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1318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植物需要水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水对植物的作用。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说明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水的不同需求。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对水的需求及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获得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水的不同需求的科学事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达到利用科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目的。二、教学重点: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说明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水的不同需求。三、教学难点: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课前准备:四、学生准备:调查不同植物及同

2、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水的不同需求的科学事实。教师准备:指导两位学生进行萝卜条的小实验:从一个洗干净的萝卜上切下粗细、长短相同的两个萝卜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制作课件;准备课堂上演示实验的器材。五、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生存条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植物生活同样需要水,那么,是不是每种植物的需水量都一样呢?在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它的需水量相同吗?”学生们开始纷纷议论。2、学生展示调查结果:我趁机说:“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他们的调查结果J学生甲:“我调查的植物有水稻、高粱、玉米,它们的需水量是不同的。水稻需要的水最多。”

3、学生乙:“我调查的水稻在它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水量是不一样的。抽穗期需要的水最多。要47.80米3/公顷.天”我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然后总结说:“也就是说,每种植物的需水量都不一样,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它的需水量也不相同。那么,植物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呢?”3、学生实验展示:“我们有两位同学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先请他们来给我们讲讲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及结果:放入浓盐水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而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变得更加硬挺)这时候学生们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了。4、质疑:给了学生几分钟思考时间后,我允许学生开始提问,并且

4、由做实验的两个学生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多:“萝卜是不是把盐吃进去了?”“实验中为什么两个萝卜条要一样?”在这两名学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后,还有一个问题:“盐水中的萝卜为什么会变软?”大家仍然感到疑惑。5、释疑:小实验为了说明水对植物形体维持的作用,我准备了一个气球的小实验:把气球吹大后,发现气球可以立起来,并且用手触摸表面,感觉比较硬挺;随后慢慢放掉一些气,发现气球慢慢变软,表面也变得柔软,这时候我问:“气球为什么会变软?”很多学生都很快回答:“气球中的气体跑出去了。”“那么,盐水中的萝卜为什么会变软呢?”这时候,很多学生都恍然大悟:“是不是因为萝卜中的水分跑出去了呢?”还

5、有学生引申到:“那么清水中的萝卜条变硬就是因为它吸收了水分吧!”并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到此时,大家已经基本体会到了水分能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6、再次质疑:这时有学生又问:“清水中的萝卜条为什么能吸收水分;盐水中的萝卜条又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呢?”7、分析实验及进行科学探索:“在他们所做的萝卜条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什么呢?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马上回答:“清水和盐水。”“对,也就是说萝卜条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浓度是不一样的J我及时补充。有学生马上提出来:“老师,什么是浓度?”关于浓度的概念书上并没有提到,学生确实不好理解,因为在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盐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东西,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

6、验:两杯同样多的清水,一杯中加入了一勺食盐,另一杯中加入了两勺食盐,然后我问道:“这两杯水现在会有什么区别?”一名以前上课不太认真的学生马上抢着回答:“放了两勺盐的会更咸J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由此简单地解释了浓度的概念:一种液体中溶解的另一种物质的多少。溶解得多,表示浓度高,反之,则表示浓度低。马上有同学想到:“那么,萝卜条的吸水和失水是不是与它所处的环境浓度有关系呢?我马上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并请小组代表进行说明。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四个相同大小的萝卜,在中间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注入浓度为10%、20%、30%的盐水和清水,并

7、且水柱高低相同。那么在四个萝卜中的水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们作出了各种猜测。而后我将结果展示出来:注入10%盐水的萝卜中水柱稍微降低,注入清水的萝卜中水柱降得更低,表明两者中的萝卜都吸收了水分;注入30%盐水的萝卜中水柱明显升高,表明萝卜丢失了水分。而注入20%盐水的萝卜中水柱没有发生变化。8、得出科学结论:随后我将问题“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浓度有什么样的关系?”显示在屏幕上,并提醒大家植物自身液泡的细胞液也是有一定浓度的。学生马上开始思考并很快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然后我用课前准备的两个动画:植物细胞吸水示意图;植物细胞失水示意图分别进行了说明,并且在每个动画演示完毕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

