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教育科研方法-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师大教育科研方法-总复习.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复习,由NordriDesign提供,教育科研方法,考试题型,1.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2.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判断对错,给2分;说明理由,给4分。3.实践应用题(共2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35分,共计30分),主要内容,导论第一讲 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第二讲 教育文献的查阅第三讲 设计研究方案第四讲 问卷调查法第五讲 访谈法第六讲 观察法 第七讲 个案研究法第八讲 行动研究法第九讲 实验研究 第十讲 准实验研究第十一讲 文献研究法第十二讲 比较研究法,导论,1.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广义上来讲,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教学研究偏重
2、于实践的、学科教学的、个人的研究。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学研究方法是教学研究的方法论。,2.教育研究的过程,从科学方法的一致性,从研究过程提供的基本的、系统的要素看,可分为5个步骤:,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2.1教育研究的效度,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解释的程度和结论的普遍性。(1)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2)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2.2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1)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3、。(2)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3.教育研究的分类,要求:给出一个实例,能判断是属于哪类研究?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1)基础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2)应用研究其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基于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现象(2)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3.教育研究的分类,行动研究应用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行动研究强调对基层的日常问题的解决。它很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境具有普遍适用性,它研究的人群常常也
4、很小。,3.教育研究的分类,1.实验研究(真实验)实验研究至少有一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研究者人为地改变的,以便确定对变化的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变量可能不止一个为了使已经完成的研究被认为是一个“真实验”,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2.准实验与实验研究相比相同点: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不同点:研究中被试是被“自然”地分配组别,比如班级。因为随机分组的努力经常遇到困难,所以在教育中更经常地使用准实验研究。3.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回溯研究)。,4.文献研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从中获得某一结论
5、的方法就是文献分析法。教育研究人员常常倾向于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逻辑推理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5.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某些共同特点或发展规律的方法。6.实地研究定义:提供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的确切描述的过程。实地研究依赖于对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它发生在自然的过程中,重视过程,旨在获得整体画面。实地研究经常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向和结论假设。,4.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进行一项研究的一般活动的序列模型以及这一活动与现有知识的关系,第一讲 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一、研究问题的选择 问题选择的途径 学术活动、教
6、育实践、了解规划、教育理论(二)怎样才为好的研究问题?价值性(理论、实践)、科学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创新性、可行性(主观、客观),二、研究问题的陈述,陈述的形式叙述或描述的形式、提问的形式一个好的陈述应指明总体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能指出一个研究陈述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无关变量)不能够被控制或测量,但他们的存在对其他变量的效果的解释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假设与问题的陈述假设:是一种推测或对问题答案及情况状态的一种猜测。根据伯格和高尔认为,假设应具备以下4条标准: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
7、由,这一理由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实质性假设和统计假设 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第二讲 教育文献的查阅,查阅文献的过程,第三讲 设计研究方案,能根据给出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包含的内容:1.目的与意义2.研究内容3.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是指对研究过程设计的思考,包括从不同的维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研究方法设计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设计、收集资料程序与分析资料方法的设计、研究工具的设计等。4.步骤与进度5.保证措施注意:研究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研究对象的确定,(一)总体、样本和抽样(二)抽样的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
8、总体2、保证抽样的随机性3、保证抽样的代表性4、保证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取决于以下诸方面因素:(1)研究的不同类型。(2)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3)允许误差的大小。(4)总体的同质性。(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6)取样的方法等。(三)取样的方法随机取样、有目的取样(立意取样),第四讲 问卷调查法,1.问卷调查的定义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严格设计的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搜集研究资料和获取研究数据,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2.问卷调查的类型按调查范围分:普查、随意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按问题类型分: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按发放方式分类:报刊式问卷(随报刊的传递发放问卷)、邮寄式问卷
