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196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类别:中药类(代码:11)专业名称:中药(专业代码:101800)专门化方向:中药调剂、中药生产、中药购销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中药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中药调剂、中药生产、中药购销以及相应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四、职业面向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

2、等级要求继续学习专业中药调剂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中药师(2-05-06-02)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高职: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中药生产与加工药品经营与管理本科:中药学中药资源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生产中药炮制工(6-12-02-00)药物制剂工(6-12-03-00)中药炮制工(中级)药物制剂工(中级)中药购销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五、培养规格(一)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3、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2 .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3 .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6 .具有一定的审美

4、情趣和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医药,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7 .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8 .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9 .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10 .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表D1.行业通用能力(1)熟悉中药行业分

5、类和主要职业,了解中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能把握现代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范。(2)能规范使用和清洗常用玻璃仪器,能称量、溶解、配制和稀释溶液,并测定溶液酸碱性,能规范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进行数据处理。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能认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结构,了解其主要性质与功能。(3)能运用中医学阴阳、五行等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认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运行规律。能识别常见中药,并掌握其来源、性状特征和主要功效。(4)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的

6、净制、切制、炒制等方法,能判断常用中药饮片炮制的火候和质量。能根据中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及外界因素判断其变质现象,开展科学养护,会使用中国药典。(5)具有质量第一、生命至上的职业操守,具有规范操作与安全环保的生产意识。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志愿为民众健康服务。2 .专业核心能力(1)具备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开展处方调配与用药指导的基本能力。(2)具备从来源、性状、理化等方面对常见中药进行鉴定的基本能力。(3)具备中药调剂所必备的处方审核与特殊药物处理的基本能力。(4)具有发现和处理中药饮片生产和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的能力。(5)能执行对制药设备、仪器和工作环境等进行处理的

7、指令,具有较好的药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6)能依据相关药材标准、购货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对购入的中药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7)能够根据药品的性能和要求对常见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一般养护。3 .职业特定能力(1)中药调剂:能识别常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具备中药处方审核、划价、调剂、复核、发药的基础知识,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审核出处方的常见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处理;能对调剂过程中需要特殊处理的毒剧、先煎后下、包煎、捣碎等中药进行正确的临方处理;能较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说明处方中特殊药物的煎煮、服法以及服药期间的饮食生活禁忌。(2)中药生产:具有执行中药饮片和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设

8、备维护保养指令的能力;具有执行中药饮片与中药制剂的常规生产指令的一般能力;具有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常见设备故障的一般能力。(3)中药购销:能辨别常见中药的规格等级,具有根据中药材标准对常见中药品种进行验收的一般能力;能执行中药鉴定、中药验收、中药运输、中药保管、中药养护、中药销售、客服等任务指令,具有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追踪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药调剂、中药生产、中药购销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发展动态的能力。4 .跨行业职业能力(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取得跨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具有创新创业能力。(3)具有一线生产管

9、理能力。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中药调朝方向1.中医临床常见病2.中药喝剂技术3.中药存储与养护各学校自行选择顶岗实习中药生产方向1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2 .中药制剂技术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药购销方向1.医药市场汴销技术2 .供药物流实务3 .中药存储与养护1.人体学基础2.药用植物学基础 3.中药与方剂1.药用化学基础2.中医学基础3.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5.药事管理与法规1.思想政治2.语文3.历史4.数学4 .英语6.信息技术7.体育与健康8.艺术9 .劳动教育10.化学(二)主要课程教学要求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

10、要求参考学时思想政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36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144+(36)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语文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5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198历史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

11、可结合办学特色、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增加不超过18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相应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部颁教材中选择确定72+(18)数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144英语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职业模块)36学时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144信息技术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

12、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情况、学生发展需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108体育与健康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其中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教学内容,由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标准的拓展模块中选择确定180艺术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地方资源等,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

13、定36劳动教育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18见相关要求,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化学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和省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与行业发展、专业实际相结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定学时的任意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其教学内容可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课程标准选择确定452 .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1)专业类平台课程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药用化学基础(108学时)(1)溶液及其重要性质;(2)烧及炫的衍生物;(3)脂类;(4)杂环化合

