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130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观察动物1鲫鱼与青蛙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把蝌蚪和小鱼

2、分养在玻璃瓶子里。3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们看看

3、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什么?

4、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1.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

5、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

6、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们看看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

7、: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

8、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L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

9、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

10、们看看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

11、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1.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2蜻蜓与麻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2课。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活动3寻找蜻蜓和麻烦的伙伴”等五个教学

12、环节。本课教学情景导入从“麻雀和蜻蜓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的问题,驱动学生以麻雀和蜻蜓为具体观察个例,探究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从蜻蜓和麻雀的都会飞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初步获取蜻蜓和麻雀不是同一类别动物的信息。”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在“活动1”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翅膀的比较观察延伸至全身的比较观察,进一步引导获取蜻蜓和麻雀的不是同种动物的更多证据,并初步归纳两种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活动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探究的视野,到大自然中寻找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归纳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具有共同的身体特征,从而初步认

13、识鸟类或昆虫的一般共同特征,并能以此对周围的动物进行辨别。”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旨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实验室到自然界中进行自然观察,发现自然环境中蜻蜓或麻雀等更多昆虫或鸟类动物的更多特征,获取更多有用的科学信息,丰富他们对动物的认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蜻蜓和麻雀(树麻雀)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它们都会飞。不少学生已经知道蜻蜓是昆虫,麻雀是鸟。但为什么同样都会飞,蜻蜓和麻雀却属于不同类别的动物呢?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昆虫?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鸟?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深入思考过。本课以麻雀和蜻蜓为个例引导学生一系列的探究,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三年的

14、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他们的归纳能力还需建立在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素材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等直观的资料,为学生的进行思考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动物的敏感期。他们对自然观察活动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无序,安全意识也比较弱。因此,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还需教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陪同。三、教学目标1 .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探究蜻蜓和麻雀的不同特征;2 .能描述昆虫或鸟类的一般特征,并根据该类动物的特征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昆虫或鸟类;3 .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

15、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4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观察,珍爱身边的小动物。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归纳蜻蜓和麻雀的一些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对蝙蝠进行分类。六、教学准备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活动手册、PPT课件、标有序号的各种鸟类和昆虫的彩图卡片,放大镜、观鸟望远镜。7、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L展示与讲述:郊外的草地上,蜻蜓飞舞,麻雀在啄食草地上的种子吃。四个小学生琪琪、妍妍、彬彬、波波刚好到这里玩耍,吓得麻雀和蜻蜓纷纷飞起。媒体:本课情境图片。2.提出问题:麻雀和蜻蜓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二)活动探究1.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媒体:蜻蜓和麻雀的标本问

16、题:蜻蜓和麻雀都会飞,都有翅膀。它们的翅膀一样吗?活动:观察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比较它们的翅膀有哪些不同。交流: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小结: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很多不同。蜻蜓的翅膀有2对,膜质,光滑,透明,有脉纹,较薄,无骨骼,不可伸展。麻雀的翅膀只有1对,外披羽毛,较厚实,内有肌肉和骨骼,可伸展。2.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媒体: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活动手册。问题:除了翅膀外,蜻蜓和麻雀在外形上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蜻蜓和麻雀的身体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把观察发现记录在本课活动手册第1个任务中。交流:汇报观察发现,描述蜻蜓和麻雀的身体外形特征。小结:蜻蜓的身体分为

17、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长有触角、复眼,胸部长有2对翅膀,3对足;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翅膀和足)、尾五个部分。头部长有眼、喙等器官。体表覆盖着羽毛。3.活动3: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1)与蜻蜓和麻雀相似的动物各具有什么特征问题:在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与蜻蜓相似,有些与麻雀相似。你能找到它们吗?媒体:PPT出示蜜蜂、蝴蝶、啄木鸟和翠鸟等动物的图片。活动:观察比较蜻蜓、麻雀和蜜蜂、蝴蝶、啄木鸟和翠鸟等动物,将它们分成与蜻蜓相似的、与麻雀相似的两类动物,并归纳这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总结:与蜻蜓相似的动物身体都分为3个部分,长有2对翅膀、三对足。这

