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382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含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3:耳和听觉学校:姓名:班级:座号:一、选择题I.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锁一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 “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 “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 “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 “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3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

2、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比乙音又振动得快4 .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5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

3、植树6 .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7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8 .某同学对下列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

4、乙图中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丙图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音调不同D.丁图中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9.在地震救援中,常用音频生命探测仪,利用探测杆能将废城下的微弱音频信号(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放大,便于确定幸存者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探测声音信号时利用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探测仪更适合于在安静的夜晚使用10 .2022年10月12日,我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再次为全国中小学进行“天宫课堂”授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航天员说话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B

5、.航天员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音调很高C.航天员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D.空间站里的声音传播速度为310s11 .科学需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下面有关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敲击铁块,听不到敲击声用手拨动伸出不同长度的钢尺,听到的音色不同用力敲鼓时,小纸屑的振动幅度变大抽尽玻璃罩内的空气后,还能听到铃声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甲乙丙丁A.乙、丁的音色相同C.甲、乙的音调相同B.甲、丙的音调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13.笑声虽美,但有时候也是可以成为噪音的,关于声音说法错误的是()A.捂住耳朵可以适当的减少听到的噪音B.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离声

6、源的远近有关C.听觉在人耳的耳蜗中形成D.在太空中,不借用设备是听不到对方声音的14 .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CB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15 .2022年3月3日,清华大学博士生江梦南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在半岁时,由于药物导致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关于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江梦南耳聋的原因可能是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7、B.江梦南学习唇语,是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的共同作用C.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T外耳道T鼓膜一听小骨T耳蜗T听神经D.青春期是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的最好时间,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二、填空题16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人的听觉器官是;(2)歌曲需要填词作曲,作曲者谱写的曲是演唱者唱歌时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17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保护

8、听力使用耳机时要遵循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1)耳是人体听觉器官,耳感受到外界声波刺激后,在形成听觉;(2)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主要在于控制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8 .科学课的“活动”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将一根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产生了声音:压紧钢尺的一侧不变,通过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即钢尺的振幅),我们会发现声音不同(填写声音的某种特性);若想听到的声音音调低沉一点,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钢尺。19 .如图所示,在2022年

9、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小号演奏我和我的祖国,44名孩子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1)小号的声音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2)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不同;(3)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防止污染。20 .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罩内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1(I)此实验中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2)将玻璃罩内气体抽去,仍会观察到小球

10、被多次弹开,但是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听见声音,接受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乙中【】内。21 .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1)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15。C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和有关。(2)当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内容也会改变。如图甲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图像,其中的音调高。而乙、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是乐音的波形图。22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生产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一般减少噪声的三种措施为:在

11、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现;在人耳处减弱(1)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2)主动降噪耳机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声方向相反的声波,将一部分噪声抵消,从而实现降噪效果,该过程属于三种措施中的(填序号)(3)长期佩戴耳机有损听力,降噪耳机也不例外下列不支持长时间佩戴降噪耳机的观点有(可多选)A.使用普通耳机听相同分贝的声音时,声波对鼓膜的振动强度比不使用大B.长时间使用降噪耳机会加速鼓膜和听小骨等结构的劳损C.降噪耳机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噪声进入耳中D.降噪耳机不及时清洁,容易将细菌带入耳中23 .如图所示,一群聋哑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教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1)观众看不见领

12、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O(2)聆听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时,其(填“音调”或音色响度)是不同的。(3)聋哑少女听不见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呢?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舞台产生,从而使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24 .小柯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做了笔记如下,请你帮他完成:(1)物体由于而产生声音:(2)分析下边表格数据可知影响声速的因素有:;序号介质温度(C)速度(m/s)A空气O331B空气15340C空气20344D水01450E铁04900(3)喇叭里响起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13、.25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C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和有关。(2)当音调成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也会改变。如图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其中的音调高,而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是乐音的;(3)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声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OOms)超声波声呐(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三、简答题26 .小灵利

