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3198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家村至马岩段升级改造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第一部分路基1、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建设方案执行情况执行情况I本阶段施工图设比执行了初设批星文件的路面结构形式,果用m厚AC-ISC沥青混凝土+5Cm厚AC-ISC沥青混凝土+20Cm厚水泥稔定碎石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段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I-2O14);(2)公路路基设十规范(JTGD30-2015):(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O12)i(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5)泡凝土雄构设计现范(GB50010-2010);6)4公蹈挡土端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

2、院有限公司)。3、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3.1 路基横断面布设本项目按三级公路30km/h标准改计,路基宽度为7.5米,路面宽度6.5米,路眉2X0.5m,路面标准横坡为26%,路肩标准横坡为1。%。3.2 IHt设计标音及超勘11宣方式路基设i上标庙为遒路中心标庙:由于产面线形设计的需要,而采用较长的缓和曲线LS时,超高的过渡可不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而只在回旋线曲率半径小的一端(Lc)进行.对需要设置超高的平曲线,超高过渡段的长度既要符合越高过渡段最小长度所要求的渐变率,又要能满足路而排水所需的最小渐变率1/330的要求.整体式路基超高绕道路中心旋转,当LCVLS时,则ZH或HZ至超

3、高过渡段起点不超高,在超高过渡段Lc内按线性渐变完成超高,超高过,渡段止点,即HY或YH处采用全超而。路基超高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的规定:设计车速30Kmh,平曲线+径小于350米的路段设超市,超布最大值采用6%.超高方式为绕路基设计标齐位置旋转.全路段按一类加宽执行.3.3 碑拱横坡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标段横坡为2%.土路肩标准横坡为3%,3.4 公身用地界公路上线占地宽度为填方边沟沟口外1.0叽路堑坡顶以外Lom有裁水沟时为哉水沟外LO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侧Lo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改路、改沟工程的征地按构造物外LoE形式执行.4、路基设计4.1 一般

4、略基设计(1)路基边坡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状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边坡设计。填方边坡:路基垣方边歌坡率是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瓶勘察后确定C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冻土(含冰的土)、红黏土,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等,不得用于填筑路基n当填方边坡超过Sm高,则采用分级放坡,填方至上而下一级边坡最大坡高为8m,坡率为1:15;一级边坡最大坡高为12m,坡率为1:1.75,各级边坡之间留2n宽平台,做成坡度为2%f4%的外倾横城,利于边坡排水。地面偶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

5、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5m。填方路基宜选用缀配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路基填筑应报据填料的不同,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填筑,以保证路基压实度。挖方边坡:设计时根据边坡岩体的不同风化状态、层面与不利结构面的组合情况,结合旧路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及边坡稳定性验算分析,确定边坡高度.坡比和边坡的防护形式。根据本项口的实际地质情况,当挖方边坡高度大g米时T对风化破碎的石质边坡及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采取分级边坡,路面以上8T0m为第一级边坡,8m以上每IOm为一级,所

6、有各级边坡间留ZOm宽边坡平台,并设2%-4%的外倾斜坡。土质路童边坡比土的类别边城坡率黏土、粉质黏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上、碎石土、例砾土角砾上胶结和密实1:0.75中密1:I注:黄土、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7章有关规定确定。岩质路暂边坡坡比边坡岩土类型凤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l5mH1.5001.90)600小于层厚力3由试验确定25注:路面底面以卜深度”栏,括号中数值分别为特垂、极电交通的上路堤、卜跆堤的深度范围。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7、)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路堤0.807.50(1.201.90)W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W22下路堤1.5001.90)W5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W24注:路面底面以下深度”拦,括号中数值分别为特匝、极或交通的上路堤、下路堤的深度范图。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推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kNm3)孔隙率(%)上蹄堤0.80-1.50(1.201.90)3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1.501.90)4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22注,路面底面以下深度。栏,括号中数值分别为特重、极电交通的上路堤、下路堤的深度范围。碾