8、出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最后,我们得出:当外界溶液浓度V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9、利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趁着大家为得到新知识高兴的时候,我将另一些新问题提了出来:“现在你可以解释为什么糖拌西红柿后会有大量水流出来吗?”“农民种植蔬菜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反而会使蔬菜出现萎蕉的现象,称为“烧苗”,为什么?可以怎样补救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基本都能正确地进行解释,也就达到了本堂课预期的效果。2、水分的吸收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一一假设一一验证一一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9、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三、课前准备:1、用试管、根条完整的植物幼苗、胶塞、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2、萝卜的幼根、培养皿、放大镜。3、采集野蒿、狗尾草等植物的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植物的根。2、提问:谁还记得根可以分成几类?(指名回答)3、讲述:那么根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根的作用。(板书课题1、水分的吸收)(二)学习新课1、指名学生根据事实推想根的作用。(1)讨论:绝大部分的植物都有根,根有什么作用呢?(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根据有以上事实可以推想:

10、根能紧紧地“抓住”土地,有固定植物的作用。(3)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养分,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料撒在地里,这是为什么?(4)教师小结。2、指导学生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推想。(1)讲述:我们通过思考与讨论,推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那么怎样证明呢?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怎样操作?请大家讨论。(2)分组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归纳步骤:把带根的植物浸在盛水的试管;在水面加入一层植物油,防止水蒸发;用胶塞固定好植物。在试管的水面处做一个记号,标出高度。把上述装置放在向阳处,观察试管内的水是否会减少。(5)观察“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请学生观察一下

11、,试管里的水量有没有变化?学生观察、汇报。(水量减少)(6)讨论:试管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7)小结:由于试管内水面上有一层植物油,它能防止水分蒸发,因此,试管里减少的水只能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所以根确实有吸收水分的作用。3、指导学生认识根的形态与根的作用的关系。(1)讨论:为什么根能固定植物?为什么根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2)讲述:我们再来观察植物的根。植物根上长着大量的根毛。根毛可以伸进土壤隙里吸收水分和养料,根主要依靠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如果根毛受到损伤,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说,根是植物的“抽水机二3水分在茎里的运输教学目的:1 ,了解茎的形态。2 .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12、3.探究茎的作用。重点难点茎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指引琪琪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那水是哪儿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水分在茎里的运输(板书课题)。二、新课(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白花染色实验在课本上介绍的实验里,我们能在浸泡在红颜色水里的姜花茎的横切面上看到许多小红点。这说明了什么?红颜色是从植物的哪个部分传输到植物的茎部呢?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一)探究茎的其他作用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1)出示课本图,观察图中各种类型的茎。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归纳出茎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2)出示一些图片,有被剥皮的树干、树干的断枝缺口处等。出示有关茎

13、运输养分的资料。归纳出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三)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植物的茎可以包括哪些部分呢?(树干、树枝、藤等)茎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茎周长的变化;茎长度的变化;树皮颜色的变化。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茎,植物的茎有三个作用。1)运输水分的作用。2)支持植物体的作用。3)运输养分的作用。4、叶会蒸腾水分吗教学目的: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重点难点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观察植物的叶子生长的情况和特点。阳光能照射到每一片叶子吗?师: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通

14、过叶片来接收阳光。叶片怎样才能接收更多的阳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叶会蒸腾水分吗(板书课题)。二、新课(一)观察叶子的排列情况观察叶子的排列,从中发现规律。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叶镶嵌),叶片这种排列规律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二)绿叶的作用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卡通虚拟情景图片,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三)讨论:植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样?植物没有阳光照射会怎么样?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么样?植物对人类极

15、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1)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

16、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总结: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植物需要阳光一、教学目标1.科学目标(1)尝试控制光照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观察和模拟各种植物叶的排列形式,体会叶片接收阳光的秘密。2 ,科学探究(1)能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2)学习运用模拟实验来探究叶的排列与阳关接收之间的关系。3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2)能大胆质疑,从不

17、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多种方法、利用多种材料,完成学习任务。二、教学准备课件、植物、手电三、教学过程生活情境:一块就木板盖住一部分的醉浆草。主题人物发现醒浆草的生长情况不一样:被盖住的叶的颜色浅,叶片比较弱小。没有被盖住的叶的颜色较深,叶片比较大。产生问题:这些被木板遮盖住的叶颜色深浅不一,是否与关照有关。活动1关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一些已经发芽的豆苗分成两组,分别移栽到两个小花盆中,其中一盆放置在光照充足的阳台,另一盆放置在能遮挡光线的纸盒内。布置学生课后栽培,继续观察,测量和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已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植物,方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完整的实验和观察过程。活动2叶的排列本活动由两个部

