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9241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区域内发生的固体可燃物、液体、气体火灾和车辆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车辆火灾事故。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遵循综合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原则,同时火灾专项应急预案重点在扑救初期火灾,要求应急响应更加迅速准确。1.2 火灾情况设定公司可能发生的火灾场景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火灾场景进行列举和分析。此处选取符合公司业务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分析可能导致火灾的事故发生的常见引火源、可燃物性质、危及范围、爆炸可能性、泄漏可能性及蔓延可能性等内容。(1)办公楼火灾。起火时间为白天,起火点为一楼厨房,起火因素较

2、多,油锅着火、乱丢烟头、使用电器不当、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等均有可能引发火灾。火势初起若未及时扑灭,会迅速引燃建筑物内的可燃物,烟雾很快充满地空间,并沿走廊、敞开式楼梯间向上蔓延,封堵疏散通道。火势可从窗户、管道向上蔓延,火势发展较快。办公楼内人员较为密集,若火灾发生在人员集中开会期间,会增加人员疏散难度。(2)电动汽车充电火灾。电动公交车、电动汽车充电时,可能发生电池过热、线路短路、电池过充、充电桩受潮等现象,导致电路起火或电池着火。充电时一旦发生着火,火势会迅速引燃整个汽车。电动汽车充电桩通常并排设置若干个,若干电动汽车排列同时充电,若火势不能得到及时控制,火势可能随风向周围汽车蔓延。若其中停

3、放有混动汽车或燃油车,可能引燃汽车油箱导致爆炸。电动汽车充电时通常无人值守,发生火灾后往往发现较晚,扑救时灭火器对于动力电池火灾效果不好,需要大量的水进行降温。(3)营运车辆火灾。营运车辆火灾指营运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因车辆原因发生的火灾,不包括人为纵火。营运车辆在行车过程中尤其在高温季节,车内电气线路短路打火、电池过热、电池遭受颠簸或碰撞等原因,可能发生自燃。营运中的车辆往往车上载有乘客,高峰时段车内乘客较多,人员主要从公交车前后2个门进行疏散。乘客发现车辆起火、冒烟后容易惊慌失措,争抢下车,乘客中可能有老幼孕残,这些都给营运车辆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带来困难。而营运中的车辆发生火灾,仅靠车载的灭火器

4、往往很难进行有效扑救,一般需要请求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1.3 应急组织机构XXXX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分为现场应急小组和公司级应急组织机构两个层级。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体系见图I-Io131现场应急小组现场应急小组由事发现场人员构成,各部门现场负责人担任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营运车辆发生事故时现场应急小组由各线路驾驶员和场站当班人员构成,各车组负责人担任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负责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紧急情况下,由当班职务最高者担任。事故发生时,由现场应急小组启动III级响应,第一时间介入事故。当现场应急小组无能力控制事态,需扩大应急时,由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响应升级工作。1.3.2

5、公司级应急组织机构公司级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及各应急救援小组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董事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组成见附件5。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本公司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人员疏散组和医疗救助及后勤保障组、通信保障组、运输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公共关系及善后处理组共7个应急救援小组,各应急小组成员见附件5。应急救援指挥部图1-1应急指挥机构图1.3.3 职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各应急救援队伍应立即组织,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各指挥机

6、构及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如下表。表1-3指挥机构及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与职责小哲W名称成员职责口指挥重事长/总经理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总协调工作:1 .警情判断和响应级别决定;2 .发布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结束命令;3 .统-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抢险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4 .调集应急人员、装备和物资,统筹协调事故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行动;5 .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或请求援助:6 .对外信息发布。副总指挥副总经理1 .配合总指挥,协调应急救援行动;2 .执行总指挥指令,确保委派的任务完成;3 .组织修订公司应急预案,落实公司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各部门事故应急演练;4 .总指挥不在时

7、,行使总指挥的职责。成员各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1 .保障应急资源储备充分、状态完好,确保紧急情况下能立即投入使用;2 .正确落实总指挥关于事故处置工作的指示或指令;3 .组织先期处置,向上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应急办公室副总经理1 .负责本公司应急指挥的日常运行事务;2 .提出建立健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制、体制的意见和建议;3.接收突发事件报告,判定是否进行预警及启动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并准确传达应急总指挥指令;4 .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协调工作;5 .协调各下级单位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跟踪落实改进应急救安全管理部负责人援指挥体系的措施;6 .负责召集应急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

