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063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1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2 .做好个人防护,在去污区工作时要穿隔离衣,防护围裙、口罩、必要时戴护目镜、戴胶皮手套;在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可穿工作服、戴手套;进入无菌区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在各区域工作前后均注意做好手卫生。3 .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三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4 .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5 .

2、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回收后包布要清洗,物品分类不得徒手操作。对回收车用后要消毒处理。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应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6 .回收后的一般医疗器材、物品进行分类后遵守“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全过程按顺序完成,洗过物品不能交叉摆放。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各种敷料槽、包装盒一换一洗保持清洁。特殊感染(肮毒体、气性环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采取“消一洗一消”的顺序处理。7 .包装物品时:布包层数不少于两层,包布干燥无破损,一用一换洗,包内物品齐

3、全,体积、重量符合要求体积不得超过30*30*50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o8 .灭菌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有灭菌日期、失效期、消毒员等标记。手术包中心部位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包装后物品应4小时内进行灭菌处理。9 .高压灭菌器按要求必须进行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每个手术包和其他大包应进行中心部位化学监测;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一次,灭菌器重新启用和维修后也要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10 .无菌室应干燥通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

4、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IL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才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12 .消毒液定期更换,按要求监测。定期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监测,结果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有记录。13 .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14 .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洗涤剂的浓度、自身环境的洁净程度、器械清洗消毒等环节工作进行监测;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15 .器械检查与保养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应使用医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16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存放、运送;医疗废物严格按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