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37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诞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职业能力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因此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定位是否准确,同时影响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是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专业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对其他课程知

2、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具有辅助作用。二、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帮助高职学生实现职业生涯上的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树立起职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创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并能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正确的职业选择;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以及就业的基本知识。(三)能力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大学生具备自

3、我认识与分析的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规划和决策的能力和一定的求职技巧等,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团队协作技能、心理调适能力、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三、课程内容与任务设计(一)课程整体设计1.课程构成与总体安排。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二个模块,其中职业生涯规划14课时,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4课时,在大二下学期开设2.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学习情境参考学时情境名称情境描述选定职业目标,梦想成就未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4重视知己知彼,把握成功起点掌握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职业。分析自

4、己,探索职业,清楚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4制定职业规划,点亮人生旅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及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格式。完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6认清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准备了解大学生择业误区的种种表现和原因;了解就业信息的范围,掌握就业信息的收集方法。4锤炼求职技巧,规范求职礼仪掌握个人求职材料、笔试与面试、求职过程中的礼仪规范、自我推荐的途径与方法。6调适职业心理,适应职业角色认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环境,坦然面对现实中的挑战。2当心就业陷阱,关注就业安全熟悉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陷阱,掌握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了解社会保险的概念,熟悉我国“五

5、险一金”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规定。2(二)子情境设计学习情境1选定职业目标,梦想成就未来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认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基本技能目标】意识到个人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内化为需要。【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积蓄及早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动力。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1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课堂延伸、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在教师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步骤1:案例解析,引导

6、、吸引初识规划赢在起点1 .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2 .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3 .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4 .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子情境2任务载体学生进入学习者角色。步骤2:知识点讲解。步骤3:训练项目说明,需注意事项、评价节点的说明。步骤4:学生按照课前准备情况实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指点、监控和点评。步骤5: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6:学生课后训练和延伸阅读。努力当前矢志不渝1.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2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

7、影响学习情境2重视知己知彼,把握成功起点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分析自己,探索职业,清楚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利用系列自我认知测量量表完成自我认知并形成总结,掌握分析职业信息的能力。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1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课堂延伸、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在教师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步骤1:案例解析,引导、吸引学生进入

8、学习者角色。步骤2:知识点讲解。步骤3:训练项目说明,需注意事项、评价节点的说明。步骤4:学生按照课前准备情况实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指点、监控和点评。步骤5: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自我认知合理定位1 .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2 .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3 .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4 .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5 .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子情境2任务载体认知职业选定方向L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

9、类方法;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3 .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4 .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5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6:学生课后训练和延伸阅读。学习情境3制定职业规划,点亮人生旅程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及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格式。【基本技能目标】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步骤及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格式。【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完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学习情境教学方法

10、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1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游戏、课堂延伸、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在教师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步骤1:案例解析,引导、吸引学生进入学习者角色。步骤2:知识点讲解。步骤3:训练项目说明,需注意事项、评价节点的说明。步骤4:学生按照课前准备情况实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指点、监控和点评。步骤5: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运用方法把握步骤1 .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

11、因素及环境因素);2 .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3 .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4 .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5 .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子情境2任务载体制定规划知行合一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制定个人行动计划3、践行生涯规划子情境3任务载体实践环节职业规划设计与班级竞赛备内容。步骤6:学生课后训练和延伸阅读。学习情境4认清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准备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大学生择业误区的种种表现和原因。(2) 了解就业信息的范围,掌握就业信息的收集方法。【基本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后

12、实践,培养运用相关方法收集就业信息的能力。(2)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后实践,培养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和个人求职材料的能力。【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1)培养自信、学会沟通技巧,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并善于从这些关系人身上获取信息,学会遴选、分析对自己有用的就业信息并运用其服务于求职过程。(2)训练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从他人的角度、从集体的角度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工作业绩。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辩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与实践练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课堂集中授课与情境模拟的方式,

13、通过集中授课将相关理论知识予以传授,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合理安排就业招聘中实际存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运用至实际操作。步骤1: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三110思1 .了解就业信息;2 .搜集就业信息;3 .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步骤2:通过案例引入相应的知识点。步骤3:对相关知识点的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进行描述。步骤4:结合知识点,合理设计模拟情境,设置角色,教师给予指导、分析、评价。步骤5:对情境模拟的整体效果予以评估,并对学生的进行反应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的评价。步骤6:教

14、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7:训练和延伸阅读。学习情境5锤炼求职技巧,规范求职礼仪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个人求职材料的撰写格式、制作技巧和投递原则。(2) 了解笔试与面试的种类及应试技巧。(3) 了解并掌握求职过程中的礼仪规范、自我推荐的途径与方法。【基本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后实践,培养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和个人求职材料的能力。(2)掌握面试的基本技能、面试礼仪,了解面试过程、求职途径,了解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面对。【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通过求职技巧正确运用,能够突出

15、自己的优势,把握好就业机会,在用人单位前展现最完美的自己,获得用人单位亲睐。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辩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与实践练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课堂集中授课与情境模拟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将相关理论准备求职材料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2简历展示与点评。子情境2任务载体展现最完美的自己1.求职礼仪;2.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子情境4任务载体细节决定成败招聘注意事项。知识予以传授,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合理安排就业招聘

