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林右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9-2020年)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2020年8月前言1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6第一节区域概况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8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9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第二章规划目标14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14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15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6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1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9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21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26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6第二节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27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29第一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29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31
2、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控制32第四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34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与管制措施34第六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36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37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40第八章土地整治44第一节土地整治的目标44第二节土地整治具体措施47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49第十章规划调整完善实施措施51第一节法律保障措施51第二节行政保障措施51第三节经济保障措施52第四节社会保障措施52第五节技术保障措施53附表54前言为保证松山区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
3、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编制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分析了松山区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一、规划的目的和任务1、规划的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优化城乡用地
4、结构与布局、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强化土地的宏观调控,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对非农业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变为内涵挖潜为主,努力实现宏观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有计划的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2、规划的任务(1)加强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2)形成城乡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3)统筹各业各类用地(4)控制中心镇区建设用地规模,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5)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二、规划基本原则1、宏观目标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在赤
5、峰市规划宏观目标的导向下,从松山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以解决当地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2、坚持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城乡建设,经济发展与农用地保护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强化对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整理,推进单一数量上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转变。3、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用地的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非农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重要建制镇用地;保障民生工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环保型农畜产品加工业、
6、风电设备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发展用地,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4、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各业用地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5、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赤峰市下达的约束性、预期性指标执行,充分考虑如何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规划的不确定因素,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合理创新,使规划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指导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6、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7、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按着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国土安全保障建设,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7、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的原则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认真贯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把城镇、中心村和工业园区建设规模扩大。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乡村工业用地整理退换结合起来。落实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双保、双赢”,确保占补平衡。三、规划的依据1、法律法规:(I)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条例;(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厅(2009
8、)43号);(4)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盟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发(2009)25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厅发(2009)51号);(6)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10)65号);(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2、相关规划:(1)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3)赤峰市松山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4
9、)赤峰市松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3、其他依据:(1)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2)赤峰市松山区统计年鉴(20052009)等。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松山区行政管辖范围,规划区土地总面积为562898.34公顷。包括穆家营子镇、初头朗镇、大庙镇、王府镇、老府镇、哈拉道口镇、上官地镇、安庆镇、太平地镇、当铺地满族乡、夏家店乡、城子乡、大夫营子乡、岗子乡共14个乡镇。五、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2008年为基期年,2020年为目标年。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松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中南部,七老图努鲁儿虎山地和赤峰黄土丘陵复合截接部位,西辽河水系上游
10、。地理坐标为北纬4201z4243,东经1174711939。地理图像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长152.50公里,南北宽77公里。北与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接壤;南与喀喇沁旗和元宝山区毗邻;东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及辽宁省建平县相望;西与河北省接壤。土地总面积562898.34公顷,辖7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5个乡,246个行政村,2008年末总人口586726人。松山区地处燕山山脉北麓,境内山峦绵延起伏,川谷纵横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波状倾斜。海拔高度自东向西为436米-2067米,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C;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
11、23七。年降水量280毫米,年蒸发量1482.2毫米。年日照时数3062.1小时,无霜期133天。全区耕地土壤共有7个土类:棕壤、褐土、黄绵土、风沙土、草甸土、黑钙土、黑声土。本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849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457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27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中可开采量为12387万立方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裂隙发育;此外还有玄武岩成岩裂隙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92020年)水和风化裂隙水、玄武岩裂隙水、花岗岩裂隙水、变质岩裂隙水,分布在区境部分地区。本区区域地质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
12、资源丰富,已探明40余种矿藏。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铁、铝、镒、铜等;非金属矿有玄武岩、萤石、水晶石、大理石、冰洲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铝质板岩、高岭石等;燃料矿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松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北京486公里,国道111、305、306线和丹锡、大广高速公路以及京通、赤锦、赤沈铁路穿境而过,是联结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枢纽,依托京、津、唐、沈、大市场,可通联蒙古和俄罗斯边贸口岸。松山区历史遗址较多,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发祥地,辽代缸瓦窑遗址被誉为“草原瓷都”,夏家店遗址群、燕长城遗址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家店下层文化一石城遗
