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050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焦老师发红包”作文讲评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一、审题请就焦老师、学生或

2、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1.焦老师的表现:课后发红包,运用了红包奖励(金钱奖励、物质奖励、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一一你对此的态度(看法)是?2 .学生的表现:“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为了红包(金钱、物质奖励、功利利益)而学习你对此的态度(看法)是?3 .家长的表现:明确反对,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你对此的态度(看法)是?(补充:对老师表现的看法、对家长表现的看法,得出的立意有可能是相同的)二、参考立意(一)赞成:1.红包教育无可厚非2.红包奖励,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3.适当物质奖励,促进教学(二)反对:1.红包教育该休矣!2.红包奖励,教学趋向

3、功利3.物质奖励,教学变味4 .功利教育,后患无穷!5.不能为了金钱而学习6.驱除功利,还学习一片纯真(自觉)立意存在问题:1 .写非所问。如“红包奖励,值得效仿!”(材料都没有问你该不该效仿!)又如题意是要你对“发红包”这件事表态(赞成还是反对,好还是不好),你大谈特谈“高雅教育的好处”,或者谈应该怎么怎么做,都是偏的!2 .功利是贬义词,那么“教育多点功利又何妨”这个立意肯定不行,“红包教育又何妨”则可以。3 .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可以就事论事,如“课后发红包,新颖有效”“红包教育该休矣!”;也可以略加升华到“物质奖励”“功利教育”。但一定控制在“略加”这个度,如果立意为“要有创新意识”“

4、教育须创新”,都是范围太大,偏离材料了。4 .切记立意要小!记得给立意加上镣铐。找出原材料限定的范围,一是属于教育、教学、学习方面的;一是红包、金钱、物质、功利只有将两者结合,才是最安全的立意。如“新颖教育值得点赞”“红包奖励无可厚非”就偏了。三、思路本次作文最大问题就是:一一思路不清,层次不明!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尤其是没有分论点!不懂从不同的角度谈论,反反复复谈同一个意思。例如支持红包教育,全文反反复复出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几句话,缺乏深度与广度。四、论证存在问题(一)论证肤浅,强盗逻辑。如:L“物质奖励,教学变味”,通篇点变味、变味、变味,反正就是变味了,打死也不告

5、诉读者变成了什么味。2 .“绽放红包之花”,课堂变花海啊,五颜六色啊,饶有别致啊美则美矣,但是没有深挖究竟是什么花。(其实可以深挖为动力之花、正能量之花、自信之花)。3 .显得武断。如“莫让教育低俗化”,有个分论点是“教育的低俗化就是唯金钱论”,主客颠倒,武断毕现。又如“教育是有功利性的”“物质奖励激励我们为之奋斗”“如果没有物质奖励,懒散的学生就会变多”。(二)无例子,空泛,虚谈。如何举例?1 .可举相似度极高的例子。如,江苏某县城中学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10斤猪肉,让学生与家人分享获奖的喜悦。2 .可类比举例。举性质相同,但领域等表面形式不同的例子。如,英语老师十分浪漫,上课前放经典电影、英

6、语歌如,老板发福利类比举例,只要抓住两者相同的本质一一物质奖励,那么可举的例子就变多了。但注意末了一定要扣回原材料。(三)论证最要注意的问题:时时处处扣回中心论点(原材料)五、谋篇布局第二段写太长,段落安排不科学。一一谋篇布局可参考容高作文世界(三)第22页第8页,及容高16级学生的各篇例文六、其它问题1.题目只是一个名词。如“红包教育”“教育方式的低俗化”。最好的标题是观点化的,其好处是读者看上去一目了然、自己写作过程可一以贯之、浑然一体。2 .错别字造成被扣分:一味。不会写的字留空?填拼音?(高考是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3 .不足900字。七、学生作文精彩荟萃(一)写得好的思路【

7、例1】中心观点:莫让教育功利化1 .教育的功利化,是传播知识的刽子手2 .教育的功利化,纵容了虚假,迎合了谄媚3 .莫让教育的功利化,让知识真正滋润学生的心灵【例2】中心观点:“红包教育”会使教育变味1. “红包教育”会使教育变铜臭味。2. “红包教育”会使教育变腐化味。3. “红包教育”会使教育变“脱古味”。【例3】中心观点:“红包教育”不可取1 .红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教育。2 .红包教育,是教育方式的低俗化。3 .社会浮躁,人性迷失,教育者应该(二)写得好的第二段例4中心观点:红包教育值得我们点赞(第二段)家长的质疑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对教育的关注,但我认为对于“变得功利”的担忧未免

8、有些许神经过敏。众所周知,微信红包的实际“含金量”其实不大,这微小的奖励虽与金钱挂钩,但引发功利性这一说法就显得小题大做了。家长要相信学生们纯洁善良的内心,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喜爱红包教育的趣味性而并非追求金钱的奖励。因此焦老师的红包教育方式使学生更乐意接受教育,值得我们点赞!(评:在第二段,一分为二看问题,段末再点中心论点)(三)举相似度极高的例子【例5】中心观点:红包奖励不是功利教育的替罪羊(第四段)其次,我相信焦老师的经济实力有限,这种方式也并非长久使用之计。微信红包这种形式让学生有了新鲜感,从而产生回到课堂的动力。与其说这是“钱”,不如说这是一种推力,只要认真上课就能得到一份奖励,学生

9、得到红包心里高兴,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我们平日考试的班级奖励制度和个人的奖学金,同样也是发钱,同样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大家都习以为常。怎么到了发微信红包就变成功利教育了?家长为什么不把微信红包看做只是奖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小奖品呢?(评:举相似度极高的例子,可惜欠缺对家长思想根源的深层挖掘)【例6】中心观点:红包教育不可取(第三段)红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教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竟然有老师用“钱”引导学生上课,这无疑是让本该淡泊名利、单纯高尚的教育充斥在铜臭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如此,还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又如某大学的老师公开在课堂上卖燕窝,不买的学生就

10、不能修得相应的学分,和红包教育一样,这种种心塞的现象,让人在唏嘘之余,不禁要深刻地反思,教书育人,岂能“利”字当头?现代的步伐越快,人性越容易迷失,红包纷飞的课堂是否还能保持单纯?红包教育使教育陷入了令人担忧的功利误区。(评:举相似度极高的例子,不错。)(四)类比举例【例7】中心观点:对红包教育不可神经过敏(第三段)红包教育是对好学生的一种物质鼓励。在奋斗的过程中,适当的物质鼓励必不可少。宋朝士人杜慧度就充分发挥了物质鼓励的积极作用。杜慧度与逆贼卢循作战时,当时卢循手握精兵,人数也比杜慧度方多,看似慧度必败了。但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全部拿出来充当部众的奖品,将士作战情绪高昂,无所畏惧,英勇杀敌,最终取得完胜。是的,很多时候适当的物质鼓励必不可少。用于打仗,可使士兵以积极态度上战场,固若金汤的城池也将被攻破(评:类比举例。可惜末了未能很好地将“红包教育”与例子对比、从而达到肯定红包教育的目的)【例8】中心观点:红包教育该休矣!首先,红包教育是一种创意,可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如当初智能手机刚刚进入市场时,人人排队疯抢,到现在人手一台智能,再无新鲜感,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态度也就平淡了很多。所以说红包教育不实用。(评:类比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