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133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公安“安企共富”集成应用项目采购需求一、立项依据1.1建设依据与原因该项目为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I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风险预测与治理的迭代升级项目,并已纳入数字法治系统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3,具体应用名称经济领域风险预警与治理(11087亲清在X里集成应用项目)”,该项目是“11087亲清在X里工作体系的落地项目。卢山副省长在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深化11087亲清在X里为企服务品牌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意见上批示:“进一步与公安厅对接,以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形成整体智治机制,更好护企、惠企、保企、安企、助企、强企。根据我厅数字化改革“1+5+2+N总体架构,该项目属于体系“

2、5”中精细服务和精准打击综合应用的内容,并作为公安大脑”服务跑道牵引性应用纳入省厅“X警智治,总体框架。项目充分运用省大数据局数据资源,融合社会企业数据,建立公安全省实有企业排查体系,研发相关经济数据智能分析模型,打造企业主体精准刻画和多跨场景协同一体化平台,实现企业背景智能感知、多种手段支撑服务和多部门协同处置应用,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及相关行政部门服务健康企业和防范处置风险的能力。1.2建设背景该项目为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S1”项目“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风险预测与治理应用的增量开发建设项目,也是X里经准的具体应用场景;项目中建设“安企共富亲清在X里”工作体系也已纳入数字法治重大改革项目,并由原副

3、省长、公安厅长王成国亲自牵头:相关监测预警模型也是全省数改领域大脑一本帐S2公安大脑”的建设内容。根据我厅数字化改革“1+5+2+N”总体架构,该项目属于体系“5中精细服务和精准打击综合应用的内容。项目依托“X里精准”平台,进一步整合运用内外部数据资源,建立经济数据智能分析模型,打造企业主体精准刻画和多跨协同一体化平台,实现企业背景智能感知、多种手段支撑服务和多部门协同处置应用,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及相关行政部门服务企业和防范处置风险的能力。1.3建设目标依托“X里经准,深入开展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加强制度供给、优化服务举措、提升监测研判能力、发现处置风险企业、严打涉企犯罪、推进规范执法、强化宣传防

4、范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设全省公安机关统一的安企共富集成应用。具体目标任务分解如下:(一)完善企业背景信息库,健全风险监测维度。在已有企业基本信息、涉企违法犯罪信息等数据基础上,依托“X里经准多跨协同平台、线下排查应用等,进一步拓展发改、商务、教育、外汇等行政部门数据及互联网相关信息,完善构建企业背景信息资源库,不断丰富企业风险监测维度,同时,优化企业背景信息标签体系,做到数据有质量、易挖掘、快应用,为智能化、高精度监测预警提供良好基础。(一)研发企业监测评估模型,提升服务预警精度。基于多维数据、多层计算,双向研发健康企业评估模型和风险企业监测模型,实时产出高精度健康企业和风险企业数据,为后续

5、针对性开展服务企业和落实风险企业分类处置提供准确目标。(三)推进X里经准”常态化运行,强化监测研判能力。建立省公安厅“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预测与治理平台数据运行支撑体系,配强经济数据专业分析研判工具,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监测研判经济风险、防范打击经济犯罪能力。(四)建设“管“服两个中心,实现数据多跨协同。分别建设“健康企业支持服务中心风险企业监测处置中心”,配套开发PC端和移动端工作应用,依托X里经准,实现管服数据协同应用。(五)完善多跨协同机制,推进安企共富扎实落地。出台警企服务站、企业合规中心、知识产权联合保护中心建设规范,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为企服务,不断擦亮“11087亲清在X里”服企品

6、牌;制定涉企案件柔性执法”规范,实行涉企执法问题提级审核审批程序;设立网上警企服务警务室,实行为企服务制”,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服务矩阵”,扎实推进公安机关安企共富”扎实落地。1.4建设意义依托X里经准多跨协同,大力推进集监测处置风险企业,精细服务健康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于一体的“安企共富”集成应用建设,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强化经济犯罪源头问题、主流方式、关键节点研究监测,打造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的经济风险打击治理新格局,努力支撑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创建的重要举措。启动本项目建设意义重大:(一)紧密亲清警商关系,打造公安服企品牌。深入贯彻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重

