么他们给自己的任务就太容易且无用了,0,46,结论,本章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经济波动 记住:这些波动背离了我们前面章节学习模型所解释的经济的长期趋势 下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政策制定者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0,利率效应如何帮助我们解释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中央银行如何使用货币政策来移动总需求曲线?财政政策通过哪两条途径来影响总需求?支持和反对使用政策来稳定经济的理由分别是什么?,47,本章我们将

16、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48,介绍,前面章节包括:财政政策对于利率、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影响本章主要介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总需求来影响经济的短期效应,0,49,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有三个原因: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下面:一个供求模型帮助解释利率效应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0,50,流动性偏好理论,一个关于利率的简单理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货币供给:假设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固定,不取决于利率,0,51,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的形式持有多少财富 为简化期间,假设家庭财富只包括两种资产:货币具有流动性但不支付

17、利息债券支付利息但不具有流动性一个家庭的“货币需求”反映了它对流动性的偏好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Y,r 和 P.,0,52,货币需求,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而真实收入(Y)增加,那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 Y 增加:家庭想购买更多的物品与劳务,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货币为得到货币,他们会试图出售一些债券 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Y 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0,A 假设 r 上升,而 Y 和 P 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B.假设 P 上升,但 Y 和 r 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主动学习 1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53,A.假设 r 上升,而 Y 和 P 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r

18、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r 的上升降低了货币需求:高利率会使家庭试图购买债券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r 的上升会降低货币需求,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54,B.假设 P 上升,但 Y 和 r 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如果 Y 不变,人们希望购买相同数量的物品与劳务 而由于 P 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才能购买相同数量的物品与劳务 所以,其他条件不变,P 的上升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55,56,利率是如何决定的,MS 曲线是垂直:货币供给量由美联储固定,r 的变动并不影响 MSMD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r 下降会使人们增加货币需求,0,57,利率效应如何起作用,P2,P 的

19、下降减少货币需求,降低了r,r 的下降增加了投资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0,58,货币政策与总需求,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美联储用货币政策来移动总需求曲线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是货币供给新闻中经常说美联储把利率定为目标更准备地说,是联邦基金利率银行相互之间对短期贷款收取的利率 为改变利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改变货币供给,0,59,货币供给减少的影响,美联储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提高 r,r 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0,对于下述的每个事件:-分析对产出的短期影响-分析联储应该如何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稳定产出A.国会试图减少政府支出来平衡预算B.股市繁荣增加家庭的财富C.中东爆

20、发战争,导致石油价格猛涨,主动学习 2 货币政策,60,A.国会试图减少政府支出来平衡预算 这会减少总需求与产出为抵消这个事件的影响,联储应该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来增加总需求,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61,B.股市繁荣增加家庭的财富这会增加总需求,使产出高于自然产量率 为抵消这个事件的影响,联储应该减少货币供给和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62,C.中东爆发战争,导致石油价格猛涨 这会减少总供给,使产出下降 为抵消这个事件的影响,联储应该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来增加总需求,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63,64,财政政策与总需求,财政政策:政府决策者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的确定扩

21、张性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两种效应,0,65,1.乘数效应,如果政府从波音公司购买200亿美元的飞机,那波音公司的收入就增加200亿美元收入一部分分给波音公司工人(作为工资),另一部分分给股东(作为利润或股票红利)这些人同时也是消费者,他们会将增加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消费支出额外的消费引起总需求进一步增加,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0,66,1.乘数效应,政府购买最初增加200亿美元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亿美元 Y 的增加使C上升,使总需求曲线进

22、一步右移动,P1,0,67,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有多大?它取决于消费者对收入增加的反应 边际消费倾向(MPC):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例如:MPC=0.8,如果收入增加$100,那消费会增加$80,0,68,注:G 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量Y 与 C 是产量与消费的最终变动量 Y=C+I+G+NX恒等式 Y=C+G I 与 NX 没有改变 Y=MPC Y+G由于 C=MPC Y 解出 Y,乘数公式,0,69,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例:如果 MPC=0.5 乘数=2如果 MPC=0.75 乘数=4如果 MPC=0.9 乘数=10,乘数公式,MPC 越大,消费对收入变动的反