14、用周末时间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如图甲),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通过调节活塞来改变音调的高低。吹气U甲乙材料一:向管内吹气时,会使管内空气柱发生振动。材料二:向管内吹气时,管内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大。27 .在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1)养花人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来进行判断的。(2)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

15、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灌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试卷第8页,共15页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28 .午间校歌响起后,同学们进教室自修或与老师在教室门口交流。小明佩戴了降噪耳机,从而减少外界声音对学习的影响。降噪耳机能产生与噪声声波相符的反噪声波,以抵消噪声声波,从而降低噪声,如图甲所示。(1)结合图乙,说明听觉是如何形成的?(2)结合图甲,说明为了降低噪声,降噪耳机产生的反噪声波的特征有哪些?(3)马路上车来车往嗓声较大,小明佩戴降噪耳机骑车。你支持他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29 .阅读下面的短

16、文,请回答以下问题:潜艇的“耳目”一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代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IO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

17、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度化规律是:如果回声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I)声呐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快”、“慢”或“相同”);正常情况下,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25kHz,这种声波叫(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3)反射回来的声波的音调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有关;(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答:;为什么?答:o30 .如图所示为人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其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_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

18、与听觉有关的信息。(2)听觉形成的部位在o(3)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防止胀痛。(4)当外界声音过于嘈杂时,我们常常会用双手捂住耳朵,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在噪声传播途中控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四、探究题31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科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

19、的松紧程度有关。猜想5: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拨动琴弦的力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来了下表所列的5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于是他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经过讨论,小科发现以上5个猜想中有一个肯定不正确,请你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试卷第10页,共15页(2)在松紧程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小科做了以下实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后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长度与横截面积,哪个对音调的影响更大,并说明理由。()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振动频率(Hz)1铜400.84002铜800.82003铜1600.810

20、04铜800.48005铜801.650(3)为了探究猜想3,小科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材料有铁丝、纤维、尼龙,与编号2进行对比)。()为研究声音的特性,小明将一个纸片小人放置于收音机喇叭上方(如图所示),再将其放置于密闭玻璃罩内。请回答下题。32 .打开收音机开关播放音乐,纸片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音乐声是由于()A.喇叭振动产生B.空气振动产生空气C.纸片小人振动产生D.玻璃罩振动产生纸片小人33 .转动收音机音量旋钮使得声音更响,该过程中小人跳动的变化情况是()A.更快B,更慢C.更高D.更矮34 .随后用抽气机尽可能抽尽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A.听得到音乐,小人在跳动B.听得到音乐,

21、小人不会动C.听不到音乐,小人在跳动D.听不到音乐,小人不会动35 .噪音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某学习小组为此开展了“制作护耳器”项目化活动:【选择材料】(1)分别准备四种不同材料,进行隔音效果的测试。在远处固定某一位置放置一声源,选择其中一种材料罩住两只耳朵,慢慢向前移动,当你恰好能听到声音时就停下来,用米尺测量声源到人的距离,重复3次,取平均值。再分别选择其他三种材料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下表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学习小组应选择四种材料中作为隔音材料。材料塑料袋报纸棉布海绵声源到人的平均距离/米5.22.82.11.2【制作】(2)学习小组同学选择合适的材料后,制作了多种样式的护耳器。请你

22、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护耳器隔音效果的因素。:【评价】(3)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下表是针对“制作护耳器”活动设计的评价表。请将表中“”处补充完整;制作护耳器评价表评价指标作品等级优秀合格待改进制作过程和取材难度制作过程简单,取材容易。制作过程简单,取材难度大。或制作过程复杂,取材容易制作过程复杂,取材难度大。隔音效果和舒适性隔音效果好,舒适性高。隔音效果好,舒适性低,或隔音效果差,舒适性高隔音效果差,舒适性低。和【改进】(4)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图所示样式的护耳器。根据评价表,该作品“隔音效果与舒适性”被评为合格。评价小组认为该作品虽然隔音效果好,但是佩戴时挤压耳廓,舒适性较差。

