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29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教案第3课增强自信自强意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增强自信自强意识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理解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以及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思政育人目标:用哲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教学重睢点教学重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概念教学睚点:增强自信自强意识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T考勤(2min)一互动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38min)第2节课:名言导入(3min)T传授新知(17min)T课堂讨论(1

2、0min)T探索训练(10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 【教师】使用APP,让学生登录签到 【学生】使用APP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5min) 【教师】讲解故事2020年7月23日,一段惊心动魄的救人视频刷爆朋友圈。视频显示,7月22日下午,在黄河荥阳段桃花峪大桥附近,一名钓鱼男子失足跌落黄河里,因为水翔靠急,男子被滚滚河水裹挟而下。危急之时,一只桨板从河岸边飞速划出,成功截住落水者,上演了一幕经典的桨板救人,整个过程用时只有27秒,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救人”.(详见教材) 【学生

3、】聆听、思考 【教师】提问,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马成龙下水救人是基于什么前提?请结合马成龙的事迹,谈一谈你对想问题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这一观点的认识。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知识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38min)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讲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相关概念结合案例和故事以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客(一)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 .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2 .规律的

4、特征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详见教材)-【教师】提出问题:在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农业生产不再完全按照时令进行,出现了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如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等。这是否说明规律并不是固有的,而是能够被人们所改变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

5、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合理利用规律,就能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教师】讲解经典案例:202()年7月12日6时38分,天津的王女士正在睡梦中,突然被手机发出的高音量滴滴”倒计时提示声吵醒。亮起来的屏幕上显示: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地震横波30秒后到达,天津市将震感轻微,请合理避险。”30秒后,王女士感受到家里的门窗有轻微的晃动。当时,震中附近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许多手机、电视胸前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总结分析以上事例说明,规律是能够被认识和利用的。【学生】聆听、理解、记忆(二)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1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

6、动性,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它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地反映于主观,又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教师】讲解经典案例: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基本内容以及人生是主观能动的过程2黑猩猩被公认为是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家曾做过一次实验:在某条河附近教黑猩猩用水灭火。经过多次训练,黑猩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进行实验。当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时,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来救火。【学生】聆听、思考【教师】总结分析实脸表明

7、,人类以外的动物,无论多么聪明,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它们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2.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首先,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想.例如,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存的事物,还能在头脑中构想出尚不存在的事物,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详见教材) 【教师】讲解经典案例,“青藏铁路的修建”:随着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西藏自治区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总结分析主观能动

8、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如下:(I)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人们要想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先了解、认识规律,并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而这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详见教材) 【教师】讲解哲学故事,“携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高。“(详见教

9、材)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总结分析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黜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而不顾客观规律,结果只会适得M反。二、人生是主观能动的过程(一)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主观能动的过程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使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健康成长,能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能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师】让学生扫码观看教

10、材上的二维码(详见教材),了解“徭娃娃”魏瑞红的精彩人生”魏瑞红是一个身患成骨不全症的女孩,从出生起全身骨头脆如玻璃,稍一受力就会频繁断裂,所以被称为“瓷娃娃。医生曾预言她只能活到十一二岁,但她依然顽强地活着,她在33岁时已经经历了31次骨折。她身高只有1.1米,肢体脆弱,不能行走,却拥有着顽强的品格。(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二)人生发展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人自身努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自身物质潜能(体能和智能)的开发程度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程度。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可以提高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增强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但不一定都能发挥出来。要

11、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就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自身的潜能就能发挥得越彻底。 【教师】讲解知识链接爱因斯坦生前曾表示愿意将他的大脑捐献出来供人们研究,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实际上爰因斯坦的大脑使用还不到全部的10%。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全部开发,那么他将学会40种语言,拿14个博士学位,将百科全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他的阅读量可以达到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1OoO万册图书内容的50倍!人的潜能既是自然进化的浓缩,又是社会发展的积淀。如果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学生】聆听、思考(三)人生意义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每个人的

12、人生意义都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自己的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时,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去努力进取,我们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青年学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选择,积极行动,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一【教师】讲解经典案例:一位中职生毕业后在某派出所户籍科工作。一开始,他总觉得工作没意思,整天就是给人上户口。但是,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在工作中发现人们在给小孩上户口时,经常出现重名的现象。他意识到,实际上起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怎么起名。时间一长,他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素材,并

13、整理成书,受到人们的欢迎。他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总结分析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第二节课名言导入(3min) 【教师】用名人名言进行导入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一林语堂 【学生】聆听、思考 【教师】引入本节课知识通过名言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17min) 【教师】讲解相关知识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现实力量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心理状态。自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自信

14、自强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人的潸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一个人有没有自信,决定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充满自信,才能开发出埋藏在深处的巨大潜能,能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人生才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而没有自信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是自暴自弃,有的还自轻自贱,放弃努力,最终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教师】讲解名人风采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就觉得是乐谱

15、有问题。当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冠。(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二)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通过案例分析与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以及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具有自强精神的人,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挫折能进取,最终走向成功。同时,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

16、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信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在人生道路上,只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才能实现人生理想。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不断自我激励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效法刚健的天道,做到自立自强,奋斗不息.自我激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可以激发自己对成功的信心与欲望,充分发掘和调动自己的长处与潜能。【教师】讲解知识建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潜能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潜能可以发挥出90%,相当于前者的34倍,可见,激励对开发潜能具有重要影响。【学生】聆听、思考(二)克服自卑,战胜自我自

17、卑往往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确定的关键时期,也是成长过程中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挫折和失败很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导致其自信心日益低落,最终自暴自弃。要摆脱这种困境,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讲解名人风采,“无腿老人的珠峰梦”2018年对于夏伯渝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尼泊尔时间5月14日8时26分、北京时间10时41分,69岁、双腿截肢的他,终于实现了43年的梦想,站在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顶.(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课堂讨论(10m

18、in) 【教师】讲解案例,并提问让学生讨论中职生小曹认为:人的命,天注定,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人都是被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支配的J丑可人都无法逃脱和违背自然界的规律;所以,人只能顺从命运,人生也是顺应命运的被动的人生.请问:小曹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分析总结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克服自卑,战胜自我的重要性6探索训练(10min) 【教师】组织关于生活中如何增强自信和自强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成员轮流列举自己身边的事例说明自信和自强是如何使人成功的,最后引申到自己将来走进职场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设想自己如何克服困

19、难,增强自信心。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理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积极发掘自我潜力,增强自信自强意识课堂小结(3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概念,理解了人生是主观能动的过程,知道了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树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基本知识,树立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学习的兴趣。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各小组成员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500字以上),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增强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在互动环节深入沟通,效果不错。教师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是与学生探讨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探讨中发现、认识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