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演讲稿:传承孝廉之风涵养浩然之气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风廉政建设演讲稿:传承孝廉之风涵养浩然之气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风廉政建设演讲稿:传承孝廉之风涵养浩然之气(1598字)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X,来自市财政局国库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孝廉之风,涵养浩然之气。在我们市城厢区胜利路中段梅峰寺旁,有一座为明朝河南道监察御史陈茂烈而建造的“孝廉坊”,这座牌坊结构古朴、造型别致,牌坊旁边原来还有一条小巷,当时称为“孝廉里二古地名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忘,但陈茂烈的名字却永垂史册。他在担任吉安府推官期间,主持当地的司法、监察等事务,他为官尽心尽职,敢于为民请命,深入细致地审理了多起疑案,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因为政绩突出,他被朝廷擢升为监察御使。进京为官后,他依然不改本色,坚持克己复礼,
2、一日三省自身的道德修养。平日里克勤克俭、严于律己、一尘不染,虽为京官,但却甘守清贫,史书称他“袍服朴陋,举止若百姓,而巍然系风纪重任”。后来,正值壮年的陈茂烈为了照顾年逾八旬的母亲辞官归乡,精心侍奉母亲十几年,地方官听闻他的辛劳,派了两个仆役前来帮忙,但很快就被陈茂烈打发了回去。母亲重病,他亲调汤药,又往城西造墓,因日夜操劳而病倒1个多月。母亲去世后,他哀痛不已,头发尽脱,病情转剧,不久也离开了人世。朝廷被陈茂烈的孝与廉所感动,于是把他住的地方命名为“孝廉里”,并建造“孝廉坊”,陈茂烈也因此被称为“孝廉先生二打开福建通志,类似陈茂烈这样的孝廉人物比比皆是,其中唐朝1人、宋朝8人、元朝6人、明朝
3、48人、清朝37人,这些孝廉人物孝感天地,其出仕为官者,多能清廉为官,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取向。“实惠天下,以利百姓“,这是从X这片土地上走出的官员大多持有的理念,他们为民伸张正义,关心百姓疾苦,书写着爱国爱民、兼济天下的感人篇章。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泉州洛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福建桥梁的状元”,这座桥的建造者是北宋蔡襄。他在担任泉州知州期间,大力整肃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使泉州政风大为好转,并主建洛阳桥,让天堑变通途,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为了纪念蔡襄的功绩,当地百姓自发捐资,在洛阳桥不远处为他建造了“蔡忠惠
4、公祠”,并在洛阳桥头建造了一尊蔡襄石雕像。蔡襄仅仅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一个缩影,像他一样济世安民的官员,在史志中还有很多。以蔡襄、陈茂烈为代表的X清廉文化一代代传承至今,我们新时代财政人更应注重锻造自己的清廉形象。财政人常常被老百姓称为“财神”。说起“财神”,大家脑海中想必会立刻浮现出锦衣玉带、手捧元宝、满面红光的神仙形象。这一称呼,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财政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财政是保障民生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财政人筹集财粮好比虎口抓舌、命挂刀口。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几乎是单枪匹马行动。血色征程中,财政人视财粮比
5、生命更重要。收一块铜板,收一升粮食,都浸透着革命先辈的血汗。那时候的环境条件极其艰苦,但财经工作纪律却十分严明。财政人员下村工作时,在群众家里吃一顿饭也必须付钱。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干部都会坚决处理,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处以极刑。财政先辈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筹集财粮没有私心杂念,为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取得革命胜利,为人民创造幸福。革命理想高于天,财政精神代代传。我们新时代财政人,要时刻牢记“为民理财”的初心使命,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干净担当才能善作善成,勤政廉政方能善始善终。作为新时代财政人,我将时刻警醒自己,紧绷廉洁自律之弦,守住原则底线,抵御不正之风,努力成为一名行为有准绳、心中有尺度、肩上有担当的清廉财政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