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9020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三 章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环境管理对象 环境管理的内容 环境管理手段,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管理复杂后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管理专业活动,是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配置。,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就是运用多种手段更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观念,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对象,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活动空间2

2、、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3、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提供了弃置消 纳的场所。,环境的作用或功能是由环境的本质属性或环境的内禀价值所决定的。,环境问题的本质“共有物的悲剧”由此说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自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环境管理的对象 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企业行为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对象 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内容,环境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来划分从对象角度:政府行为的环境管理、企业行为的 环境管理、公众行为的环境管理从环境目标角度:

3、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生态 环境管理从管理的范围: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 从管理的性质:环境计(规)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 环境技术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质量指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健康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区域类型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城市环境管理 农村环境管理 从产业部门的角度划分为:农业环境管理 工业环境管理 商业、服务业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实质上是人类对自己的“参与行为”的管理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

4、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 管理目标是:确保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率不超过补给速率 维护生态系统和基因的多样性,拯救濒危的动植物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管理目标是: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以便使人类有足够时间进行技术体系的调整,保证自然系统不致崩溃,第三节 环境管理手段,环境管理的主体与直接管理对象,“公共委托”理论:国家作为全体国民利益的代表,可以从全社会最根本利益出发,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关的社会行为进行管理。,环境管理的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减免税、补贴政策 宣传教育手段 科学技术手段,第四章 环境管理

5、的技术支持和保证,环 境 监 测 环 境 预 测 环 境 标 准 环 境 审 计,第一节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不断发现新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启示和可靠的数据。污染源监测:检查、督促各企事业单位遵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监测:掌握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为选择防治措施,实施目标管理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为制定环保法规标准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工艺定型化、分析方法标准化、监测技术规范化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对象的综合、监测手段的综合 环境监测的实序性,环境监测的分类,常规监测环境要素监测、污染源监测

6、 特殊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环境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环境监测程序 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确定监测项目 监测点布设和确定采样时间和方法 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上报 环境监测的方法,环境监测的技术保证,质量保证的目的 准确性:平均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确性:数据的离散程度 完整性:数据与预期或计划要求的符合 可比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 代表性:所测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和一定时期中的情况 质量保证的内容 采样的质量控制: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时段;样品数量;采样仪器校准和标准;样品运送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控制 在进行任何一项分析测量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性

7、能和准确性、试剂的质量、分析测量的环境和条件、技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所选用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等,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就一定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可避免地产生测定误差。为了把所有误差减少到预期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减小误差的措施,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数据本身的质量 分析方法的质量 分析体系的质量,污染源监测,污染源评价与数据库 评价的目的是将不同种类的污染物用同一标准进行换算。使毒性不同、形态不同的各类污染物可以相互比较与加和。评价方法: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根据各类污染源中某一种污染物的相对含量(浓度)、绝对含量(数量)、统计指标(检

8、出率、超标率、超标倍数、标准差)等项指标,来评价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浓度指标 浓度指标的缺点是容易忽略浓度偏低而绝对排放量大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 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出量,即:式中:Wi 污染物i单位时间排放量,g/日 Ci 废气或废水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L Q 含污染物i的废气或废水排放量,m3/日 统计指标 检出率 污染物的检出数占样品总数的百分比,即:式中:Bi污染物i的检出率,%ni检出污染物i的样品个数;Ai为测定污染物i所采得样品总个数。,超标率 指某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出此数占污染物检出样品数的百分比,即:式中:Di污染物i的超标率,%;fi污染物i的超标样

9、品数;ni污染物i的检出样品数。标准差 指某污染物实测浓度偏离排放标准的程度。标准差的计算通常是在实测浓度大于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计算公式为:式中:污染物i的标准差,mg/L C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L Coi污染物i的排放标准,mg/L Ai为测定污染物i所采得样品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的意义与内容,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使用标准物质 提供样品对实验室的分析质量进行评价 研究新的分析方法并推广应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采样系统 环境监测的样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实际的污染情况。采集后在样品的运输和储存期间,不能使样品组成发生变化。,测定系统 实验

10、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 对经常性的分析项目常用控制图来控制质量。质量控制图是以横轴表示分析日期或样品序号,纵轴表示要控制的统计量,中心线是受控制的统计量的均值,上、下控制限是质量评定和采取措施的标准。质量控制图是根据分析结果存在变异,且变异是按照正态分布的原理编制的。编制步骤:选择确定统计量,如平均值、标准偏差、极差 计算并画出中心线、上、下控制限,上、下警告限,上、下辅助限。,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找出误差来源,提高监测水平。实验室质量考核 质量考核测定项目 质量考核分析方法 质量考核分析方

