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663963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ose smiling eyes scattered with the wind are like the emotional verses of a lonely poet, one after another, staggere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 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1亲爱的少先队员们:你们好!春天来了,报春的杜鹃唤醒了沉睡的生灵,南飞的大雁捎来了春天的消息。鸟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好朋友,是自由与生命的象征。因为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了鸟儿,才有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有了鸟儿,才有更美丽的蓝天,更和谐的生态。人类离不开鸟儿,保护鸟儿就是保护环境,保

2、护人类自己。爱鸟、护鸟是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们六(1)班特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都加入到我们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一、主动学习鸟类保护知识,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宣传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二、多植树、种草、养花,保护鸟类的自然栖息地,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三、不伤害、不捕杀野鸟,不掏鸟窝,不拾鸟蛋,不把鸟儿当作自己手中的玩偶;四、对伤害鸟类者主动劝说,发现捕杀、贩卖鸟类的不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五、提倡观鸟,反对关鸟,不笼养野生鸟类。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然中与鸟一起共享自然的美丽;六、拒食野鸟等野生动物,并劝诫亲朋不食用野生动物;七、捡到受伤

3、、生病的小鸟要及时进行救治,并放飞。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保护鸟类的小卫士,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的爱心,保护生态,呵护生命,通过自己的小手,化为千千万万的大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共同营造一个温暖的小巢,让鸟儿自由地飞翔,甜美地休憩,为建设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2亲爱的市民:你们好!鸟类和野生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是改善生态、生存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鸟类以其美丽多彩的羽毛,婉转动听的鸣声,多姿多样的体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和诗情画意,赋予大自然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自古

4、以来被视为“精灵使者”,自由与生命的象征。 全世界共有9000多种鸟类,中国现有鸟类1331种,是世界上拥有鸟类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我市鸟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市丰富的湿地资源,为湿地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如镇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锦江水库等。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候鸟途经停歇、觅食以及越冬的主要栖息通道。保护鸟类和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市民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值此我市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之际,为了保护共同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此,我们向全体市民朋友们发出倡议:一、多植树、种

5、草、养花,爱护一草一木,保护绿地和湿地,保护好鸟类和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为鸟类和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二、自觉遵守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不滥捕、不猎杀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三、各饲养、运输和餐饮企业不非法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者。四、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劝说阻止、举报各类破坏森林、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大家都来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让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存,为筑就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全体市

6、民行动起来吧,还鸟儿一个生存空间,让鸟儿自由飞翔吧!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3青少年朋友们:春天,燕子飞回来了,许多鸟儿都来我们延庆安家了,他们开始筑巢,准备抚育鸟宝宝。还有些鸟儿准备去离我们更远的北方安家,它们有的要在这里歇歇脚,有的只是匆匆而过。但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们美丽鲜艳的羽毛、宛转动人的鸣声为我们增添了很多光彩,是它们,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总有些人为了个人的私欲,在鸟儿迁飞的途中张开无情的大网,残酷地将它们杀害。有些人无视国家法律乱砍盗伐、乱占林地,破坏了鸟儿的家。 为了让人们都来关心、爱护我们的朋友鸟儿,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安乐、祥和的家,我们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们

7、倡议: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手中的玩偶,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广大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鸟儿做点事吧。我们要从我做起,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积极学习鸟类知识,参加爱鸟护鸟活动。争当护鸟小卫士。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鸟儿与我们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4鸟是人类的朋友,是

8、翱翔蓝天的精灵,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野生动物。鸟类以它特有的鲜艳羽色、优雅动人的体态和婉转动听的鸣声,为人类带来了多彩的春天、欢乐的夏天、丰收的秋天和纯洁的冬天,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自然和谐日趋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今天,更应倍加爱护鸟类。角尾乡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是候鸟越冬迁徙必经之地。每年途经角尾越冬的候鸟达数十万多只,倍受外界的广泛关注,素有雷州半岛“候鸟天堂”之美誉。故保护候鸟并为其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鸟类保护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非法猎捕、出售、收购、加工、利用等捕杀鸟类资源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有效保护鸟类资源,我们向全社

9、会发出倡议:一.主动学习保护鸟类的科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保护鸟类光荣,破坏鸟类违法的理念,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二.从我做起,摒弃陋习,拒食野鸟等野生动物,劝诫亲朋好友不食用野鸟等野生动物,树立健康、科学的饮食观念和文明的生活风尚。三.“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不伤害、不笼养、不捕杀野生鸟类,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为其取食、饮水和隐蔽创造良好的条件。四.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非法出售、收购、加工、运输鸟类或其产品。五.对伤害鸟类者主动劝说,发现乱捕滥猎、伤害、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及时检举和控告;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鸟类,及时报告当

10、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确保鸟类得到及时救护。保护鸟类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一个乡镇,同一个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鸟类资源,建设鸟语花香的绿色角尾而共同努力。共同谱写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美好动人篇章。倡议人:_年_月_日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5广大市民朋友们: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忠实捍卫者。在第34届“爱鸟周”到来之际,为全面提高青少年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葫芦岛市林业局、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开展“保护鸟类,做鸟类的朋友”活动,并向全市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一、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

11、野生动物保护法,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不断提高全市青少年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识,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努力形成人人爱护鸟类,人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树立正确观念,争当“护鸟志愿者”不掏鸟窝、不拾鸟蛋,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大自然,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道德规范。不猎捕、不食用野生动物,不非法经营、购买、贩运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打击犯罪分子,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做斗争。三、积极投身到保护鸟类资源活动中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鸟类繁衍发展献出一份爱心,积极争做保护鸟类资源的志愿者。四、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

12、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不以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栖息地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挂鸟巢、造爱鸟林等形式为鸟类创造一个和平、宁静、繁衍的栖息环境,为鸟类营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天然乐园”,给鸟儿一个自然安全的家园。朋友们,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富足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保护鸟类资源,共享自然,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来关心、支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共创一个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存的美好绿色家园。葫芦岛市林业局葫芦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_年4月22日宣传保护鸟类的倡议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