13、址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松山区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经济势头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1.9亿元,增长22.1%;财政收入完成4.66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2亿元,增长5.4%o工业增加值实现34.4亿元,增长44%,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1亿元,增长54.4%,增幅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2亿元,增长24.8%,总额首次跃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94元。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92020年)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4年松山区土地利
14、用现状调查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为562898.34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368786.73公顷,占总面积的65.52%;建设用20006.51地面积公顷,占总面积的3.55%;其他土地面积174105.10公顷,占总面积的30.93%。表112014年松山区用地结构表单位:公顷地类面积比重农用地368786.7365.52%建设用地20006.513.55%其他土地174105.1030.93%一、农用地结构与布局1、耕地面积180944.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5%,占农用地的49.06%o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西辽河冲积平原及支流河谷平原区。2、园地面积1170.35公顷,占土地总面
15、积的0.21%,占农用地的0.32%,主要分布在穆家营子镇、上官地镇和老府镇等建制镇周围地区。3、林地面积174044.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92%,占农用地的47.2K,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府镇、大夫营子乡、大庙镇、城子乡等乡镇,其他乡镇分布比较均匀。4、牧草地面积434.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占农用地的0.12队在全区各乡镇零星分布。5、其他农用地面积12193.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7%,占农用地的3.31%o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7196.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6%,占建设用地的85.96%,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及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其
16、中穆家营子镇和安庆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较大。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809.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地0.50%,占建设用地的14.04吼其中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620.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水利设施用地面积997.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8%,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92.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03%o三、其他土地结构与布局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10837.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占其他土地的6.22虬自然保留地面积为163267.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00%,占其他土地的93.78%。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上轮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松山区各级政府和土
17、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综合平衡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性和权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尊重。上轮规划的实施,较好保护了耕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了土地管理和利用效益,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1、以耕地和林地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体系。2、确保了国家、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3、建立了“指标与分区相结合”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有效实施了土地用途管制。4、
1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知度得到提高,公众参与范围扩大。二、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划方案缺乏弹性,用地指标分配不合理,用地布局与实际用地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可操作性不强。2、规划实施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不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3、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实施难度较大。4、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健全,规划内容难以充分落实。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机遇松山区是赤峰市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是赤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联结蒙、冀、辽经济的重要枢纽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松山区经济社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19、赤峰市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加大,松山区作为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大幅增强,为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地方产业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带来机遇。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政策,产业政策更加明确、实施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松山区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依靠优越的区位,禀赋的资源条件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充分发挥本地域土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牧业加工、商贸集散、机械设备制造、采矿加工等对区域经济有拉动力的工业项目,是松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松山区是自治区和赤峰市重要生态屏障地区,国家和自治区对生态保护
20、建设的更加重视及赤峰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实施将会为松山区的生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和规划带来难得的机遇。二、面临的挑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将使松山区土地利用中的供需矛盾和各种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1、松山区耕地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加强。耕地条件差,坡耕地较多,形成了大量的中低产田,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投资开展了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基本建设,但其范围和数量所占比例仍然较低,还有大面积的耕地缺乏农田基本建设保障。所以
21、必须要加大土地整理和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生产力。2、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用地供给面临较大压力。规划期间,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林牧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需要土地的支撑,各部门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量和“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方式,合理安排各类建设项目时序,也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要,所以建设用地缺口较大,土地供给面临着压力,未来协调土地利用矛盾和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3、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整治力度有待加强。松山区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而且吞噬着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空间。因此,规划期内
22、保障必要的生态建设用地,防止土地退化,并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对严重退化的土地采取还林还草方式、杜绝乱砍滥伐等多方面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便于提高全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协调农、林、牧用地矛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原因,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区农、林、牧用地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实施,涉及到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加之行业用地和部门管理之间不能充分协调导致土地管理方面混乱,直接影响全面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土地资源配置与整理。5、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在制定、贵在实施。规划
23、的编制和实施是一个有机整体,本轮规划应在总结上轮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协调好土地利用活动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诸多问题,充分研究、科学分析后建立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为构建松山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整体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总之,松山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牧草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