8、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电,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基边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旁Jtt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弯道设有超高坡度时,由低一侧向高一侧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井应经常注意并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C2)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一般上质地段,填方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为85%。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处填方一例的压实度:下路堤92%、上路堤94%、下路床95%.上路床95%.零境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乐实度不低于95%,殖石路堤的密实程度在规定的深度内,以通过12t以上振动压路

9、机进行压实试躲,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挡土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侧福回填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5%,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应大于95%。43it工方法及注:t事Si路基及排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路基、路面施工朋量,431挖方KaU)路基施工前应清除占地范围内的植被,挖除树根、淤泥、耕植上及含有机质等不适宜作填料的土.层02)躇基挖方施工时,对顺层地段须沿层面开挖C如设计坡比与岩层倾角不符,应视实际顺层情况调整挖方坡比。开挖土方时,禁止用厚破作业施工。开挖石方时,应根据地形、地质

10、、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石方的爆破应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禁止用大中型爆破,影响岩体稳定.造成新的病害;潜在滑体路段附近石方路段禁止采用爆破作业Il臼)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C4)严禁在坡面上挖洞取土。(5)挖除土石方应及时排除,不可堆积于坡面上,以免熠加负荷后造成新的地质病害.(6)髀堑边坡开挖前,应首先砌弱截水沟,将坡面水截流,以有利于边坡稳定,7)深路堑开挖宜采取分层纵挖法,即沿路望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开挖方法Q6)、为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爆破作业现场准备抢险接触网杆、钢轩、大铁锤等必备材料并在

11、起爆之前组织足辞的抢险人员待命。7)、为防止爆破作业过程中意外险情影响车辆运行安全在施工爆破作业现场设防护人员,防护员配备一商红色信号旗,伶号族要求用塑料股带粘接,在出现特殊意外险惜时拦停车辆.8)、在雷雨天气,禁止装药、安装电雷管.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开装药地点。9)、如遇瞎炮,、可用木制或竹制工具将堵塞物轻轻掏出,另装入雷皆或起爆药卷重新起爆,绝对禁止拉动导火践或雷管脚线,以及掏动炸药内的雷管。、如系硝蟹炸药,可在清除部分堵塞物后,向炮眼内灌水,使炸药溶解.、距炮眼近旁60Omm处打一平行于原炮眼的炮眼,装药爆破。4334(方路善(1)填筑地表低洼处.应清除树根草皮或淤泥腐植土.井排干地表积水

12、.再行填筑。(2)填方施工时,在填筑期内,应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盲沟进出口不得阻塞。软基施工地段,应严格控制填土速度,避免填土过快发生软土地基失稳的事故n(3)桥涵填方应采用潼水性较好的填筑石料,并设置横向盲沟,分层夯实,夯实厚度不得超过2现m,以满足压实度要求。(4)路基填筑时,应随时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并定期观测路基沉陷.根据观测值来调整施工填筑方法利采取应对措施e(5)当采用土石泡填填筑路堤时,应将石块大而向下,小而向上分开撰平放稳,健隙内填以土或石屑,层厚以3050Cln为宜.不得超过50CmD434填石需蓄由于本项目沿线基岩出露,且挖方较务,部分填方路段可采用填石路基1.材料要求1

13、)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填石路基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进场石料应与送检材料一致,填料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用于护坡的不小于30MPc.单轴他和抗压强度小于20MP的填料施工和压实特性按土质填料考虑);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用于路堤填筑:加竟风化软岩不用于填石路基:易风化的软岩不用于路基上部,也不用于路基浸水部分。2)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路基的主填料:按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将石料分为硬质岩石跳60MPa)、中硬岩石(3OroMPii)和软旅岩石(20-30MPa)三类,石块粒径按填筑层位确定,硬质岩石最大不超过40cm:中硬岩石最

14、大不超过30cm*软质岩石最大不超过40cm,供粗粒层用.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O3J0.5m的块石,选用表商比较平整的石块。3)填石粒径及级配在开采料场控制,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洞室松动爆破,光面爆破或小型爆破,要求填料符合以下指标,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如,超大粒径石块应集中起来.进行二次爆破、机械或人工砸碎。4)用作路堤嬉料的填石料,除限制其最大粒径外,一般对填料级配不做特别限制.但要求不均匀.系数达到15Cu15093245、特殊需基设计特殊路基的处治措施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整治、不留后患”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

