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60514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G2-10,第二章 行政组理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外行政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主要贡献与不足。目的在于科学地评价其得失,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学习目标,MG2-10,第二章 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内容简介,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MG2-10,(一)经济环境:工厂经济和资本垄断 1、从农场到工厂的过渡 2、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二)社会环境:从冲突到走向联合(三)政治环境

2、:政府职能的扩张(四)理论环境:企业组织理论的借鉴与 传统行政理念的批判 1、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基础 2、传统行政思想的批判:公共行政学科的独立,行政组织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西方行政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发展“统治行政”时期“管理行政”时期“服务行政”时期,“统治行政”时期,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行政组织的特点(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与宗教组织等,他们既相互交叉又略有分工。与之相应,行政管理亦带有民主与法治色彩。(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4)在

3、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2)中世纪末期,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组织内部的分工比以往明确、精细,其职能也扩展。但仍具诸多职能交错、宫廷事务与国家管理含混不分的特征。(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英国地方行政组织自治权力较大,中央对地方干预较少;法国先是诸侯割据,后是中央集权。(4)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密切,既有利争又有合作。,中世纪时期行政组织的特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关于国家行政组织与管理的论述多,思想内容丰富,代表性有汉密尔顿、密尔。(一)汉密尔顿的行政组织思想 汉密尔

4、顿(1757-18O4年):美国的政治家,著作代表:联邦党人文集。主要观点:()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行政组织思想中最有贡献的地方)()建立强而有力的行政组织。强而有力的行政组织应包含四大因素:统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力。,密尔(1806-1873年):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代议制政府。密尔的主要观点:(l)提出并论证,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政府职能: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提出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同一问题应交给同一组织。行政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4)提出政府的全部工作都是专业技术性的业务,

5、要有特殊的专业性的人才来担任。,(二)密尔的行政组织思想,MG2-10,第一节 古典行政组织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怀特: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古立克、厄威克:提出组织理论,MG2-10,一、泰罗科学管理中的组织思想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组织理论三、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 四、怀特: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五、古立克、厄威克:提出组织理论,第一节 古典行政组织理论,MG2-10,一、泰罗科学管理中的组织思想,1、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Taylor,18561915),美国人,自幼酷爱研究,当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

6、技师、小组长、工长、制图部主任、总经理。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与其这种经历有很大关系。2、1911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3、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后人还把这一称号刻在他的墓碑上。,MG2-10,科学管理中的组织思想(一)设置计划部门(二)实行“职能制”管理,设置职能工长(三)实行“例外原理”(四)组织协作研究,MG2-10,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MG2-10,MG2-10,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组织理论,“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1、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泰勒的经历,使他的理论适用于企业。2、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担任管理人员,其中在总

7、经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而向下发展,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3、191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G2-10,一般管理理论中的组织理论(一)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管理的五职 能说,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二)在法约尔提出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中,许多 都是关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原则。(三)提出管理幅度原理,以此作为层级制组织的基础。(四)组织中的参谋部。组织参谋咨询作用的发挥 是法约尔组织理论的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内容。(五)提出了“法约尔桥”的构思,以解决组织内部 管理效率问题。(六)法约尔用实例说明了“组织图”的必要性。,MG2

8、-10,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MG2-10,分工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法约尔管理的十四项原则,MG2-10,没有法约尔桥的指挥链条线及时间,MG2-10,法约尔桥(Fayols Bridge),MG2-10,三、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资本主义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18641920)出身于德国一个有着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富裕家庭,先后担任过教授、主编、政府顾问和作家。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对古典

9、组织理论作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他的代表作有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MG2-10,官僚制(或科层制)概念:一种公共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行为指针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马克斯韦伯的思想:,1、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靠权威来维持的,合法的权威有三种类型:习俗惯例的传统权威、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权威、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2、官僚制法理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官僚制是按法理原则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3、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征:官僚制与传统权威与超人权威的组织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精密性、速度

10、、明确性,严格的隶属关系,恰好似机器生产一样。,MG2-10,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理论的主要内容 1.理性-合法的权力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2.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1、固定的官员管辖权原则。2、机构等级制度和多层次权力机构原则。3、机构管理以正式文档为基础。4、机构管理通常是以全面的专业训练为前提条件。5、机构充分发展要求行政官员“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6、机构管理遵循一般性规则。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四、怀特的行政组织理论,伦纳德怀特(Leonard DWhite),美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家。其著作:行政学导论(1926年)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

