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967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终关怀,案例,张某,男,50岁,因食欲不振、面色灰暗、进行性消瘦近一月,在家属陪同下到某医院就诊,经过近一周的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伴肝转移”。建议保守治疗。问题:1.患者得知病情出现哪些心理反应?2.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3.患者又该怎样度过剩余的时间,护士该如何正确帮助患者?,学习目标,1正确解释临终、临终关怀、濒死及脑死亡的概念。2正确说出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3正确陈述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4简述对临终患者及丧亲者的心理护理要点。5在模拟人身上正确完成尸体料理的操作,要求步骤正确、连贯,态度严肃、认真。6举例说明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1.临终患

2、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2.脑死亡的诊断标准3.死亡过程分期及其特点4.尸体护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本章内容,第一节 临终关怀,第二节 临终护理,第三节 死亡教育,第四节 濒死与死亡,第五节 死亡后的护理,临终(dying)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各种疾病或损伤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功能趋于衰竭,经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各种迹象显示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状态。,什么是临终呢?,第一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其宗旨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

3、,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期。,(二)临终关怀的意义,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始于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在伦敦 创办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医院”,被誉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中国始于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第二节 临终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脉搏细速、不规则,逐渐变弱而消失,心音低弱血压下降甚至测出皮肤苍白、湿冷,口唇、指甲呈灰白或青紫色,四肢发绀。,呼吸表浅,急促或呼吸变慢而费力、张口呼吸及潮式呼吸等呼吸困难症状,因无力咳嗽,分泌物堆积,出

4、现痰鸣音及鼾声呼吸。,食欲不振、呃逆、恶心、呕吐、腹胀、口干、严重者出现脱水,还可发生大小便失禁、便秘或尿潴留等症状。,肌肉失去张力,全身软弱无力,不能进行自主活动。患者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面部外观改变呈希氏面容,,视觉逐渐减退;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语言逐渐困难、混乱。,烦躁不安,血压及心率改变,呼吸变慢或变快,瞳孔放大、疼痛面容如眉头紧锁等。,一、临终患者的身心护理,罗斯通过观察提出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1)先是否认(denial,否认期)(2)继而愤怒(anger,愤怒期)(3)讨价还价(bargain,协议期)(4)消沉抑郁(depression,抑郁期)(5)最后是接

5、受(acceptance,接受期,(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五个阶段不一定完全经历/依次经历,可有反复。,1.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2.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否认期护理,(1),(2),(3),(4),护士应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对病情的询问,常陪伴在患者身旁,让他安心并时刻感受到护士的关怀。,(5),愤怒期护理,忧郁期护理,协议期护理,接受期护理,护士应将患者的发怒看成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正常行为,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泻内心的不快,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此期的心理反应对患者是有利的,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注意安全,预防患者自杀

6、倾向。,护士应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家属陪伴,允许患者表达其失落、悲哀的情绪,给予精神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并加强安全保护,预防患者自杀。,护士应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不要过多打扰患者,不要勉强患者与他人交谈,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患者,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二、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教育,一、死亡教育含义,以死亡学的理论为指导,帮助人们了解死亡,了解生命的教育过程称为死亡教育。,二、死亡态度类型,乐观开朗型 寻求解脱型 顺从接受型 悲观恐惧型 死亡逃避型,三、死亡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提高社会整体素

7、质 3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4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和普及,四、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内容包括一切涉及濒死与死亡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死亡教育内容相当广泛,凡是哲学、宗教、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生物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所探讨的有关死亡问题,都是死亡教育内容。,五、死亡教育对象与方法,(一)死亡教育对象 医护人员是开展死亡教育的主体;临终患者及家属是死亡教育的主要对象;在校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是进行死亡教育的重点对象;向社区居民开展死亡教育,是提高全民死亡教育水平的基础。,(二)死亡教育方式 在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是死亡教育的基本方式。

