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7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立足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7篇“立足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摘要: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我校近年来在校本研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学校着眼未来,以教师为本,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集教学研究和培训为一体,以分层培训为亮点,全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群体,初步形成了教师校本研训的特色。关键词:校本研训教师专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党和政府对广大教师的爱护和有力鞭策,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
2、个新课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形势?怎样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呢?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现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就教师个人而言,当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才能拥有“能量”与“太阳”!就学校管理者来说,应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予以必要的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以务实的精神,积极地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求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校本的培训方式,努力使学校从过去的仅被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转变为
3、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地方,使学校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校本”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学校。“校本”的教师培训从本质上讲应该属于行动研究范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培训方式。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现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我们实施了结合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师培训工作一一“校本研训”,为教师提供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和过程,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紧密相连。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
4、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一、营造研训氛围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已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本身,只有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开展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以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一)转变观念,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动机。人们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必须想要学习。在参加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触动教师“我要学”的学
5、习动力,而不是“要我学”。即使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要我学”的情况,也必须通过培训来改变这些思想。人们可能是因外在因素而产生学习行动,如争取工作表现更出色、晋升、加工资、学历文凭等,但促使学习更有效的则是人本身内在的动机一一获得自尊、更多的认知、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成就感等。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活动很多,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些自主学习活动就可能更容易进行和得到保证。校本培训过程应该更多地回避“强制性”的培训1/学习活动的开展。(二)参与过程,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参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我学习的负责,这一点尤其适合校本研训中教师的学习。教师是成人,
6、成人的心理学定义是“一个达到了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自我概念的人”。所以,我们在校本研训过程中突出教师的参与性,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主动学习。(三)关注个性,满足教师主动学习差异性。教师培训以教师为本,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在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同样适合。因此,我们制定的校本研训计划,充分考虑到学校中每个教师的需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参与到研训之中。我们每学期两次的教师分层座谈、讨论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了解每个教师的发展需求,与教师一道共同制订个体发展的目标,并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融合到整体的校本教师研训之中。校本研训在本质上就是学校中每个教师发展的学习计划的统合,教师个人发展的根本
7、动力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内在努力,也就是主动的学习,由此,我们校本研训的框架体系中包括适合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这样,现校本研训能更好地满足学校中每个教师个体需要的价值,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和最大化的效果。二、精选研训内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我校对教师的研训,在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实践的过程。如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我们进行了教案精备辅导、“说课”辅导、“评课”辅导、教学基本功训练(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定期向教师下发“现代教学理论学习材料”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我们依据理论联系的原则,要求教师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运用于课堂实践,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本校学
8、生实际出发,开展同一教材集体备课活动,共同分析研究、共同执教,撰写教学反思。这一过程让教师群体成为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共同体;这种校本研训模式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很多执教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使他们在教学知识面和教学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从这一点来说,研训一体的探索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性,是我们校本研训的另一个特点。例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我们采取分A、B班的办法。A层班主要是针对中老年教师,我们着重于基础知识,主要是会运用WORD、及EXCEL,进行普通的编辑、文字处理、网上信息的浏览、下载、收发邮件等;B层班主要针对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
9、年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注重对他们进行FLASH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三、灵活研训方式关注教师岗位特点(一)常规性教师培训,关注教师整体性。我们的常规性教师培训是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总结传承校本的优势经验,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以及不同阶段段中教师的教学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老师明确实际操作的抓手。这一层面的培训主要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方式每双周五下午3点至5点为全体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每单周二、三的下午第一、二节课分别是语文和数学教研大组的学习时间单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是技能大组的业务学习时间。教研组是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我们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教导处分管主任为教研
