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2000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同时也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自治区15个挂牌督战县之一。全县198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11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8.1%,其中深度贫困村73个,极度贫困村3个。2015年精准识别确认建档立卡3.66万户15.05万人(含2014、2015年退出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6万户11.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53%o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定位,发挥自身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壮

2、大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积极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围绕灵芝、黑香猪、苗寨凤花鸡等8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融水香鸭、糯米柚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力推进特色产品提升工程,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稳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同时重点发展地方特色品种(猪)、鱼、杉、优质稻、食用菌、中药材、地方特色品种(鸡)“5+2”特色产业。一、主要做法(一)充分利用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带动作用出台相关政策给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3、提供动力和奖补依据。截至2020年6月,全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03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65家、家庭农场106家。115个贫困村均有新型经营主体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带动贫困户11318户。“5+2”产业基地27个,带动贫困户1257户。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公司发放合格的种苗给贫困户种(养),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同时实行保低价回收,贫困户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例如融水塘口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安太乡培秀村、大年乡高僚村等13个乡

4、镇25个贫困村,发放28多万只土鸡给1650多户贫困户养殖并做好售后服务和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2020年也已经发放26只鸡给贫困户养殖,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贫困户提供大量的产品,公司积极加强措施对外推销,土鸡主要销往广西的南宁市,广东省的广州市、佛山市、湛江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城生态农业综合有限公司通过集中放养和分散养殖两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黑香猪养殖。集中放养、统一销售模式,即在公司基地集中放养,以米糠、玉米粉和青饲料为主,伴以微生物制剂发酵后生喂,然后放上山觅食,提高肉的品质。这样既减少成本又环保,还保持原饲料中物质的营养成分,使饲料中的粗纤维易于消化。2017年以这

5、种模式养殖的香猪存栏母猪388头,出栏4500多头,478户贫困户以入股方式参与分红。分散养殖、集中销售模式,即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保障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2017年公司在怀宝镇、安陲乡等乡镇发给黑香猪猪苗2300多头给390户贫困户养殖。2018年在怀宝镇、融水镇、永乐镇、拱洞乡、安太乡、香粉乡、四荣乡、红水乡等乡镇发放9673头香猪给1320户贫困户养殖。(二)加强特色产业产销对接活动制定特色产业产销对接工作方案,通过贫困村农产品出村活动、农产品电商出村工程、贫困村农产品产销对接宣传活动来促进特色产业产销对接。如2020年5月15日,距离融水县城110公里的同练瑶族乡农产品电商中

6、心举行开业仪式。同练乡电商只是融水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融水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途径,通过电商运营、发挥企业力量、联结贫困户、整合地方优质资源,让大苗山深处的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世界。据统计,融水60家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店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紫黑香糯、糯米柚、土鸡蛋、木耳、香菇、红薯等农产品,完成销售额800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2132户,有效促进上万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近年来,加强粤桂协作产销对接活动,在2017年廉江红橙节暨小家电博览会期间,廉江邀请融水12家扶贫协作商户50余人参加展销,2天时间内融水参展的农产品销售一空,并签下订单合同

7、额427万元;2018年,组织广西融水县大城生态农业综合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参加廉江红橙节暨小家电博览会展销活动,销售额9.66万元,达成意向合作1257万元;组织融水塘口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加湛江东盟农产品博览会,销售额957万元,达成意向合作1207万元,融水塘口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展的产品“青壳鸡蛋”喜获2018湛江东盟农产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2020年,同样组织企业参加廉江红橙节暨小家电博览会、湛江东盟农产品博览会等博览会农产品展销活动。二、工作成效近年来,融水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重点发展“5+2”特色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推动

8、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双同步。一是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共投入产业扶贫以奖代补资金4.19亿元,惠及2.8万多户贫困户。其中,2016年使用产业扶贫资金2815.9万元,2017年使用3987万元,2018年使用7430万元,2019年使用10800万元,2020年16600万元。二是“5+2”特色产业覆盖率不断提高,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6753户,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贫困户6625户,参与“5+2”特色产业贫困户28450户,未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1678户,特色产业覆盖率94.43%。

9、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36627户,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贫困户7688户,参与“5+2”特色产业贫困户28285户,未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654户,特色产业覆盖率97.74%o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36552户,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贫困户8258户,参与“5+2”特色产业贫困户27788户,未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506户,特色产业覆盖率98.21%。三、经验启示(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一是加大产业扶贫奖补政策

10、宣传力度,动员有产业发展潜能和意愿的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二是引进和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抵御市场风险保驾护航。三是加大贫困村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使贫困村农产品销出去,帮助农产品增值,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四是发展养土鸡、种植中药材、杉木等短中长项目结合。(二)加强示范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融水不断加大示范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力度,2019年成绩更显著。2019年升级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5A示范区1个,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0个,村级现代农业示范点70个。获得认定的3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为双龙沟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核心示范区、竹韵药香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灵芝生态种植核心示范区。(三)强化督促检查,加速项目推进实施产业专责组为了深入了解全县建档立卡户特别是纳入年度脱贫计划的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及务工就业情况,以及贫困村“3+1”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寻求贫困户脱贫的方法和途径,确保贫困家庭收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进一步推进融水县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实现脱贫摘帽任务。每年年初开始,产业专责组多次深入乡镇、贫困村调研,重点深入融江片等深度贫困乡镇,指导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落实贫困村“3+1”特色产业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