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吉布森简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5334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姆斯吉布森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詹姆斯吉布森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詹姆斯吉布森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姆斯吉布森简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詹姆斯吉布森JamesJeromeGibsonJanuary27,1904-December11,1979,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专长知觉心理学研究,创立了生态光学理论。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麦克奈尔斯威尔的一个长老教会家庭,逝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先进西北大学,后转入普林斯顿大学,并于1925年获该校文学学士学位,1928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就是采完形心理学观点对形状知觉的研究,是他对完形心理学接触之始。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他受早期行为主义者EB霍尔特的影响较大。19281949年受聘于史密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在那里认知了格式塔心理学领导人之一K.考夫卡,受其影响专注于知觉心理学的实

2、验研究。1932年,他和埃莉诺任IeanorJack)结婚,婚后育有两子,埃莉诺后来也成为知名的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6年他在美国空军服役,担任空军航空心理专案计划执行人。由于当时飞机降落依靠目测判断,吉布森研究发现飞机降落成功的关键与驾驶员视知觉能力高度相关,因此,在此期间他创用以运动知觉能力作为甄选飞行员的必要条件。战后回到史密斯学院,在那里写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视觉世界的知觉。1949年受聘于康奈尔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心理学系主任直至1972退休。吉布森因其对知觉的研究而著名。其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以下两点:1 .直接知觉论他在1950年出版的视觉世界的知觉一书中

3、,提出了他创新性的知觉理论。传统知觉理论主张知觉是由刺激引起感觉后转化而成的、间接的,因此称为间接知觉论。吉布森的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人与外界接触的直接产物,它是外界物理能量变化的直接反映,不需要思维的中介过程。他认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因适应环境需要,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据刺激本身特征即可直接获得知觉经验的能力。换言之,知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后天学习的。他与妻子埃莉诺合作采用视崖(ViSUaIdiff)的设计1,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由于他主张知觉由刺激直接引起,因此称为直接知觉论(directperceptiontheory)。物理光学概念是以能量为基础的,但他认为,对人和动物

4、来说能量没有很直接的意义,比如说可见光外波长的光,具有物理学的意义,但对人的视知觉没有任何贡献。因此,他引入了生态光学理论(ecologicalopticstheory),以强调知觉对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在环境中行动,光线来自各个方向,外在空间的每一点的光线分布各不相同。这种光线分布称作“环境光”。环境光对人具有重要生存意义,它的特殊分布提供了空间视觉的信息。研究环境光对人的视觉的作用的科学就是生态光学。他提出了环境光(ambientoptic),环境光阵(ambientopticarray)光流(OPtiCfIOw)、光流阵(opticflowarray)等基本概念。由于生态

5、光学理论以物理光学为基础,对于视知觉的解释又极为简明,特别受到计算器视觉研究者的重视。2 .视知觉生态论根据吉布森1960年以婴儿为对象的视崖实验,及其他学者的验证研究,一般均支持他的直接知觉论的观点。他对于缺乏深度知觉经验的婴儿在视崖实验中的反应,在视知觉生态论一书中,从进化论的观点提出了理论性的解释。他认为人类是两脚着地的动物,行动时头部离地较远,一旦跌倒头部受伤较重。为适应两脚着地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期以来,人类的视知觉系统中进化出一种对三维空间的适应能力,此能力是不需学习的。他的这一理论称为视知觉生态论(ecologicaltheoryofvisualperception)o吉布森于196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视觉世界的知觉:1950作为知觉系统的感觉:1966视知觉生态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