8、形成纪要:7 .负责指挥系统的运维监管,应急状态下迅速启动信息快速交换的通道,并保持畅通。现场指挥组安全管理部调度中心运营管理部1 .统-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抢险抢修工作;2 .组织对被困物资的转移;3 .组织对被困人员的救援;4 .组织滞留乘客的安全转运。人员疏散组安全管理部调度中心运营管理部1 .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受膨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转移;2 .负责事故现场布置安全警戒和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3 .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救物资及人员的畅通。公共关系沟通及善后处理组人力资源和培训部综合服务部I跟踪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对内进

9、行正面宣传引导;2 .负责对外信息发布;3 .负责受事故影响的相关单位联络协调:4 .负责联系保险公司及相关责任部门;5 .协调做好伤亡家属的安置理赔工作。通讯保障组信息技术中心客服服务中心1 .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2 .负责各应急救援小组之间的协调:3 .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事故调查组安全管理部1 .负责事故现场的勘察;2 .负责事故相关人员的问询、调查:3 .负责确定事故损失:4 .还原事故经过,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提出预防建议,形成调查报告。医疗救助及后勒保障组机务运维中心调度中心计划财务部1 .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工作:2 .负责

10、联系外部医院支援:3 .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4 .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5 .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6 .负责应急经费的拨付。运输保障组稽查中心驾驶班1 .负贡应急救援车辆的保障;2 .负责应急状态下物资、人员运输的保障。1.4 响应启动响应启动程序如下图:应急资源调配1.4.2 先期处置发生火灾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或疏散人员,事发部门现场负责人立即成立现场应急小组进行抢险救援(处置措施见第1.5),并第一时间向应急办公室和上级领导报告。若正在营运的车辆发生火灾事故,车辆驾驶员应立即将车辆靠路边安全地点停放,打开车辆前后门疏散车内乘客,并拨打11

11、9、120请求外部支援,同时向车组负责人报告。若现场应急小组无能力控制事态,需扩大应急时,由现场应急小组组长提请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响应升级。1.4.3 信息报告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或车组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或车组负责人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电话等通讯设施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和上级领导报告。接警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况,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总指挥将事故有关情况在1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向应急管理等部门报告。信息上报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火灾发生位置、时间、起火物品、周围环境、人员疏散、火势发展情况等;

12、(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涉及范围等;(3)事故严重程度;(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等。(5)事故的报告时间、报告单位、报告人及电话联络方式。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XXXXXX51.4.4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将得到的信息汇总报告总指挥,并应立即分析判断事故的类别和等级。若判断事故类别和等级符合本专项应急预案的范围和响应级别(响应级别见综合应急预案第1.2节),则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通知各小组相关人员到达现场。1.4.5 应急指挥总指挥到达现场前,由事发部门现场负责人或车组负责人指挥救援工作。到达现场后,会同现场负责人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13、指挥各小组进行工作。1.4.6 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将应急救援器材调配至事发现场经行抢险救援。1.4.7 应急行动现场指挥组按相应处置措施方案进行救援;医疗救助及后勤保障组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施救;人员疏散组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进行现场疏散和治安保卫工作;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察;运输保障组按照指令运送应急物资和人员或转运乘客;通讯保障组及时转达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及报告相关情况。其他各部门人员听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调遣。1.4.8 扩大应急(1)请求支援和信息上报在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事态得不到控制,有人员被困救援困难,或现场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等情况,现场指挥人员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14、。公司应急救援部立即启动I级响应应急行动,向消防队、医疗救援单位报警,请求救援力量和医疗技术支援,并按规定向长丰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报告。(2)应急处置移交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实施扩大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迎接准备,如安排人员迎接、清理道路障碍、准备场地、水源、电源等。上级救援力量到位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移交指挥权,并详细汇报事故抢险情况和事故现场遇险被困人员位置等情况,提供档案、文件、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公司救援力量服从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参与抢险救援工作。1.4.9 应急结束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受伤人员得到救治,无人员被困,由总指挥宣布解除警戒,并宣布应急

15、结束。1.5 现场处置方案1.5.2 处置原则(1)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是指对于不能立即扑救的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和扩大,在具备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全面扑救。救人第一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的围困时,应急人员首要的任务是把受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先重点后一般是指在扑救火灾时,要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火场情况,区别重点与一般,对事关全局或生命安全的物资和人员要优先抢救,之后再抢救一般物资。(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事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与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3)坚持依法规

16、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实施应急救援工作。(4)坚持自救互救、科学应对的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各自的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撤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迅速做好事故区域内的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5)坚持预防为主、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的相关要求,做好应对事故与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与演练,做到常备不懈。(6)坚持通讯畅通原则。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通讯畅通。1.5.2火灾发生后应急处置程序公司可能发生的火灾分两种类型,一是场站发生