11、教材。书中,第一次对行政组织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第一、行政组织体制,怀特指出,组织体制是行政组织的核心。结合英美当时行政组织体制的现状,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三类:自治型与官僚型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独立型与权力汇一型,第二、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怀特认为,“政府的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的。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指出,“适当的权力必须与确定的责任同时存在。第一,适当法定权力的行使,必须有立法依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行政首长的命令来行使权力;第二,必须有充分的财源,以适应法定的状况”。,第三、化

12、良行政组织的标准,怀特认为,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包括:能够获得优秀的人才;组织成员有一致的责任和适当的权力;将行政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明确各自的权责和任务,以职务划分原则,确定指标;设置协调机构,专门从事综合协调工作;设计有效的测量标准,对组织的管理效率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五、古立克、厄威克的组织理论,古立克、厄威克: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的管理学家,传统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汇集者,1937年发表组织理论概述论文,首次提出了“组织理论”这一学科名称。主要思想有:1、古立克的七项要素: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即“posdcrb”2、厄威克的八条原则: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

13、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MG2-10,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组织成员应有固定的和正式的职责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命令与服从)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职位根据资格(资历或学历),经公开考试,按自由契约原则予以使用专业分工和技术训练按职位发薪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MG2-10,科学管理时期行政组织理论评述,企业组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成功地用于政府行政组织,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同时成为行政组织理论的早期代表。1、贡献: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理的原理;总结概括出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理;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总之,传统组织追求

14、的理想组织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一致、法规完备、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2、不足:忽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忽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车的研究;未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MG2-10,第二节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19301945),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组织协作理论 西蒙:行政组织决策理论麦克雷戈:人性的基本假设,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行为科学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对人类行为作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的学说。把行为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引用到行政组织研究中,就产生了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理论。福莱

15、特的动态行政组织理论,MG2-10,一、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一)梅奥的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组织理论范式的产生(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三)西蒙的行政组织决策理论二、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一)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研究的价值(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三)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研究的成就与历史缺失,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MG2-10,梅奥与霍桑试验,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1924-1932年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霍桑(Hawthorne)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试验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变工作条件和环境,找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16、试验分照明、继电器装配小组、大规模访谈和接线板工作室四个阶段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并由此诞生了人际关系学说,背景:,MG2-10,霍桑研究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干得快,有错?哦!大哥说不能多干,得替干得慢的哥们儿想想,MG2-10,一、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一)梅奥的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组织理论范式的产生 1、梅奥的霍桑试验结论(1)人是“社会人”,并非“经济人”的人性假设。(2)“非正式组织”理论。(3)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新型领导与“士气”理论。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范

17、式的公共意蕴(1)人本管理思想(2)社会人的合作体系(3)组织文化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动态平 衡的途径,MG2-10,人际关系理论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 乔治埃尔顿梅奥的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提出“人际关系理论”(1)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因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2)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士气来自家庭、社会和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3)注意到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其特殊规范影响着群体的行为)(4)领导者应具备解决技术经济和处理人际关系两种能力,你不知道吧?人际关系很重要哦!,MG2-10,人际关系理论行为和效率的关系,MG2-10,(二)巴纳德的组织要素与平衡理论

18、 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年):美国公共行政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理论家,西方现代组织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1、协作系统组织理论(1)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 或力量的一个体系。”(2)组织的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3)非正式组织的功能(4)经理人员的职能2、诱因贡献平衡理论3、组织权威理论:提出权威来自接受 4、决策行为,巴纳德管理学家,MG2-10,(三)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代表人物: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管理行为或行政行为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

19、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有限的理性决策代替最优化决策决策根据活动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是衡量权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重要因素,MG2-10,1、组织决策的系统研究 组织首先是一个决策过程,组织的基本功能就是决策。2、组织影响论:组织影响方式有五种:(1)权威。(2)组织认同。(3)信息沟通。(4)培训。(5)效率准则。3、组织设计理论4、组织平衡(诱因)理论5、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主要观点:,组织平衡论,组织一旦建立,其最终目的就是组织的存续。只有组织保持平衡了,组织才能发展,反之组织就会衰弱。所谓组织的平衡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诱因具有使组织的参加者经

