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5190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测试题(含答案)1.人地协调观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1 .图中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 .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海拔D.水源3 .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A.光热充足,雨热同期B.光热充足,气温口较差大C.光、热、水源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测试)南极洲植物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银白大地也

2、随之转绿,南极洲变绿了。据此完成45题。4 .下列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A.南极洲变绿一实际蒸发量减少一降水减少B.南极洲变绿一地面吸收热量增加一气温降低C.南极洲变绿一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一气温升高D.南极洲变绿一大气吸收热量减少一气温降低5 .引起南极洲变绿的主要植被是()A.针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高寒草原D.苔醉、地衣1.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67题。6.图中为()A.草原C.针叶林B.荒漠D.针阔叶混交林7 .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读“东祁连山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89

3、题。柴达木盆地I东祁连山I河西走廊匚二高山冰雪臼高山死冰雪稀筑植被幽高山垫状植被匚二)高山船草草甸高寒杜1滞丛而金露梅液丛匚二!高寒草原巨塞温性针叶林丘困山地草原山地荒澳草原EmI(D8 .图中处的植被是()A.温带荒漠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 .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坡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多B.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少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1.区域认知下图示意新疆天山大气环流模式。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

4、读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丙处山麓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A.森林B.草原C.草甸D.荒漠11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A.依次呈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依次呈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3.乙地森林多

5、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1.地理实践力(2020天津部分市区联考)某校地理科考小组对附近山地植被分布进行了研学考察,并绘制了“该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 .图中A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为()B.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B.天山D.祁连山A.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15 .该山地最有可能是(A.武夷山C.大兴安岭16 .(2021山东威海市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林线通常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

6、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图中单实线、双实线分别代表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海拔(米)900075()06(MM)45003(MK)1500I南坡I北坡(1)请在下图中将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补充完整,并标注雪线、林线。(4分)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米)北90007 50()图例6 (XM)高山冰雪带4 500Innn高山寒冻冰3 000硬地衣带1 5E高山寒冻草甸0垫状植被带金高山寒整滞从草甸带Z山蚂阔叶混交林带4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推测该山地南坡山麓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3)分析该山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4分)参

7、考答案1.人地协调观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1 .图中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 .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海拔D.水源3 .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A.光热充足,雨热同期B.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C.光、热、水源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答案LB2.A3.D解析第1题,图中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了我国北方地区东西向变化的特征,从“湿寒”到“干旱”,主要是水分的变化,体现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8、正确。第2题,的地域分异是从“湿热”到“湿寒”,体现的是南北向的热量变化,均为“湿”,说明水分差异不大,因此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第3题,地区有高寒的特征,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测试)南极洲植物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3%。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五十年来南极植物陆续出现,银白大地也随之转绿,南极洲变绿了。据此完成45题。4 .下列有关南极洲变绿的影响,正确的是()A.南极洲变绿一实际蒸发量减少一降水减少B.南极洲变绿一地面吸收热量增加一气温降低C.南极洲变绿一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一气温升高D.南极洲变

9、绿一大气吸收热量减少一气温降低5 .引起南极洲变绿的主要植被是()A.针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高寒草原D.苔薛、地衣答案4.C5.D解析第4题,南极洲变绿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实际的蒸发量增多,地面吸收热量增加,气温升高,故A、B、D错:南极洲变绿,冰川覆盖率降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C对。第5题,南极洲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森林的生长,也不可能有草原的分布,只有苔葬、地衣等植物的分布。1.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67题。昆仑山高寒荒漠秦岭一淮河/长落叶阔叶林B.荒漠高山草甸、草原,6 .图中为(A.草原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7 .我国东部森林植

10、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答案6.A7.D解析第6题,我国北部地区植被的分布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表现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大兴安岭以东为森林,以西为草原,贺兰山以西为荒漠,故A项正确。第7题,森林植被的分布与降水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降水丰富的地区最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的季风区。我国北部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小,局限于大兴安岭、长城以东地区,故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小;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川西上地、横断山区以东的大片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树木生长,因而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大,故D项正确。纬度影响森林

11、分布的南北宽度,洋流只是影响沿海的森林分布,地形只是影响局部地区的森林分布,对森林的宽度影响很小,故排除A、B、C三项。读“东祁连山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89题。柒达木盆地I 东祁连山I河西走廊口岛山冰雪目离山亚冰稀疏植被遨高山垫状植被匚二)高山JS草草甸店塞杜的灌丛西金露梅灌从匚二!而家草原EZZJ塞温性针叶林区3山庖草原山地荒漠草原IMl8 .图中处的植被是()A.温带荒漠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 .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坡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多B.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

12、少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答案8.A9.D解析第8题,自然带为东祁连人的基带。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祁连人脉的一部分,其基带的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植被为温带荒漠。第9题,据图可知,山脉的东北坡雪线低,西南坡雪线高。祁连山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而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1.区域认知下图示意新建天山大气环流模式。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读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丙处山麓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A.森林B,草原C.草甸D.荒漠11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A.依次呈现从沿海到内陆的

13、地域分异规律B.依次呈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答案10.D11.D解析第10题,天山地处内陆,降水总体较少,丙处又位于背风坡,图中显示为焚风效应区,降水少,温度高,蒸发强,气候干旱,其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荒漠,故选D。第11题,图中甲为森林、乙为草原、丙为荒漠,其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反映了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故选D。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2 800 Y12.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

14、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3.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答案12.D13.C解析第12题,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较高,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受暖湿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故选D。第13题,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地势低洼的地区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冬季地温过低,夏季土壤水分过多,均不利于树

15、木存活,而地势较高地区就避免了上述问题,因此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选C。1.地理实践力(2020天津部分市区联考)某校地理科考小组对附近山地植被分布进行了研学考察,并绘制了“该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 .图中A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为()A.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15 .该山地最有可能是(A.武夷山C.大兴安岭答案14.B15.AB.针阔叶混交林D.针叶林B.天山D.祁连山解析第14题,依据图上信息,A区域以下为落叶阔叶林,以上为灌丛,A区域为针阔叶混交林。第15题,该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故选A。16 .(2021山东威海市期末)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林线通常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图中单实线、双实线分别代表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1)请在下图中将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补充完整,并标注雪线、林线。(4分)海拔(米)90007 56 (XX)4 50()3 (XM)1 5(M) 0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侏)图例高山冰雪带吧鳖冰硬地衣带高山寒冻草甸 垫状植被带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图例高山冰雪带Imm高山寒冻冰硬地衣带E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2)推测该山地南坡山麓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3)分析该山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4分)答案(1)作图如下。(注意自然带界线北坡高于南坡,且高度数值不要差太大)(2)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坡山麓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相对高度大,水热组合状况垂直变化大,故自然带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