7、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领跑省的目标任务,紧密亲警商关系,倾力打造“11087亲清在X里”为企服务品牌及安企共富应用,以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二)完善多跨协调体系,形成服务治理合力。依托于X里经准”,本项目将完善跨业务、跨部门业务流转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全省对企服务的多部门业务数据的互通,促进部门间涉企管理、执法与服务的良性互动,提升对于企业服务的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形成服务治理合理。(三)丰富基层治理体系,清底社会稳定问题。丰富基层治理体系,涉企服务从小问题、小细节开始,落地

8、小切口的“微创新”,来完善企业治理的业务闭环,逐步实现社会服务及治理体系效能的提升。通过科学预判发展趋势,有效降低不确定性、提高灵活性,更好地实现犯罪企业源头治理,将企业治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以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升企业治理体系效能。(四)维护全省经济秩序,推进信用XX建设。安企共富应用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全省经济秩序维护力度,全面提升信用XX建设水平。同时,围绕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5类主体,构建综合监管责任体系,加快推动信用体系在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应用,使信用成为区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五)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本项目将强化制度供给、优化服务举

9、措、严打涉企犯罪、深化规范执法、推进宣传防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二、需求分析2.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经侦部门基本职能是掌握全省经济犯罪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犯罪情况,组织拟订预防、打击对策;组织、指导和监督市县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承办部分重、特大案件。2020年以来,根据公安部经侦局和省厅有关精神,结合当前形势变化,重新明确了“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基层打击、服务党政决策”三大职能。本项目即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职能的要求,在原有只重打击的背景下,通过数字化改革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强化经侦部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共同富裕的职能。(一)重大需求方面当前为

10、企服务和风险企业治理中主要存在问题:1.服务合力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联动配合不紧密2.资源不协同、不共享,各行业、部门间数据壁垒严重3.服务精度有待提高,很难实现正在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4.风险企业发现难,难以实现早发现、早处置5.风险企业处置难,大量风险问题往往在发现时已演变为涉资金问题,涉及金额巨大,处置工作对各级政府都是一大挑战。(二)多跨场景应用方面从加强侦查打击、深化预警反制、综合治理、宣传防范四大体系出发,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公安智控端、政府治理端、社会服务端三方面开展集成改革。(三)重大改革方面:深入开展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加强制度供给、优化服务举措、发现处置风险企业、严打涉企犯罪、

11、推进规范执法、强化宣传防范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设全省公安机关统一的安企共富集成应用。本项目依托“X里经准,深入开展公安机关加强制度供给、优化服务举措、提升监测研判能力、发现处置风险企业、严打涉企犯罪、推进规范执法、强化宣传防范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设全省公安机关统一的安企共富集成应用。2.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2.2.1业务功能平台业务功能架构如下图:安企共曲”集成j用业务架构展示应用短他、出所等部门线下博工作JS屏卒,用判.性?公安.政法委等部门 竹岗处、苗耳哲理 PC应用|*里枚AFP J P 1:财%SIW示辛41在疆里sxfM*a 印心(7UH)K险企俗耐处置中心企业信息线

12、卜HR用优蹒企业支持服%中心监测研判安全审计营理:准”多跨协同应用平台2.2.2业务流程安企共富”集成应用业务流程如下图:yta完莉屈行动牵头市企I“安企共*集成应用成务注注SVn肯分类推法悟暇晚n慌Bf避分弟纷情1研判 玩啾T打击治理2.2.3业务量分析该系统主要面向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经侦民警使用,相关“X里办小程序、政务网协同处置中心等也面向各级公安机关派出所等警种、部分行政监管部门相关人员使用,用户数约为3000人,按照每人日访问量5次计算,系统日访问量总计约为15000次。2.3信息量传输量和存储量分析与预测系统交互量日均15000次每天总用户数(个)1500每天每个用户平均执行操作数1

