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91388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3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l+220.00)道路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4、道路工程地质评价134.1场地现状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34. 2地震效应评价134. 3道路工程地质评价与工程措施要议155、路基评价205. 1路基均匀性及干湿类型评价205. 2特殊性土评价205. 3地表水体对拟建工程的影响评价205. 4路基持力层及路基建议206、结论建议211、前言4Ll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4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依据4L3勘察等级41.4前期工作5L4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61.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62、场地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82.1地理位置及交通82.2气象水文8

2、2.3地形地貌82.4地质构造82.5地层岩性82.6水文地质条件92.7水土腐蚀性判定92.8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9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93.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103.3土、石工程分级及可挖性123.4地基承载力确定131张30张112张附图:1、工程地质勘察平面图(1:1000)2、剖面图(1:500、1:200)3、钻孔柱状图(1:100)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件:1、合同2、委托书3、纲要4、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5、波速测试报告6、外业见证报告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依据本次勘察主要依据: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JTGC20-201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合同、委托书要求执行。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本工程的设计提供拟建区内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资料,根据勘察委托任务本次勘察具体任务是: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有无影响场地稳

4、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2、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地质构造,厚度及其工程特征;3、对场地及道路两侧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4、对拟建物采取的基础类型、基础持力层进行分析评价。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提供岩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地基基础设计的有关岩土参数。1. 3勘察等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划分,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由于填方边坡最高达1、前言1.1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000-K1+220.00)道路项目位于高新技术

5、产业园,本项目设计单位为。受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该工程进行一次性勘察。拟建项目位于,E标准分区内,太山二路南延伸段位于绕城高速南北两侧,悦复大道东侧,悦港北路以北区域,分布于悦港中路南北两侧。太山二路南延伸段道路工程总体自南向北展布,起悦港北路,起点里程桩号K0+000,坐标X=91040.732,Y=62274.105,设计起点高程264.14Inb本次委托范围为(K0+000Kl+220.00)本次勘察终点里程桩号K1+220.00,坐标X=92230.058,Y=62353.169,设计终点高程291.693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道路全长2

6、200.0Onb标准路幅宽度26m,为双向4车道;拟建道路均为路基工程,道路两侧形成边坡具放坡条件,边坡安全等级一级,设计拟采用分阶放坡处理,挖方区考虑基岩按照1:1放坡,遇土层按照1:L50放坡。挖方边坡第一级坡高8m,8m以上每8m为一级,各级边坡间留2m宽碎落台,碎落台设2%蝴的外倾斜坡。挖方边坡坡顶外有雨水向路基范围汇集时,在坡顶外4m占地红线内,靠占地线一侧设置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填方区设计:全线路堤利用路基挖方中的符合填料要求的土石填筑,填方边坡上部8m为第一级,坡比1:1.5,8m16m为第二级,坡比1:L75,16m以下每8m为一级边坡,坡比1

7、:2,两级边坡间留2.Om护坡道。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置临时排水沟。对于已建道路直接采取对接方式,对于规划道路设计标高采用平接,先建本道路,规划道路后期修建。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表二:初步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史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级的建设项目。本次勘察场地电杂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他设地其建场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旦其彩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本次勘察场地无不良地质发育.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

8、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陡坡影响面积不到建设场地面积的1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本次勘察项目场地高.峡库区外侧水平距离大于100ma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本次勘察项目场地内无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他设目其建项1息建筑规模大于50万n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南层建筑。本次勘察项F

9、l为道路勘察。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OQn1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无隧道。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生跨跨径15O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本次勘察项目为道路勘察,无桥梁。不需进行初步勘察注:1、判定结果为“需进行初步勘察”或“不箫进行初步勘察”;2、“需进行初步勘察”的工程将本表纳入该工程初步勘察文件12.37m,挖方岩质边坡最高达22m,为超限边坡,破坏结果非常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勘察等级提升一级,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甲级。表1

10、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类别-地杂度-场的程复杂中等匏杂简单地形、地貌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坡角般525等杂中复岩层倾角()55岩土特征场地上漫多为素填上、粉质粘上、下伏沙溪庙组泥、砂岩。岩体完整程度较完整土层厚度(In)土层厚度一般28.0,局部达16.OO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良地质现象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无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相邻建筑影响程度拟建道路附近无相邻建筑物1.4前期工作(1)1975年1977年由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完成1:20万重庆幅区域水文地质调查。O1981年由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1:20万重庆幅地质调查。(3

11、)2015年由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完成的重庆市两江新区2015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报告上述成果资料为本次勘察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层岩性、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资料,对本次勘察工作的布置及评价具有实际意义。要在边坡地段采取:土样12组,主要在原始沟谷土层较厚地带采取,试验项目为土常规及腐蚀性试验,波速测试3个孔作声波测试,主要进行部分基岩的完整性测试。本次勘察于2017年3月8日进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经审批后,于2017年3月9日进场施工,3月18日完成野外作业,3月19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本报告,于4月1日提交内审后的中间资料,后由于设计方案调整,里程桩号由