10、组大组学习活动第一责任人,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教研性和实效性。期初分管主任负责指导教研组长依据教导处制订的工作意见和教师的需求拟订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的学习组织性和纪律性都非常强,学习有严格的点名制度,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到教研资料有积累,活动过程有记载。每学年校长室和教导处将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年度先进教研组。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除了对教师进行共同的培训外,还根据各教研组特点,挖掘教研组的研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训。如数学教研组,根据教研组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小学数学的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来,由高级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知
11、识点的讲师,培训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确认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教材教法的把握,更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教学个性。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导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实施“人人一堂好课”活动。“人人一堂好课”活动中有骨干教师的“创新示范课”(如我们的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有课改一线教师的“课改展示课”、有课题组的“带课题上课”、有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青年教师挂牌课”、有我们各学科组组织的“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抽签上课”以及我们少总部组织的“班队活动课”。一堂“集体备课抽签上课”的
12、课,各学科组的每一个成员将经历集体备课,个人承担,最后再回归集体进行“微格分析”这样一个历程,最终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每一种课型结束后,将由教导处或者学科组结合六个课型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人人一堂课”的分层实施让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与研讨中提高,也让我们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得自主,学得轻松。对教师的听课学习我们也分层次进行具体要求,教导处分管主任听课不少3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新进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5节,其中确保跨学科听课节数不少于3节。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教研组长点名并做好记录。每个学期结束时,都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共同结合教学常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校行政
13、依据考核的等第给予奖励。(二)跟踪式培训,关注教师的发展性跟踪式培训中跟踪的对象是具有“可塑性”的青年教师。对这部分教师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锁定目标,强化训练”。例如,学校青年教师林蝉娟,刚进来的时候,是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工作主动,基本功扎实,教导处第一次听她的上岗课时,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教学缺少历练。针对她的特点我们首先在师徒结对活动中为她聘了师傅,然后由教导处和她的师傅一起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给她开出了一份“跟踪”菜单:每周商议一份精品教案、每月互听一节课、互评一节课、每学期合作一节汇报课,外加教导处的“推门课”。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跟踪策略”在小林老师身上产生了可喜的效果。“重点跟踪,各个击
14、破”的策略,我们还尝试着在这样一个群体中运用一一对工作不冷不火,永远处于一种“温和”状态的一部分老师。我不回避我们学校存在这样一个小的群体,相信在其他的学校也同样存在。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的教师身上运用的时候,我们在操作方法上相应做了调整。首先我们从生活上进行关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寻找“燃点”。例如:这个群体中有一位教师,今年已经38岁,已经在学校工作18年了,为人很不错,也有能力,曾经是县教坛新秀,但是结婚生孩子以后,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她在教学方面就不再有声音了。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们开始对她的注意力进行“蚕食”!她是思品学科的教坛新秀,所以我们首先从参加课题实验开始,敦促
15、她学习;从“人人一堂课”开始压担子,从她拟订教学方案开始,我们的分管主任就开始了主动出击一一“跟踪”培训,用我们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她;拉她进校“人人一堂课”思品学科的听课组成员,提供参与的机会;催她参加各种活动,给她展示的平台。比如基础教育科组织的“德育案例”评比活动,我们主动与她交流,帮她梳理、发现、整理典型的案例,她根据自己在孝敬教育方面的实践,撰写的德育案例复苏感恩的心获得了这次评比活动的一等奖。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时候,她说好多年没有“获奖”的体验了,她在学生身上“复苏感恩的心”,我们在她身上“复苏了一颗自信的心”。我们觉得,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在原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一教师也需
16、要给予关注、给予赏识、给予机会!我们在教师中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式”培训,推动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激活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师资力量呈阶梯式可持续发展状。(三)结对式培训,关注教师的互助性“赢得青年教师就赢得未来。”这两年我校新进较大数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校今后的发展。学校一贯重视新教师的成长,这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良师益友”结对的形式来进行,并具体落实新进教师上岗要求,建立业务档案。要求师傅从基本功、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式培训I,学年结束对新进青年进行综合评价。老教师的经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老教师是对
17、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有着鲜活的思想,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因此,学校采用老、中、青教师结对的形式,来促进各个层面的教师共同提高。如在新教材的实验中,每个学科成立由教研组组长、学校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各个层面教师组成的研究、实践队伍,形成定期的备课、研讨制度,老教师与实验教师结对帮带,确保了课改理念的实施。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名师带教”、“学科带头人带教”、“骨干教师带教”等多种形式的带教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科教研组自研自训的落实。”教师知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实践性,教师实践知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
18、传递的。要获行丰富的实践知识,只能躬行于实践,在实践中多体验、感悟和反思,才能获行这种实践智慧。”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新教师在工作中向老教师学习的必要性。(四)专题式教师培训,关注教师的需求性。专题式教师培训可以理解为目标式培训I,是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培训。我们的做法是:明确主题,骨干先行,广泛互动,专家点评。力争做到一题一得。以新课程的通识培训为例:学校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全体教师参加的通识培训的基础上,以抓好一年级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全过程。为了迅速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
19、学行为,我们首先做的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头脑风暴”行动。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上,我们精选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向大家诵读;我们收集、筛选、翻印学习资料,为教师提供比较前沿的理论支撑;我们组织教师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拓展多种渠道,让教师们接收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引导教师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思想准备。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走进新课程”为主题的教师月学习汇报活动,组织教师人人撰写教育教学格言,并在学校教师风采栏中进行宣传,督促教师走进新课程,以过好“更新观念”这一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道门槛。(五)课题式教师培训,关注教师的拓
