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7608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掌握各种长度 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能区别误差和错误;5、掌握一些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一、长度测量的单位:,长度的单位是:米(m)其它: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1dm0.1m=10-1m,1km1000m=103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

2、m0.000000001m=10-9m,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单位换算的格式,500m=_ m,500m=500106 m=5108 m,42cm=_nm,42cm=42107 nm=4.2108 nm,原 子 直 径 10-10米,人 头 发 的 直 径10-4米,哈雷彗星彗尾的长度1012米,病 毒 直 径10-7米,地 球 赤 道 周 长107米,可观测到的宇宙距离1027米,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二、长度测量:迈开科学测量的第一步,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会认:,3、正确使用刻度尺,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会

3、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会放:,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使刻度尺刻度线紧贴待测物体,尺要沿着所测的长度,不能倾斜。,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会读:,.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cm,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2.70cm,3.55cm,分析测量结果,3.9876m为一准确结果,则准确值是:估计值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3.9 8 7 6 m,米,分米,厘米,估计值,单位,毫米(分度值),3.987m,0

4、.0006m,1mm,1.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为160_.某同学的跳远成绩为15_.教室的高度是3.5_.万里长城的长度为6320_.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4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冰箱容积是249_.常见啤酒瓶容积为640_.,考考你,cm,dm,m,km,mm,m,L,mL,2.在下列的单位换算中,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5 m=2.5 m100 cm=250 cmB.75 mm=7510-3m=7.510-2 mC.42 cm=42100 m=0.42 mD.24 m=24 m1000=0.024 km3.比较15 cm、0.14 m和145 mm,最大的是_

5、.,B,15 cm,4.下列情况下,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零刻度线磨损的尺B.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分度不是毫米的尺5.要给窗户安装一块玻璃,需要测量窗户的尺寸,应选取下列哪一种工具()A.有cm刻度的皮卷尺B.有mm刻度的钢卷尺C.准确度可达0.1mm的游标卡尺D.准确度可达0.01mm的螺旋测微器,C,B,阅读课文P13,思考并回答:1.什么叫误差?产生的原因是?2.误差能避免吗?3.怎样减小误差?4.什么是错误?错误能避免吗?,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的原因:3.误差只可以设法减小但不可以避免,错误可以避免4.减小误差的方法

6、: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采用精密仪器,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读出的位数越多越准确B.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C.选用精密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就是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得讲台的高度为1.10,他的错误是_,应该写成_,准确值为_估计值为_,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D,没有写单位,1.10 m,1.1 m,0.00 m,1dm,【例1】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A.分度值是1 cm的15 m皮卷尺 B.分度值是1 mm的米尺 C.分度值是1 mm的1.5 m钢卷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

7、 cm的硬杆长尺【例2】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2.44 cm,12.43 cm,12.43 cm,12.82 cm,测量记录中错误的是_,此物体的长度应为_.,典型例题解析,A,12.82 cm,12.43 cm,【例4】如图3-1-1所示,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请指出哪些地方不正 确?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尺的位置没有放正.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典型例题解析,【例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mm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如下,哪一个记录正确()A.4.6 cm B.46 mmC.46.0 mm D.4.60,图3-

8、1-1,C,小结,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熟练掌握基本单位与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即使 刻度尺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观察刻度线时,视线 要与刻度线垂直;读数读出最小分度值以上各位数字,即准确值,还应估计最小分度值下一 位数字,即估计值;记录要准确值、估计值、单位齐全.3.任何测量总存在误差,误差不可避免,但可想办法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例测量多次求平均值的方法.拓展4.特殊的测量方法:1.曲直法、2.叠加法、3滚动

9、法、卡尺法等,课时训练,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2.使用刻度尺前,除注意零刻度线外,还应观察_和_.3.某同学身高为155 cm,合_km、_m、_nm.,米,刻度尺,量程,最小分度值,1.5510-3,1.5510 6,1.55109,4.填写适当的单位:(1)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20_;(2)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0_;(3)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_;(4)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7.6_;(5)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_;(6)课本的面积约为4102_;(7)大号雪碧瓶的容积约为1.25_.5.用刻度尺测得一根棒长19.38 dm,它的准确值是_,估计值

10、是_,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m,km,dm,m,cm,L,19.3 dm,0.08 dm,1 cm,6.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3 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 体的长度应记作_.7.如图3-1-4所示,用两根刻度尺A、B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的读数 是_,B尺的读数是_,造成测量值 不同的原因是_.,图3-1-4,27.2 mm,25.2 mm,3.30 cm,3.3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8.实验室常用_或_测物体体积,其中_的刻度不均匀.9.一支铅笔长约为()A.19

11、mm B.19 cm C.19 dm D.19 m10.关于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A.量筒的形状是上粗下细B.量筒可以测一切物体的体积C.量筒只能测出液体的体积D.量筒做得细而高便于准确地读数,B,D,量筒,量杯,量杯,11.用量筒测量水银的体积时,量筒中水银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视线要与水银面相平,且要()A.以凸形的底部为准B.以凸形的顶部为准C.以凸形的平均高度为准D.以上三种办法都可以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64 cm2=64 dm2=0.64 dm2B.2 m2=2 m2100 dm2=200 dm2C.50 cm=50 cm100 cm=0.5 mD.3.68 m=3.68 m100=368 cm,B,A,13.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不同的量筒,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25 ml 的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50 mL,最小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B.量程为100 mL,最小分度值为2 mL的量筒C.量程为250 mL,最小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D.量程为500 mL,最小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14.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B.误差就是准确值和估计值之间的差异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避免错误,C,D,作业:1.完成基础训练P6-82.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3.特殊的测量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