12、(K0+201.474K1+353.77)改为(K0+000K1+220),道路标高及道路轴线也有相应改变,业主委托我院结合更改后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已实施钻孔,部分地段增加钻孔,调整勘察报告,我院及时通报总工办,进行刚要变更,增加钻孔12个,增加剖面1条,延长剖面8条,根据设计方案,调整纵断面,于4月12日再次进场施工,4月14日完成野外作业,4月15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完成工作量见下表表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目单位工程量工程地质测绘km20.25测量钻孔个112剖面1:500m/条1267.79/11:200m/条3264.11/29钻探钻探进尺m/孔1934.30/112取样岩样组18

13、土样组12水位观测孔112波速m/孔67/31. 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照执行“规范”中有关规定及甲方委托书要求实施。勘察中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测量、钻探、提水试验、室内样品测试工作。1、工程地质测绘以甲方提供的附有道路总设计平面图的1:5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测绘面积约0.25km)测绘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着重调查地形地貌、特别是微地貌特征,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以及不良地质问题、分布,在图上圈出分布范围,调查了解土层的形成条件、颜色、颗粒组成、结构、特征;调查了解岩层的出露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

14、判定结果境坡其响域环边及影区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干1倍边坡高度。本次勘察范围超过1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Il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领结构面影响范围。本次勘察的国大于外简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围3对干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用线到坡顶线外例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5倍边坡高度.本次勘察范围超过1.5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国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丁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

15、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本次勘察范围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剪出口位置满足勘察范围坑坡其响域基边及影区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用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本次勘察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困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本次勘察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困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助察范闱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本次勘察无基坑边坡。满足勘察范困注:1、勘察单位应按照本表逐条进行判定,并将勘察范围线在勘探点平面位置图中标明。2、判定结果栏填“满足勘察范围”或“不满足勘察范围”。1.4勘察工作布

16、置及任务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钻孔布置是根据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坐标为重庆独立坐标,黄海高程)及拟建物平面位置,按照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要求,参照执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其勘探点主要沿拟建道路中心线,挖、填方段位置布设,并考虑地形变化地带布置,共布置钻孔112个,剖面30条,其中纵剖面1条,横剖面29条。拟建物钻孔深度进入预计持力层以下48m,控制边坡钻孔深度进入破裂面以下35m。设计取岩样18组,试验项目为天然、饱和抗压强度试验(16组)、三轴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试验(6组),三轴压缩强度岩样主版),测试成果真实可靠。5、水位观测

17、勘察过程中,对每个钻孔均进行地下水观测,钻孔终孔后观测水位,24小时后再观测一次水位,提水试验在钻孔终孔后观测水位,然后抽干钻孔内循环水,每隔5分钟观测一次水位,24小时后再观测水位一次。6、取样及室内试验采取的土样采用的是薄壁取土器进行现场采取,取样等级为I级,岩样按岩芯取样,取样方法按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进行采取。所采集土样、岩样采用石蜡密封,运送过程中用稻草作样品间垫层。室内土样试验遵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T999)、岩石试验遵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执行,完成工作量满足技术委托书及规范要求,达到了本次勘察

18、的目的。试验成果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满足了对场地岩土体特征评价和提供基础设计参数的需求,试验由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完成。7、勘察文件编制图件采用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通过鉴定的QUiCkGee1.2成图采用AutoCAD2006作为图件编辑软件,采用MiCrOSOftWord(2003版)作为文字编辑软件。各项资料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本次勘察工作质量符合要求。8、外业勘察工作见证在本次地质勘察施工过程中,由业主代表终孔时测终孔深度并签字,并委托见证单位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对外业施工进行旁站见证,见证负责人为彭浩,见证章号为:YKJZ-2310370-0031;见证员为任义,见证员印章号:YK

19、JZ-2310370-0032;见证员对勘探进尺、取样数量等野外工作进行签证,并由见证单位出见证报告,确保了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综上所述,各项勘察工作手段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执行,勘察成果报告已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现将获取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并编制成勘察成果报告,可供规划设计和施工使用。情况,岩石成份、结构、厚度、风化程度及产状以及裂隙发育的规模、规律和特征,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小于3mm。2、工程测量钻孔位置及剖面测量由我院工程测量人员采用GTS-336全站仪实测。工程测量所用控制点及成果由甲方提供(见表2)。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坐标采用重

