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325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编制单位: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二三年十月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法人代表:孙贵银编制单位: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川项目负责人:黎衡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电话:由F编:402185地址:编制单位: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电话:邮编:401121地址:科技大厦2区5楼建设项目名称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名称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建设项目性质新建口改扩建回技改口迁建口建设地点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州大道725号重庆

2、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门诊医技楼1楼放射科环评建设内容将门诊医技楼1楼放射科原有闲置的房间改造成为介入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主要包括介入手术室、操作间、设备间、办公室等,并在介入手术室内配置1台DSA(单管头,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IooOmA),开展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OnI,实际建设内容将门诊医技楼1楼放射科原有闲置的房间改造成为介入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主要包括介入手术室、操作间、设备间、办公室等,并在介入手术室内配置1台DSA(单管头,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100OmA),开展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0m,实际建设内容与规模与环评阶段一致。建设

3、项目环评时间2023年3月开工建设时间2022年8月调试时间2023年6月验收现场监测时间2023年6月20日环评报告审批部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报告编制单位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四川峰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环保设施施工单位四川峰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总概算1300万元环保投资总概算65万兀比例5.0%实际总投资1300万元环保投资65万元比例5.0%验收监测依据1、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年1月1日施行修订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施行;(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国务院令第682号,20

4、17年10月1日施行修订版;(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修正),2019年3月2日修订实施;(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年11月20日施行;验收监测依据(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2018年5月15日实施;(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修正),2021年1月4日修订实施;(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1日施行;(9)射线装置分类(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2017年第66号);(10)关于印发污染影

5、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2020年12月13日;(Il)(9)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22修正),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修订版;(12)重庆市辐射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2020)338号),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标准和技术规范(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3)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I30-2020);(4)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I28-2019);(5)参照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O3、环境影响报告表

6、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1)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2)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辐)环准202318号。4、其他相关文件验收监测评价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污染物排放标准原则上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所规定的标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之后发布或修订的标准对建设项目执行该标准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按新发布或修订的标准执行。根据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

7、辐)环准202318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及相关标准确定本项目验收标准按表1-1执行。表1/本项目辐射剂量控制限值及污染物排放指标表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要求执行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不超过5mSvaGB18871-2002及医院管理要求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不超过04mSv/a剂量控制值执行依据透视时DSA机房外距离DSA机房四周墙体、门、窗表面30cm,顶棚上方(楼上)距地面IoOCm,机房地面下方(楼下)距地面17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oGBZl30-2020机房面积控制执行依据机房名称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

8、小单边长度(m)/DSA机房203.5GBZ130-2020通风要求执行依据DSA机房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GBZl30-2020注:本项目DSA设备为单管头设备。表二2.1 验收项目背景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于2022年8月出现未批先建的违法事实,本院于2022年9月主动向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局汇报相关情况并主动停止项目的施工建设。考虑本院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环境突发事件且自行主动停止项目施工建设,2022年11月,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局依法对本院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处理,详见津环不罚告字【2022】005号,见附件。2023年3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委托重庆惠能标普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重

9、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DSA复合手术间环境改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23年4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以渝(辐)环准202引18号批复了该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包括:拟对医院门诊医技楼一楼放射科空置用房进行改造,建设DSA机房及其配套用房,配置1台DSA(Il类射线装置,额定电压为125kV,额定电流为100omA,单管头)开展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0平方米。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的要求,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委托我公司对已建成介入手术室配置的1台DSA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2.2 工程建设内容将门诊医技楼1楼放射科原空置用房

10、进行改造,建设DSA机房及其配套用房,配置1台DSA(H类射线装置,额定电压为125kV,额定电流为100OmA,单管头)开展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0平方米。实际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内容对比见表2-1o表21实际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在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建设内容一览表名称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建设内容实际建设内容变化情况主体工程介入F术室改建的介入手术室位于放射科,将原放射科的部分用房及车库部分区域改建为1间介入手术室(DSA机房)及相关配套用房。介入手术室外尺寸为:长X宽又高=10m7.2m3.6m,装修后内空尺寸为:长X宽X高=7