14、物和生物碱;(5)几种重要的生命物质;(6)化学分析:(7)仪器分析(1)掌握溶液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缓冲溶液及渗透现象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能进行溶液的配制、稀释和浓度的计算;(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3)能说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4)能认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结构,了解其主要性质与功能;(5)能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效数字等知识,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6)能规范使用常用化学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设备;(7)掌握常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

15、运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术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中医学基础(72学时)(1)中医学概述;(2)阴阳、五行学说;(3)藏象学说;(4)病因、病机;(5)诊法;(1)掌握中医学基本特点,能阐述中医学发展历程;(2)能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理论解释自然和生命的运行;(3)能运用藏象学说正确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和脏腑病理变化;(6)辨证;(7)养生防治(4)掌握气、血、津液的内涵,能解释气、血、津液的功能及运行;(5)能运用病因病机学说、经络学说对生理、病理现象及发病机理进行简单分析;(6)能运用四诊、辨证的知识初步诊断常规疾病;(7)能运用体质、防治与康复原则辨识体质,指导养生中药鉴定技术(144学时)(

16、1)中药鉴定概述;(2)根及根茎类中药;(3)茎木、皮类中药;(4)叶类、花类中药;(5)果实种子类中药;(6)草类、藻、菌、地衣类中药;(7)树脂类及其他植物类中药;(8)动物、矿物类中药(1)了解中药鉴定的特点、任务及发展;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会查阅药品标准等工具书;能熟练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操作;(2)掌握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3)掌握常用茎木、皮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4)掌握常用叶类、花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

17、;能鉴别其真伪优劣;(5)掌握常用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6)掌握常用草类、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7)掌握常用树脂类及其他植物类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8)掌握常用动物、矿物类中药的分类、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产地、采收加工及主要功效;能鉴别其真伪优劣中药炮制技术(108学时)(1)中药炮制基础知识;(2)中药材净选加工与饮片切制;(3)中药饮片炒制;(4)中药饮片炙制;(5)中药饮片锻制;(6)蒸、煮、

18、埠法;(7)其他制法(1)能说出常见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2)能对原药材进行净选加工;(3)能操作机器进行饮片切制;(4)能进行炒法、炙法、煨法、蒸、煮、埠法操作;(5)能判断常用中药饮片炮制的火候和质量;(6)能对炮制设备进行常规的检修与维护;(7)能判断中药饮片在储藏过程中的变质现象,并开展科学养护药事管理与法规(72学时)(1)药事管理基本知识;(2)药学技术人员的管理;(3)药品注册、生产管理;(4)药品经营和使用管理;(5)中药管理;(6)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7)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1)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能查询最新法律法规,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

19、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基本内容,能为成为执业药师做好准备;(3)掌握药品注册、生产的主要内容,能依法从事药品生产,并服从监督管理;(4)掌握药品经营、医疗机构调剂等主要内容,能依法从事药品经营,并服从监督管理;(5)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6)掌握特殊管理药品基本知识,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7)了解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食品的界定和分类,能说出其主要管理规定(2)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人体学基础(72学时)(1)人体基本结构与生命活动;(2)细胞和基本组织;(3)运动系统;(1)了解人体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掌握人体学基

20、础的常用术语;(2)能正确阐述细胞、基本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及、功能:(4)神经系统;(5)血液和循环系统;(6)呼吸系统;(7)消化系统;(8)能量代谢与体温;(9)泌尿系统;(10)感觉器官;(三)内分泌系统;(12)生殖系统(3)熟悉全身重要的体表标志骨、标志肌及全身主要关节的位置、形态学特点及功能;(4)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功能;能正确阐述脑的各部分组成及相应的功能;(5)熟悉血液的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能正确阐述心脏的位置、外形、构造;熟悉全身主要动脉分支及静脉属支的名称及分布;(6)能正确阐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系统组成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21、、功能;(7)了解消化吸收的含义及消化过程,能正确阐述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其对主要物质的吸收方式;(8)掌握人的正常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能进行体温测定;(9)熟悉尿液的生成、浓缩、稀释;(10)了解感觉器的概念,眼、耳、皮肤的组成、特点、功能;能正确阐述眼球壁的结构及眼的屈光系统、内耳的构成及声波的传导;(11)熟悉腺垂体,神经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胰岛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2)能正确阐述生殖系统的组成、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药用植物学基础(72学时)(1)植物的器官;(2)植物的分类方法;(3)藻、菌、地衣类植物;(4)苔薛、蕨类、裸子植物;(5)蓼

