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362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曲线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三、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四、古典总供给曲线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六、常规总供给曲线七、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以上讨论都基于价格水平固定不变(P=1)的假定,本章将放开这个假定。本章的目的在于求得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并且说明两者的作用如何造成价格和收入水平的波动。,回顾IS-LM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一、总需求及总需求函数,2.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量(收入)和价格水 平之间的关系。其图形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描述每一价格水平下相对应的社会总支出。,AD=C+I+G

2、+(X-M),(1)利率效应,二、总需求的三种效应,P,m=M/P,r,i(r),价格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的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y,(2)实际余额效应,(3)所得税效应,Wealth,消费,P,P,名义收入,T,Yd,C,从以上总需求的三种效应中可看出,P和Y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三、总需求函数的代数推导,IS曲线:s(y)=i(r)LM曲线:M/P=L1(y)+L2(r),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函数,消去r 得y=f(P)该解式y=f(P)表示了不同价格水平(P)与不同的需求总量(y)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17.1),(17.

3、2),例题,若 s=-1000+0.5y i=2500-240r 货币供给为1000 货币需求为L=0.5y-260r求:经济的总需求函数。经整理有 0.5y+240r=3500 0.5y-260r=1000/p求解得:y=(3640P+960)/P=3640+960/P为总需求函数,IS,LM(p1),E1,y1,r1,y2,r2,E2,r,y,AD,D1,y1,p1,y2,D2,p,y,LM(p2),2.若价格水平降为P2,LM曲线移动到LM(P2),与IS曲线相交于E2(y2,r2),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2(y2,p2)。,3.把D1、D2等一系列点连接起来便得到总需求曲线AD。,

4、1.当价格水平为P1时,此时LM(P1)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1(y1,r1),四、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p2,图17-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y1,p1),0,0,4、总需求曲线(AD)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AD,D1,y1,p1,y2,D2,p,y,p2,0,五、AD曲线的经济含义,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由于总需求曲线仅仅总结了从IS-LM模型中得出的结果,所以使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原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首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LM(P0),E,y0,r0,y1,r1,E,IS,r,y,AD,E

5、,y0,p0,y1,E,AD,p,y,财政扩张使AD曲线右移,图17-2 扩张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0,0,其次货币扩张,IS,LM0(p0),E,y0,r0,y1,r1,E,r,y,AD,E,y0,p0,y1,E,AD,p,y,货币扩张使AD曲线右移,LM1(p0),0,0,结论: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概念,总供给 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决定AS(aggregate supply)的因素,1.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构成2.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一切可以用

6、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东西3.资本积累:厂房、设备、高速公路等等人工生产出来的有形生产资料4.技术水平:投入和产出水平的转换关系,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17.4),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17.5),0,N,y0,N*,y,N0,y*,图17-3 宏观生产函数,(17.5)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

7、下,经济社会的总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潜在产量),(充分就业量),重要性质:1)总产出量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2)总产出随就业量增加而按递减的比率增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长期宏观生产函数,长期内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人口增长可以带来充分就业劳动量的变化资本也会发生变化,其中,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的资本存量;y*为为各期充分就业时的产量。,(17.6),二、总供给函数,对劳动市场的争议使得AS曲线成为宏观经济学中最具争议的一个领域:古典、凯恩斯、常规,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短期,最简单的情况),0,N,y,利润,工资总额WN,假定只使用劳动一种要素,且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

8、,为使利润最大化,则雇佣劳动的原则是: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三、劳动市场,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2、劳动需求曲线,劳动需求函数:,3、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是,劳动供给函数:,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均衡点E,在实际工资(W/P)0水平上,企业所选择的劳动数量恰好等于公众所提供的劳动数量(N0),4、劳动市场均衡,均衡工资率,均衡就业量,(1)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瞬时完成。(2)价格水平的变动马上被雇主和雇员双方观察到,并且反映到双方的决策中去。,重要假定,E点:均衡的就业量N0,在该点上,任何在现行的均衡工资(W/P)0就业的人都可获得工作,任何以该工资雇用工

9、人的雇主都可获得劳动力,因而经济处在充分就业水平。,练习,假定劳动的边际产出函数为P(14-0.08N),此处N是劳动投入量。(1)当P=1时,单位劳动的名义工资为4、3、2、1美元时,劳动力需求各位多少?(2)给出劳动力需求方程。(3)当P=2时,在名义工资分别为4、3、2、1美元时,劳动力需求各为多少?(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对劳动力需求有何影响?,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1.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2.在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物品和劳务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货币

10、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二、古典总供给曲线图,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 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y*、yf 为潜在产量 表示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0,y,yf,P,E0,E1,AD0,AD1,AD0,AD1,P0,P1,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如果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增加影响物价水平但不影响产出水平,AD0右移至AD1 E1(P1,yf),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P0E0为水平线的含义?,0,y,yf,P,E0,

11、E1,D,P0,P1,y0,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短期中,所有的价格都是固定的。凯恩斯曲线是水平的 如图中P0E0。,0,y,yf,P,E0,E1,P0,AD1,y0,AD1,AD0,AD0,AD1右移AD0 P不变,Y,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总需求增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国民收入的均衡增长。,如果央行增加货币供给,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0,y,yf,P,E,C,A,B,B,A,C,一、常规总供给曲线(线性的),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0,y,yf,P,E,A,B,B,A,能够代表实际情况的常规总供给曲线却

12、是非线性的。,1.左下方的C点代表严重的萧条状态2.E点经济达到充分就业3.EC斜率明显加大。,二、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AS,y,P,O,AS,总供给增加,P Pe,当PPe 时,yyf,预期价格会上升,使AS曲线向上移动,当PPe 时,yyf,预期价格会下降,使AS曲线向下移动,P Pe,三、供给曲线的移动,9.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解:由收入恒等式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上式,得:Y=200+0.75

13、Y+200-25r+50,化简后,得到:Y=1800-1000r(1)(1)式即为该经济的IS曲线方程。,练习,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将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有:1000/P=Y-100r,其中P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上式化简为:Y=100r+1000/P(2)(2)式即为该经济LM曲线方程为求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方程,将(1)(2)式联立,并消去变量r,得到:Y=900+500/P上式即为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分析,分析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这三个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第七节 AD-AS模

14、型对现实的解释,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在短期中,宏观经济企图达到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设总供给曲线y=2000+p、总需求曲线y=2400-p(1)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3)如果总供给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解:(1)联立方程组:y=2000+p、y=2400-p得y2200,p200,(2)总需求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400减少了10%,为2160。新的总需求曲线y=2160-p。,(3)总供给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000减少了10%,为1800。新的总需求曲线y=1800p。联立方程组,得y2100,p300总供给减少后,价格提高,收入减少。经济处于滞胀状态。,练习,假设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800+0.8Yd,T=0.25Y,I=200-50r,G=200,货币需求L=0.4Y-100r,货币供给M=900,总供给函数Y=2350+400P,试求:(1)总需求函数(2)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3)假定经济充分就业时收入为2850,问:该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此时中央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