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学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009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石潭记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石潭记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学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石潭记学案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第四篇。L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好像Ia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于尿、环:都是玉饰之:代词,代指这件事尤:格外。 冽:凉。西:向西(名作状)。行:走。篁:竹林。如鸣琼环:主谓倒装乐:以.为乐(意动用法)。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取:开辟。下:向下(名作状)。3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2、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句,以:把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句,以:相当于“而”,连词4 .为垠,为屿,为蟾,为岩。成为妖、屿、崛、岩各种不同的形状。为:成为。垠:水中高地。不平的岩石。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枝,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翠蔓:翠绿的藤曼。6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可:大约。空:在空中(名作状)。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7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

3、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澈:穿透(形作动)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相:一同,相互。8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的西南方望去,看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而:表修饰。4:像北斗星那样(名作状)。蛇:像蛇那样(名作状)。9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势:形状。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名作状)。10 .坐潭上,(省略句)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

4、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悄怆:凄凉邃:深凄:使.凄凉。寒:使.寒(使动用法)。11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久留,就记下这件事离开。以:因为。清:凄清。居:留。而:表承接。去:离开。12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隶而从:跟着同去的。小生:年轻人。小石潭记解词1.篁竹竹林3.为垂、为唯水中高低不平的岩石5.拳拳以辨参差不齐,随风飘拂7.日光下泄冬t9.朗冬远逝忽然U.禳科搴笥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5、13.以其境过演因为凄清15.申而丛者跟随跟从17其岸豹犬牙差互形状19似与游者祖乐一同,相互2.水尤清冽格外凉4.蒙络野级蒙盖缠绕摇曳牵连6.潭中鱼可百件头大约表示约数8.但颦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10.往来却留轻快迅疾的样子12.循检幽学凄凉深14.不可久后逗留16.从小丘四丘向西走18崔氏二个生年轻人小石潭记文言现象一、词类活用1.回神国骨。使动2.从小丘画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3.国见小潭。名词作状语4.皆若囹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5.回折园行。名词作状语6.其岸势砺差互。名词作状语7.日光国/阚名词作状语形词作动词8.心国之意动用法二、特殊句式L如鸣WI环主谓倒装句2.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句3.坐潭上省略句4.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句三、一词多义(一)之1心乐之代词2乃记之而去代(二)而1乃记之而去顺承2潭西南而望修饰(三)以1.全石以为底把2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3.以其境过清因为(四)为1全石以为底作为2.为氓,为屿,为堪,为岩成为(五)乃1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于是,就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