22、科、毛葭科、木兰科;(6)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7)芸香科、伞形科、唇形(1)能区分药用植物的各器官;(2)掌握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具备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3)熟悉藻、菌、地衣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识别其常见药用植物;(4)熟悉苔薛、蕨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识别其常见药用植物;(5)掌握蓼科、毛黄科、木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能科;(8)菊科、桔梗科;(9)禾本科、天南星科、百合科识别其常见的药用植物;(6)掌握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其常见的药用植物;(7)掌握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其常见的药用植物;(8)掌握菊科、桔梗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能识

23、别其常见的药用植物;(9)掌握禾本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等植物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其常见药用植物中药与方剂(144学时)(1)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2)解表药与解表剂;(3)清热药与清热剂;(4)泻下药与泻下剂;(5)温里药与温里剂;(6)祛湿药与祛湿剂;(7)理气理血药与理气理血剂;(8)消食药与消食剂;(9)驱虫药与驱虫剂;(10)安神药与安神剂:(三)开窍药与开窍剂;(12)化痰止咳平喘药与祛痰剂;(13)平肝息风药与治风剂;(14)补虚药与补虚剂;(15)固涩药与固涩剂;(16)外用药与其他方剂(1)能理解并运用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2)能阐述解表药与解表剂的功效应用

24、,并能审方调齐1,指导合理用药;(3)能阐述清热药与清热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齐J,指导合理用药;(4)能阐述泻下药与泻下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齐1,指导合理用药;(5)能阐述温里药与温里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齐J,指导合理用药;(6)能阐述祛湿药与祛湿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齐1,指导合理用药;(7)能阐述理气理血药与理气理血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8)能阐述消食药与消食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9)能阐述驱虫药与驱虫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0)能阐述安神药与安神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齐1,指导合理用药;(11)能阐述开窍药

25、与开窍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2)能阐述化痰止咳平喘药与祛痰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3)能阐述平肝息风药与治风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4)能阐述补虚药与补虚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5)能阐述固涩药与固涩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16)能阐述外用药和其他方剂的功效应用,并能审方调剂,指导合理用药(3)专业方向课程中药调剂方向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中医临床常见病(72学时)(1)中医发展概述;(2)中医学哲学基础;(3)中医临床常见病;(4)中医临床辨证论治;(5)中医内科常

26、见病;(6)中医外科常见病;(7)中医妇科常见病;(8)中医儿科常见病(1)熟悉中医发展史,能理解中医的基本特点,并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2)能初步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说明人体的基本功能;(3)掌握中医临床常见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能初步运用中医诊断的基本技术进行辩证;(4) 了解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其特点,具有初步诊断其常见病的能力;(5) 了解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及其特点,具有初步诊断其常见病的能力;(6)理解中医的常见病及其特点,具有初步诊断其常见病的能力;(7)了解中医儿科的常见病及其特点,具有初步诊断其常见病的能力:(8)能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中药调剂技术(72学时)(1)职业形象

27、及职场环境;(2)中药调剂技能;(3)中药处方调配;(4)用药指导;(5)中成药问病荐药;(6)中药饮片储藏与养护(1)具有中药调剂基本知识,能识别常用中药饮片;(2)能正确校正和使用毁秤;(3)能按照中药处方调配的程序与要求进行处方调配;(4)能向顾客交待中药汤剂煎服的注意事项;(5)具有常用中成药问病荐药的基本能力;(6)能对中药库房中的中药进行储藏与养护中药储存与养护(72学时)(1)中药仓库与作业管理管理;(2)变异现象及影响因素;(3)中药储存养护技术;(4)中药仓库害虫与防治;(5)中药霉变与防治;(6)其他质变与防治;(7)中药材储存与养护;(8)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9)中成药