11、法 质量考核统一程序 质量考核结果评定 实验室误差测验 系统误差(双样图),第二节 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概念 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推测和估计,环境预测的基本原理 系统各要素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然而是十分明确的关系,环境预测方法和程序 环境规划属超前性工作,环境预测则显得非常重要,环境预测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逻辑判断预测、借助于数学模型,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 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预测目的、任务、确定预测的时间;制定预测计划 收集并分析信息阶段 收集预测资料 资料的分析检验,预测分析阶段 选择预测方法 建立预测模型 进行预测计算 检验预测结果 输出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输出 提交预测结

12、果,环境预测的方法 逻辑判断预测 属定性预测,最多不过是半定量的预测方法,较适用于宏观的具有战略性的长期预测。调研判断预测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的预测 进度判断预测 利用日、旬、月、年的工作(或工程)进度资料统计,根据期内执行任务的进展情况,结合其它有关实际推测期末能否完成任务的程度(进度)。平衡判断预测 利用几个或几十个(或者更多)的环境指标经济指标的平衡关系推算所要预测的各种指标数值。集合判断预测 德尔斐法,是组织集体思维交流过程。特点: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有控制的反馈性,环境预测的方法,根据预测方法的特性分类 定性预测方法 经验推断法、启发式预测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集合意见

13、法、层次分析法 定量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模糊推理法 综合预测方法 根据预测方法的原理分类 直观法(定性预测法)因果型预测方法 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 趋势外推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增长曲线预测法,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弹性系数(平均增长速度法、相关法)、投入产出法 数学模型 就是对真实值的环境系统进行观察,通过实验或实际的监测调查取得大量数据,并对环境系统的过程本质及变化规律在取得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和数学处理而得到的一个数学方程式的集合。,数学模型预测,数学模型的分类 理论模型:(白箱模型),是将系统中所包含的现象根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各种定律即物质的迁移转

14、化规律,经过数学处理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又称为现象模型。白箱模型是数学模型较高级形式,建立和完善较困难,需要较长时间和反复的检验修正。,经验模型:(黑箱模型),它不考虑系统内部的变化过程,而是直接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实际观测,通过教学处理而建立起来。黑箱模型建立比较快,因为没有考虑系统内部的变化过程,则需要对大量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类推,反复检验和标定才能实际应用。,模型识别 模型的标定和模型的检验统称之为模型的识别,它的目的在于确定预测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模型标定 利用一组或多组已得到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对选用或建立的预测模型各个参数以及模型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便使模型的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

15、差在允许范围内,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模型检验 利用另一独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检验已标定过的模型,验证模型预测结果与观察到的现场数据是否相符。,环境预测模型的建立 兼有尝试和直观判断处理过程 环境预测是环境规划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的环境预测就不可能有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环境预测技术是研究未来环境质量变化的基本手段,也是环境规划的关键技术。环境预测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与预测有关的各种因素。定量预测可采用多种方法加以对比和验证,环境预测达不到精度要求不能投入预测。预测方法基本上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要素预测 相关指标预测 产值预测 式中:M 预测年产值(万元/年或亿元/年);M0

16、起始年(即准)产值(万元/年或亿元年);产值平均增长率;ti 预测年;t0 起始(基准)年;可以采用 M=M0kt,M=a+bt等模型预测产值。人口预测式中:N=N0(1+a)ti-t0 式中:N 预测年人口数 N0 起始年人口数 N=N0ek(ti-t0)a 人口年均增长率,大气污染预测 源强变化预测 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通过三种途径向大气排放: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各种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气体污染物、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粉尘等固体废物。源强变化预测、污染物排放量增长预测,首先要对能耗(化石燃料)总量进行预测,然后对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能耗量增长预测 工业耗煤量增长预测 工业耗煤量弹性系数法预测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产值翻两番,即CE=0.5 弹性系数法的缺点是只用了始、末两年数据,看不出中间年代变化情况。取暖耗煤量预测居民生活耗煤量预测蒸汽机车年耗煤量预测若有年耗煤量大的工厂企业可单独预测,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可计算出下列指标:人均耗煤量(吨/人 年)单位面积耗煤量(吨/公里2)万元产值耗煤量(吨/万元)单位面积、单位时间耗煤量(吨/年公里2)耗油量预测 耗油量预测可根据最近各年度实际耗油量(汽油、柴油)的年增值率及预测年各种车辆总台数预测汽油和柴油的年消耗量。(万吨/年)各工厂企业燃油可单独预测,然后将预测结果相加就是预测年的总耗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