24、用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122014年松山区各类用地结构表单位:公顷、%地类2014年面积总面积的比重农用地耕地180944.6332.15%园地1170.350.21%林地174044.0430.92%牧草地434.130.08%其他农用地12193.582.17%合计368786.7365.52%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4952.110.88%农村居民点用地12244.702.18%小计17196.813.06%交通水交通运输用地1620.070.29%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997.350.18%其他建设用地192.2
25、80.03%合计2809.700.50%合计20006.513.55%其他土地水域10837.401.93%自然保留地163267.7029.00%合计174105.1030.93%土地总面积562898.34100.00%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松山区是赤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结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体的重要枢纽。一、松山区的发展战略定位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区为目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农牧林各业,以运用科学技术为主,形成了粮食、甜菜、烤烟、蔬菜、养殖、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以做
26、大做强中心城区为着力点;以经济产业、新型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业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工农牧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民主和谐的新松山。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松山区村镇体系规划(20072020)、松山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依据,松山区经济发展目标如下:松山区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优化结构,尽快提升人均生活水平,到2020年使全区人均经济水平处于赤峰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机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把松山区建设成为生活、生产相融合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宜居生态区。1、
27、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亿元。2、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900元和12500元。3、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元。4、202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废处理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十三五”时期,是松山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统筹各业各类用地需求和科学分析土地供给能力;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一、切实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农用地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布局总体稳定,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28、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二、形成城乡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迁并整合农村居民点,因地制宜形成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的土地利用格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合理调整布局,挖掘用地潜力。三、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四、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根据松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态林业、畜牧业、旅游产业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化建设。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依据
29、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松山区土地利用调控指标,结合松山区土地利用状况,提出松山区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耕地资源和农业生杰环境。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880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证12166L9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1.76%o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集约用地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21586.8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18271.59公顷;其中城
30、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达到6026.90公顷;2009至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预期达到4257.43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预期达到2831.73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不突破2070.32公顷,补充耕地2070.32公顷。三、土地生态保护目标松山区的2020年园地面积指标为1370.00公顷,规划期内大力发展园地,促进园地质量全面提高。2014年林地面积为174044.04公顷,由于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业、扩大生态林建设是本轮规划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因此本轮规划的2020年林地面积为175240.00公顷,比基期年林地面积增加1195.96公顷,符合土地利用战略目标。2014年牧草地面
31、积为434.13公顷,2020年指标为435.00公顷。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规划期内,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2070.32公顷。规划期间松山区的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见表21)。表2-1松山区土地利用主要指标调控表单位:公顷指标2014年2018年2020年指标属性耕地保有量180944.63180542.89148800.00约束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3900.00121661.90121661.90约束性园地面积1170.351070.621370.00预期性林地面积17404
32、4.04173783.60175240.00预期性牧草地面积434.13430.92435.00预期性其他农用地12193.5812459.784511.73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20006.5120896.8521586.83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7196.8118030.1518271.59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4952.115459.676026.90预期性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2809.702866.703315.24预期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一一4257.43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一-2831.73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一一2070.32约束性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一一
33、2070.32约束性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平方米/人)-一234.98约束性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按照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松山区的各专项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土地,优化空间布局,确保耕地质量有提高。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1、耕地2014年全区耕地面积为180944.63公顷,到2020年全区耕地面积控制在148800公顷以上,2015年至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1154.55公顷,土地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154.55公顷。2、园地2014年全区园地面积1170.35公顷,到2020年,园地面积将达到1370.00公顷,园地面积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高。3、林地2
34、014年全区林地面积174044.04公顷,到2020年,林地面积达到175240.00公顷,比2014年增加1195.96公顷。4、牧草地2014年全区牧草地面积434.13公顷,到2020年牧草地面积预期达到435.00公顷。5、其他农用地2014年全区其他农用地面积12193.58公顷,到2020年,全区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511.73公顷。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基期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006.51公顷,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1586.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3%,比基期年增加了1580.32公顷。1、城乡用地2014年全区城乡用地面积17196.81公顷,到2020
35、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8271.59公顷,比基期年增加1074.7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22%o(1)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达到6026.90公顷。(2)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到12244.69公顷。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014年全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809.70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315.24公顷,比基期年增加了505.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地0.59虬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规划期内遵循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原则,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92020年)