23、应越大,因此乘数也越大,0,70,乘数效应的其他应用,乘数效应:政府购买增加1美元使总需求的增加大于1美元它适用于改变GDP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国外的经济衰退使其对美国净出口的需求减少了100亿美元 起初,总需求减少100亿美元 收入的下降使消费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需求和收入,0,71,2.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还有一种相反的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 r上升,减少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的净增长 因此,总需求移动的规模要小于最初的财政扩张 这称为挤出效应,0,72,挤出效应如何起作用,P1,政府购买增加200亿美元最初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亿美元,但 Y 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与 r,这

24、又减少了总需求,0,73,税收变动,减税增加了家庭可以拿回家的工资家庭对于这种收入的增加的反应是增加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移动的幅度要受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影响 另一个因素: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变动还是暂时变动的感觉持久的减税会比暂时的减税增加更多的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也更大,0,主动学习 3 练习,74,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元就可以结束衰退 A.如果MPC=0.8,没有挤出效应,国会应该批准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来结束衰退?B.如果存在挤出效应,国会批准的政府购买应该大于还是小于这个数量?,主动学习 3 参考答案,75,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

25、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元就可以结束衰退A.如果MPC=0.8,没有挤出效应,国会应该批准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来结束衰退?乘数=1/(1 0.8)=5政府购买增加400亿美元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 x 400亿=2000亿,主动学习 3 参考答案,76,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元就可以结束衰退 B.如果存在挤出效应,国会批准的政府购买应该大于还是小于这个数量?挤出效应减少了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为抵消挤出效应,国会批准的政府购买应该大于这个数量,77,财政政策与总供给,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的短期宏观经济效应主要是通过总需求发生作用的然而财政政策也会影响总供给第一章

26、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税率的降低会使工人增加工作时间,因此会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并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减税对总供给的影响很大,0,78,财政政策与总供给,政府购买可能会影响总供给,例如:政府增加对公路的支出更好的公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增加物品与劳务供给,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这种对总供给的影响也许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重要:因为政府修建新公路并使之投入使用需要一段时间,0,79,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自从1946年的就业法案颁行以来,经济稳定一直是美国政策的一个明确目标经济学家对政府在稳定经济上所扮演的角色存在争议,0,80,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凯

27、恩斯:“动物本能”使家庭和企业产生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从而使总需求移动和产出与就业的波动 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波动,比如:外国经济的繁荣与衰退股市的高涨与低迷 如果政策制定者不作为,这些波动会影响企业,工人与消费者,0,81,支持积极稳定政策论,积极稳定政策的支持者认为政府应该使用政策来减少这些波动:当GDP低于自然产量率时,使用扩张性货币或财政政策来阻止衰退当GDP高于自然产量率时,使用紧缩性政策来防止或降低通货膨胀,0,82,白宫的凯恩斯主义者,1961年:约翰F肯尼迪主张用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他的一些经济顾问是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2001年:乔治w布什主张用减税来帮助正面临进入衰退的美国经济复

28、苏,0,83,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时滞:企业提前做出投资计划,因此投资需要时间来对利率的变动做出反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变动对产量和就业产生相当大影响至少需要6个月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也有相当长的时滞:政府支出与税收的变动需要国会的批准而立法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0,84,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由于这些时滞,积极稳定政策论的反对者认为政策可能是不稳定经济,而不是稳定经济:当这些政策引起总需求变动时,经济状况可能已经发生改变这些反对者认为政策决定者应该关注长期目标,比如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0,85,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

29、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0,86,自动稳定器:例子,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会自动减少,刺激总需求政府支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更多人申请社会补助(福利补助、失业保险补助)政府在这些项目上的支出自动增长,也会刺激总需求,0,87,结论,政府决策者做出任何政策变动之前,他们需要考虑他们决策的所有影响。例如:当国会减税时,它应该考虑对减税总需求与就业的短期影响,以及对储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当美联储降低货币增长率时,它不仅要考虑对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也要考虑对产出与就业的短期影响,0,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利率效应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总

30、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物价水平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提高了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并减少投资,进而减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88,内容提要,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物价水平既定时的均衡利率,刺激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9,内容提要,当政府改变支出或税收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可能大于或小于财政变动:乘数效应往往扩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挤出效应往往减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90,内容提要,经济学家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稳定经济的看法并不一致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支持者的看法,政府应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产量与就业的不稳定的波动根据积极稳定政策批评者的看法,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都有相当长的时滞,以至于稳定经济的努力往往以不稳定告终,91,内容提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