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97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21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物流理论与技术、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物流系统的信息模型、物流信息处理相关技术及原理和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技能,引导学生了解物流信息化的内在规律,领会并运用物流各环节的信息管理技术,提高在企业物流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设计方面的素养。(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分析、物流软件上机操作,培养学

2、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物流信息管理的理论、实务与方法技术,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教学按照以培养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思路,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适合时代发展的物流信息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三)课程开发思路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本课程将采取课堂讲授、互动式教学、物流软件上机操作等方法,以帮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技能的掌握。课堂上要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培养。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

3、,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学生应该掌握。进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要学会利用各种条件查阅资料,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利用相关开发软件掌握自主开

4、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能力,在实训中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技术、方法和工具。课程考核方式可采用平时作业、试卷考试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学习过程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比重。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物流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等原理的讲述,加之大量的案例互动讨论与实操培训活动,使学生们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和了解物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惯例,开拓学生们的管理思维,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一)知识目标1、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条码、射频识别技术(RFlD)、电子数据交换(E

5、D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lS)的原理;2、掌握订单处理系统、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信息管理系统、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3、掌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社会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4、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物流信息系统维护与评价等的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5、掌握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流通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关原理;6、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

6、与发展等。(二)能力目标1、详细掌握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2、掌握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法;3、掌握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运输、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方法;4、能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和开发;5、能针对制造和流通企业的不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6、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三)素质目标1、培养技术创新能力;2、培养关键性思维能力,通过系统性分析,去规划不同企业、不同物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3、培养通用管理技术,包括计划、领导、组织、控制;4、培养合作能力和对复杂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能

7、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信息管理的相关概念;第二章介绍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技术;第三章主要介绍条码技术;第四章介绍射频识别技术;第五章介绍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第六章介绍物流信息无线传输技术;第七章介绍物流空间信息技术;第八章介绍物流信息信息的开发方法;第九章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第十章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第十一章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第十二章进行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和实践。课程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应用和实践技能加强的特色,强调应用性分析,结合大量实例、案例及技能训练项目,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第一章物流信息

8、管理概论6学时知识要求:掌握国内外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管理及其发展的概况,物流信息管理与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定义、特点、分类。能力要求: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内容:第一章概述4学时第一节相关概念第二节物流信息系统分类第三节物流信息系统支撑技术第四节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第五节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信息编码技术2学时知识要求:信息分类和编码的知识。能力要求:能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内容:第二章物流信息编码技术2学时第一节信息分类第二节信息分类编码第三节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第三章条码技术4学时知识要求:掌握条码的类型、识读,了解常见的条码、商品条码、物流条码以及EAN/U

9、CC系统。能力要求:学会分析条码结构,能应用商品条码、物流条码以及EAN/UCC系统。内容:第三章条码技术4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见条码第三节商品条码第四节EAN/UCC系统第四章射频识别技术2学时知识要求:掌握射频技术原理以及全球产品代码系统。能力要求:对物流中使用的射频技术进行分析。内容:第四章射频识别技术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EPC系统第五章物流信息交换技术2学时知识要求:EDl系统的原理和标准。能力要求:掌握EDI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内容:第五章EDl技术2课时第一节EDl概述第二节EDl系统第三节EDI标准第六章物流信息无线传输技术2学时知识要求:掌握无线通信技术原理以及在物流中的应

10、用。能力要求:对物流中的无线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内容:第六章物流信息无线传输技术2学时第一节无线通信基础第二节物流信息无线传输技术第三节物流信息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第七章物流空间信息技术2学时知识要求:掌握GPS和GlS的原理能力要求:掌握GPS和GlS在物流中的运用。内容:第七章物流空间信息技术2课时第一节GIS第二节GPS第三节物流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八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学时知识要求: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过程和方法论。能力要求: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内容:第八章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开发方法第三节开发过程第四节开发方法学第五节计算机辅助软件第九章物流信息

11、系统规划4学时知识要求:掌握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三种方法。能力要求: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待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统规划。内容:第九章物流信息系统规划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基于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信息系统规划第三节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信息系统规划第四节物流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规划法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6学时知识要求:掌握信息系统分析的方法,包括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以及数据字典的分析。能力要求:对待构建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内容:第十章物流信息系统分析4课时第一节物流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二节企业详细调查第三节业务流程分析第四节数据流程分析第五节数据字典第六节系统分析报告第十一章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

12、设计4学时知识要求:掌握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系统结构、代码、数据库、输入输出和功能模块的设计。能力要求:对待构建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内容:第十一章物流信息系统设计6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体系机构设计第三节网络设计第四节代码设计第五节数据库设计第六节输入输出报告第七节设计报告第十二章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和实践8学时知识要求:应用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的分析,系统结构、代码、数据库、输入输出和功能模块的设计。能力要求:对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内容:第十二章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8课时第一节福满家超市采购信息系统的设计案例第二节集装箱

13、堆场调度信息系统的设计案例第三节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案例第四节上机练习复习加答疑4学时四、课程实施和建议(一)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物流环节、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架构、监督实施及维护,其中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知识技能缺一不可。2、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技术讲述难度和平衡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讲授内容的比重,以及如何在较少的课时总数下让学生对物流信息管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以及掌握其中的某些核心技能。3、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是考察学生前序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来合理安

14、排课程的技术深入程度;通过模拟软件的运用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练习使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来解决物流信息系统的相关决策问题;在理论讲授中,通过实例的引入增加知识的可理解度;多渗透针对物流角度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等。(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程序化教授法、案例分析法、软件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程序化教授法:主要通过教科书或计算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提出问题或陈述事实,要求接受培训者做出回答,然后立即对其回答的问题给予反馈。程序化教授法的优点主要有二:一是克服了课堂讲授法的“单向灌输”的缺点,使受训者可以通过反馈机制

15、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这种方法因进度统一,程序化教授,可以减少培训时间。案例分析法:主要为学生提供企业窠例,然后让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相互交流。案例研究法具体实行起来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讨论法,即在给出案例后,采取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另一种是情节演绎法,即首先举出某一特定时间的真实情节,针对学生的推理、想象和预见能力,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其回答使情节逐步扩展,最后再通过讨论归纳解决对策。软件模拟法:使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和实际相近的虚拟问题是目前在课程教学条件有限的条件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途径。配合学校的实验室硬件设施,学生可在

16、计算机上使用专业相关软件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即使的反馈结果,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能够大大减少课程的单调性,增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为主,同时进行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影像等多重感官功能,为课堂教学辅以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让学生易于理解,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布置讨论及课程设计任务,利用学生的团队主义精神调动其积极性,实现小组间友谊竞赛、小组内合作共进的良好学习风气。分组教学的另一好处在学生可完成专业深度更高的课程作业,通过

17、分工合作来扩大时间范围,并为以后走上社会培养与人工作交往的能力。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包括课件、相关经典教材、案例、学术论文、视频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加以补充学习,丰富专业知识。(三)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表现、专业实践能力和最终考试分数的综合测评,对学生课程表现进行公平考核。平时成绩应由到勤情况、课堂参与程度、小组实践作业质量决定,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加大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进行评价:序号项目成绩备注1到勤情况(10%)2小组实践作业(20%)小组形式3课程考试(70%)合计(四)教学参考资料1、参考书目:1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于宝琴,赵家俊.现代物流信息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李苏剑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案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赵刚.物流信息系统.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理论、方法、案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文岗.电子商务时期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7黄有方.物流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