36、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根据松山区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及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特点,结合松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安排,调整不合理用地,强化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用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用地。一、优化农用地布局按照发展现代农牧业,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林地保护,大力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牧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合理引导园地、林地及其他农用地的合理利用,稳步提高农牧业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农牧业协调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1、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规划期内切实落实耕地保护任务,着力改善耕地质量,加强农
37、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划分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一般农用地区,科学调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着力提升耕地产出效益水平。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将质量好、等级高的优良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引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和连片分布。将中心城区及重点乡镇发展区域的永久基本农田按国土资源部的比例要求调整到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前提下,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4880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比例在规划期内保持81.76%以上。根据松山区园地的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园地保护面积目标,着力优化园地种植结构,推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
38、,提高园地的单产和效益。园地主要分布在穆家营子镇,其面积占全区园地面积的30%o3、林地布局根据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林地保护的面积和范围,重点保护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公益林及三北防护林,加大低效林地的改造。规划期内,林地主要分布于老府镇和大夫营子乡,该地区林地面积占全区林地面积的38%。4、牧草地布局随着促进农牧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应用,全区畜牧业逐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规划牧草地面积为435.00公顷。规划期内,严格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保护基本草牧场,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培育,从而提高草牧场的载畜量与生产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坚持草牧场的用
39、养结合,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同时为有效整治风沙源提供保障。5、其他农用地布局合理安排设施农用地。设施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振兴松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规划期内,通过农田整理,优化农田水利设施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的结构与面积,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产出效益。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调整和优化城镇、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结构为重点,以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在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用地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建设用地优化配置。1、城镇工矿用地布局基于区域特定的自然文化特征,遵循经济社会及城镇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提
40、出城镇空间发展新方向,有序推进松山区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城镇用地区域调控,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坚持各级城镇统筹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城镇用地结构、布局和开发时序,促进各城镇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松山区规划期内城镇发展空间布局采取点轴发展模式,以点带轴,由轴及面,总体协调发展。具体为一个中心:以穆家营子镇为主体的中心城区作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作为区域开发的重点;两个节点:确定安庆镇和初头朗镇作为区域空间开发的次中心;两条通道:指国道Ill线、县道经山线为轴的沿线小城镇,利用交通条件加速发展。工矿用地应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统筹安排用地,优先保障科
41、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与松山区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用地。规划期内,着力培育壮大矿产开发业,加速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策划建设新能源工业,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能源工业。2、农村居民点用地以逐步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不同的村庄分布特征,乡镇区位条件,将村庄划分类型,实施差异化的村庄整理规划策略。结合松山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按照“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实施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相挂钩政策,加强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有序推进农
42、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3、交通用地布局公路、铁路重点布设在城镇、资源富集区和产业聚集地之间,优化现有交通路网布局,构筑服务于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的快捷运输通道。公路建设,主要以完善区与镇政府所在地的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为基础,重点安排项目有:赤朝线拓宽工程,国防备战路;铁路方面有新建锡林浩特-赤峰铁路松山段,赤锦铁路,通北高铁等。4、水利设施用地布局建设骨干蓄水工程,有限开发利用地表水,加强中水回用,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治理提防险工险段,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在山丘区建设小型水库、塘坝、集雨水塘和水窖工程;在平川区积极发展完善自流灌区续建和节水改造;在井灌区除打机电井外,积
43、极发展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近期要建设好两大水库:即三座店水库、二道河子水库除险加固配套工程。开展英金河灌区和阴河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5、旅游用地布局松山区是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的发源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用地随旅游景区及旅游线路而布局,松山区立足本区以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发挥连接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与北部契丹一辽文化旅游区的枢纽区位优势,力争成为赤峰市域的旅游组织和服务基地。旅游用地布局以松山区公路交通分布为序,重点发展两条旅游线路:城区-初头朗一大庙一大夫营子,将三座店水库、柴胡兰子烈士陵园、阴河岩画、大夫营子娘娘庙、皇家漫甸等景点组合起来;城区-城子-老府,将西道点将台
44、、香山风景区组合起来。三、优化生态用地布局严格控制对草原、林地、滩涂、沼泽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对西部特殊生态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大夫营子乡、城子乡等重点生态保护区进行强制性保护,对岗子乡、大庙镇等生态脆弱区进行积极保护,加大对区域内重点监测体系建设,有效控制毁林毁草开垦、湿地围垦现象,综合整治水土流失,使全区土地生态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耕地保护目标落实到户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松山区规划期间耕地保有量1
45、48800公顷,耕地目标下达各乡镇,建立镇、村、队、户四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保护责任。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1、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尽量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在布局时,主要布局在其他土地范围之内,尽量避让耕地。2009年2020年,全松山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70.32公顷以内。2、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禁止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的生态退耕,确需新增生态退耕的,要落实补充耕地。有选择地实施生态退耕。3、合理引导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因农用地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耕地调整为
46、其他农用地的,不得破坏其耕作层。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应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按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严格落实赤峰市下达松山区的补充耕地义务。加强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执行对项目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制度,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2009年一2020年,全松山区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2070.32公顷,耕地储备库2200公顷以上。四、优化耕地布局对基础设施完善、质量好、集中连片的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整治,推进农用现代化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第二节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加强对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的审查,严肃永久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和补划方案的论证、听证、验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一、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落实规划期内松山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1661.90公顷的保护目标。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合理分配到各乡镇。穆家营子镇3639.66公顷,其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