13、0每个操作的业务连接数15高峰时段交互量占全天交互量的百分比30%高峰时段持续时间(小时)3网络数据流量(MBPS)1000高峰时段在线用户数(个)200平均每秒每个用户数据流量(MBPS)8数据存储量(TB)20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数据存储量(TB)10三年内系统所需的存储(TB)102.4数据结构与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分析数据需求与共享情况如下图:部局(经侦BZ用云)对接/上报 企1|景 全堆数据库提取/共享 IK厅信息中心大IflK资源公安管理企业 标签g据地方将色数据需求数据及来源简要说明:(一)公安内部数据:公安机关管理企业标签数据,如特种行业、易制毒行业等;(二)监管机构数据:以X里经准

14、隐私计算为主,不涉及原始数据获取,但落地数据需存储管理。涉及人行、税务、海关、外汇、发改委、商务、教育管理、保险等部门:(三)省大数据局数据需求:目前规划以涉企数据为主,包括企业信息、社保、水电煤等;(四)互联网数据:依托现有平台和网络服务基础设施,获取互联网数据;(五)业务通道数据,依托现有数据通道和配套平台,获取相关数据,如资金查控、阿里巴巴等。共享的数据包括:(一)共享给省公安厅大数据,以企业信息和涉案信息以及案内调取的相关资金、税票、保险、外汇等信息为主。(二)共享给公安厅外部门,以X里经准隐私计算为主,根据相关模型计算需要提取相关数据,不涉及原始数据获取。2.5系统功能、性能和网络安

15、全需求分析2.5.1系统功能需求本项目总体系统功能需求包括:完善企业背景信息资源库及标签体系、研发健康企业评估模型、研发风险企业监测模型、建设企业信息线下排查应用、打造健康企业支持服务中心、打造风险企业监测处置中心、采购经侦专业数据分析工具及第三方数据和服务等八大部分。2.5.1.1完善企业背景信息资源库及标签体系拓展汇聚企业地排信息及相关行政监管、互联网公开数据,形成更多维度动态数据库,并围绕企业基本属性、行为印记、关联人员等划分维度、细切粒度,优化完善企业数据标签体系。为监测研判、精准预警提供基础。(一)数据拓展汇聚;汇聚来源包括外部数据、公安支撑、属地感知数据、基础数据等等。(二)数据组

16、织:新增汇聚数据项按照公安部大数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原始库、资源库、主题库数据组织方式,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形成相关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开发自动化处理程序完成数据的自动化转换入库,将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存入日志,全程可追可审计,并通过数据目录实现全警共享公用。(三)数据专题:所有汇聚数据在数据治理体系上,分门别类建立各类数据资产专题库。(四)数据标签:本项目针对全省企业服务及风险企业治理的要求,充分借鉴各厅局企业标签体系、公安部门管理企业标签体系及其他建设成果,完善丰富、重点突出企业标签体系,并做到持续性维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五)全省企业态势(驾驶舱):运用数字李生技术及数据可视化技术

17、对全省所有企业情况进行一个360。全方位的展示。外部数据源补充:按照项目建设需求,获取相关全国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股权信息、企业新闻舆情、企业正负面信息数据等。2.5.1.2研发健康企业评估模型全面研究健康企业评价体系和维度,构建评估模型,筛选辖内健康企业,为精准服务提供目标。2.5.1.3研发风险企业监测模型根据监测预警风险、研判违法犯罪源头工作需要,研发“违法犯罪源头工具发现治理等一批工作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监测研判模型,计算输出风险企业因子和重点企业对象。2.5.1.4建设企业信息线下排查应用在政务网端建设企业信息线下排查应用,利用人工标签体系补充完善企业背景相关信息,并利用可信数字身份