8、民间社会团体和学术组织开展死亡教育活动,是死亡教育的有效方式。,五、死亡教育对象与方法,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无痛苦地死亡、幸福的死亡”、“安然去世”。安乐死一般是指那些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状态,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或亲友的强烈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无望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帮助患者无痛苦的度过死亡阶段。安乐死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是由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采取某种措施,如口服或注射致命的药物等方法,主动结束患者的痛苦或加速患者的死亡进程。被动安乐死是指停止对患者采取的一切治疗措施,如停止用药和撤除维持生命的一切医疗器械,使其自然死亡。安乐死问题在国内外一

9、直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安乐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面临着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死亡究竟何时发生,客观上缺乏明确的标准,主观上也很难以判断;二是如果患者同意安乐死,那么由谁来执行;三是安乐死涉及医学、哲学,并牵涉到社会舆论,关系到患者、家属和医生等,没有一定的法律程序、社会基础,在短期内是很难实施的。目前荷兰是世界上唯一通过安乐死法案的国家。,知识链接,安乐死,第四节 濒死与死亡,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濒死(dying)又称临终,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死亡(death)是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二、死亡的标准,脑死亡标准,传统死亡标准,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

10、所有反射均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临床死亡。,自主呼吸停止,需要 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不可逆性深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图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必须持续12h以上。,三、死亡过程的分期,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呼吸、循环衰竭,代谢紊乱,机体各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濒死期(agonal stage),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患者机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年轻强壮者、慢性病患者较年老体弱者及急性病患者濒死期长。,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猝死、严重的颅脑损伤等

11、患者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 stage),此期是死亡过程的延续。此期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主要表现为心跳、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此期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持续时间极短,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量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临床上对触电、溺水、大出血等致死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因为此时重要器官的代谢过程尚未停止。,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从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12、,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三、死亡过程的分期,指死亡后体温丧失,是死亡后最先发生的改变。一般死后10h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h 后为0.5,大约24h左右与环境温度相同。,指尸体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一般死亡后24h出现尸斑。,指尸体出现肌肉僵硬,关节固定现象。一般于死后13h出现在下颌部,46h扩延至全身,1216h达到最大僵硬程度,24h后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为尸僵缓解。,指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一般在死亡后24h出现。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现象。

13、,三、死亡过程的分期,一、尸体护理二、丧亲者的护理,第五节 死亡后的护理,一、尸体护理,一、尸体护理操作规程,拔除气管内管,移除呼机、除颤器等抢救仪器,去除尸体身上的各种导管。,将床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置一枕头,双臂放于身体两侧,用大单遮盖尸体。仰卧、垫枕可防止面部淤血变色。,清洁面部,协助闭上眼睑。如有义齿代为装上,口不能闭合者,轻揉下颌或用四头带托住。,用血管钳将棉花塞于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孔道,防止体液外流,注意棉花勿外露。,系一尸体识别卡在死者的手腕部,撤去大单。用尸单包裹尸体,先将尸单下端遮盖双脚,再将左右两边整齐的包好,最后将尸单上端遮盖头部;在胸部、腰部、踝部用绷带固定,系

14、第二张尸体识别卡在胸前的尸单上。,将尸体送太平间,置于停尸屉内,将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插于停尸屉外。,填写死亡通知单,并在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用红(或蓝)笔纵写死亡时间。按出院手续办理结账。有关医疗文件的处理方法同出院患者。,尸体识别卡表,姓名_ 住院号年龄 性别 病区_ 床号_籍贯 诊断 地址_死亡时间_年_月_日_分 护士签名_ _医院,二、丧亲者的护理,思考题,1.如何理解临终关怀的理念?2.怎样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帮助?3.死亡三个期的特点是什么?4.如何给处于否认期的临终患者提供恰当的心 理护理?5.目前临终关怀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6.脑死亡的标准包括哪几个方面?7.如何正确实施尸体护理?,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