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167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江南联赛”一等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别饿坏那匹马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课题:别饿坏那匹马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提供者:周黎黎单位:涛城镇中心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i篇自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二、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3、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理解分析能力,朗

2、读感悟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经了解单元要求。该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中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讲解、学生互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难点: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深层内涵及相关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交流反馈1、板书:10别饿坏了那匹马2、检查词语读解情况:刻骨铭心毛票攥一如既往瞥见尴尬嗫嚅等。3、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到那几个人物,你喜欢谁?学生识读、交流检查预学效果二、师生展开辩论,体会人物品质1.读课文,搜集辩

3、论资料师:听了同学们谈的感受都是觉得残疾青年等人物做得对,但老加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好气愤,因为老师发现故事中的人在撒谎,看来同学和老师有不同的看法,不如我们来一场师生辩论比赛,好吗?老师先让同学们读课文遍,找出能表现课文人物品质的句子。2、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朗读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论辩能力3、师生展开辩论师:I)老师也不明白同学们为何觉得课文中的人物说了谎,还说他们做得对呢?首先我觉得最多谎言的是残疾青年,本来就没有马,又说买“我”的马草,你们同意吗?谁来辩驳我呢?2)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三、小组比赛,理

4、解含意文章儿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体会作者明白真相后的感激。小结:刚开始“我”在书摊里白读书,受到父亲的教训后,“我”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读书机会。于是,“我”每天坚持去扯马草,以此来换取读书时的那份心安理得。“我”一直认为是我的马草喂养着青年家的马,万万没想到,青年家根本就没有马!想到他一直以来对我的热心帮助和用心良苦,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了。学生交流、发言。朗读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四、总结写法鼓励学生积极运用1、全文主线清晰,脉络分明。全文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美好心灵。2、文中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

5、写,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回顾穷人,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相同之处,我们在作文时要多些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一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请你写下来。请同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续写一个片段。朗读写作方法指导七、教学评价设计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记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6、故事性较强,其语言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课,我能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寓教其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培养能力为主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八、板书设计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宽厚善良用心良苦碧云善解人意父亲善良为他人着想“我”酷爱读书心怀感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一一普通老百姓美好心灵九.教学反思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课文所在的单元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

7、内容的。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本组第一篇课文穷人,对本组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对这一类文章的学习己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加之本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主要提出一些重点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围绕重难点在全班展开交流和讨论。“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是本文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我课前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充分预习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大意,扫清词语理解障碍,为课上交流讨论做准备。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后,我引导学生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

8、贯穿全文,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首先让学生找一找文中表示人物美好品质的句子,体会交流,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再让学生讨论文中几次提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句子,弄清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谁对谁说的,有什么用意。然后重点学习“有一天”发生的事,可以以“走进院子,我看到了什么”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充分感受青年的美好心灵,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是本文另一个教学目标。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人物美好心灵的句子交流体会中,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句子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去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是和前面学过的穷人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整个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关系,着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反复读,在读中理解体会人物的品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我在课堂中我采取了师生比赛、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按预想中的做到在课堂上续写片段,让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方法学以致用,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对这个写法的掌握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