20、济的和非经济的动机得到满足的效用。如果诱因和贡献平衡,组织的参加者就会对工作产生积极性。因此,组织的平衡可以用下列的公式来表示:贡献诱因 组织存续和发展,MG2-10,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成就与历史缺失、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成就()凸现人的价值从个体到群体规范()科学地探讨人的活动规律()对行为管理运动的促动、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历史缺失()人为手段性的研究视角的缺失()理论各具特色而缺乏统一体系()实际运用效果的有限性,MG2-10,一、系统权变的组织理论二、比较文化的组织理论三、学习型行政组织理论三、虚拟型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多元发展时期),MG2-10,一、系统权变的

21、组织理论(一)系统权变组织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二)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内容(三)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贡献,MG2-10,(一)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丛林”的由来“管理理论丛林”这一术语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孔 茨(Harold Kootz)于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丛 林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走出丛林的探索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产生,MG2-10,(二)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内容1、组织系统观2、组织系统的权变观3、组织的动态平衡观4、组织文化观5、权变

22、领导理论,MG2-10,组织系统理论示意图,(1)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现代行政组织理论主要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行政组织(a)塔尔科特柏森斯(19021979年):美国的社会学家,最早将一般系统论运用于组织研究,著作社会系统论、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基本思想:组织必须具备四方面特质: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这些特质通过组织的三个层级来体现:决策层级、管理层级、技术层级。(b)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1970年合著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其思想如下: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整体系统,由五个分系统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

23、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组织的权变观念。,(2)里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雷格斯:美国行政学者、夏威夷大学教授,1957年发表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文,1961年出版行政生态学书。把公共行政组织看作是受经济文化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其思想如下: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即:融合型传统农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棱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行政组织;衍射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的行政组织。重点分析了棱柱型公共行政组织,三种特征:异质性或异种性并存、形式主义、重叠性。考察了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制约关系,(3)行政组织中的帕金森定律与彼得原理(a)诺斯古德帕金森:1909年生,

24、英国历史学家和行政学理论家,1958年出版帕金森定律即官场病。对官场时弊的针砭,入木三分,令人深思,概括官场通病,有人称之为帕金森现象。(b)劳伦斯彼得:1919年出生加拿大,美国管理组织学家,1969年出版彼得原理一书,又译升官病。“在实行梯层等级组织中,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级。”这一观点便成了组织理论中的“彼得原理”。,这个组织怎么了?,MG2-10,(三)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贡献1、对传统管理理论偏颇的矫正2、组织管理的一种新阐释方法3、解决组织不确定问题的思维范式4、组织与人的有机结合组织整体观的价值转向,二、比较文化的组织理论组织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2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层决定了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与物质文化层的中介;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的体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MG2-10,三、学习型行政组织理论,彼得圣吉(Peter MSenge)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第五项修炼实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工具(与他人合作1994)。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最终目的是引导出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MG

26、2-10,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2.“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的基础。3.“改善心智模式”。4.“建立共同愿景”。5.“团队学习”,包括深度会谈和讨论。,MG2-10,五项修炼之间的关系:,张力,核心,基础,核心行政组织,MG2-10,虚拟行政组织模型,研发咨询组织,服务代理,制造工厂,公共产品销售商,四、虚拟型行政组织理论,MG2-10,虚拟行政组织,特点:核心竞争力优点: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缺点:控制力不强适用范围:环境变化快的组织,案例思考,联想集团从1984年创业时的11个人、20万元资金发展到今天已拥有近7000名员工、16亿元资产、累计上缴利税

27、10.5亿,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联想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自身特有的管理理念从“蜡烛”到“蓄电池”。蒋北麒先生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联想有着出色的管理文化模式在赛马中识别好马。鼓励青年人善于学习,为那些肯努力、肯上进并肯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提供较多机会。联想对管理者提出的口号是:你不会授权,你将不会被授权;你不会提拔人,你将不被提拔,从制度上保证年轻人的脱颖而出。1.要有“赛场”,即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岗位;2.要有“跑道”划分,不能乱哄哄挤作一团,必须引导他们有秩序地竞争;3.要制订比赛规则,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评估系统。行政组织理论与企业组织理论的异同点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