20、展性。课题式教师培训旨在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突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长为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课题产生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我们本着“抓好一点,带动一片”培训指导思想。多次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了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考察了上海、武汉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观摩了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示范课例。然后依托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这一领域的的实践引领作用,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1、。为了让教师迅速介入这一领域,我们从03年9月到12月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校本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聚焦”,具体由教导处、教科室联手集中精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题式培训工作。首先,组织全员培训,解决三个问题:1、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四个要点的解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初步达到能够把握自己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不是和像不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对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课作简单的评价:是不是和像不像。2、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介绍,让老
22、师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体现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改核心目标的课程。其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从而激起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3、怎样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国内外案例、实施策略、实施途径等可操作的方法、手段介绍与分析,让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些感性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就在自己身边,并不遥远;这样的课程似乎自己也有尝试过,只不过理念上有差距而以。树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信心,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我们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培训时,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解
23、决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遇到的困惑出发,讲实效、共研讨、互促进、求发展,扎实开展适时推进课程的校本培训,学校在落实中做到了“三定”:定培训时间、定培训专题、定培训主讲人。培训时间相对固定,不求多,重质量;专题源于教师在开发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培训重点放在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其中又以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技术为培训重点,包括活动专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指导、活动成果的汇报与展示、学生评价、教学反思等。校本培训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下聚焦综合实践,帮助教师一点点揭开“综合实践活动”神秘的面纱,引领教师一步步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次,是自我实践培训白我培训按“自学一一开发一一实施
24、一一汇报一一反思”的模式进行,主要以个人自学、培训和反思为主。教师的个人成长除了团队互助、专业引领外,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课程,其理念新、内容新、活动方式新,在他训的基础上,缺少教师自身的实践、反思与修正,难以形成个性化的开发与实践课程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按照上述的模式进行自培,其中“开发一一实施一一汇报”这三个环节强调教师的实践和从实践中获取体验、经验,最后的“反思”重在引导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回顾诊断、分析得失、自我控制,促进教师教学成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培训形式,主要有:教学观摩
25、(带课题上课、家长开放日课、课改开放课等)、教师研讨会、课例分析与反思等等,为教师展示自培成果打造了良好的平台。教师专业的成长直接受益的是我们的学生,近几年,我们的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势态相当不错,以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组织的“假期社会调查报告”评比为例,我们的成绩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例如今年寒假,小学组全县共设8个一等奖,我们的学生拿了五个一等奖。两年多时间下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开始的摸索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计划性更强,整合程度更高。开始了我们开展以“欢欢喜喜过个绿色年”为大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成立合作小组(和你附近的小伙伴,和你志趣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特色小队)、确定研究内容、拟定活动方案
26、、大胆实践(调查、采访、评论等)、成果汇总,完成调查小报告、提供参考选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走出家门,投入生活,参与实践。新学期刚刚开始,各班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孩子们的小课题研究涉及绿色过大年、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春节谁最快乐、小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调查、春节吃得健康等20多项实践内容。我们依托校本培训这一平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进行课题式培训。在教师个人实践、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引领教师与文本对话,提升教学智慧;与同事对话,促进交流沟通;与大师对话,加快专业成长;让学习成为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并努力将这种成本低、成效高、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加以完善,发挥其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可喜的是,
27、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领域的培训,其效果开始向课堂教学“辐射”!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可喜的变化,显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巨大魅力。我们这种既关注整体提升,又注重个体突破,层次性、针对性都很强的教师培训活动,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实效,对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水准有了提升。四、评价方式多元确保研训发展动力校本研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将为校本研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学校评教师学期初,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制订校本培训计划书,同时制订
28、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学期末,学校依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从教育理论学习情况、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及教育创新、培训成果等方面对教师参加校本研训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二)教师自评校本培训之所以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其原因在于它立足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和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是校本培训评价的主体。我们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变行政的“硬性”管理为人本管理,让教师有自我评价的主动权。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堆积器”,也不是放在学校展室里的展览品,它是教师个人成长轨迹的有形载体。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有:我的学习、我的班级、我的课堂、我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闪光点、教
29、学启示、教学遗憾、点滴录、我的成绩等栏目。学期末,在全校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从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找寻失败的教训。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比较中找准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从而顺利实现教师的自我评价。(三)教师互评同伴交流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的互评同样是对校本培训效果的一种检验。为避免教师互评中产生的消极因素,我们设计发放了教师教研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1、本学期你们在互相听课中,谁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2、在评课活动中,谁的评课运用所学理论
