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和内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二、单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
2、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和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三、单元目标1.会认3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3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 .能借助注释和理解诗句意思,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4 .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5 .学习写书信。四、单元任务群架构(一)学习情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实生活与课文内容的练习,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我创设了“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大情境。在大情境下我又设计了3个情境任务,即“我是朗读者”、“我是讲述人”、“我是小
3、作家”,旨在要学生通过本单元的阅读与表达、体验与感悟,在自己心中播下爱国报国的种子。(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五、子任务主要学习活动我是讲述人一一讲好人物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爱国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清楚人物故事。2 .能结合资料,理解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崇高的形象。(重点)3 .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这节课,我们继续做讲述人,讲好少年周恩来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立下的誓言。孩子们,请清晰而坚定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更是他倾其一生奋
4、斗的目标,请铿锵有力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一梳理事件关系,讲好一位少年的故事1.出示表格,回顾课文中的三件事。4 .尝试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5 .引导学生发现三件事之间的逻辑关系:(1)时间顺序法:按照“十二岁那年个星期天一一新学年开始了”的时间顺序,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2)先果后因法:用之所以是因为”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3)先因后果法:用“因为所以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6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讲少年周恩来的故事。出示评价表格,确定得星等级。7 .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二(2)出示小贴士:要讲清多件事情的主要
5、内容,先要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再理清几件事情之间的关系,最后借助一些关联词语把几件事串联起来,就能说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活动二探寻立志之因,感怀一位少年的壮志师: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立下这一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华不振)1 .关注课文事件,寻找文中的“中华不振”师:课文中多次提到“中华不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中华不振”?(1)学生交流分享周恩来耳闻的“中华不振、预设:“不要随便去”“绕着走”“没有地方说理”“中华不振哪!(2)学生交流分享周恩来目睹的“中华不振预设:中国女人抱着惨死的亲人求助无门;外国人为所欲为,敢轧死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仅不惩处肇事者,反而训斥
6、中国人;围观的国人紧握拳头却只能安慰那个妇女(3)强化情感。师:中国妇女受到欺侮却无人主持公道,那是因为一一(中华不振)外国人为所欲为,逍遥法外,那是因为一一(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不敢站出来伸张正义,那是因为一一(中华不振)2 .借助资料,探究为什么“中华不振”师: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那我们想想是什么造成“中华不振”呢?让我们穿越回到100多年前,看看那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情景。(1)生交流预习时查阅的相关资料。预设:战争一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一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一一闭关锁国、腐败无能,对外讨好外国人,对内镇压国人老百姓一一贫穷
7、落后,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2)教师出示图片和补充文字,感受近代中国遭受的苦难和屈辱。在租界里,中国人遭受百般压迫、侮辱和虐待;电车里,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公园门口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3 .链接大江歌罢掉头东,感悟如何“振兴中华”少年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分量,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但是他深知,光有远大的理想是不行的,还要付诸于行动,否则理想就是空想。(出示)(1)自由读这首诗。(2)指名读诗意,感受周恩来力图振兴中华的心愿。明确: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习更多
8、的知识,才能拯救中国,”邃密穷科”“面壁十年”就是他“振兴中华”的行动。4 .关联关键点,整合信息,梳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1)自由练说。(2)指名说。预设:因为周恩来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又在租借地亲眼目睹中国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还有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赔款,老百姓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中,他深感“中华不振”,在不断地思考中,他认为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振兴中华,所以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工活动三抒发报国之志,书写当代少年之宏愿1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今天你又为何读书呢?1 .方法提示:2 .小组内互读,看看是否将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写清楚。3 .全班交流。邀请同学交流分享,出示评价表格,确定得星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