20、庆独立坐标系。表2测量控制点一览表点名XYH备注L030492742.00862325.975282.052L030392608.12062373.464290.481用GTS-336在L0303设测站,以L03(H为后视方向作支导线(光电)测量,引点到区域内,然后以极坐标法布设钻孔放样112个。坐标系为重庆独立坐标系,采用黄海高程。定位误差小于01m,孔口高程测量小于0.Ohn,钻孔及剖面测量工作的精度均达到规范要求。3、钻探由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钻探队进场施工,钻机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投入XYTOo型钻机4台,钻探方法采用回转岩心钻探方法。开孔口径中IlOnlm,终孔口径91un,对

21、土层采用无水或小泵量清水钻进,基岩采用小水泵量清水钻进。钻探工作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土层回次进尺不超过1m,基岩回次进尺不大于2m,保证岩心采取率,填土层及强风化基岩层采取率平均值大于65%,粉质粘土采取率平均值大于90%,中风化基岩层平均采取率大于80%。岩样利用钻探岩芯取样,钻孔终孔24小时后测静止水位,水位量测精度误差小于0.01%4、物探测试:本次物探采用设备RSMSY5声波仪(配40KHZ-发双收换能解,100KHZ夹心换能器)及RS1616K振动试分析仪(配38HZ三分量换能器)测试,测试执行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R50021-2001(2009

22、年2.4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线路位于悦来场向斜东翼,无断层分布,岩层呈单斜产出。在场地内基岩出露处测得岩层产状为-285/55,无充填,场区岩层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并测得2组构造裂隙:1.1:1200/25,裂面平整,微张开,少量泥质充填,可见延伸25m,间距一般0.51.5m,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1.2:168o182。Z70o85,裂面平整,微张开,少量泥质充填,可见延伸约47m,间距l2.0m,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2. 5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主要分布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lcd,),局部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层(Qj),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

23、中统沙溪庙组(Jzs)砂岩、泥岩组成,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J。素填土:(QJ):场地素填土主要分布于里程K0+550-K0+700处,红褐色,结构松散稍密,梢湿主要成分由风化砂岩、泥岩碎块及部分褐色粉质粘土组成。块径548cm,土石比3:7。该层厚度0.50(ZY47)14.IOm(ZY49)回填时间约3年;残坡积土层(QF):为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整个场地,红褐色,可塑硬塑状,刀切面稍具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丘体地段土层夹泥岩小角砾。该层厚度0.2(ZY81)7.OOm(ZY95)o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is)泥岩(Ms):分布于道路全段,紫红色,暗紫红

24、色,组成物质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重,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与砂岩呈互层状分布,为本场地主要岩层,揭露厚度05(ZY87)28.5m(ZY21)砂质泥岩(Sm):分布于道路全段,暗紫红色,褐灰色组成物质以粘土矿物为主,2、场地气象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道路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园区,拟建太山二路南延伸段道路本次委托终点为堕井镇附近,周边有相当数量的施工便道及部分村间道路、机耕道可行,交通条件较好。2.2气象水文场地属亚热带暖湿气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多年平均气温18.2,最低气温-2.5(1977年1月30日),最高气温43.5(1933年8月8日9日)

25、,具四季分明、垂直分带显著的特征。区内常年雨日140天左右,平均日照134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319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04.5mm,年平均大气压989.Ohpa,年最大降雨量1479.5mm,雨量主要集中在5到9月份,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Fl最大降水量为93.9mm,口雨量可达184.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常年风速较大,以西风为主,年平均风速L3ms,年最大风速250mso勘察区内未见河流穿越,地表水体以场区北西部冲沟处人工鱼塘为主,局部存在季节性冲沟。2.3地形地貌勘察区属于浅丘剥蚀地貌区,主要为一丘陵斜坡,拟建道路由

26、南向北展布,场区南部在拟建道路左右两侧发育宽缓冲沟,冲沟走向与拟建道路一致,沟宽约2060m,呈阶梯状宽缓农田,一般坡度35。,阶高约0.5L5m。两侧斜坡较陡,坡度约1025,场区中部已基本整平,北部主要为丘陵斜坡地形,发育4条宽缓冲沟,冲沟走向由东向西,横切拟建道路,场区内最高点位于K1+250右侧斜坡顶部,高程为300.36m;最低点位于道路K0+250右侧处的冲沟,高程为253.53m,相对高差46.83m。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判定:按H类环境,以上土样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

27、蚀。2.8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未见埋藏的沟浜、墓穴、孤石,勘察区地势起伏较小,不存在地面变形、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本次勘察共取岩样18组,试验项目:密度、干湿抗压、三轴压缩。取场地内粉质粘土6组,试验项目为土常规、天然及饱和快剪试验。对本次测试指标及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归纳后进行分道路段进行数理统计,并将其数理统计指标,试验成果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有关公式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见表5.2。统计公式如下:算术平均值:I)=红n标准差:_Yu-7z,plhn变异系数:=J统计修正系数:

28、WI*+竿6标准值:ka0式中:,一某个指标值;n-参加统计的数据量。含砂质重,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与砂、泥岩岩呈互层状分布,为本场地主要岩层,揭露厚度2.2(ZY67)20.9m(ZYl9)。砂岩(Ss):分布于道路全段,灰色,灰黄色,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多数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高,与泥岩呈互层状分布,揭露厚度Lo(ZY91)23.8m(ZY34)3、基岩面及强风化带的分布特征场地基岩面起伏较缓,岩土界面倾角1030,强风化层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颗粒状,厚度在0.304.90m,强风化带起伏与岩土界面基本保持一致。各孔岩、土层及基岩强风化层情

29、况详见钻孔数据一览表(附表一)。2.6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区场地主要为丘陵斜坡,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除场地终点端可见一人工鱼塘外其余地带未见地下水出露;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匀,丘陵斜坡地带厚度较薄,宽缓冲沟地带较厚,下伏砂、泥岩连续较完整,场区发育多条宽缓冲沟,有利于地表水及大气降雨汇集,但勘察期间为枯水期,未见地表水汇集,故拟建场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贫乏。场区基岩裂隙多呈闭合状,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场区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贫乏。各钻孔终孔后,均将钻孔内的钻探残留水抽干,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位观测

30、,未见有水位,场地在勘探孔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贫乏。2.7 水土腐蚀性判定拟建场地地下水情况简单,周边无污染源的厂矿企业,根据重庆地区经验,道路场地内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周围无污染源,据环境条件及土工试验成果报告判定,依据岩土工程该组粉质粘土,平均天然含水量:23.54%,天然密度1.99gcm天然孔隙比0.69,塑性指数12.54,液性指数0.31,天然凝聚力标准值:26.23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1.02,饱和凝聚力标准值:16.92Kpa,内摩擦角标准值:8.42,压缩系数平均值0.37MPaI压缩模量

31、标准值4.39MPa,为中压缩性可塑状粉质粘土。表3.2-2硬塑状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土样编号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十粒比班饱和密度大嫩孔隙H-液眼熨限口性指数液性指数士的压缩性天然快剪峰值泡和快剪峰值WoG,eW1wPILHPR出压缩莪W压缩Itt阳凝聚力内廉擦角凝聚力内摩擦用e叫.2Eg40.010.04().073.121.761.60().050.06OS0284.071.073.14().86变异系ft0.100.020.000.020.100.100.090.130.160.110.050.060.140.090.170.10修正0.940.991.000.990.950.

32、950.950.930.910.940.970.970.920.950.910.95标准值().290.53().3643926.2311.0216.928.42岩性孔号块体密度(gcm3)单轴抗压强度(MPa)天然三轴压缩强度天然抗拉强度(MPa)天然饱和C,)C(MPa)泥岩ZY82.575.653.492.575.413.842.576.223.34ZY212.534.222.6131.6I0.3032.544.812.490.2782.533.742.580.229ZY692.52.942.022.53.31.922.53.561.75ZY752.513.011.852.513.312

33、.162.523.71.95ZY762.513.351.9531.90.90.1772.53.632.020.1522.52.992.190.203ZY932.53.672.262.493.842.492.493.262.56ZY652.576.13.772.585.273.682.576.393.74ZY992.585.613.252.595.233.522.586.163.72ZY10932.61.30.2280.2020.251统计数n242424339平均值2.534.392.7132.031.070.23标准差0.Ol1.200.740.05变异系数60.010.270.270.21

34、修正系数九0.900.900.87标准值t3.962.450.20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泥岩:密度为2.53gcm天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3.96MPa、2.45Mpa,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为极软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泥岩岩石抗拉强度6=0.20MPa,粘聚力C=l.07MPa,摩擦角9=32.03;泥岩岩体抗拉强度6=0.080MPa,粘聚力C=0.28MPa,内摩擦角0=26。该组粉质粘土,平均天然含水量:20.10%,天然密度2.05gcm天然孔隙比0.59,塑性指数11.86,液性指数0.12,天然凝聚力标准值:34.84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3.12,饱和凝聚力标准值:21.93Kpa,内摩擦角标准值:9.97,压缩系数平均值0.33MPaI压缩模量标准值4.61MPa,为中压缩性硬塑状粉质粘土。综上本场地粉质粘土为中压缩性可硬塑状粉质粘土。3、岩样,作密度、天然抗压、饱和抗压、三轴压缩;(*岩石抗剪强度数据个数不具备数理统计,按经验取0.9的修正系数,将平均值按修正为标准值)市政工程地质勘查规范。8)50-174-2014中9.2.89.2.9(62),岩体抗剪强度、抗拉强度采用岩石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折减(较完整岩体:值折减系数取0.40,中值折减系数取0.90,C值折减系数取0.30,未考虑时间效应)表3.2-3中风化泥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