11、mx5.4mx2.7m(吊顶后),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37.8m2o改建的介入手术室位于门诊医技楼1楼放射科,机房有效尺寸7.03mx5.76m,吊顶后净空高度约2.7m,有效使用面积约40.49m2因装修原因,机房尺寸和面积均变大,满足标准要求,不属于重大变化设备介入手术室内安装1台DSA(Il类射线装置,单管头),型号为AlphenixINFX-9000V,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OmAoI台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II类射线装置,单管头),型号为AlphenixINFX-9000V,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100OrnA无变化辅助工程辅助用房控制室、设备间、清洗间

12、、污物处置间、谈话间、换车间、无菌库房、库房、男更、女更、铅更、换鞋间、洁净走廊、空调机房等。控制室、设备间、清洗间、污物处置间、谈话间、换车间、无菌库房、库房、男更、女更、铅更、换鞋间、洁净走廊、空调机房等。无变化公用工程给水依托医院供水管网依托医院供水管网无变化排水医疗废水经医院北侧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900nd)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疗废水经医院北侧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900m3d)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变化供配电依托医院供配电系统依托医院供配电系统无变化通风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项目区域全部采用全空气型净化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采用机械排风,新风从车库外东侧墙壁区域引

13、入。介入手术室吊顶上设置6个送风口经高效过滤器送出,东西两侧底部共有6个回风口,吊顶上设置I个排风口,引至空调机房顶部夹层排放至车库,再由车库已有排风系统排至外环境;项目其余区域建有一套独立新风系统,有10个送风口和10个回风口。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项目区域全部采用全空气型净化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采用机械排风,新风从车库外东侧墙壁区域引入。介入手术室吊顶上设置6个送风口经高效过滤器送出,东西两侧底部共有6个回风口,吊顶上设置1个排风口,引至空调机房顶部夹层排放至车库,再由车库已有排风系统排至外环境;项目其余区域建有一套独立新风系统,有10个送风口和10个回风口。无变化压缩空气依托院内现有供气系统

14、。依托院内现有供气系统。无变化环保废水依托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依托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变化工程废气项目区域建有i套排风系统,介入手术室顶部设置1个排风口,最终引至空调机房顶部夹层排放至车库,再由车库排风系统排至外环境。项目区域建有一套排风系统,介入手术室顶部设置1个排风口,最终引至空调机房顶部夹层排放至车库,再由车库排风系统排至外环境。无变化固废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理。介入手术室配套的污物处置间位于手术室西北侧,面积约7.7m2,为独立用房;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医院北侧,建筑面积约45m2,IF,钢筋混凝土结构。手术过程中产生废物暂存在污物处置

15、间内,每日及时将污物处置间的废物经清洗间运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再统一由有资质单位处置。DSA设备报废后,通过拆解高压球管和去功能化后交由物资回收部门处理,高压球管内的阴极射线管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再使用的铅防护用品医院收集后妥善保存,做好记录,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理。介入手术室配套的污物处置间位于手术室西北侧,面积约7.7m2,为独立用房;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医院北侧,建筑面积约45m2,lF,钢筋混凝土结构。手术过程中产生废物暂存在污物处置间内,每日及时将污物处置间的废物经清洗间运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再统一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再使

16、用的铅防护用品由医院收集、暂存后由出售厂家进行回收。无变化辐射防护采用足够厚度的铅玻璃、防护铅门、铅板、混凝土等作为介入手术室屏蔽防护体。采用铅玻璃、防护铅门、铅板、混凝土等作为介入手术室屏蔽防护体。无变化安全措施DSA机房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对讲系统、自动闭门装置、防夹装置等设施保证项目运行的安全。DSA机房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状态指示灯、门灯联锁、对讲系统、自动闭门装置、防夹装置等设施保证项目运行的安全。无变化根据对比可知:本项目验收的DSA机房最小单边长度和有效使用面积较环评阶段均增大,且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I30-202

17、0)中的要求,不属于重大变化。验收阶段配置的设备型号、参数、工程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一致。2.3 设备基本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说明等资料可知,本次验收的1台DSA相关技术参数见表2-2,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的设备型号、参数一致。表2-2本项目DSA相关参数阶段名称类别数量型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环评阶段DSAIl无1台AIphenixINFX-9000V125kV100OmA实际建设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11类1台AlphenixINFX-9000V125kV100OmA2.4工作场所布局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主要包含1间介入手术室及配