18、类动物属于昆虫。与麻雀相似的动物,体表覆盖着羽毛,有一对翅膀,属于鸟类。(2)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是鸟类问题:你能判断下面哪些动物是昆虫还是鸟类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媒体:苍蝇、瓢虫、家鸡、太阳鸟、蝗虫、蝙蝠、缝叶莺、蚱蟠、喜鹊的彩图卡片。活动:根据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给翠鸟、苍蝇、瓢虫、家鸡、太阳鸟、蝗虫、蝙蝠、缝叶莺、蚱螃、喜鹊等动物进行分类,并完成活动手册第2个任务。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总结: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与蜻蜓相似,它们身体都分为3个部分,长有2对翅膀、三对足。这类动物属于昆虫。与麻雀相似的动物,体表覆盖着羽毛,有一对翅膀,屈于鸟类。蝙蝠也会飞,但它既不是昆虫,也不

19、是鸟类,那么它属于什么动物呢?我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进行了解。4.课后实践活动: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请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户外观察蜻蜓和麻雀等更多昆虫和鸟类动物。鸟类3壁虎与小猫【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壁虎、小猫为例,先从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入手,对爬行动物(代表动物为壁虎)与哺乳动物(代表动物为小猫)两种动物类群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群动物的基本特征。本课设计了“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观察壁虎和小猫的外形”、“壁虎小猫找亲戚”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图片

20、资料、实物或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的观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不同,激发学生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可以看到壁虎和小猫,有的学生家里养有小猫,对它们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否是同一类动物,学生们就不太理解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壁虎和小猫,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能力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2、学习比较的方法。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教学重

21、难点】通过比较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和外形的不同,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教学准备】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标本、图片若干,课件,壁虎和小猫的实物,放大镜,实验汇报表。【设计理念】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行探究,经历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家知道哪些动物是在陆地上,这些在陆地上的动物是同一类动物吗?2、学生自由回答。3、结合学生的回答交代本课探究任务:壁虎和小猫都生活在陆地上,都能用四肢行走,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吗?二、观察

22、对比,收集事实。1、活动1: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1)谈话:壁虎和小猫都生活在陆地上,靠什么行走?(四肢),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想。3)各小组运用标本、图片、实物对壁虎和小猫进行观察,并把我们的想法写在课本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5)小结评价。2、活动2:观察壁虎和小猫的外形。1)谈话:壁虎和小猫外表上只是它的运动方式不同吗?外形上还有其它不同吗?我们来继续观察它们的其它部位,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呢?2)引导学生了解观察顺序(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观察)。3)指导学生分小组自由观察壁虎和小猫身体的各个部分,并填写实验

23、记录表较现(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记录表班别名:年月日外形的比壁虎小猫身体各部分身体表面通过观察,我发4)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5)结合学生汇报情况小结评价。3、活动3:壁虎小猫找亲戚。1)出示一些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说说它是壁虎还是小猫的亲戚,为什么?2)玩给壁虎和小猫找亲戚的游戏(让学生把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图片贴在一起)。3)展示交流。4)结合分类情况讨论两类动物外形上的共性,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观察有关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生活,有什么有趣的事情?4草地里的小动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4课。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

24、”、“活动2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等四个教学环节。“活动1”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草丛里的动物怎样生活,初步发现草丛里动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意识到生活在草丛中的小动物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活动2”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并归纳它们共同特征,从而初步知道这些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是该课课堂活动的延伸,旨在于鼓励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寻找发现草丛里小动物生活的痕迹,培养他们热爱自然观察的环保意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

25、在认知上还是比较依赖具体、形象的食物。草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草丛里生活着什么小动物”是三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探究问题。在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观察过草地里的物体,他们已经知道草地里生活着不少小动物,如蚱蟠、蝗虫等,但他们却还没仔细观察和比较过草地里、泥土里的动物身体外形有什么特征,他们也不曾思考过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与它们适应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关联。将动物的外形特征与环境特点进行关联,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细致、有效的指导和具体的素材,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搭建必要的支架。如提供生活在土壤里的马陆、蚯蚓、蜗牛、鼠妇等动物的活体,