9、、送发式问卷、访问式问卷(由专人送并收,往往回复率高)、电话式问卷等。,第四讲 问卷调查法,3.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准备阶段定义目的:为了成功地设计问卷,需要定义清楚问题,列出通过问卷要达到的特殊目的或者要检验的假设。问卷的试填实施阶段 抽样培训实施,分析阶段整理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总结阶段汇报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4.问卷的一般结构(1)说明词部分(前言)前言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称谓、研究目的、该项研究与被研究者自身利益关系、回答问题的要求(视情况而定)、对有关问题的解释(视情况而定)、说明联系人、联系地址、电话号码等。(视情况而定)(2)主体部分问题表述的方式直接表述法、间接表述法 回答问题的一
10、般方式 封闭式(提供一系列答案供受访者选择)、开放式(受访者提供自己的答案)、混合式(3)结束语部分,5.问卷设计原则(1)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应和研究的目的相符合,即题目应是研究问题和假设所要测量的变量。(2)在问卷中要清楚地说明问卷的重要性。(3)整份答卷要尽可能简短,其长度只要足以获得重要的资料即可。(4)问卷中的问题表述要清楚,简明扼要,易于回答;要客观,没有引导所期望反应的暗示。(5)问卷中的问题不要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或恩怨,一般情况下不要提问敏感性问题。(6)问卷中的问题不要超出回答者的知识和能力范围。(7)问卷中的问题所收集的资料要易于列表说明和解释。(8)问卷中的问题排列要恰
11、当。,6.问题编写的技巧(1)要避免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或事件。(2)避免采用否定或双重否定。(3)题意要清楚,避免过于空泛。(4)避免用不适当的假设。(5)避免使用容易被误解的字词,如果使用,就必须清楚界定。(6)当反应项目属于类别项目时,必须列举完整。(7)当反应项目是属于类别项目(如性别、职业等)时,反应项目彼此之间必须相互排斥。没有重叠现象。(8)有特别重要或需要强调的概念,应在这些词下面加重点符号。(9)在回答者能懂的范围内提出问题。(10)避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填写的题目(11)避免启发回答和暗示回答(12)题目必须在回答者所能记忆的范围之内(13)避免引起回答者情绪困扰的内容,
12、7.如何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题目部分: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引言(问题背景陈述、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关键概念、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被试、取样方法、测查工具、研究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结果(概括性的描述)讨论与分析(讨论与研究结果联系、与绪论中的内容联系、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与建议(结论要简洁中肯,针对假设;从结果中作出合理的推论;具有一定的概括力和普遍性;建议可涉及结论给予的启示或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改进或应用的意见)结尾部分:参考文献、附录,第五讲 访谈法,1.访谈法的含义访谈调查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访谈法、谈话法或访
13、问法。2.访谈法的类型(1)以访谈员对访谈的控制程度划分:结构性访谈(也称标准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也称自由式访谈)、半结构性访谈(2)以数量划分:个别访谈、集体访谈(3)以接触情况划分: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4)以次数划分:横向访谈(一次性访谈)、纵向访谈(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3.怎样进行访谈(1)准备阶段根据给出的课题撰写访谈提纲。应注意的问题:准备恰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考虑合适的交谈主题、合适的提问方式和措辞(2)访谈阶段访谈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目的和价值;建立信任合作关系(但要有一定的距离);提问明了易回答;观察被访者心理变化;掌握访谈时间;严格保密性原则
14、。(3)结束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感谢并如有需要约好下次访谈时间地点。访谈中的注意事项(P178),访谈结束后,要对原始资料及时进行分类和编码,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写好访谈小结。,4.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第六讲 观察法,1.定义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教师、学生的某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2.类型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3.观察法的实施步骤,(一)准备工作(二)实施观察(三)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4.观察的具体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适用的主要有:(一)描述性观察法实况详录法日记描
15、述法轶事记录法(二)取样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三)其它等级评定法频率计数图示法,第七讲 个案研究法,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指以一个特殊的个体(教师或学生)、典型的教育事件或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与该研究对象有关的一切资料,来探究某种特殊情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促进研究对象改进和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不同的个案研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以便收集个案研究需要的资料,或反映特定问题。任何研究既对总体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面,同时也有受限制的一面。,2.个案研究法的类型,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旨在通过对个案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个案
16、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进程,即常说的“解剖麻雀”的方法。另一类研究是以对个案的了解和认识为基础,旨在尝试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个案的发展,从而认识措施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1以个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单人的个案。2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机关等的个案。3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学术团体、群众组织等的个案。从研究内容、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个案研究、指导性个案研究、探索性个案研究。,3.个案研究的特点,(一)个案研究着重于典型事例的研究。(二)着重于分析工作的研究。(三)着重于诊断和缺陷补偿的研究。(四)着重于信息反馈和经验总结的研究。4
17、.个案法的研究过程制定个案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收集资料,诊断与因果分析;问题的矫正与指导;追踪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第八讲 行动研究法,1.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3.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计划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是:行动及行动的观察反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对原先的
18、“计划”、“实施”进行必要的调整。,第九讲 实验研究,1.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自变量但并非所有自变量都是实验变量。2.“好设计”实验的标准(1)充分的实验控制(2)不加人为的修饰(3)比较的基础(4)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5)非污染的数据(6)无相关变量的干扰(7)代表性(8)省力原则,3.各种实验设计,(1)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两个术语:前测和后测两个或更多的组: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最简单的形式包含两个组(接受实验处理的组和控制组)两个组的设计多个组的设计,3.各种实验设计,(2)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前测得分可作为分析中的一项统计控制量。两个组的设计多个组的设计,3.各种实验设计,(3)所罗门四组