30、较多?理念较新?哪位教师的评课比较准确,对你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导作用更大一些?3、在日常交流中,哪位教师经常给你启迪?你能举几个例子吗?4、你认为哪种教研活动对你的启发最大?(四)学生评教师校本研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其目标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从这一意义出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效果如何,学生的反映也是一种参照。为此,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作为校本培训评价的一个维度,让学生参与对教师校本培训效度的测量,使评价体系相对更加完善。我们主要通过座谈会直接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问题有:这一学期,老师有哪些变化?你喜欢老师如何为你们上课?等等。例如,一个学生在回答教师有哪些变化时说道
31、:“老师表扬我的次数多了。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教师的理念在发生变化。重视鼓励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五、两点思考校本研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又是每个教师教育生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实践工作来看,我们认为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一)校本研训必须重视“师德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的思想。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包括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包括职业信仰、师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内涵。因此,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应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特点来推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力地保证了校本研训工作在一个较高的思想认识平台上开展
32、。(二)学习无处不在,研训也无处不在。校本研训,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学校应该努力创设适合本校特点的研训文化,让研究在工作中、让研训在生活中、让学习在管理中。我校围绕课改抓学习,围绕学习抓培训,重视抓好校中心组学习和教师学习制度,以中心组骨干学习带动年级组、各组室的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工学习制度,开设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论坛开展了“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与教育创新”、“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班主任工作创新”等主题交流活动,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
33、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有效的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它在建设一支既有团队精神,又有实战能力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的作用显的极为重要。“立足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要主题。立足本校实际进行校本研修成为促进教师业务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本文结合多年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的体会,针对当前校本研修中存在诸多因素的实际,诠释了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阐述了
34、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的基本理论,以及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的理念与核心话题:校本研修是由学校自身发起组织,基于学校、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提出了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的三点意见,把校本研修同教师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详细对怎样开展校本研修提出了需要把握好的六个环节,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思想,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自修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核心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搭建了校本研修的平台.直接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要围绕校本研修内容扎实开展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主题词:教师校本研修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成长靠培训
35、,强化校本研修是一所学校兴衰之大事,也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笔者认为要把造就一批素质优良、业务扎实、富有创新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名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诠释“校本”的大意是“以学校为根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权限概念。校本”的基本含义是“为了学校”: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为目标:“在学校中”:置身于学校的教育情景之中,贴近学校生活和教学过程。搞校本研修必须是“在学校中”,讲求的是师本,校内
36、靠领导和教师作研究求教师共成长,校外靠专家的引领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校本不一定就是在一间学校里,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那怕是校际间交流也是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基于学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文化环境和资源为基础,依靠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力量解决问题。在这意义上,中国的“校本”其实已经突破了管理的层面,包含了教育改革之基础与课程改革之根基等更为广泛的内涵。总之,“校本”的出发点是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落脚点是解决学校面临的关键问题,过程是以学校自身人员参与为主。目前关于“校本研修”的界定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笔者综合多方观点认为,校本研修可以界定为: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
37、由学校组织发起,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开放性培训活动。研修实际上统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目的。“研修”正逐渐取代“培训”成为主流话语。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实现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技能的提高。但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形成,教育境界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校本研修就其着力点来说,应是以师为本;学校要不断丰富“校本”研修。面对新课程,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都是实施课程的主体,而校长更是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8、二、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1、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因为课程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新课改对每位教师都是全新的,应对的惟一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2、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必然趋势,也是校本研修工作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教师本人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研究。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3、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来源不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特别是西部农村,教师原有基础比较薄弱,现又增加了大量的特岗教师。一个学校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发展和长远规划,必须把人力
39、资源开发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所学校要提高品位,要打出品牌,要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必须有自己实实在在的校本研修。三、怎样开展校本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得搞校本研修,要保证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走精细化发展之路,从领导班子抓起,只有班子自我发展了,才能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校长要有这样的意识,要很主动地去想,很主动地去抓,成为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校本研修才能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移管理重心。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齐抓共管。各年级设教研组长,平时研修活动的主体是各学科组,重大活动由各研修组长负责组织联络;制定研修的考