26、方便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土壤环境的特点。三、教学目标1 .知道草地里和泥土里都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2 .尝试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技能探究泥土里小动物适应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征。3 .知道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做到保护动物和环境。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发现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征。教学难点:将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共同特征与其所在的土壤环境的特点进行关联。六、教学准备尺子、放大镜、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活动手册、PPT课件。7、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27、展示与讲述:波波和彬彬在草地里观察小动物,波波看到了一只蝗虫。彬彬还想知道草丛有没有生活着其他小动物。媒体:本课情境图片。2.提出问题:草丛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二)活动探究1.活动1: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问题:怎样可以知道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讨论:怎样才能观察到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小结: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扒开草丛进行观察。在活动中,要把观察到的动物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同时还要观察它们在草丛里做什么、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不”:不伤害小动物,不破坏绿化,不直接接触小动物。活动:到草丛里观察小动物。交流:在草丛里观察到的小动物以及这些小动物的

28、特征和运动方式等。讨论: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它们的身体特有什么共同点?小结: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它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2.活动2: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1)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媒体: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情景过渡:草丛的下面是阴暗潮湿的土壤,土壤里也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蚯蚓、马陆、蜗牛、鼠妇。问题:这些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形态有相同的特征吗?活动: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身体的外形特征,并将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第2个任务的表格中。交流:蚯蚓、马陆、蜗牛、鼠妇在外形的相同

29、特征。小结: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身体都接近棕色,身体外形接近线性,它们的眼睛不明显或没有眼睛,鼠妇和马陆体表有硬壳,蚯蚓和蜗牛的体表都有粘液。(2)将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身体特征与环境特点进行关联问题:土壤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哪些身体特征能够适应土壤?活动:从这些动物的颜色、体型、体表等方面与土壤的特点进行联想,找出能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交流: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哪些身体特征能土壤生活。小结: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总结:在草丛中、土壤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它们具有适应草丛和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3.课外实践: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

30、讲话:许多小动物会在环境中留下一些的生活痕迹。如,蚯蚓会在草地里留下一些像泥土的粪便,蜘蛛会在草丛里留下一些蜘蛛网,有些蜗牛死去之后会留下外壳,这些都是小动物在环境中留下的生活痕迹。布置课外实践活动:与家长一起到户外观察,寻找草丛里小动物的生活痕迹。八、板书设计4.草地里的小动物草丛里的动韧效量种类丰富,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身体特征,运动方式等)5海洋里的动物一、教材分析海洋里的动物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里的第5课。前4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根据动物对外形特征等进行分类,并探究草地里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探究,将学生的探究学习从

31、熟悉的草地环境跳转至神秘而陌生的海洋环境。本课活动包括“情景图导入”、“活动1认识海洋动物”、“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等3个教学活动。“情景图倒入”以卡通主题人物发现海上跃出海豚的情景,引出“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的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1认识海洋动物”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生活在海洋里动物,并通过辨认这些动物的类别,知道浩瀚的海洋里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不同种类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同时,通过对比和归纳发现各种类的海洋动物都具有能适应海洋生活的特征。因此,本课的重点

32、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到海洋动物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式不同,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二、学情分析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虽已有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的学习基础。首先,学生从小到大,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一些海洋动物。其次,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动物类别的简单识别,同时还初步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本课学生对海洋动物的识别和分类。但海洋动物活动范围与人类生活范围交叉小、距离远,相对于较容易获取直接经验的草地小动物,学生会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深海、远海区域的海洋动物,不容

33、易取得如草地里蚯蚓、蚂蚱那样近距离多角度的详实观察。认知经验往往来自书籍、网络媒体等,或是在海洋馆里泛泛的展览和参观。所以,学生对海洋动物的了解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草地动物那样的清晰明了。海洋动物对于他们可谓充满了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会激发学生探求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欲望给予正确的鼓励与引导。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代表动物入手,如在海洋馆常见到的海豚、海龟、龙虾等,拉近学生与海洋动物的距离。同时,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示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及生活方式等,鼓励学生去探究海洋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如何适应海洋生活。三、教学目标L知道海洋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感受海洋动物的多样性。2.

