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3648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立交桥钢-砼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立交桥钢磅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束施工技术O前言近年来,福州市市政建设项目中涌现出一批以钢一验组合梁作为上部结构的立交桥。结合市政工程大多地处市区的特点,钢-佐组合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节省支(拆)模板工程量及缩小其临时支承体系的占地面积,从而在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极大减小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因此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趋势。然而,城市立交桥不仅需要实现自身使用功能外,还应具备较好的跨越能力,在钢T仝组合箱梁内设置预应力体外束可有效提高桥梁承载力、增加其跨度,同时在桥梁投入使用后还具有可更换等优点,故有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文结合福州市某立交工程(下文简称“本项目)钢-碎组合梁段施工着重介绍预

2、应力体外束主要构成、施工工艺及方法。1工程概况本项目桥梁工程位于城市现状环线上,主跨跨越的道路为进出城市的主干道,桥梁所在环线与所跨道路呈平面十字交叉,交通量大,交通条件较为复杂。根据设计图纸,该桥梁分为4联共有11跨,其中4-7跨为一联并位于主干道上方,为了最大程度减小对桥下路口的交通影响,采用钢-硅组合梁结构。该联共3跨,为双室箱梁,与桥下道路净空均大等于5m,梁高1.8m,总长度近IoOm,其中最长跨径梁长约42m全联于每个钢结构箱体内设置两束体外预应力束(一座桥共4束),束长约93m,单箱室横剖面距钢结构箱体两侧面往箱室中心线方向035m处布置,纵剖面一般根据正负弯矩变化呈波浪形布置(

3、具体应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布置),桥面板为现浇预应力钢筋磅板与钢结构箱体通过剪力钉同现浇桥面板结合为整体。本项目采用标准强度为I860MPa高强低松弛、内涂防腐油脂、双层HDPE护套的OVM.TSK体外预应力成品束体系,张拉采用智能张拉设备配以悬浮张拉千斤顶组合进行施工。2体外预应力体系主要构成本项目,体外预应力束体系设置在钢-桧组合箱梁的钢结构箱体内,其体系主要构成有:体外预应力钢束、外包层;体外预应力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钢束的转向装置;体外预应力体系的防腐系统;体外预应力体系的减振装置等。本项目采用OVM.TSK体外预应力钢束,图1为其基本组成示意图。图1OVM体外预应力体系示意图2.1 体外

4、预应力钢束、外包层0VM.TSK体外预应力成品钢束其PC钢绞线外包层依次有环氧喷涂层、防腐油脂层、内层HDPE护管、高烯聚酯带、外层HDPE护管。其中环氧喷涂钢绞线是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法将环氧树脂粉末喷射于钢绞线上,然后加热熔融、固化、冷却,从而在钢绞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环氧涂膜,具有低氧渗透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及温度稳定性、对金属材质的附着性良好、较强抗阴极分解、良好的耐曲折度、较强抗冲击性及耐磨性。同时,HDPE护管必须考虑其强度、耐久性、水密性、工作性和作业性,护管在使用及向其注入防腐油脂时必须不发生变形及破坏。2.2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转向装置体外预应力钢束纵剖面方向应按设计图纸施工,T

5、殳根据正负弯矩变化呈波浪形布置,须在跨中及墩顶等转角位置设置转向器和外套钢管(外套钢管应准确牢固焊接于钢箱横隔板预留孔处使之成为整体。一般为抵抗张拉体外束时产生的预压力,张拉端应设置钢一佐组合横梁,即在钢结构横梁箱体腔内进行钢筋绑扎并灌注水泥混凝土。2.3 体外预应力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钢束顾名思义位于桥梁梁板结构的外部,仅在锚固端和转向处可能与结构向粘结,可想而知其锚固系统的重要性。本项目所采用的OVM.TSK15-19锚固系统大致组成有:保护罩;工作夹片;工作锚板;锚杯;螺母;锚垫板;螺旋筋;密封桶;密封装置;预埋管。2.4 体外预应力体系的减振装置因车辆通行等因素会引起结构与钢束产生振动,

6、如果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振动频率与整个结构的振动频率相近时,就可能出现共振,导致结构破坏。为保证结构安全,必须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减振装置,使体外预应力钢束减振,以避免两者发生共振。3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工技术3.1 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焊接外套钢管、置入转向器、并填塞外套钢管与转向器两端缝隙T体外预应力钢束穿束T灌注外套钢管与转向器之间砂浆T张拉体外束T安装转向器与体外束之间的密封橡胶板T压注体外束与转向器之间反腐油脂T锚头防腐及安装保护罩3.2 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工工艺3.2.1 施工准备(1)施工机具准备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按照相关要求对拟进场配套完整的张拉设备、千斤顶、仪表及压浆设备进行检修