18、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自然状态中叶的排列特点。(发现叶通过特殊的排列,达到互不遮挡的效果)第二部分是通过模拟叶的排列,探究叶排列特点与阳光的利用是否有关。(植物叶的叶柄长短、排列角度和叶片的着生方向各不相同,形成叶片在茎上的排列互不遮挡)总结:叶片的排列规律的意义,叶的镶嵌排列互不重叠的现象,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四、板书设计5.植物需要阳光叶片的排列规律的意义,叶的镶嵌排列互不重叠的现象,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2 ,能力目标(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

19、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阳光)、产物(淀粉),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难点: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三、教具及实验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设计报告和相关图片等,教学挂图。盆栽银边天竺葵,黑暗处理后,放置于光下34h;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1.提出问

20、题展示多媒体课件(课本p88海尔蒙特的实验)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问题?还忽略了什么问题?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柳树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今天开始学习的新内容:光合作用(显示板书: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2.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板书:L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每组同学按照实验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实验过程吗?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酒精脱色;清水冲洗、滴加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片部分遮光?遮光和不遮光是这个实验的唯一变量。教

21、师:为什么用酒精脱色?(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教师:淀粉遇碘呈什么颜色?学生:蓝色教师:叶片遮光部分呈什么色?学生:不变蓝色。教师:为什么不变蓝色?学生:没有产生淀粉。教师:未遮光部分呢?学生:蓝色教师:通过实验你看到蓝色了吗?学生:看到了。教师:根据你的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教师: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第一组同学说出你们的结论。学生: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光有关。教师:总结给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和淀粉。【讨论、交流】(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h,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让学

22、生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对实验植物暗处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在叶片自身的生命活动中被消耗掉,另一部分运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储存或利用,实验时测到的淀粉是叶片细胞新制造出来的,这样使实验结果更科学。(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侯遇到阴雨天天气,就会造成减产。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让学生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实验中叶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制造淀粉,说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合成自身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家养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灌浆时遇到阴雨天会减产。教师:请同学阅读(课本p90

23、的一段文字)教师:什么叫光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同时释放出氧气。8、植物生长还需要什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2 .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2 .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

24、示课本图片.导入:妍妍、琪琪三个好朋友放学后一起去玩,走到一个墙角边.他们发现墙角边的两株植物长得大小不同。为什么生长在相邻位置的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很大不同呢?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等条件.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二、活动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准备: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分发两株生长情况相似的植物(绿萝、蕃茄等)。问题:如果把这两株植物分别种养在不同的水中,一株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另一株种养在蒸镭水中.过一段时间(如一周、一个月)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推测。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制取

25、土壤浸制液。小组合作把两株植物分别种养在盛着土壤浸制液和蒸镭水的不透明瓶子中,并用棉花或纸板固定。观察: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交流:数天后,各小组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根据蒸储水与土壤浸制液的区别,尝试解释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的现象。二、活动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导入:活动一中的两株植物,为什么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的植物长势比种养在蒸镭水中的要好呢?讨论:根据所观察的实验情况推测原因。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土壤浸制液与蒸储水有什么区别?实验:学生用蒸发法做实验,分别观察土壤浸制液和蒸储水蒸发后的现象。交流:各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小结:土壤浸制液中含有土壤的一些养分,如矿物质、植

26、物的腐殖质等,而蒸储水中只有水而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营养物质,所以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的植物长势比种养在蒸镭水中的要好。三、活动三:导入:出示壤土、黏土、砂土三种土壤,请同学们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组仔细观察,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思考:如果我们把三株生长状况相似的豆苗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请猜测不同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快慢、开花早晚、结果多少会有什么影响?讨论:小组围绕问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交流: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设计:设计实验的方案。观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观察,将三种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相关图表中。讨论: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图表,总结三种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交流:各小组

27、小结后进行交流。四、活动四: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导入: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营养,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阳光、空气、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阳光、空气、温度会对植物产生什么影响呢?能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问题吗?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活动:按照方案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注意做好观察记录,收集数据。小结:分析数据,思考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五、拓展:制作豆苗迷宫导入:出示已在鞋盒制作的“迷宫”中生长了一段时间的豆苗。问题:为什么这些豆苗会穿过“迷宫”生长

28、?思考:思考并讨论豆苗穿过“迷宫”生长的可能原因。任务:制作豆苗“迷宫”,观察豆苗生长的情况。观察:课后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现象。小结:植物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六、课堂小结。9、花里的“育婴房”教学目的:1 .了解花的结构。2 ,探究花的作用。3 .了解花的其他特征。重点难点: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二三四。说说花的名称。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花里的“育婴房”(板书课题)二、新课(一)解剖花自然界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有共同之处。请同学们通过解剖花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29、。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通过解剖活动,学生会发现有的花四部分结构都齐全,而有的却并不齐全,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像白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生活中常见的完全花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黄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丝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等。(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这