18、套的辅助用房。本项目用房位于医院本部门诊医技楼一楼放射科西北角,周围活动的公众人员较少,有独立的介入手术室,配有单独的控制室,其它辅助配套用房齐全,满足诊疗需求。介入手术室三面均为本项目用房包围,除手术工作人员和病人可以进出外,其他公众成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减少对周围公众的影响和有利于辐射防护。介入手术室设置3个防护门,南墙上的防护门用于工作人员进出,西墙上的防护门用于病人进出,北墙上的防护门用于污物运出,各路径独立。介入手术室南墙上设置1个观察窗,用于控制室放射工作人员随时观察手术室内的情况。机房的穿墙管线均从角落处穿墙,并采取防护补偿措施,能有效减少射线的泄漏对人员造成的影响。项目平面布局

19、与环评阶段一致,详见附图3。2.5劳动定员本项目环评阶段拟配置8名放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介入手术医师4人、技师2人、护士2人。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调查可知,本项目配置了8名放射工作人员,介入手术医师4人、技师2人、护士2人。本次验收放射工作人员数量与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人数一致。所有人员均由医院内部调配而来,从事介入放射工作,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及个人剂量开展情况见表2-3,8名放射工作人员均已取得了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8名人员均已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表23放射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培训合格证号个人剂量编号1刘圣恒男FS20CQ2纪沛君男FS21CQ3张作文男FS

20、23CQ4李金刚男FS21CQ5成冰清女6邱菊女FS20CQ7辜朝阳男FS20CQ8张莹女FS21CQ2.6 工作负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次验收的DSA预计开展介入手术500台/年,与环评阶段的工作负荷一致。2.7 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1)项目周围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医院本部门诊医技楼一楼放射科西北侧。根据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周围50m范围属于医院用地范围内,保护目标均为医院区域,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医院从事介入手术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成员。(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本次验收的介入手术室的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4o表24主要辐射环境保护目标

21、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最近距离(m)高差(m)敏感目标特性受影响人群1空调机房东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正常情况无人)公众成员车库约4m平层医院用地,约5人公众成员2控制室、谈话间、洁净走廊南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4人放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男更、女更、铅更、换鞋间、约3m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4人放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楼梯间约8m平层医院用房约2人公众成员IF放射科区域其余诊室约8m平层医院用房约100人公众成员2#副楼2F呼吸科、3F中医科、4F口腔科诊室约8m+4m医院用房约100人公众成员3#副楼2F内分泌科、3F肿瘤科、4F皮肤科诊室约36m+4m医院用房约100人公众成员

22、3洁净走廊西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2人公众成员换车间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1人公众成员库房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1人公众成员IF放射科区域其余诊室约5m平层医院用房约90人公众成员4IF候诊大厅、挂号大厅等西南约4m平层医院用房约200人公众成贞主楼2F-4F过道约25m+4m医院用房约200人5无菌库房西北紧邻平层医院用房约1人公众成员1#副楼2F心血管内科、3F神内科及心理咨询室、4F五官科诊室西北约4m+4m医院用房约20人公众成员6设备间、污物处置间、清洗间北紧邻平层介入手术室配套用房,约3人公众成员发热门诊区北约4m平层医院用房约40人公众成员感染病区楼(1F

23、-3F)北约38m平层医院用房,约100人公众成员7楼上过道、庭院楼上紧邻+4m医院区域,约40人公众成员注:+代表其地面高于本项目地面与环评阶段相比,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未发生变化。2.8 项目变动情况根据调查可知,本项目建设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设备及工艺、防治污染、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等内容建设与环评阶段一致,根据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变动,具体分析情况如下:(1)规模该项目选址于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洲大道725号江津区中心医院拟对医院门诊部一楼放射科空置用房进行改造,建设DSA机房及其配套用房,配置1台DSA

24、(II类射线装置,额定电压为125kV,额定电流为IOoomA,单管头)开展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工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011机房使用面积为37.6n?。项目总投资约1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5万元。其中,DSA设备机房有效尺寸环评阶段设计为7mx5.4m(有效面积37.6?),验收阶段实测值为7.03mx5.76m(有效面积40.490?),满足GBZl30-2020标准的要求,与环评阶段相比无重大变化。其余均与环评阶段一致,无变化。(2)地点项目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州大道725号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门诊一楼放射科,建设地点未发生变化。(3)环境保护措施环评阶段:

25、DSA机房各防护门均设置门灯联锁系统,防护门外上方拟设置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在防护门关闭时,指示灯亮,警示无关人员远离该区域。DSA机房各防护门外均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提醒周围人员尽量远离该区域,同时在病人通道入口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制度上墙(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应急程序等)。机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保持良好通风,机房内不得堆放无关杂物。设备上自带急停开关;操作间与机房设对讲装置;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齐全。机房四周墙体、顶棚、防护门、观察窗有足够的屏蔽防护能力,穿墙管线不得影响屏蔽防护效果。验收阶段: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屏蔽体满足屏

26、蔽要求;3个防护门均设有门灯联锁、张贴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电动防护铅门设置有防夹装置。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等制度均已上墙;机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房内未堆放无关杂物;治疗床及控制室设置急停开关;操作间与机房设对讲装置;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齐全。验收阶段与环评阶段一致,无变化。综上,与环评阶段设计和环评批复文件内容相比,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变动。2.9 原辅材料消耗及水平衡本项目不涉及原辅材料消耗及水平衡。2.10 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附处理工艺流程图,标出产污节点)本项目为利用DSA开展介入手术,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DSA采集和DSA透视两种情

27、况,对应的治疗流程及产污图见图21。人怜、一彳一向一人告知可能受到的褥一一人进入F术堂.携位DSA检查DSAifif?X线光(MR紧固图像I1纹(一片),聚案图ttrMB.工嚼素鬻翳素I为殳检希注入造访FlI为受检希注入ifii菽IMB三MMBP._仁山;.!w*X嚼滥鬻厥氮Ii-l-7二DSA检仔完毕介入泊疗,何国造权DSA-完毕图2-1DSA操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DSA主要操作流程为:在DSA引导下进行介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介入手术医生在床旁并在X射线导视下进行操作。项目DSA在进行曝光时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采集。采集包括电影和减影两种模式,根据手术方案,采集次数不同,通常电影模式下医

28、生身着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采集,在减影模式下则采取隔室操作的方式(即DSA技师在操作间内对病人进行曝光),医生通过铅玻璃观察窗和操作台观察机房内病人情况,并通过对讲系统与病人交流。无论哪种工作模式,医生在DSA机房内必须身着个人铅防护用品。第二种情况,透视。病人需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为更清楚的了解病人情况时会有连续曝光,并采用连续脉冲透视,此时介入手术医生位于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等辅助防护设施后身着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在介入手术室内对病人进行直接的介入手术操作。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3.1 主要污染源(1

29、)电离辐射DSA与电离辐射危害有关的辐射安全环节主要为X射线球管出束照射患者期间,它产生的X射线能量在零和曝光电压之间,为连续能谱分布,其穿透能力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出口滤过有关。辐射场中的X射线包括有用线束、漏射线和散射线。有用线束:直接由X射线球管产生的电子通过打靶获得X射线并通过辐射窗口用来照射人体,形成诊断影像的射线。其射线能量、强度与X射线管靶物质、管电压、管电流有关。靶物质原子序数,加在X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越高,光子束流越强。由于本项目X射线能量较低,不必考虑感生放射性问题。漏射线:由X射线管发射的透过X射线管组装体的射线,DSA的漏射线剂量率很小,泄漏辐射距焦点Im处,在任一

30、100Cm2区域内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不超过ImGy/h。散射线:由有用线束及漏射线在各种散射体(限束装置、受检者、射线接收装置及检查床、墙壁等)上散射产生的射线。一次散射或多次散射,其强度与X射线能量、X射线机的输出量、散射体性质、散射角度、面积和距离等有关。(2) “三废”项目运行不产生放射性“三废”,仅产生少量非放射性的“三废工D废气X射线与空气作用,可以使气体分子或原子电离、激发,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排风管道引至2F公共排风井,而后引至中庭广场楼顶排放。2)废水本项目医务人员及病人诊疗过程将产生少量的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污废水依托医院已建的医疗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

