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动画制作(A)》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G动画制作(A)》课程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G动画制作A课程标准课程名称:MG动画制作A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 .前言1.1 课程性质UIG动画制作A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跨专业互选课程,是为对之前所学习的课程的一个综合学习,也是为学生个人作品制作打下基础。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一方面需要学生拥有艺术的美感来设计造型和动画,另外一方面又需要通过电脑技术的手段来辅助实现效果。本课程的核心是要求学生通过技术来辅助艺术达到一定效果的作品。本课程讲练结合,通过展示讲解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制作能力。2 .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从基本色彩搭配和视觉动画规律出发,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
2、生的画面色彩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画面设计思维方式方法,为后续学生的毕业作品创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3 .课程目标3.1 总体目标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首先可以跟着完场教学案例,然后逐步开始自我设计和独立完成短片。掌握MG动画时间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时间动画、转场动画、图形动画等知识点的理解。在创新形式上,引导学生自觉的发现身边存在的各种构成形式,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MG动画表现形式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
3、有效的观察、表现手段。3.2 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掌握图形基础动画和时间原则。掌握动画转场的基本法则,提高影片转场的多样性,以优秀经典影片为指导,进行转场的创作。掌握MG动画的构思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MG动画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形式。2.2.2能力目标能熟练操作AE的图层面板属性。能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运用动画的表达手段,来控制时间和速度,从而实现有节奏的运动动画。能完成课程主题布置的任务。2.2.3素质目标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MG动画的实践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有效的观察、表
4、现手段。3.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教学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参考学时1初始MG动画理解MG动画的类型MG动画的定义,以及在和新媒体交融过程中所呈现出现新形势的动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学习方法2形状动画训练点、线、面动画讲解通过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来完成动画效果的制作,提升学生对于基本图形的认知12点、线、面动画实践3时间动画练习理解动画曲线通过对动画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通过时间来表达物体质感的基本规律,为影片动画的效果增添效果。12理解不同的动画曲线对动画的影响动画曲线实践4角色动画DUik骨骼动画的认知通过对引入DUik绑定工具,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让学生可以根据日常生
5、活运动规律来创造动画,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12骨骼变形器动态效果反向动力学5动态图片制作动态图片的定义动态插画的制作动态海报的制作理解动态插画的要素,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静态图形运动化转化。104.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MG动画设计5项修炼:文案+脚本+图形+动作+后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零基础学MG动画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2月第二版4.2教学建议依据“学中做、做中学,让课堂“动起来”的理念和要求,在项目中,除理论课外,实践课程已项目引导,让学生分组建立团队合作,每个学生完成各种风格的影片色调,让学生在实践去认识和应用理论。通过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点评,使
6、得他们可以无则加勉,有则改之。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本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实训操作的重要性,考核以实行随堂考核,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训练为主,基于过程的期末考试为辅的形式。每个阶段的平时作业为平时成绩,最终的项目成品作为期末考试。具体比例如下:学期成绩为平时实训作业成绩(40%)加期末考试成绩(60%)o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完善建设课程慕课及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优秀作品的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各种优秀作品。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应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教师。含高清投影机和教师机的多媒体系统的多媒体教室、网络、彩色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4.6其它说明MG动画制作A是一门分方向的基础课,随着表现艺术的发展,所表现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同时在各种广告和宣传片中被大量应用。因此这门课程需要和当代艺术和新媒体艺术高度结合,特别是在以数字为主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MG动画的表现是之中主流的表达方式。本课程实训项目贯穿教学始终,实训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好形式,现场答疑、点评是促进学生练习的主要形式。本课程课内课外相结合,以严谨的课堂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