15、。5零填触及土IjiMfi设计凡填方高度或者挖方深度小于L5m的路段视为低填浅挖路基十对路床范围(即路面底面以下0-805i)填料或表上必须认真处理,可通过换填砂砾石或碎石上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5%当挖方路基J床强度指标CBR不符合要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时,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80Cm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同低填浅挖路基。5.2 碑苗演挖交界处理纵横向垣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3.0米;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沟谷填方高度大于8米时T为避免交界处跷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

16、破坏,除要求开控台阶外,还应在境挖交界处的填方区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或砂岩片碎屑填筑形成过渡段Q5.3 斜坡It段路基设计路线部分路段布设于单斜山坡上,受地形横坡、地表覆盖层厚度及成因控制,部分路段采取半填半挖或全填的方式通过,如直接进行路堤填筑,极易发生沿填筑界面和路堤内部的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U根据陡坡稳定性分析,当陡坡驿堤不稳定时,必须采取挡土培、抗滑桩板搞等措旅进行支挡。斜坡路段的填方路堤,在填筑前必须一律清除原坡面植物根茎,并开挖宽度K2.5米且向内做斜2-4%的台阶;地表覆盖土层厚度2.5米时,则必须清除表层覆土后在基岩上开挖反向台阶,以确保路基稳定。5.4 挡土0

17、路段路基设计1)当由坡上的填方路基边坡伸出较远或落空而不宜嬉筑,或嬉方路基过坡侵占电要建筑物、特殊用地时,根据填挖及地.喷情况,采用挡土墙路基。全线挡土培多采用衡重式路肩墙.挡上墙各分段的墙身断面最低一排泄水孔一般应置于岩土界面处,以拦截基岩裂隙水,并尽快将培背积水引至挡墙外.从而确保挡墙稳定。最低-排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纵向排水渗沟加强排水,当受地形条件限制纵向排水困难时,可通过泄水孔出口外侧增设40X40厘米的砾石港沟,将汇水引至揩墙以外的低洼处排走。(2)当挖方边坡陡峻或位于地质不良路段或与构造物发生干扰时,于路墅边坡适当位置设置路堑墙,以减少山坡开挖、降低边坡高度、避免堑边坡失稳或减小拆迁

18、n(3)挡墙分段长度结合地质情况按IO15米长设置道沉降健并以沥青麻絮填塞;基坑采用石灰上回填,增背则回填砂岩碎屑:当挡堵位于顺层岩层上时,其基坑回填则采用现浇C15片石混凝土材料:内侧基坑顶设纵向排水浚肉,挡墙施工时在培身内上下左右交错预埋向外候斜3%7坏的中IQcmPYC排水管,以形成间距-3米的泄水孔加强排水。5.5 第及沟咎路触基世计路线穿越堰塘(水塘及鱼塘)及腼沟谷而行时,一般应对所侵占的堰塘先作围堰抽水清淤或放水疏干后进行清淤处理。(I)当为填方堰塘路堤时,一般于迎水面一侧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砂卵砾石或砂岩片石按放缓边坡填筑至堰塘设计(或最高)水位以上),5米,其外侧采用实体护坡方式防

19、护。2)当为控方堰塘路堑时,可根据路基占用面积大小决定是否全部征用该堰塘,当所占面积总面积的1/3时,按全部征用考虑+否则应设置堰塘堤域和实体护坡隔水带进行防护处理。(3)沿沟谷路段的路堤.通过访问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沟谷汇水面积计算等方式确定设计水位,设计处理与堰城路段的路堤基本一致,护坡道宽度三L5米,5.6 改移沟()路段畤基设计当路畿与农田排灌沟(渠)发生干扰时,一般按排灌分开设置的原则设计,即将排灌沟渠)平行改移至路堤边沟外侧23米处设置,并与原沟(柒)或涵洞进出水口W贞适连接,以确保灌溉设施顺畅;当迫不得己时,可考虑加大矩形断面尺寸与路堤边沟合并,同时加强改移沟(渠)防渚漏的措施,