31、市政管网。3)固体废物介入手术产生废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主要为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H医疗废物。医院在DSA机房内设置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收集桶,并粘贴标识。手术结束后经DSA机房北侧污物门运至东侧配套的污物间整理打包,再经污物走道运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统一由资质单位处理。DSA在运行时均采用实时成像系统,不洗片,无废片产生。项目产生生活垃圾依托院内生活垃圾收集点暂存交环卫部门处理。项目配置多套铅橡胶衣、帽子等含铅防护用品,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屏蔽能力减弱,不再使用的铅防护用品,医院收集后妥善保存,做好记录,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3.2 污染物处理和排放1、辐射源概况

32、根据射线装置分类可知,DSA属于II类射线装置,相关情况见表31。表3-1DSA基本情况表设备名称参数数量位置运行方式防护措施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SA)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IOoOmA1台DSA机房间歇运行屏蔽防护2、防护措施(1)机房屏蔽为了对DSA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发出的X射线进行屏蔽,本项目主要采取铅板、实心页岩砖、混凝土、铅门和铅玻璃窗等实体屏蔽体进行屏蔽防护,DSA机房相关屏蔽防护情况见表32。表32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屏蔽防护情况表屏蔽体名称屏蔽材料及防护厚度折合铅当量标准要求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与环评及批复对比DSA机房东墙24cm实心砖墙+3mm铅板5.2mmPb2mmPb是一

33、致南墙、北墙、西墙3mmPb铅板3mmPb2mmPb是一致顶棚12cm混凝土+3mmPb铅板4.5mmPb2mmPb是一致防护门3mmPb当量3mmPb2mmPb是一致观察窗3mmPb当量3mmPb2mmPb是一致根据表3-2可知,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各屏蔽体厚度与环评阶段一致。根据后文监测,机房各屏蔽体均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I30-2020)要求。(2)安全防护措施本项目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警告标志、急停装置、对讲装置和门灯联锁等,与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对比情况见表3-3。通过现场查看及检验,本项目落实了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照片见附图四。表3

34、-3DSA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表序号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实际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检验方式检验结果1门灯联锁进出DSA机房的3个防护门外顶部均设置“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工作状态指示灯,以警示人员注意安全;设置门灯联锁,防护门关闭时指示灯亮。打开和关闭各防护门。已达到门灯联锁效果。2急停装置操作间操作台上和介入手术床旁设置急停按钮,各按钮分别与X射线系统连接X射线系统出束过程中,按动任一个急停按钮。可停止X射线系统出束,达到急停效果。3对讲装置在DSA机房与操作间之间安装对讲装置,操作间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与DSA机房内的手术人员联系。打开对讲装置进行试音。DSA机房与操作间之间可对讲联

35、系。4警告标志DSA机房的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现场查看己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5放射防护注意事项病员通道外入口墙上(急诊前室外)张贴放射防护注意事项。现场查看已张贴放射防护注意事项。(3)个人防护用本项目按照环评2人防护用品与辅助防孑置到位。防护用品与4表3品与辅助防护设施攵其批复要求,结合标准(GBZl30-2020)的要求配备了个户设施,配备情况见表3-4,根据现场调查,各防护用品配甫助防护设施照片见附图。-4个人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配备情况表类型环评报告要求实际配备情况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

36、铅橡胶衣服各2套、介入防护手套若干铅橡胶围裙4副、铅防护眼镜4副、铅橡胶颈套4套、铅橡胶帽子4套,防护用品铅当量均为05mmPb,配备4双介入防护手套(0.045mmPb)。满足工作人员辅助防护设施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1套铅悬挂防护屏/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1套,防护设施铅当量为0.5mmPbo满足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铅橡胶围裙、铅橡胶三角裤、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各1套。铅橡胶性腺防护方巾和铅橡胶颈套各1套,防护用品铅当量为0.5mmPb0满足(4)辐射工作场所分区管理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切实做好辐射安全防范工作,医院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37、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在辐射工作场所内采用实体边设备控制区监督区与环评及批复对比DSA介入手术室控制室、洁净走廊、无菌库房、设备间、污物处置间、清洗间、空调机房、楼上过道及庭院等。一致界(墙体、楼板、门、窗)划出了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情况见图3-1和表35。表3-5本项目控制区和监督区划分情况I-I-I.I_LI.I.I-Il_L-I.I-I.I.I.II.II.UlllllllllllllZlllllllllllllLLLLLLLLLrLLLLLJrrLLLLLLLLLLLLLLH.LLLLLLLLLLLLLLLLLLLlull-LLlLLLLLTlLLLLLI-LTL