28、储存与养护;(IO)特殊中药储存与养护(1)掌握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2)能根据中药商品的规格进行入库、养护及出库;(3)能辨别中药储存中发生的变异现象及内外影响因素;(4)能对中药储存养护进行常规检查与管理;(5)能识别中药仓库的主要害虫,并做好防治;(6)能分析中药存储过程中的霉变和其他质变原因,并做好防治措施;(7)能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规范储存与养护;(8)能对中成药进行规范储存与养护;(9)能对特殊中药进行规范储存与养护中药生产方向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72学时)(1)中药化学基础知识;(2)中药取与分离技术;(3)生物碱的提取分

29、离技术;(4)糖和昔的提取分离技术;(5)慈醍类的提取分离技术;(6)黄酮类的提取分离技术;(7)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技术;(8)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9)皂昔的提取分离技术(1)能说出常用中药化学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尺寸;(2)能规范进行加热回流提取、连续回流提取、挥发油提取、蒸储提取的操作以及相关装置的安装与拆卸;(3)能规范进行普通过滤、抽滤、萃取分离、离心分离等操作以及相关装置的安装与拆卸;(4)能进行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正确判断实验结果;(5)能进行糖和件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正确判断实验结果;(6)能进行慈醍、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规

30、范记录实验过程并正确判断实验结果;(7)能进行香豆素、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正确判断实验结果;(8)能进行皂首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正确判断实验结果中药制剂技术(72学时)(1)中药制剂基础知识;(2)制药卫生与制剂生产;(3)粉碎、筛分、混合;(4)浸提、浓缩干燥技术;(5)浸出制剂;(6)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7)液体制剂、注射剂;(8)软膏剂、栓剂;(9)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1)能识别常用中药制剂,会进行中药制剂的分类;(2)能识别与区分批号、批准文号、制剂名称等药品包装标识;(3)能分析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4)会进

31、行常用的灭菌操作;(5)能执行粉碎、筛分、混合操作;(6)能进行常规的浸提操作;(7)能针对不同的物料合理选择浓缩与干燥技术;(8)能按照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前准备、生产操作、生产记录和清场;(9)能根据指令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完成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常见中药制剂的生产;(10)能根据不同中药制剂合理选用包装材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72学时)(1)GUP概述;(2)药品质量管理;(3)机构与人员;(4)药品生产环境与厂房设施;(5)设备管理;(6)物料与产品管理;(7)文件系统的管理;(8)生产管理;(9)确认与验证管理(1)能说出GMP的含义、特点、目标要素、实施GMP的目的;(2)能说

32、出有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3)了解制药企业的组织结构;(4)掌握关键人员的资质及职责、掌握人员卫生要求;(5)了解厂房、设施的设计原则和卫生要求;(5)掌握设备的使用、清洁、维护管理内容;(6)掌握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管理和使用要求;(7)能按照GMP的要求填写批生产记录和设备使用记隶;(8)能正确使用设备的状态标识;(9)能说出确认和验证的概念中药购销方向课程名称(参考学时)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要求医药市场营销技术(72学时)(1)医药市场;(2)招标采购;(3)市场营销基本知识;(4)市场调研;(5)客户类型与特点;(6)客户拜访及技巧;(7)医药代表的特质与职责(1)了解医药市场

33、是基本组成和主要范围;(2)能应用文字、表格、图像等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医药营销信息的处理;(3)能规范开展药品采购、药品储存和药品运输配;(4)能进行消费心理分析和医药商品现场销售;(5)能进行医药营销策划并对客户进行拜访、回访等服务;(6)能进行的医药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7)了解医药代表的特质和职责医药物流实务(72学时)(1)医药学基础知识;(2)现代医药物流基础知识;(3)现代医药物流管理;(4)收货入库;(5)储存养护;(6)复核出库;(7)运输配送;(8)培训与指导(1)能正确进行医药商品的分类、储运和质量管理,能识别医药商品的包装;(2)能说出现代物流的分类及特点,会操作医药商

34、品仓储及物流设备;(3)能核算物流成本,并开展药品物流质量管理和医药冷链物流管理;(4)能规范进行药品收货验收,并正确填写录入收货验收记录;会检查冷链药品运输条件;能对异常情况的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处理;(5)能对产生质量变化的药品做出相应的处理,能开展药品盘点和盘点后异常情况的处理;(6)能规范进行药品拣选、复核、装箱出库操作,能对复核出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作出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7)熟悉调度作业流程,会运输成本的核算及配送中心作业管理;掌握医药商品自营运输和委托运输的操作流程;(8)了解培训工作的目标及要求,熟悉培训的整个工作流程,能制定培训计划并准备培训资料,会仓储运输作业流程和培训知