34、能通过观察及查阅资料的学习方式,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能适应海洋生活。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简图记录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4 .对探究各种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对海洋生活的适应。教学难点: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探究各种海洋动物如何适应海洋生活。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PPT课件、教学视频。学具准备:每组一套海洋动物卡片和海洋背景图。七、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讲述:夏天,三个小朋友在

35、海边旅游,发现远处有海豚跃出水面。爱思考的琪琪:提出了问题:“海洋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呢”?交流:学生根据经验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提出任务:寻找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二)活动探究活动L认识海洋动物问题: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媒体:海豚、海龟、龙虾、小丑鱼、阵碟的图片。交流: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及进行简单的归类。提问:除了图片上的动物,你还认识哪些海洋里的动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动物吗?交流:学生根据经验陆续说出所知道的其它海洋动物名称,并进行简单的种类识别。任务:每个小组一套海洋动物的卡片,观察这些动物,是否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否简单介绍所认知动物是什么样的?汇报:学生根据卡片说出

36、图中不同的动物名称,并做以简单介绍。评价:根据学生能否准确说出海洋动物的名称进行适当耐心的评价。小结:海洋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提示:在浩瀚的海洋里这些动物是如何生活的?媒体:展示八种海洋动物的图片和相关视频任务:观察媒体中的动物,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海洋动物外形特点,交流讨论这些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又是如何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观察、分析、讨论活动。汇报:各组根据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分别介绍旗鱼、章鱼等教材中的八种海洋动物。评价:对学生能否对这八种动物的外形特征、运动和生活方式等等进行描述而做及时耐心的点评。拓展:实物投影海星、海马、海螺。播放更多的海洋

37、动物视频,鼓励学生根据所见所闻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海洋动物画在纸上。七、板书设计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式6森林里的动物一、教材分析森林的动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观察动物单元的第6课。本课活动的重点是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认识森林里主要有什么动物,并通过观察,探究到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样生活的。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认识森林动物”,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森林里有些什么动物。活动2“它们生活在哪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如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

38、活的。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初步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了解到在某些区域生活着什么动物,例如狮子生活在草原等,金丝猴生活在森林里。但森林和学生的生活有淀的距离,学生并不会完整地认识到在森林里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同时,森林里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区域,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是懵懵懂懂的,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三、教学目标L认识在森林里常见的动物种类。2.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那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3.对森林里的动物产生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

39、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在森林的不同区域生活着那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生活的。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学具准备:每组一套森林动物卡片和一张森林背景图。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小朋友在森林中玩耍,琪琪发现一只小松鼠在吃松子。问题:森林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呢?交流:对彬彬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寻找森林里有哪些动物。(二)活动探究活动1:认识森林动物问题:你认识这些森林里的动物?媒体:出示松鼠、掰猴、啄木鸟、蛇的图片。交流: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提问:你还认识哪些森林里的动物。交流:学生说出认识的

40、动物名称。任务:每个小组一套动物卡片,观察这些动物,是否认识它们的名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食物、生活环境等。汇报:学生介绍不同的动物卡片中的动物。评价:根据学生能否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出动物的特征、食物、生活环境等进行评价。小结:森林里生活着很多种类的动物。活动2:它们生活在哪里提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现在不同的森林区域中。媒体:出示森林场景图。任务:进一步观察动物卡片的动物,根据这些动物的特点,分析这些动物生活在森林的什么区域,并思考这些动物是怎么生活的。要求:完成活动手册内容。并将动物卡片贴在森林的相应区域中。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观察、分析活动。汇报: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分别介绍在树