40、评机制,制定校本培训的考核量化细则,按照量化内容,根据各组平时研修活动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进行评比。其次要建立学校行政联系制度:校长、主任都要有联系点,深入第一线严格督查研究活动,督查活动内容的落实,研究方法的新颖性,杜绝走过场。第二,制度导航,确保实效研修:为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要制定多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如备课制度、相互观摩听评课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研修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教研组工作常规、备课组工作职责、集体备课制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班主任工作管理常规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对于这些制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边执行边修改,以更有
41、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了这些制度,校本研修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才会营造教研的氛围。一所好的学校,往往有好的教学研究的文化和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会不由自主地主动追求教育教学的完美,会主动地、自觉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第三,坚持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普通意义上的教研活动主要的指向是课堂,校本研修还有另外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教研和备课,要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因此要有目标分析,要有对校情、师情、学情的仔细分析,在分析中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缺陷,缺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培训什么、发展什么,要设定一个时间的节点,在此时间段内确实改进教学。建立“教师成长
42、记录袋”,通过记录教师教育教学的各类活动,达到教师自我学习、反思、参考、提高的一种有效模式;第四、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公环境,关注资源的开发。校本培训需要专业的支撑,因此需要资源的开发,校际之间的联盟、教育专家的支撑等等。要落实培训经费,用好、用足生均公用经费中5%的培训费。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资源:订购书籍、杂志、音响制品、学习用具等等:购置计算机、录像机、照相机、安装多媒体教室;建校园网,开设教师、学生论坛;搭建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参与全方位的校本研修提供物质保证。当然不同的学校需求不同,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不能一样,关键在于对本校情况的把握程度。第五,采取多元化的培
43、训方式校本培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借助网络开展的,五花八门,都是可以的,关键在于实际的效果。要以校为本,校校不同,组组不同,不去追求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创造。一是常规教研要形成制度、教学评优形成制度、论文评选形成制度、课件交流形成制度、教研组经验交流形成制度;建立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接受专业引领的常规制度;在研究中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同行学习;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学期进行一次考评课.一次优质课、一次研究课、一次公开课、一次示范课;一次教学案例评选。二是立足课堂教学的校本研修:课堂教学是提升师生素
44、质的主渠道。事实证明,抓住课程和课堂能够有力的促进教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聚焦课堂研究”为校本研修的抓手,向40分钟要质量。采用“同课异上”的办法进行“同课研究”(同学科同年级组教师上同样的课时来研究)。通过上公开课选出引领课参加各级组织的优质课。每次上课都按照讲课人自评一教师互评一领导点评一讲课人谈体会一听课教师谈感受的步骤认真评课。通过这一手段可激发教师对这节课的兴趣,每位教师都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使他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磨练基本功,不断历练教师对新旧教材的接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提侣和鼓励学校领导、老师采用推门听课的
45、形式,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互相取长补短或加强部分学科和少数从教人员的教育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制度。在坚持教学月查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科和少数从教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的管理。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采用学科组、年级组横向纵向交换检查,教管人员积极参与的方式,完善教学检查的评价方式与结果运用,确实可以增强教学检查的实效性。第六、结合学校实际与教师情况按照确定主题一一理论学习一一教学练兵一一课题研究一一案例分析一一反思实践一一师徒结对的模式进行操作。确定主题:校本培训要以主体统领,把培训内容提炼为一系列主题。一般地说,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教师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系列活动。
46、理论学习: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每项活动的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专家学者给教师讲教学理论、改革的动向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摘录新颖的、有感触的点滴,撰写感想和论文。教学大练兵:可以通过开展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进行教学练兵。备课要求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备媒体的使用。说课要说教学指导思想、说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讲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宗旨,注意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因材施教和提高教学效益。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在练兵过程中应举行一些研究活动和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核。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是学
47、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要以课题“拉动”培训。案例分析:是一种新兴的校本培训形式,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师撰写案例一方面促进教师自己研究在自己,另一方面也可分享别人的成功经验。反思实践: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们在组织教师开展反思实践活动中经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课后备课,即是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在教学中所反馈的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课后备课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二是写反思日记;即在每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48、,要求教师写他们的经验。同时教师在上课和作业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意见。三是观摩与分析:即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课,让教师提出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然后与教师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反思能使教师获得对自身教学行为更好的理解,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并对今后的教学行为作出更好的选择。师徒结对:由有经验的教师实行传、帮、带。有三种方式:一是示范教学,二是临床诊断:新老教师相互听课,发现问题共同解决。三是日常指导:在日常的工作之余,年轻教师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四、要围绕以下校本研修内容扎实开展活动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开展全员培训。(1).师德教育培训I: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永恒的重点。在新一轮中
49、小继教中仍然要将师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以“新时期师德修养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内容,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2)新理念培训:新理念培训是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为核心,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思想,逐步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3)新课程培训I: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校本研修就是保障。新课程培训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为重点,以“新教材大练兵,决战课堂为抓手,以“新教材大练兵”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