18、技术生成企业二维码,服务于安企共富集成应用。2.5.1.5打造健康企业支持服务中心基于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风险预测与治理平台,在公安网端和政务网端分别建设部署企业服务中心应用,利用部门间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两网数据同步,配套PC端和移动端应用(“11087”APP等),实现公安和相关行政部门服务企业协同应用。健康企业评估模型产生的线索流转到企业支持服务中心,并针对企业的情况及需求线索进行分类推送到公安网端和政务网端。2.5.1.6打造风险企业监测处置中心依托“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风险预测与治理平台”,在公安网和政务网分别建设部署风险监测处置中心,利用部门间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两网数据安全同步,实现风险企业分

19、类处置、闭环管理。风险企业监测研判模型产生的线索流转到公安端的风险企业监测处置中心,针对线索进行分类推送到公安网端和政务网端。2.5.1.7采购经侦专业数据分析工具根据公安经侦实战研判工作需要,采购专业的资金、税务、物流等相关经济数据专业分析研判工具,依托网络实现团队协同作战,并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形成经侦数据汇聚上报系统能与“经侦应用云数据交互,支撑经侦部门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系统应能够满足民警在侦办个案过程中对归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需要,解决实战过程中多种类数据导入难和分析研判难的问题。系统应提供了案件管理、资金在线查询、多种类数据采集、多种数据智能采集、数据清洗、团

20、伙分析管理、资金用途分析、资金穿透分析、可视化分析和资金分析应用模型、税务数据分析模型、话单数据分析模型、物流分析模型、一键智能报告等功能。具体需求包括:(一)实现经侦数据汇聚上报(二)实现在线协同作战(三)实现可视化的智能分析研判2.5.2系统性能需求支持高并发访问的能力要求:系统能满足并发访问量不少于500个,系统要求采用B/S结构、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库集群技术,能够满足大用户量并发访问的要求。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系统大容量并发访问。系统响应时间要求:访问请求响应受网络环境、设备条件和并发用户数等多方面的制约,难以确定精确的系统响应时间。原则上,本系统请求响应时间要求:简单查询功能,要

21、求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用户数不少于3000人。2.5.3网络安全需求系统要求符合等级保护三级安全要求;项目采用国产商用密码:项目采用符合信创要求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开发。2.5.3.1项目网络安全情况分析本项目的系统安全等级为三级,网络安全主要为三重保护,第一重保护是依托公安专网的物理隔离保护,第二重保护是云上公安、智能防控”体系云计算的设施层的防火墙、病毒扫描等保护,第三重保护是项目实施层面将配套的PKI/CA认证机制、权限管理、加密传输等措施。基于以上三重保护,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本项目建设后按照密评三级要求进行国产商用密码测评,涉及的商密产品或者安全系统如

22、下:(一)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数字证书认证系统(CA系统)用于为待建设平台签发国密算法的数字证书,多个信息系统可以共用一套CA系统,如果已经部署了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或者采用的第三方CA签发的数字证书,则CA系统可以去掉。(二)密钥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KMS)用于为系统以及方案中的文件加密、数据库加密、磁盘加密等提供密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生成、存储、分发、导人、导出、使用、备份、恢复、归档与销毁等过程以及相应策略管理。(三)运维审计系统运维审计系统(堡垒机)针对内部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进行保护,对此类资产的常用访问方式进行监控和审计。例如对字符终端、图形终端等访问方式进行监控和审计,实现对用户

23、运维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满足企业内部网络对核心资源的访问安全的要求。(四)身份认证网关(SSL应用安全网关)身份认证网关是基于PKI技术开发的硬件产品,主要满足用户对基于证书的高强度身份认证安全需求。面向多个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统一的安全认证服务,形成统一的、高安全的身份验证中心。(五)运维审计系统运维管理员与运维审计系统之间建立SSL通道;管理日志支持完整性保护。(六)国密浏览器支持商用密码算法:支持我国网络自主信任体系;支持我国关于密码的相关规范。2.5.3.2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7条之规定,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本项目承建部门应当明确并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24、(一)管理机构和管理对象明确本项目数据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职责;明确数据安全管理人员对象,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测试员、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全部能够接触到项目数据的人员。(二)数据安全设备管理明确开发、调试、运行、维护等项目和系统运行全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数据的服务器、计算机、存储介质的使用规范。(三)日常作业安全规范明确项目开发、调试、运行、维护等项目和系统运行全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行为的作业规范,包括作业地点范围、作业权限、登记制度、监控监管制度等。(四)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明确数据资产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备份、数据转存、数据清理、数据恢复、数据加密、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条例等。(五)数据安