41、冠、树洞、地面、草丛、土壤里分别有哪些动物,并说出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生活的。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来评价。拓展:播放森林动物的有关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中的动物。七、板书设计6森林里的动物森林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7网上学习:保护动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7课。本课活动的重点是通过调查、分享交流等方式了解我国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以及有哪些保护措施。本课共由4个环节组成。“环节1明确任务”提出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我国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以及有哪些保护措施。“环节2搜集资料”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站等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不同的

42、确的濒临灭绝动物的情况,制作成调查报告。“环节3上传资料”提出将调查报告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环节4交流发现”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平台上其他同学关于濒临灭绝动物的调查报告。二、学情分析熊猫是我国的保护动物,这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但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国的保护动物,有什么措施可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呢,这些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未必了解。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能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查阅资料和进行调查。并且学生对如何在网络上分享有一定的基础,也学会如何在网络中相互进行学习。三、教学目标1 .能列举出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2 .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对动物生存产生的影响。3 .通过搜集

43、资料、交流发现,了解不同地区的珍稀动物以及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4 .能爱护我国的珍稀动物,尝试提出更多的保护措施。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资料、交流发现,了解不同地区的珍稀动物以及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资料、交流发现,了解不同地区的珍稀动物以及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教学PPT课件。学具准备:每组的调查报告。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琪琪爸爸拿着一张白豚的相片,和琪琪说是他小时候在海洋馆里拍到的,但是现在再也看不到白豚了。问题:为什么现在没有白豚?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为什么动物会消失,我们可以怎么保护这些动

44、物。(二)活动探究1 .环节L明确任务提示: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有的动物的栖息地被人类的开发和活动破坏,或者因为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大肆捕杀,动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提出:通过查阅资料或走访调查,了解我国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目前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要求:可以针对一个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如学生的家乡。2 .环节2:搜集资料提示:我国是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多项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任务:可以前往图书馆或者登录相关的网站查阅资料,也可以到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所在区域有

45、哪些珍稀动物,以及目前当地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最后将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出示:妍妍、小华、琪琪3个同学的珍稀动物资料卡。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资料卡。3 .环节3:上传资料任务:将制作好的资料卡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如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平台,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活动:学生上传资料卡。4.环节4:交流发现提出:下载其他同学上传的资料,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珍稀动物及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尝试提出更多保护珍稀动物的办法。交流:怎么保护珍稀动物。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从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进行评价。拓展:玩活动手册中的“保护动物游戏棋”。七、板书设计第7课网上学习:保

46、护动物建立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动物一动物濒临灭绝一保护动物完善法律法规探究技能观察一、教材分析探究技能观察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动物”单元的结尾篇,是本单元探究技能课型,本课旨在于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习得科学观察的探究技能。本单元前7课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观察活动进行的,从个体动物如鲫鱼与青蛙、蜻蜓与麻雀、壁虎与小猫的观察到草地、海洋、森林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动物的观察。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动物展开有序的观察。观察是所有科学探究的起点,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的观察方法,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也只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可见,学好本单元

47、本节课的重要意义。本节课教材是由3个教学活动环节构成。第1个环节是情景图导入。以卡通主题人物想了解“鲫鱼有多少个鱼鳍”的科学问题,而引发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观察进行思考。第2个环节是关于方法的学习。本活动以鲫鱼为主要观察对象,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结果等四个步骤。第二个环节技能训练。本活动旨在于带领学生到校园进行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观察技能迁移到实际的观察活动中。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基础。如,他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多种感官、放大镜观察物体。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

48、点,他们的主动观察还是更多地停留在盲目的兴趣使然。他们在观察方面存在突发性、随意性,缺少目的性、计划性,更缺失分析和总结。观察小动物是三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本节课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常见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还要指导他们自觉整理观察发现,形成观察结果。三、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科学观察包括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和形成结果四个基本步骤。2)掌握科学观察的简单步骤和一般方法,并能运用到对身边的小动物的观察活动中。3)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4)初步意识到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观察能让观察活动更加有效。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观察方法的学习,掌握科学观察方法的一般程序是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结果等四个基本步骤组成。教学难点:在实施观察时能做到按照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观察。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