30、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雄蕊顶端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如观察花粉是否容易脱落,雌蕊的柱头是否有黏性,子房里是否有胚珠(将来能发育成种子)等。然后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证明“子房是植物的育婴房”归纳总结: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三)讨论: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1)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有保护幼花的作用。2)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着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

31、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四)给花建档案1)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4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花朵档案卡的样本,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形式自行设计档案卡。3)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4)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学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10、开花结果的奥秘教学目的:1 ,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重点难点: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

32、。教学过程一、导入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开花结果的奥秘(板书课题)。二、新课(一)观察结果的过程课本选择了几幅丝瓜开花结果过程典型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发现开花结果的现象:花瓣、雄蕊在慢慢地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把我的发现填写在p24“我的发现”里小结: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二)果实里藏着什么?1)出示苹果或梨子的实物。苹果属于植物的哪一类器官呢?(苹果是果实。)2)你知道果实里面藏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学生解剖苹果,

33、并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苹果的构造由哪些部分组成?汇报和交流。3)其他的果实也有相似的构造吗?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见的果实。汇报其它果实的构造。4)归纳小结:果实是由果皮与种子构成的。(三)寻找植物园的果实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社区或郊外)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以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四)讨论:果皮和种子各有什么作用?课本上出示的果实分别是:四季豆、苹果、西瓜、板栗、柠檬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

34、种子则起传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实的果皮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种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是果实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的一种构造。(五)网上学:有趣的果实以论坛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图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实,将自己知道的果实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们介绍的果实,拓宽对果实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寻找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11、种子的传播【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理解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2、激发探究种子和果实的兴趣。【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教学

35、难点】理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种子的传播的视频、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学生齐读植物妈妈有办法。2、揭题并板书:了解种子的传播二、共同探究(一)风传播1、蒲公英师:刚才在儿歌里的蒲公英你见过吗?蒲公英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蒲公英的种子在哪里吗?2、观察猜猜看,蒲公英是如何散播种子的?(板书:风传播)它为什么可以靠风来传播自己的种子呢?(轻、小、有绒毛)3、小结:蒲公英正是有这样的降落伞结构,才能把利用风把种子传到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繁殖后代。(二)动物传播风儿把长着绒毛的蒲公英种子带到远方,找到了新家。那么,苍耳是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

36、的?它为什么可以靠人或动物来传播种子呢?(板书:有钩刺)(三)合作学习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的结构特点,根据这些结构特点,你们猜想一下它们分别用什么方式传播种子,并把讨论结果填写在探究记录表中。2、汇报讨论结果。刚才你们观察到的果实有什么特点,你是猜想它们用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的呢?3、观看椰子传播种子的视频4、小结:1)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自体传播、水传播。并且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互相适应的。(齐读这句话)2)你能举出你知道的一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吗?3)判断下列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课件出示植物图片)三、总

37、结全文,欣赏、拓展1、观看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2、今天,我们一齐了解了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自然多么神奇啊!它不但造就了不同的植物,而且,使种子有着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不管植物是人用什么方式传播,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总是相适应的。正是有了社些特点,种子才能离开母体到更高广阔的大自然中生存、繁衍。3、思考问题:为什么把种子传播到远方?如果蒲公英种子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对它们今后的生长有利吗?【板书设计】了解种子的传播植物名称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轻、小、有绒毛、翅风传播红豆、黄豆籽轻,形圆、会炸裂自体传播苍耳、葡萄有刺钩、味道鲜美动物传播椰子、莲蓬能漂浮水传播

38、12、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打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坚持栽培好一株植物;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难点:联系实际参与关于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最好利用照片等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常见的可供营养繁殖的植物;月季、葡萄的枝条;土豆、大蒜头;落地生根的叶;大丽菊、蒲公英的根;夹竹苹果或苹果树

39、等其他适合压条法繁殖的植物(有条件的最好在学校的苗圃进行);枝剪、刀、草木灰等必要的工具材料。学生准备:花盆或合适的替代品、土、剪刀、塑料袋、水、杯子;自带的植物(可以不带,选用教师提供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揭示课题:我们都知道把种子撒到地里可以长出新的植物,可是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板书课题)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1.提问: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2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植物繁殖方式的资料,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吧3 .学生分组交流,并把交流结果记录在交流记录表上。(小组内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教师指导了