23、为使该作品达到优秀,请你对该作品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O36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Io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实验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1)此实验说明了:(填字母)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由振动产生(2)实验1中,乒乓球的作用是:;(3)实验2分栏筒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IOCm、15

24、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37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

25、”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5ml2.5ml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格(ml)2.52.52.5555空气柱长度(cm)21.5121.51频率(Hz)337488562300337488声强级(dB)757560756075(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一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2)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一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O38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26、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选填大或小)的原理;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减弱噪声。参考答案:1. C【详解】音

27、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声纹锁就是靠音色来辨别是否是主人的。故选C。2. B【详解】A.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B错误,符合题意;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因此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 D【详解】A.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频率高,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A错误;

28、B.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两个音叉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B错误;C.振动越快,频率越高,甲音叉振动快,频率高,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甲音叉振动快,故D正确。故选D。4. A【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色。音调是指声&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详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胡琴、琵琶、羌笛演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故选A。5. B【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详解】A.摩托车排气管装有

29、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B.减弱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利于保护大气污染,故B符合题意;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 C【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详解】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B.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纺织车间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主要

30、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 A【详解】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调,故A符合题意;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 C【详解】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太空中是真空环境,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的

31、振动产生的,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使杯子的振幅大小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D.测量海水的深度是利用的是回声测距,即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底深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 C【详解】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则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也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于白天会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以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用

3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o10. 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航天员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航天员讲课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波不能在真空传播,航天员讲课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3.0xl08ms是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声音中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Ao11. C【详解】A.在水中敲击铁块,声音可以中液体中传播,能听到敲击声,故A错误;B.用手拨动伸出不同长度的钢尺,钢尺的振动频率不同,听到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用力敲鼓时,鼓面的振幅变大,小纸屑的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C

33、正确;D.抽尽玻璃罩内的空气后,罩内就是真空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听不到工作的电铃声,故D错误。故选C。12. C【详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本身有关。A.由图可知,乙、丁的波形不相同,故乙、丁的音色不相同,故A错误;B.甲、丙的振动频率不相同,故甲、丙的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甲、乙的振动频率相同,故甲、乙的音调相同,故C正确;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的响度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13. C【详解】A.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故可以减少听到的噪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声g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由于随着

34、距离声源的距离增大,响度逐渐减小,所以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传播到人耳的耳膜和听小骨,引起耳膜和听小骨振动,听觉就形成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在太空中,是真空环境,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不借用设备是听不到对方声音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A【详解】A.A音响的响度大,B音响的响度小,所以大脑会更容易根据A音响发出的声音作出反馈,这就会使我们产生声源在A、C之间的错觉,故A正确;BC.两只扬声器的作用是放大舞台上表演人员的声音,所以两只扬声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音色相同,所以我们也无法根据音调、音色作出判断,故B、C错误;D.双耳效应

35、是指利用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的响度、时间差等的不同判断发声体位置的方法。由图可知,A、B两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而介质种类、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则左、右耳听到的左右两侧音响发出的声音的时间差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不是根据声速进行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A。15. C【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A.听觉形成的过程是

36、: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答案第4页,共11页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由此可知,江梦南耳聋的原因可能是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故A正确。B.大脑皮层具有运动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江梦南学习唇语,是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的共同作用,故B正确。C.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T外耳道T鼓膜T听小骨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T听觉神经一大脑皮层的听觉神经中枢,故C错误。D.青春期脑的重量及容量以及脑细胞、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不大,

37、神经系统的结构已接近成年,脑兴奋性加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是认识事物和学习的极好时机,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故D正确。故选C。16. 耳朵/耳音调不能【详解】(1)口人的听觉器官是耳朵;(2) 2一首歌曲的作曲,作曲家主要谱写的是演唱者唱歌时的音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歌曲的旋律;(3)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17. 大脑皮层响度【详解】(D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

38、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60-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分贝须少于60分贝,耳机音量须少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少于60分钟,主要在于控制声音响度。18. 振动响度右【详解】口将一根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压紧钢尺的一侧不变,通过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即钢尺的振幅),我们会发现声音响度不同;若想听到的声音音调低沉一点,需要减小振动频率,即增大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那么应该向右移动钢尺。19