19、设计(1949年)把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和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组合四个组:控制组、实验组各两组,实验组接受的实验处理是相同的。所罗门4组设计,3.各种实验设计,(4)因素设计所罗门4组设计属于因素设计。因素设计的基本构造在于,每一自变量的所有水平与其他自变量的水平结合使用。如23因素设计:两个自变量,第一个自变量有2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有3个水平。因素设计至少需要两个自变量,每一变量至少有两种层次。组数:如23因素设计需要6个组因素设计的优点:经济方便,并非要对每一个自变量都提供不同的设计,且可以研究变量间的交互作用。,3.各种实验设计,重复测量设计时间延长设计时间系列设计,第十讲 准实验研究,真
20、实验与准实验的区别“真”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2.各种研究设计,(1)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非对等意味着随机意义上的非对等,但并不是说试验组间不可能在相关变量或特征上具有相似点。此设计最简单的形式:推广,2.各种研究设计,(2)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此设计有助于核对试验组间的相似程度,其前测的分数可用于统计控制或产生增益分数。此设计最简单的形式:两个试验组(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推广,2.各种研究设计,时间系列设计、单个被试设计行动研究含有实验时,所使用的研究设计很可能是准实验设计。,第十讲 文献研究,1.文献和文献
21、研究方法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所有资料。文献研究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又称非接触性研究方法。有广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和狭义(定性研究)之分。,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1零次文献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
22、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2一次文献 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 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其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等,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4三次文献 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
23、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2.文献研究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文献研究法:非结构式定性分析方法结构式定量分析方法,2.文献研究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1)非结构式定性分析方法教育研究者常常倾向于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逻辑推理探索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数量关系。与定量分析相比,定性研究有其显明的特点:首先,虽有一些简单必要的数量分析,但不太注重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和完整程度,更注重的是对文献的性质作出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事物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其次,注重个人文献研究第三,根据研究者自身兴趣和课题要求选择小样本或个案进行研究。,2.文献研究法
24、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结构式定量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是对文献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具有明显性、客观性、系统性和量化等方面的特点。定量分析主要用于:趋势分析:利用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内容资料量化结果的比较,分析某种现象或思想观点的发展过程、演变规律及今后趋势。比较分析: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量化结果的对比,对不同地区、学校、团体和个人的教育思想、教学效果及工作方式等进行比较。意向分析:通过某一对象在不同问题或不同的场合所显示出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该对象的意向。,3.文献研究的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并拟定研究计划文献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
25、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阶段、收集文献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安排和时间分配、研究人员的具体分工、研究经费的预算、研究成果的形式等。(2)收集和评价文献资料全面、准确、迅速地收集真实可靠的文献,是决定文献研究质量的关键。文献研究的基本原则: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评价:(3)综合分析文献资料(4)形成结论,3.文献研究的步骤,(2)收集和评价文献资料全面、准确、迅速地收集真实可靠的文献,是决定文献研究质量的关键。文献研究的基本原则: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评价:外在批评:在于评价文献的有效性,包括文献在哪里产生?什么时候产生?由谁记录的?内在批评:在于评价文献内容的
26、意义、精确度和可信度。(3)综合分析文献资料对已经收集并经过评价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并得到结论的过程。(4)形成结论,p154第一手资料是指原来的或该事件或经理的首次记录;第二手资料是对事件或经历至少处理过一次的资料。,第十二讲 比较研究法,1.比较研究法的发展历史与作用比较研究法的历史比较研究的最初运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教育研究中运用:19世纪以后历史脉络:(1)萌芽阶段:不自觉地在教育中运用(2)形成阶段:19世纪,描述为主,且没有成为起主导作用的方法(3)发展阶段:20世纪前叶,各个国家的教育比较(4)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杰出代表为乔治贝雷迪,1.比较研究
27、法的发展历史与作用,比较研究法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通规律。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2.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种类,比较研究法的概念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的种类按属性的数量: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3.比较研究法的运用,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1)美国贝雷迪(1)描述(2)解释(3)并列(4)比较,3.比较研究法的运用,2)我国教育研究中运用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比较的问题这一环节包含以下细节:选定比较的主题、确定比较的内容、确定比较的范围(2)制定比较的标准比较的标准可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即具有可操作性。(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4)比较分析(5)结论,4.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与规则,条件: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具体运用此法时应注意一下几点: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