17、火灾,二是营运过程中车辆发生火灾。1.5.2.1 场站火灾应急处置程序(1)若现场人员发现并确认了火灾,应根据现场情况分工行动,若只有一人,根据现场情况选重要的干。1)报告和报警。打电话通知现场负责人或应急办公室,如果火情发现较晚难以控制应同时拨打119报警。2)大声喊叫,找人帮忙,帮不上忙的人应通知其他受威胁的人员抓紧疏散。3)拿灭火器去灭火。4)感觉火势较大,灭火控制不了,就近使用消火栓灭火。(2)现场负责人对现场处置人员进行分工,组织更多的人和灭火器进行扑救,或使用消火栓控制火势,同时安排人员组织疏散和信息报告。现场负责人应了解火灾现场具体情况,判断火势发展状况,尤其关注有无人员被困,适

18、时向应急指挥部请求响应升级,寻求支援。(3)若响应升级,应急指挥部接替指挥后,指挥人员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分工进行处置。(4)若火被扑灭,应急结束。(5)若现场火势较大未能有效控制火势,或发现有人被困难以救援、现场处置人员安全受到威胁,不能继续救灾,以及可能受到其他威胁,由总指挥再次进行响应升级,应立即通知撤出所有人员,并拨打119电话求援,并组织所有人员疏散至紧急集合点。(6)拨打119后应安排人员到路口接应,并准备好建筑物图纸、主要设备、消防设施等资料,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做好协同消防队灭火工作。1.5.2.2 营运车辆火灾应急处置程序(1)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发现车辆起火或可能起火,应立即选择安

19、全地点靠路边停车,尽量避开加油站、住宅区、学校、高压线、易燃物等人员密集或易引起事态扩大的区域。关闭电源,同时启动车载报警按钮,向信息中心发出报警信号。(2)停车后应立即打开车辆所有车门,指挥车内乘客下车疏散。若车门打不开,应指导乘客从应急门、应急窗、安全顶窗或用应急锤等尖锐器械击破车辆侧窗进行逃生。然后将乘客疏散到上风向100米以外的路侧或护栏外侧的安全区域。(3)确认车内乘客疏散完毕,查看车辆着火情况,初步判断着火位置、着火原因、火势可控程度,同时向车组负责人报告。若火势不大,驾驶员可利用车载灭火器或就近使用消防设施控制火势,若判断火势难以控制应立即拨打119请求消防救援。若有人受伤应立即

20、拨打120请求医疗救助。(4)信息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立即查看车内视频,联系所属车组确认现场状况,联系就近场站组织救援。车组负责人接到火灾报告后,安排抢修车辆前去救援,视情况调度备用车辆转运乘客。若发生In级事故,接报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I级响应,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响应行动。(5)在车辆后方摆放危险警告标志,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150米以上,一般道路50米至100米,夜间还应适当扩大警告牌放置距离。(6)应尽量安抚乘客,将乘客安置在路边安全地带等待下一班车,劝阻乘客不要返回着火的车辆。(7)后续班车或备用车辆到达,驾驶员应组织

21、现场滞留乘客上车转运。(8)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挥人员应分工分别进行现场警戒、疏导交通、控制火势、安抚乘客等工作。1.5.3火灾现场处置1.5.3.1 般固体火灾现场处置措施(1)发生火灾时,在安全位置上观察、判断起火原因,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2)在安全位置停运设备、停电、关门等措施,控制明火蔓延;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或消防软管、消火栓进行灭火,或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3)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浓烟区,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查看着火部位及火势

22、,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根据现场事态发展,调动现有资源进行处置。(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通讯设施通知引导非救护人员尽快疏散,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湿衣物)掩鼻低头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离火场。(5)灭火现场如存在建筑物坍塌的危险,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6)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灭火人员应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加强自我保护。(7)救援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或用毯子等覆盖灭火,伤者受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8)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9)对有骨折出血

23、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1.5.3.2电气火灾现场处置措施用电场所,电气设备如果缺乏维护保养,一旦老化、破损、过热、短路等,引起电气火灾。电气火灾事前征兆有:电源线产生火花,电气设备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无电工操作证人员进行电气作业等。(1)发生电气火灾时,现场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并迅速切断电源。如带负荷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2)当电源不能及时切断时,应安排人员及时从供电始端拉闸,同时使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水、泡沫灭火器扑救。