39、. 空气音调振动音色电磁波噪声【详解】(1)口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号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了小号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2)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 5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40、,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污染。20. 放大介质耳蜗【详解】(1)口由于音叉振动微弱,不易观察,所以用乒乓球放大音叉的振动。(2) 2将玻璃罩内气体抽去,即玻璃罩中没有空气,能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即音叉在发声,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没有从玻璃罩中传播出来,故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3图乙中8是人耳中的耳蜗,耳蜗是接受信息的听觉感受器。21. 介质温度发声体A乙【详解】(1)口2根据“15”和“空气”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2) 34根据甲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A有3个波峰,而B只有I个波峰,因此A的频率大,音调高。乙中波形非常有规律,

41、而丙中波形杂乱无章,因此乙是乐音的波形图。22. 振动AB【详解】(1)口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2根据题意知道,主动降噪耳机可通过降噪系统将一部分噪声抵消,从而实现降噪效果,所以,该过程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弱。(3) 3不支持长时间佩戴降噪耳机是因为有损听力,例如声波对鼓膜的振动强度比不使用大、加速鼓膜和听小骨等结构的劳损。故选ABo23. 光沿直线传播音色振动【详解】(1)口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答案第6页,共Il页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2)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

42、即不同的乐器它们发出的音色也不同。(3) 3根据题意知道,加大音量后,音箱、舞台的振动幅度加大,使聋哑少女感觉到振动。24. 物体的振动介质的种类和温度音色【详解】(1)口由声音产生的条件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2比较A、B、C知,介质的种类相同,温度不同,说明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比较ADE知,介质的温度相同、种类不同,传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3)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25. 介质温度A甲3000不能【详解】(I)UM2根据题意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2)3由图像知道,相同时间内,A振动

43、2.5次,B经过1次,A比8振动的快,即A的频率大,说明A的音调高;A比8偏离原位置大,A的振幅大,说明A的响度大;由图知道,甲图中的声音有规律,乙图中的声音无规律,又因为有规律的是乐音,无规律的是噪声,所以,甲是乐音的(3)5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声信号。则该处的海深是:4s=vZ=1500ms-s=3000m;2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接近真空的太空测距。26. 见解析【详解】向管内吹气会使管内的空气柱发生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空气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因为向管内吹气时空气柱越短,振动频

44、率越大,所以活塞向上调节时,发出的音调越高。向下调节活塞时,空气柱变长,空气柱振动频率变小,发出的音调变低。27. 音色D【详解】(1)口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有裂缝的花盆和完好的花盆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2) 2向瓶里灌开水,听到声音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的结构和材料不变,音色不变。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大,振幅大,响度大,发出大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大,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听到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水的落差小,撞击力小,瓶里空气振动幅度小,振幅小,响度小,发出小声。瓶内的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易振动,频率高,

45、音调高,听到尖细的“吱、吱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8. (1)见详解;(2)见详解;(3)见详解【详解】(1)听觉的形成一般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经过人的外耳道收集,通过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和鼓膜所衔接的中耳的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又将声音的能量通过卵圆窗传导到内耳,内耳淋巴液的震动引起了内耳基底膜以及柯蒂氏器的震动,从而将声音物理振动的能量转化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通过内耳神经,传导入听觉的中枢、听觉的皮层,从而引起听觉。(2)在主动降噪时,耳机会通过耳机上的麦克风接收到环境中的噪音,再通过芯片模拟出一个波型相反的声波,如图所示,一正一反抵消,传到咱们耳朵里的就是没有噪音的声音。(3)不支持,这样会导致小明无法听到马路上其它信号声音,如汽车的鸣笛声等,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9. 快超声波频率否见解析【详解】(1)1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的声速最小,声呐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2) 2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OHZ的是超声波,正常情况下,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25kHz,这种声波叫超声波。(3)3反射回来的声波的音调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