25、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对项目组全员(包括项目推进过程中新增的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确保项目人员知会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三、建设内容3.1完善企业背景信息资源库及标签体系拓展汇聚企业地排信息及相关行政监管、互联网公开数据,形成更多维度动态数据库,并围绕企业基本属性、行为印记、关联人员等划分维度、细切粒度,优化完善企业数据标签体系。为监测研判、精准预警提供基础。3.1.1数据拓展汇聚(一)外部数据汇聚在原有的“X里经准”数据基础上,接入更多渠道数据源,丰富全省企业背景信息,需补充新增的数据内容如下:序号数据类型开发内容时效要求1企业法人基本信息开发接口、

26、本地导入日更新2企业经营异常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3行政处罚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4企业(人员)失信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5招投标违法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6企业欠薪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7企业征信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8信访数据开发接口、本地导入11更新9劳动争议案件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违法事实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1企业信贷异常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2企业社保欠费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Il更新13企业纳税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4企业水电煤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5行政许可证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6法人异

27、常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17行政案件信息开发接口、本地导入日更新(二)公安支撑数据接入公安的支撑数据源,丰富全省企业背景信息,需补充新增的数据内容如下(项目中还需细化):序号数据内容开发内容时效要求1特种行业信息开发接口实时2易制毒行业信息开发接口实时3110警情数据开发接口实时4人员违法犯罪信息开发接口实时5企业违法犯罪信息开发接口实时6人案关系表开发接口实时7人员轨迹信息开发接口实时8轨迹融合表开发接口实时9轨迹类地址代码库开发接口实时10执法办案系统二期.违法/嫌疑单位开发接口实时11执法办案系统二期_警情信息开发接口实时12执法办案系统二期.案件信息开发接口实时13执法办案系统二

28、期_涉案人员信息开发接口实时14执法办案系统二期_单位与案件关联表开发接口实时15执法办案系统二期警案关联表开发接口实时16执法办案系统二期一受案登记表开发接口实时17执法办案系统二期_行政-行政处罚决定书开发接口实时(三)属地感知数据通过标准接口衔接派出所综合应用平台2.O系统、企业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应用、11087企业服务平台等多种感知应用端,采集全省企业属地数据,经过数据清洗纳入企业数据中心。(四)基础数据管理在原有的X里经准数据基础上,增加丰富数据原始库及数据服务目录的内容。(五)数据权限管理1角色管理根据用户工作职能和部门创建用户角色,角色主要用于权限管理和用户分组标注。2.功能权限

29、管理系统数据可在后台进行拆分管理,管理员可对数据进行权限访问设置,全局参数设置。3.权限管理权限管理基于上述组织机构、角色、功能构建健全的权限管理机制,形成覆盖组织权限、数据权限的权限体系。3.1.2数据组织新增汇聚数据项按照公安部大数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原始库、标准库、主题库数据组织方式,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形成相关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开发自动化处理程序完成数据的自动化转换入库,将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存入日志,全程可追可审计,并通过数据目录实现全警共享公用。(一)新增数据标准化在“数据拓展汇聚模块中,新接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制订,然后按照梳理清晰的字段进行数据处理,形成相应的数据原始库。(一)

30、新增数据字典根据数据标准化的接入规范,数据字典需要按照要求进行适配、同步,确保数据标准统一,新增数据字典内容主要针对数据拓展汇聚”模块中的新增数据源数据。数据字典具体内容包括:1数据库中所有模式对象的信息,如表、视图、簇、及索引等。2.分配多少空间,当前使用多少空间等。3.列的缺省值。4.约束信息的完整性。5.用户名字。6.用户及角色被授予的权限。7用户访问或使用的审计信息。8.其它产生的数据库信息。(三)新增字段匹配管理根据部局、省厅、经侦总队数据规范要求,与“数据拓展汇聚的相关数据源表进行字段比照,梳理出字段对应关系,并进行后台界面优化管理。(四)新增数据接口开发新增数据接口开发涉及外部数