38、i-LLLLLLLLJ匚LI-I-I-LL-L-L-L-LLTLqLLL1_;计卜卜DSAO三三三1.LLLL控制区。1.LLLtLttlSt1.LLLLLLL1.Lll三521图3-1分区示意图(5)人流、物流通道设置情况.LLLLIlll监督区G本项目位于医院本部门诊医技楼一楼放射科,主要由介入手术室、控制室、空调机房、洁净走廊、设备间、污物处置间等用房构成。医护通道:介入医生从南侧员工入口进入手术区一换鞋间T男/女更衣室一铅更衣室一控制室一介入手术室内T手术完成后,原路离开。控制室技师到达控制室后止步,工作完成后原路离开。病人通道:从西侧病人入口进入手术区T换车间一洁净走廊T介入手术室内

39、T手术完成后,原路离开。洛物通道:手术结束后专人从介入手术室内将手术污物从与污物处置间连接的门运出一污物处置间T清洗间T运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问。各类通道见图3-2。WA医护通道污物通道A病人通道图32人流物流通道示意图3、监测设施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的要求为DSA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计,监测设施基本情况见表3-6o表36本项目监测设施配置情况设备名称数量监测对象/用途使用位置备注个人剂量计13个个人剂量DSA放射工作人员介入医生和护士每人配备2枚(铅衣内外各1枚),放射技师每人配备1枚4、辐射环境安全管理(1)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单位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领导小

40、组,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文件见附件。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医院院长。人员能力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2)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了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辐射工作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辐射安全和防护监测制度、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制度、放射科档案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学习培训计划、DSA操作规程等制度,并已张贴上墙。(3)其他医院建立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及健康体检档案。按计划安排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与复训。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的要求进

41、行辐射环境管理,对建设单位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检查结果见表37。表3-7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检查结果一览表序号类别项目本项目是否具备1安全防辐射工作场所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是2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监督区分区合理是3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是4配备与辐射工作相适应的监测仪器(个人剂量计等)是5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脖等)是6设置必要的联锁装置、急停装置、监视装置(观察窗)和对讲装置是7其它放射性物品安全与防护措施(如放射源运输、暂存环节的措施)不涉及8管理制度建立射线装置台账;建立辐射工作人员台账(培训、体检、个人剂量);建立防护用品台账是9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10

42、建立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管理制度(选填)/11建立放射性“三废”管理制度和处置管理制度(选填)是12建立销售台账管理制度(选填)/13建立放射源暂存场所出入库、定期盘存管理制度(选填)/14应急管理应急措施与源项匹配是15应急报告流程清晰、通讯联络方式有效是5、“三废”的治理本次验收的DSA运行期废水主要为辐射工作人员和患者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及医疗废水,依托医院的污水管网收集至位于医院北侧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本次验收的DSA运行期X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经自然分解和稀释并经通风系统排风处理后对环境影响可接受。本次验收的DSA采用先进

43、的数字显影技术,不会产生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和废胶片,固体废物主要为辐射工作人员和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在手术结束后整理包装,然后通过污物通道转运至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然后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依托院内生活垃圾暂存间暂存交环卫部门处理。6、环保设施投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本项目总投资概算约1300万元,实际投资约1300万元,本项目环保投资概算约65万元,本次验收部分实际环保投资约65万元,故实际总投资与原总投资概算、环保投资与原环保投资概算无明显变化。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落实情况见表3-8,建设单位落实了

44、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满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表38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落实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情况实际执行情况是否满足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有效控制项目对环境的电离辐射影响,确保附加给工作人员、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分别控制在5mSv、0.1mSv内;DSA机房屏蔽体外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o已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有效控制项目对环境的电离辐射影响,确保附加给工作人员、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分别控制在5mSv、0.1mSv内;DSA辐射工作场所机房外各关注点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不大于2.5Svh0满足2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