24、(4)若短时间内未能有效控制火势,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拨打119请求支援。1.5.3.3 液体火灾现场处置措施液体一旦起火,很有可能引发爆炸,危险性、破坏性极大,因此,在保证扑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要遵循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救人先于救火的原则。扑救液体火灾的基本方法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对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不可直接用水扑救。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

25、溶性的液体,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1.5.3.4 液化气瓶着火现场处置措施(1)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首先是关阀,用湿毛巾盖在阀门上,用手转动阀门关闭即可。阀门关了火就灭了。(2)如果着火的液化气钢瓶的阀门损坏,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3)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无法转移,立即清理液化气罐周围易燃物,不要让燃烧的瓶体倒地,若通风良好且周边无燃烧物,可以先灭火,再用湿抹布等物品封堵瓶口,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置。若无能力进行处置,应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4)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火焰向下燃烧,地面被喷出的火焰加热,容

26、易产生热传导至瓶身,瓶身达到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由于加热导致膨胀,会发生物理爆炸。这种情况要立即使瓶体直立,并用水对瓶体进行冷却。若无能力进行处置,赶紧报警,并立即疏散附近人员.1.53.5动力电池火灾现场处置措施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电池,若电池老化、受潮、遇到高温、受到外力冲击,或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泄漏、隔膜刺穿、内部电路短路,锂电池可能内部热失控,会造成电池起火。(1)如果火势不大,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灭火。(2)锂电池着火时,ABC干粉灭火器不会熄灭电池火焰,需要用大量的水来冷却电池和灭火。若短时间不能灭火,应采取一切措施控制火势,为后续支援队伍争取时间。使用水灭火时,应在

27、安全距离外使用直流水进行灭火。(3)尽快尽可能清除着火点周边可燃物,或将着火电池移至空旷安全场所。若火势可控,可待其燃烧完毕,自行熄灭。(4)锂电池着火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扑灭,必须监控电池是否会复燃,有条件的尽量使用热成像摄像头进行监控,确保电池完全冷却。冒烟表示电池仍然很热,监控一直要保持到电池不再冒烟的至少一小时之后。1.5.3.6车辆自燃现场处置措施(1)若在车辆自燃初期,尽快采用灭火器给燃烧部位降温灭火,控制火势蔓延。若发动机舱内起火,尽量避免快速打开发动机舱盖,以防止空气的快速流动,引发火势增大,可选择从车身通气孔、散热器或车底侧,对起火部位实施灭火。(2)灭火时,站在上风位置

28、,将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由远及近,左右扫射,快速推进。同时,也可用路边的湿沙、湿土掩盖灭火。若着火车辆位于长大隧道内,且无法驶出时,可使用隧道内侧壁配置的灭火器、消火栓、固定式水成膜灭火装置等消防设施灭火。(3)常见起火部位的灭火介质:1)发动机起火:使用灭火器、沙、水等灭火。2)油箱起火:使用灭火器、沙,地面有流淌火,用沙土隔离并将其扑灭。3)电气系统起火:使用灭火器、沙土等灭火。4)轮胎起火:使用灭火器、水、沙土等,灭火后有条件继续用水降温,防止复燃。1.53.7注意事项(1)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2)首先控制事故现场危险源源头,

29、清除一切危险隐患,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导致不必要的伤亡。(3)先救命,再治伤,最大限度挽救伤员生命。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和救援器材,迅速抢救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及时将伤员较轻者转移到安全地带,需要马上救治的送往医疗部门进行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4)火灾扑救人员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按照灭火程序,采取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进入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必须,要佩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止事故抢险人员发生中毒、烫伤伤害等事故。(5)应急处置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6)禁止无个体防护装置的人员进行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1.6应急保障1.6.1 通信与信息保障(1)本公司应急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线路进行联

30、系,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24小时内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应急状态下通讯设施、设备接受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调配。(3)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定期、不定期更新应急专业队伍、外部救援单位通讯录。(4)各相关应急人员应保持手机常开,确保应急通讯畅通。如发生较大事故无法控制,需要外部支援时,要求员工熟知常用的救援电话:应急中心110、消防119、急救120、生态环境12369以及公司内部应急救援通讯录。1.6.2 应急队伍保障公司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挑选合适人员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

31、伍,并定期对进行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使他们了解生产工艺、消防隐患及危险源辨识方法,掌握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伤员急救方法、人员疏散及信息报告的要点,拥有与应急救援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现场应急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在本部门挑选合适人员作为现场应急小组成员或后备成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疏散的技能。1.6.3 物资装备保障为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求,公司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配备的应急物资、装备,包括消防器材、报警设施、防护用品等,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快速、正确的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在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装备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本公司配备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见附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