31、据汇聚、公安支撑数据、属地感知数据等的多种数据从原始库到标准库的数据接口,以及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对应的数据接3.L3数据专题所有汇聚数据在数据治理体系上,分门别类建立各类数据资产专题库,因此需要提供如下功能:(一)新增数据源数据抽取以业务目标为导向,在标准库基础上,配置相关数据抽取策略,全链路监测数据抽取过程。(二)新增数据入库转换根据新增数据源按照数据专题库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转换,数据转换设计字符串、数字、字母等类型,通过流处理引擎的计算能力,将数据进行合并、去重、转型,构建成专题数据库。(三)数据专题库更新机制根据原始库数据采集的频率、更新时间、内容进行新增数据专题库的更新机制,实现有效

32、的业务数据同步。(四)数据异常处理接收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常信息,并提醒管理人员;提供异常数据明细查看功能,列出异常数据并显示。主要新增数据专题库包括(项目中还需细化):1.企业经营异常专题库2.行政处罚专题库3.企业失信专题库4.招投标违法专题库5.企业欠薪专题库6信访专题库7.劳动争议信息专题库8.企业信贷异常专题库9.企业社保欠费专题库10.企业水电煤信息专题库11.行政许可证专题库12.特种行业信息专题库13.易制毒行业信息专题库14.法人异常信息专题库15.企业违法犯罪信息专题库16.行政案件专题库等3.1.4数据标签本项目针对全省企业服务及风险企业治理的要求,充分借鉴各厅局企业标签体

33、系、公安部门管理企业标签体系及其他建设成果,完善丰富、重点突出企业标签体系,并做到持续性维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一)标签设计安企共富应用企业标签体系需从如下维度设计实现:1.人员关联标签从企业人员不同角色形成标签分类。2.属性标签(1)企业分类标签企业地域:省市县街道,需要地址标准化企业规模:大中小微、上市公司(A股/港股/科创/新三板等)、规上企业、独角兽企业、中国&世界500强(地区500强)企业、纯自然人股东企业。融资信息:为融资,天使轮,定向增发,并购,股权融资等。企业类型: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企业。层级标签

34、:分公司,子公司。(2)资质标签经营许可:依据XX省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版)进行行业经营许可分类标签。纳税人资质。知识产权资质。进出口资质。(3)问题标签:无对公账户,无税务登记,无领票,无参保人员,无电力开户,无年报等,3.行为标签(1)经营异常行为实际经营地与注册地不一致:通过地排发现。注册异常:频繁变更(名称/地址/股东),同电话/同地址注册一家公司,企业名称有生僻字,企业名称与法人姓名重合,同班底人员注册多家企业。重点公司:空壳公司,第三方财富公司,野私募,投融资公司,加盟/虚拟币/租赁服务公司,备案私募投资公司等。异常财务指标:正常值,偏离值。(2)人员异常标签人员无

35、轨迹标签:涉及范围,时间,轨迹等信息。董高监是否为失信人员,限制高消费人员。人员资产标签:手机号.(3)涉法涉诉标签警情信息,信访信息,涉行政违法,涉刑事犯罪,企业失信,民事诉讼,股东股权冻结,关联公司注销清算等。(4)互联网行为有无网站,软件/作品著作权/专利信息,邮箱地址,有无App,有无微博微信公众号,有无抖音快手等。(5)舆情信息: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安企共富应用的企业标签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全省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市、区县的行业分类、业态,结合地方特色数据,进行实际应用场景的标签完善。(一)标签生产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来源进行标签体系的开发和实现。1事实标签:基于原始数据首先构建的