35、识中药储存与养护(72学时)(1)中药仓库与作业管理管理;(2)变异现象及影响因素;(3)中药储存养护技术;(4)中药仓库害虫与防治;(5)中药霉变与防治;(6)其他质变与防治;(7)中药材储存与养护;(8)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9)中成药储存与养护;(10)特殊中药储存与养护(1)掌握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2)能根据中药商品的规格存放入库、养护及出库;(3)能辨别中药储存变异现象及内外影响因素;(4)能对中药储存养护进行常规检验与管理;(5)能识别中药仓库害虫、做好中药仓库害虫防治;(6)能分析中药存储过程中的质变原因,并做好防治措施;(7)能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常见质变现象

36、,并对其进行规范储存与养护;(8)掌握中成药常见质变现象,并对其进行规范储存与养护七、教学安排(一)教学时间分配学期学期周数教学周数考试周数机动周数周数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一20182(军训、入学教育及专业认知实习)11二2018/11三2018/11四2018/11五20182(社会实践活动)8(中药调剂/中药生产/中药购销综合实训)11六202018(顶岗实习)/2(毕业考核、毕业教育)/合计1201102555注:鼓励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安排达到总学时的50%(二)教学进程安排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思想政治1448()语文1

37、9811历史724()数学1448英语1448信息技术1086体育与健康18010艺术362劳动教育1817化学452.5限定选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362小计112562.5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类平台课程必修课程药用化学基础1086中医学基础724中药鉴定技术1448中药炮制技术1086药事管理与法规724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人体学基础724药用植物学基础724中药与方剂1448专业方向课中药调剂必修课程中医临床常见病724中药调剂技术724中药存储与养护724中中药化学实用技术724程药生产中药制剂技术72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724中药购销医药市场营销技术724医药物流实务724中药

38、储存与养护724综合实训必修课程中药调剂综合实训/中药生产综合实训/中药购销综合实训24016顶岗实习必修课程顶岗实习54027小计178899合计2913161.5注:1.“J”表示建议此课程开设的学期,“(J)”表示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确定;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考核、毕业教育及任意选修课教学安排;3 .课程开设顺序和开设学期,以及学时、学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八、实施保障(一)师资条件1 .师德师风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

39、结协作。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以爱育爱,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展示出默默奉献的职业精神。2 .专业能力(1)专业带头人应拥有中药行业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具有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管理强,在本区域或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把握中药行业、专业发展态势,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潜心课程教学改革,带领教学团队制订高水平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有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能)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课

40、程研究能力和实施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观摩性等教研活动,能够组织专业团队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建设新型教学场景,优化课堂生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优质课堂。(3)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与任教学科相符的专业背景,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对任教课程有较为全面理解,具备较强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注重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目标达成,持续改进教学效果;能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任专业教师还应具有从事学科(课程)教学所在行业高

41、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新招聘专业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活动及实践技能示范教学,参加产学研项目研究及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能开发颇具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4)“双师型”教师应取得相关的教师职业资格或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3.团队建设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的师生比,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比例,专任专业教师高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

42、级以上职称的比例,兼职教师的比例及相关要求,应符合国家、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和具体规定。专任专业教师中应具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水平高的专任专业教师,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课程负责人领衔的、跨学科领域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创新团队,实现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优质互补和跨界融合,不断优化教师团队能力结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质量。(二)教学实施1 .专业教室专业教室应符合国家、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和中药专业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和具体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应急装置和通道;建有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配备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媒体教学器材,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具有体现行业特征、专业特点、职业精神的文化布置。2 .实训实习基本条件(1)校内实训实习基本条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室配置如下: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数量(台/套)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中药鉴定实训室浸泡标本120/腊叶标本200/原药材标本200中药饮片标本350/中药伪品标本100光学显微镜35电子目镜640倍+电光源药架10/实训操作台20/冰柜1/温湿度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