20、以防止因水的浸蚀导致路基强度的降低。5.7 改移道路、河滴路段路基设计路线与其它道路、河流发生干扰时,一般结合桥位的确定将其它道路、河流作适当的改移和归井处理U当改移道路、河流与路线平行时,对丁改移道路路基,可根据岩土性质、境挖高度,结合路基边坡平台设置位置适当加宽平台至改移道路所需宽度进行设计:对于改移河流路基,则与改移沟(渠)路基设计原则一致。5.8 软西地基根据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场地内的特殊上主要为流塑状、软塑状粘上,多分布在水田地段,本项口软弱地基共有2处,共200IIu对沿践水田路段进行挖除软土换填或挤淤换填处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粹基的不均匀沉降。挖淤换填一般

21、适用水田、沟谷地区,I日路基含水量超标的浅层软土,当软土层较浅(HWIOid)或只有局部少量软基时,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挖方中石方或碎石上处理。换填路段应进行压实,压实后,其压实度应不小于规范要求.由于上述段落已将软基全部换除,因此,其上路基填筑按相应规范进行即可。(1)路基软基处理的工艺流程测量工作-清除表土、杂殖或引流清淤T换填片石,分层夯实一填筑碎石蟹层T质量检验。(2)施工方法测量工作软基处理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软基处理具体位置桩。在距软基处理位置外边线一定安全距离处建立控制桩,桩上标明软基处理位置挖高。清表挖淤根据放线的标记,先引流把水团里的水引出路

22、基外,然后用挖机先挖除表上及其水田中的淤泥,挖到设计高的时候先自检,合格后及时报监理H程师进行验收签证.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的工序。换填片石或碎石土a.换填片石或碎石土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然后用自卸车运输合格的片石到现场,用挖机挖运到需要换填的地方现场根据换填厚度确定方格网的尺寸),填平后用22t压路机进行辗压,辗压遍数不少于5遍:片石或碎石土换填完后,用层细集料石进行找半、嵌健.辘压平整后,腹检加先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卸现场进行报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b片石或碎石土换填完成合格后,所填材料在机械夯压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整。使用压解机碾压时,保证

23、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在3kM小时。&碾压遍数以表面无压痕为宜,然后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抛石挤淤旦.抛石挤淤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300unob.软I:地层平坦、软卜.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成一角形方式投放片石,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c.抛石挤淤后强夯,强夯宜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三遍实睡:主夯点、副夯点均采用正方形布置,间距为6叱根据软弱层厚度采用不同的夯击能,厚度5m以内、56队6-8m分别对应夯击能为1500kN*m.2000kN,m、3000kN,m满夯夯击能为IooOkN,m;两次夯击的间歇时间不应小于7天。d.施工前应按相关规范要求和设计要

24、求做强夯试验路段.以确定强夯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和检油I.验收标准等,从而指导人面积施工.5.9 商填深挖路基高填深挖路基设计贯穿综合设计与动态设计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粽合进行路基断面、排水设施、边坡防护、地基、堤身及边坡处治等设计。当实际情况如填料性.质、边坡岩性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保证路基稔定d5.9.1 *填那基高填路堤以保证路堤稳定性为前提,以提高压实度为主要工程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或路堤滑塌C路堤边坡高度大于20.OiI1时作为高填路堤进行特殊设计.本项目共有1处,总长度为80米。商填IyS-Je表序号起止桩号长度地殖说明主要加固措施中心心大填十高度5)路堤边坡最大高度Cm)1K40+66QK40*74080现状地貌为沟谷r地势较平坦,局部跷段基岩出露,出露基岩为二费系下统柄霞坦灰岩冲击碾压+土工格栅16.128.8合计EO1、针对高填路堤,采取以下措施:)边坡形式及坡率报据IS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年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通过稳定计算确定。(2)高路堤断面形式采用台阶式,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