36、是事实标签,事实标签可以从数据库直接获取(如用户信息),或通过简单的统计得到。这类标签构建难度低、实际含义明确,且部分标签可用作后续标签挖掘的基础特征。事实标签的构造过程,也是对数据加深理解的过程。对数据进行统计的同时,不仅完成了数据的处理与加工,也对数据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为高级标签的构造做好了准备。2.规则标签:该类标签基于用户行为及确定的规则产生。3.统计标签:统计型标签是需要使用聚合函数计算后得到的标签,比如最近3个月的企业经营数据,企业最常用的支付方式等等。4.模型标签:该类标签通过模型运算或是机器学习挖掘产生,用于对企业的某些属性或某些经营行为进行预测判断。5.组合标签:基于标签

37、体系中已生成的标签进行组合运算生成新标签的方式。6.手工标签:在平台特定场景,如研判过程中、可视化分析过程中,企业属地排查移动应用上,针对各类名单库、企业信息、人员信息、账户信息等,支持手动打标签,并在标签体系中提升手动标签的信用度。(三)标签管理同时,升级标签管理功能,形成智能化标签管理模块。1标签数据源管理:针对于标签数据源的基础数据表管理,自动化加载专题表。2.指标逻辑运算:实现指标的可组合、可视化灵活的逻辑运算,包括指标的加减乘除、逻辑与或非,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性运算,得到结果。3.标签数据元字典:标准数据字段的管理,包括数据字段长度、类型、表关联、字段描述等,针对企业、人员等几类数据

38、进行标准定义。4.标签口径管理:标签数据描述口径的定义和管理。5.标签统计周期:标签数据统计周期的定义和管理。6.标签指标管理:数据指标的创建、编辑、审核、升级、删除等功能,数据指标的组合和拆分。7.标签上线管理:实现标签智能化创建的方式,包括基础指标值,自定义标签,行为标签,SQL计算结果,导入创建,并可审批方式进行标签上线。8.标签动态更新管理:本地标签更新后,实现相关的专题库及业务表实现同步的数据更新,并实现历史数据的保存。9.标签下线管理:标签在一个生命周期内允许下线,标签下线需要同步更新专题数据库及业务表,并将现有标签转移至历史标签。10历史标签管理:下线后的标签进入到历史标签管理,

39、历史标签同样展示不同的标签类别,包括人员标签、企业标签、属性标签、行为标签等,同时历史标签可以进行更改重新上线。(四)标签数据接口对接相关外部数据汇聚、公安内部数据、属地感知数据等原始库及经侦业务库,实现数据灵活、可配置的接入方式。采用国产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五)标签数据可视化根据标签数据分析针对标签体系进行分类可视化展现,并基于设置的主题、分类、行业、公司类别等不同展现不同热点的标签,并在标签自动化生成过程中,针对运算的数据进行直观的标签结果的展现。(六)标签权限管理标签权限管理基于上述组织机构、角色、功能构建健全的权限管理机制,形成覆盖组织权限、标签权限的权限体系。3.1.5全省企业态势(

40、驾驶舱)运用数字李生技术及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全省所有企业情况进行一个360全方位的展示。全省企业基本运行情况展示,以地图方式按地市、区县、乡镇、街道等维度下钻展示,并与企业背景信息数据体系结合,运用动态、真实数据反应企业情况。企业活跃度展示,基于有无实际经营、有无纳税等指标维度,展现企业活跃度及百分比。企业预警分类展示,健康企业、一般企业、风险企业等分类,总量情况,单独情况分析展现。健康企业标准和模型展现等(一)全省企业分区域态势展现全省企业基本运行情况运用地图方式展示,包括行业门类分布等情况,同时,以地图方式按省、地市、区县等维度下钻展示,并与企业背景信息数据体系结合,运用动态、真实数据反应企

41、业情况。全省按照省级、十一个地市及相关区县进行三级维度的下钻数据指标展现,总体数据指标包括:企业注册数、存量企业数、企业社保人数、属地走访数、总排查率、实有企业数等。在地图上按照省、市、区县、乡镇展示企业数量。(二)风险企业区域态势展现全省企业基本运行情况运用地图方式展示,以地图方式按省、地市、区县等维度下钻展示,并与企业背景信息数据体系结合,运用动态、真实数据反应企业情况。全省按照省级、十一个地市及相关区县进行三级维度的下钻数据指标展现,风险数据指标包括:疑似空壳公司数、涉访涉诉企业数、非法集资立案数、新增企业排雷数、治理企业数、涉企警情数等。在地图上按照省、市、区县、乡镇展示风险企业数量。