40、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交流记录表:植物名称繁殖后代的方法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4 .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5 .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6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7 .师生共同探讨。三、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一一杆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1.谈话: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2 .讨论: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

41、殖?3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4 .谈话: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又适合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来培育的植物,也谈了谈具体打算怎么做的设想,可是大家的想法是不是对呢?老师课前查了一些资料,做了一个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5 ,播放电脑课件。讲解:有些植物,例如夹竹桃、葡萄等,把它们的枝条向下弯到地面,在挨着地面的部位用土压埋;过些天,这根枝条被土压埋的部位会长出根来;待根长比较多、扎得比较牢的时候,把已生了根的枝条剪下来,它就会长成一棵新的夹竹桃或葡萄。由于这种繁殖植物的方法必须用土把枝条压埋,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压条有些植物,例如月季、天竺葵等,把它们的枝条剪下来,插进土里;过些天,这段枝条埋在土

42、里的部位就会生出根来,逐渐长成一株新的朋季或天竺葵。这种繁殖植物的方法叫做杆插法(板书),“托”也是插的意思。有些植物的根比较粗壮,贮藏营养比较多,用它可以繁殖出新的植物,例如甘薯。春季,把冬季贮存的甘薯贮藏根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过几天,在贮藏根上就会长出许多幼芽;再过些天,幼芽逐渐长大,长出茎和叶,把它们剪下来,便成为甘薯幼苗;把甘薯幼苗杆插在潮湿的土地里,便长成新的甘薯。四、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培植物。1.谈话:现在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培育一株植物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来试验一下了。2 .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3 .教师小结五、总结全课并布置作业:用我

43、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回家种植一棵课堂上没来得及做而自己有特别喜欢的植物,成活后带来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进行介绍13、母鸡生蛋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学会搜集、分析、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2 .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动物繁殖后代的方法是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2 .知道两种基本的繁殖方式,即卵生和胎生。3 .知道动物繁殖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4 .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2 .加深对动物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物主要通过两性来完成繁殖的,动物的

44、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教学准备】1、课前建议大家参观动物园,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2、准备大量的动物图片(最好是成双成对的),猫的胎生录象等3、建议观看动物世界等科教栏目,或阅读有关动物的趣闻书籍【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也有很多繁殖后代的方法,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并交流回答,以有性繁殖的为主)。2、根据学生回答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板书课题: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生殖方式1、播放帝企鹅日记中的迁徙、繁衍片段叙述

45、:这是生活在南极的企鹅,它们历经千辛万苦,翻越雪山,克服各种困难相聚在奥默克为了什么呢?(学生观看交流:它们是为了繁衍、繁殖)那繁殖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接话:对,从原来没有小宝宝到小宝宝出生并成长的这个过程就是繁殖。)2、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了解了企鹅的繁殖,知道了它们是通过生蛋来繁殖后代的。(出示教材第31页上面的图)你们知道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哪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吗?请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根据个人知识储备或意识进行判断辨认、画圈并讨论,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要求说出依据:比如有学生见过鸟蛋、蛇蛋、乌龟蛋等,还有的见过刚出生的小老鼠

46、等。产卵或下蛋的动物: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3、这里还有一些动物是产卵的(出示教材第31页下面的图):猜猜看这些分别是谁的卵或蛋?(学生猜想,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认为,共同交流:四幅图分别是鸭、鸟的蛋和蛙、鱼的卵。使学生明确:由于蛙和鱼的卵是直接在水中受精孵化的,再加上环境等因素,因此数量相对较多,这样才能保证有一部分小生命的存活)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产卵或下蛋繁殖后代的?(根据以有经验互相交流:如鸡、鹅等)叙述:在动物界,有许多动物就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的。我们把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4、像鸡那些从卵中出生的小生命是怎样发育来的呢?它们先发育了哪些部分呢?想知道吗?(学生认真看第32页的图:从受精卵到小鸡出壳的过程,交流感受)5、提问:马和老鼠的宝宝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你们知道吗?(学生互相交流:直接从它们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还有哪些动物宝宝也是这样生出来的?(根据以有经验互相交流:如羊、牛、兔、猫等)6、小猫是如何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呢?它与小鸡的出壳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看小猫出生时的情景,分析与小鸡出生过程的不同:鸡宝宝从蛋里孵化出来的,而猫宝宝是直接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