16、中实际存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运用至实际操作。步骤1: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步骤2:通过案例引入相应的知识点。步骤3:对相关知识点的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进行描述。步骤4:结合知识点,合理设计模拟情境,设置角色,教师给予指导、分析、评价。步骤5:对情境模拟的整体效果予以评估,并对学生的进行反应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的评价。步骤6: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7:训练和延伸阅读。学习情境6调适职业心理,适应职业角色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17、。(2)掌握大学生职业性别化心理误区及应对方法。(3)认识职业角色转换中的种种不良心理。认识常见择业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了解职业环境。【基本技能目标】(1)摆正好自己的心态,能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环境,坦然面对现实中的挑战。(2)通过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中的实践强化,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3) 了解适应职业角色需要注意的环节和应具备的素质。【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1)认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冲突的现象和调试方法。(2)摆正好自己的心态,能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环境,坦然面对现实中的挑战。(3)学会面对社会的较高期望时,不急不躁、虚心求教,以积极地心态和妥善的对策尽快实现自己角色

18、和知识技能的转换。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辩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与实践练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课堂集中授课与情境模拟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将相关理论知识予以传授,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合理安排就业招聘中实际存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运用至实际操作。步骤1:通过实际案例的认识择业心理问题,调试择业心态。1 .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2 .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3 .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子情境2任务

19、载体职业角色和职业环境的适应。L学校和职场的差别;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2.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解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步骤2:通过案例引入相应的知识点。步骤3:对相关知识点的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进行描述。步骤4:结合知识点,合理设计模拟情境,设置角色,教师给予指导、分析、评价。步骤5:对情境模拟的整体效果予以评估,并对学生的进行反应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的评价。步骤6: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7:训练和延伸阅读。学习情境7当心就业陷阱,关注就业安全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就业协议的形

20、式,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掌握就业协议签订的方式与签订的注意事项,熟悉就业协议解除的方式,正确选择就业协议争议的处理途径。(2熟悉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陷阱,掌握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3)了解社会保险的概念,熟悉我国“五险一金”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规定。【基本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签订劳动合同,能基本识别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己不利或不合法的情形,能较好的利用法律法规、正确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目标】(1)能充分认识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法律意义,能够正确的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并在协议或合同签订过程中能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很好的处理协议、合同签订与就业之

21、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及争议。(2)对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有充分的理解,对用人单位在“五险一金”缴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违法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并能通过相关法律手段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和建议子情境1任务载体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主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辩论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与实践练习。(2)教学流程的设计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课堂集中授课与情境模拟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将相关理论知识予以传授,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合理安排就业招聘中实际存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运用至实际操作。步

22、骤1: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步骤2:通过案例引入相应的知识点。步骤3:对相关知识点的当心求职陷阱常见求职陷阱子情境2任务载体关注法律安全1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2 .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子情境3任务载体了解社会保险1.五险一金2.其他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内涵、特征、类型等方面进行描述。步骤4:结合知识点,合理设计模拟情境,设置角色,教师给予指导、分析、评价。步骤5:对情境模拟的整体效果予以评估,并对学生的进行反应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的评价。步骤6:教师说明延伸学习的知识点和学习注意事项,布置下一内容实践前期需准备内容。步骤7:训练和延伸阅读。四、教学

23、实施条件(一)教学团队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业域专领程中候务课学担会在教承彳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1马莉莉女1963.5讲师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规划、教学2翟文胜男1971.6政工师高校教师资格证管就导济、指经理业教学、规教学实:导3姜勇男1978.11讲师高校教师资格证文学就业指导研究、规划、教学4高宜女1977.5高校教师资格证职业规划讲授各系辅Jg负责本班级的就业指导教学与辅导工作师1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中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专职教师全部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1人,中级技术职称者3人。2 .教学队伍的年

24、龄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由老、中、青教师构成,年龄结构合理,其中老教师1人;中年教师1人;青年教师3人。3 .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合理,师资来自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教师具备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多学科背景,能满足本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及对教师知识面广的要求。4,师资配置情况本课程教学队伍成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又有年轻的兼职辅导员,形成了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年龄与知识结构搭配合理的教学梯队。这支教师队伍思维活跃、思想敏锐、创新能力较强,年终考核成绩均为优良。(二)实训条件:(主要是硬件要求)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仿真教室(模

25、拟招聘场、创业实训室、模拟公司)飞途职业规划软件大学生就业一体化系统软件职业测试问卷2 .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本地以及长三角等地10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实习基地92家。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事业单位的聚集给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实践工作创造了大量“天然”的实习场所。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多次有各类企业参加的大型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了解社会需求、锻炼自身能力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这样的实地“学习”效果极为显著。(三)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3 .教材王培俊.职业规划与创业体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程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安徽大学出版社(美)RobertD.L

26、oCk.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周矩大学生职场核心能力训练经典教程重庆出版社2006年团中央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实用本)高度教育出版社方伟北大一北森职业规划丛书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案列教程4 .报刊杂志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成才与就业5 .网络资源KAB中国创业教育网:WWW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全球模拟公司:www.practicefirm,orgcysxjbxs.html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五、考核方法(一)评价1 .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就业创业几个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3 .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二)成绩比例:平时成绩:专题项目(职业规划书、简历制作、模拟应聘)为4:6,不设置笔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