42、(三)健康企业区域态势全省企业基本运行情况运用地图方式展示,以地图方式按省、地市、区县等维度下钻展示,并与企业背景信息数据体系结合,运用动态、真实数据反应企业情况。全省按照省级、十一个地市及相关区县进行三级维度的下钻数据指标展现,风险数据指标包括:被害企业、嫌疑企业、法定代表人涉案企业、被查询企业、被冻结企业、各类金融企业等。在地图上按照省、市、区县、乡镇展示健康企业数量。(四)治理侧指标展现在地图上按照省、市、区县、乡镇展示风险企业数量,以下数据都是按省、市、区县分别展现。风险企业三色预警,按城市统计排名:黄,无经营性企业监测模型。橙,经营风险企业监测模型,市场准入排雷监测模型。红,违法犯罪

43、企业模型等。八大领域行业风险,按照数量排名。违法犯罪源头治理模型结果展现,空壳公司新增,采取措施公司等。非法集资存量案件数、存量案件清理数、当年新增案件数、积案数、积案清理数、积案清理率、存量案件清理率等。企业排查情况清单图片展现,涉企警情清单预警展现等。(五)服务侧指标展现在地图上按照省、市、区县、乡镇展示健康企业数量,以下数据都是安省、市、区县分别展现。合规警示信息展现,包括涉税风险警示、供应链风险警示、员工风险警示、经营合规自测等。企业资金账号冻结申述服务,清单列表及相关属地数量。为企服务情况展现,包括走访次数、企业走访率等。企业服务需求分类展现,人口服务、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品牌保护、

44、商业秘密、降税政策等内容。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事项具体展现,户籍、流动人口、出入境、交警、网警、治安等.警企服务站的数量,在线课堂播放量等数据内容。(六)企业态势数据接口开发按照省、市、区县、乡镇等四级内容进行数据接口的开发,连接到相关的企业库、人员库、风险库、健康服务库等内容。3.1.6外部数据源补充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交互对接。与各政务部门、互联网数据的融合交互将依托于“经济领域违法犯罪风险预测与治理平台”,采用隐私计算技术手段,利用隐私计算网关,在无需获取各部门全量原始数据的前提下,通过“中岛”平台新增开发自动化隐私数据交互流程,将应用条件、研判请求、建模要求等通过密态方式传递给各部门计算子

45、网,取回反馈结果数据或信息,进行模型的二次运算及多次运算。除了从政务部门获取数据外,还需要互联网数据的有效补充,包括阿里、同花顺、个推、安恒、新浪、企查查、天眼查等,以便进行企业的精准分析和标签化。涉及到具体的数据包括:1.全省企业基本信息补充2.全省企业股权信息补充3.全省司法风险数据4.全省新闻舆情数据5.全省知识产权数据6.企业分行业数据(14大类包括新农业、现代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大消费、大健康、大文娱、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新材料、新基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经济、绿色产业)7.企业集团图谱8.企业评分数据9.企业招标数据10.企业IPO数据IL行业榜单数据12.第三方支付数

46、据查询13.企业人员关系数据14.企业风险提示数据补充15.企业标签数据补充16.全国企业数据补充3.2研发健康企业评估模型全面研究健康企业评价体系和维度,构建评估模型,筛选辖内健康企业,为精准服务提供目标。3.2.1健康企业评估维度3.2.1.1健康企业评估模型设计依据(一)全面性: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状况。不仅能反映被评估企业的历史情况,还应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不仅反映被评估企业的自身情况,还应结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二)科学性:以科学的方法和充足的内外部融合数据为基础,设定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评估内容上不应重复,解释功能上能互为补充。(三)针对性:针对安企共富应用的子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