7、,并送至经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准,且严格遵循配套校准,配套使用的原则。对于穿束等机具,应采用起吊设备吊运到桥上适当的位置且予以安装,并对其进行试运行,确作业正常进行。(2)体外预应力钢束及锚具进场复检预体外应力成品束进场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检查其质量证明证书、规格尺寸、外观、出厂合格证、包装等项目,并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至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检验要求如下:成品束HDPE护套满足斜拉桥用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GB/T18365-2018的要求;锚具、夹片必须与体外预应力成品束相配套,进场前,须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型号、规格、数量,并通过检测确定其锚固性能、

8、疲劳锚固性能符合相关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16I(3)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应有针对性地对各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形成书面文件并归档,尤其应对预应力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2.2 焊接外套钢管、置入转向器、并填塞外套钢管与转向器两端缝隙为保证焊接质量一般在预制钢结构箱体时完成外套钢管焊接工作,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焊接安装。因体外预应力钢束根据正负弯矩变化呈波浪形布置,所以转向器基本位于正负弯矩最大处(即跨中和墩柱位置),因此外套钢管须准确定位并牢固焊接在钢结构箱体横隔板预留孔处,然后清理外套钢管内的杂物

9、并清洁,将对应的转向器置入其中,两端空隙用橡胶板紧密填塞并预留注浆孔及溢浆、排气孔,同时调节转向器的位置,确保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其整体强度、刚度、整体性。3.2.3 体外预应力钢束穿束为防止停工待料,应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及按设计要求提早与向厂家预定体外预应力成品束。为更好控制穿束,避免预应力束发生扭曲、交错盘结,穿束作业应先于箱梁碎面板施工。体外预应力成品束进场后,吊运至适当位置,采用已就位的卷扬机及滑轮组进行穿束,成品束不得在无保护状态下在地面拖行,应避免成品束外层HDPE护套与地面及尖锐摩擦碰撞导致损坏。体外预应力钢束穿入锚头锚具前应在剥离成品束HDPE护套等外包层露出钢绞线后予以编

10、号,防止钢束在埋头附近扭绞。3.2.4 灌注外套钢管与转向器之间砂浆(1)压浆材料本项目灌浆材料为40#水泥浆,水泥采用强度不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按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报告控制水灰比及添加膨胀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使其流动性好、缩量小、强度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外套钢管与转向器间压浆外套钢管与转向器之间的孔道两端应预留灌浆孔、排气孔,严格控制压浆压力(一般为0.4MPa-0.5MPa)z压浆孔应设于较低一端,水泥浆应从较高一端排气孔溢出,压浆过程应均匀连续进行,不得中断。3.2.5 张拉体外束一般顺桥长向敷设的体外预应力钢束长度较长,且采用两端张拉,但是钢束延伸量往往大于千斤顶单

11、次行程,所以张拉施工时须进行分级张拉才使之达到设计要求,为防止分级张拉时工作夹片反复咬合钢绞线损坏附着在钢绞线上的环氧涂层及夹片物理性能,导致预应力损失,因此张拉作业采用悬浮千斤顶,即在千斤顶增加一套前工具锚及支架,在干斤顶与锚板间设限位板。在每次张拉时后工具锚夹片处于放松状态,在完成一个行程回油时后工具锚夹片锁紧钢绞线,多次倒顶,直到张拉到设计要求。由于限位板的作用,张拉过程中,工作锚夹片不会进入锚孔,这样在回油倒顶时,工作锚夹片不会咬合钢绞线,工作锚夹片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在张拉到位后,旋紧定位板的螺母,压紧夹片,随后千斤顶回油放张,使工作夹片锚固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束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应力控

12、制方法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规定时,两者差值应控制在6%内,否则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3.2.6 安装转向器与体外束之间的密封橡胶板施工方法与4.3所述较为相似,不再赘述。3.2.7 压注体外束与转向器之间反腐油脂压注前先对孔道进行清洁,应从两端相对较低一端注入,缓慢、均匀地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待另一均匀端溢出洁净油脂后持荷一分钟可进行封堵。3.2.8 锚头防腐及安装保护罩用压注泵向保护罩内灌注反腐油脂,保护罩内油脂要饱满,同时向外露钢绞线涂刷反腐油脂,后将保护罩安装于锚头处。4结束语在本项目中,主跨采用钢-碎组合

13、梁配以体外预应力的施工,在缩短工期及减小对桥下路口交通影响等方面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其中,体外预应力体系能有效增加桥梁的跨度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从而使桥墩布置更加灵活、合理,特别适合用于本已非常拥堵的闹市区,或跨越大交通流量道路的桥梁,对于城市高架道路和轻轨快速交通工程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体外预应力体系已广泛使用到旧桥的补强、加固中,对于已经投入使用多年的现状桥梁,因荷载等级要求的提高、原结构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预应力损失造成结构破坏,需要得到相应加固、补强,其方法很多采用体外预应力体系。无论是新建桥梁还是旧桥加固,使用体外预应力体系在预应力损失的情况下可进行更换,从而大幅度减小后期维修成本。综上所述,体外预应力体系不仅在城市新建桥梁中得到很好认可,也在某些特定的旧桥加固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要的是还具有可换束的优点,从而具有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