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398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文言文校本汇编.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叶公好龙02郑人再履0304滥竽充数05按图索骥07|,I木目1)凿壁熊13买楼还珠14铁杵磨针15害|席分坐17闻鸡起舞28鹤蚌相争19歧路亡羊20朝二暮四21南辕北辙22多多益善23害群之马24惊弓之鸟25字千金26卧薪尝月日27入木三分28嗟来之食29杯弓蛇影30投笔从戎31竭泽而渔32对牛弹琴33乐不思蜀34塞翁失马36鸣惊人38指鹿为马39螳螂捕蝉40五;步笑百步42人成虎43大公无私44退避三舍45前事后师46纸上谈兵47狼子野心48刮目相看49杞人忧天50东施效颦51狐假虎威52囊萤夜读53孟母三迁54七步成诗55名落孙山56梁山君子57知恩图报58程门立雪59涸泽之蛇600

2、1.刻舟求剑是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不韦吕氏春秋【注】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契:动词,用刀子雕刻。1 .实词(虚词)积累(请选择正确的释义)(1)舟生()A.停止B.阻止C.只是,仅仅(2)入水米之()A.寻找,寻求B.探求C.索取,要求2 .解释加点词(1)号吾剑之所从擘()()(2)尊契其舟日()2 .句子翻译(请试着逐字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3 .内容理解(1)为下列句子中的“自”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自己B.自然C.从D.由于E.

3、即使F.假如其剑目舟中坠于水()02.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五【注】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牖(y6u):窗户。施(y1):延伸,同“拖”O夫:这,那。1 .实词(虚词)积累(1)叶公子高好龙()(2)弃而还串()2 .解释加点词(1)钩以与龙()2 .句子翻译好夫似龙 而A.喜好,爱好B.优秀C.追求A.奔向B.跑,逃跑C.走路(2)号叶公非

4、好龙也()非龙 者也。3.内容理解(1)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C.指示代词,这、此。D.的于是天龙闻而下之()叶公见书()(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0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履:名词,鞋子。操:动词,拿、携带。1.实词(虚词)积累(1)而置之其半()A.做下B.座位C.犯罪2 .解释加点词(1)郑人有胡

5、买履者()(2)先自虐其足()3 .句子翻译宁信度,无自信也。4 .内容理解(1)为下列句子中的“及”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赶上,追上B.到,至C.趁着D.如,比得上E和,与冬反()(2)文章中反是通假字,试着从文中找出另一个通假字“,意思是(3)郑人买履中郑人最可笑的“言”是“,这个故事讽刺了的人。04.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翼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韩非子五蠢【注】耒(Ii):一种农具。1 .实词(虚词)积累(1)今欲以先王之政()(2)兔不可复得()A.因为B.用C.把,拿

6、A.能够,可以B.合适,适当C.得到2 .解释加点词(2)因糅其耒而守株(3 .句子翻译因 释其耒 而)(3)萼复得兔()守株,冀复 得兔。5 .内容理解(1)为下列句子中的“因”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依靠,凭借B.沿袭C.副词。于是,就D.原因E介词。由于印释其耒而守株()的人。(2)这个故事讽刺了05.灌芋充数齐宣王使人吹芋,必三百人。南郭处土请为王吹芋,宣王说之,原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注】原食:仓储的粮食1 .实词(虚词)积累(1)使人吹竽(A.命令,派遣B.让,叫,令C.出使(2)宣王说之(A.陈述B.言论C.劝说2 .

7、句子翻译数百人原食3 .内容理解(1)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中的“排场”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人。(2)这个故事讽刺了06.后蛇添足是有祠者,喝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注】祠:祭祀。舍人:门客相谓:互相商量1 .实词(虚词)积累A.我,我的B.以后,以外C.多A.称引譬喻B.牵,拉C.拿出A.做,干B.作为,当做C.是(2)蛇圉无足()之 足?(1) 一人饮之有余(

8、)(2)冬酒且饮之()(3)吾能为之足()2 .解释加点词(1)乃左手持卮()3 .句子翻译子安能为4 .内容理解(1)为下列句子中的“足”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蛇固无足()数人饮之不足()A.脚B.足够、充足C.够得上,值得(2)故事中为蛇画脚的人是一个的人。(用一个四字词语作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07.按图索骐伯乐相马经有隆飙政日,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蛛,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日: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班固汉书【注】隆颠(sng):高高的额头。蛛日:眼睛鼓起。累麴(qCi):叠起来的酒药饼子。1.实

9、词(虚词)积累谓?父曰()2 .解释加点词(1)热马经()(2)不举御也()(2)为下列句子中的“谓”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谓其父曰()所谓按图索验也()A.告诉,对说B.叫作,称为C.认为,以为D通“为”,因为3 .内容理解(1)按图索骤解释为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请在本书其他篇目中找到与此故事表达意思相近的成语是。(2)文中伯乐之子的表现,有人认为他这个孩子很愚蠢,有人认为他很聪明。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08.掩耳盗锌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

10、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注】况然:拟声词,形容钟声悖:荒谬1 .实词(虚词)积累(1)百姓有骨钟者(2)欲女而走()2 .解释加点词(1)遽推其耳()A.得到,获得B.能够,可以C.合适,适合A.背B.覆盖C.辜负,对不起)(2)本人用之()()(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认为,以为B.用C.按照D因为以锤毁之()3.内容理解(1)掩耳盗铃的近义词有,反义词有。(2)这个故事小偷的行为“悖”的原因是;从这则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09.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11、乘此得及前源。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谪【注】汲:水源饶:富足,多乘:利用1.实词(虚词)积累(1)魏武行役(A.行走B.做,实施C.行进,运行(2)乘此得及前源()A.赶得上B.到,至C.趁着,得到时候2 .解释加点词(1)朱汲道()军皆渴()()3 .句子翻译(1)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2)为下列句子中的“令”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命令B.使,假使C.县令D.时令,季节E.善,美好乃令日()4 .内容理解(1)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画蛇添足B.画饼充饥C.望眼欲穿D.叶公好龙(2)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原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现在借以比喻

12、(3)魏武指的是,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西魏政权的奠基人。10.自相矛盾是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韩非子难一【注】鬻(yu):卖。夫(fU):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1 .实词(虚词)积累(1)吾盾之坚()(2)不可同世画立()A.表并列“又”B.表承接“就,而且C.表转折“但是,去广2 .解释加点词(1)吸曰()(2)弗能座也()()3 .句子翻译(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2)为下列句子中的“利”选择正确的解

13、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A.锐利,锋利B.利益,好处C.顺利D利润出师不利()坐收渔翁之利()吾矛之利()4 .内容理解(1)学习这则故事后,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的“矛”和“盾”?11.抿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推本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干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捱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宋:春秋时的宋国。闵(mln):忧愁。括(y):拔。芒芒然:疲劳的样子。芒芒同“茫茫”。其人:指家里的人。病:累坏了1 .实词(虚词)积累(1)芒芒然

14、归()(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2 .解释加点词(I)之()(2)予()(3)益()3 .句子翻译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4 .内容理解(1)宋人疲倦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成语“携苗助长”比喻:(3)请用成语“携苗助长”造句:12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多于梗公而佟孤竹,春往冬回,迷途失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日:“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杂,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苧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隰(xI)朋:人名,和管仲都是齐桓公的大

15、臣。孤竹:指孤竹国,国人相传为神农氏裔。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仿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为一仞。不难:不以为难师:向学习1 .实词(虚词)积累(1)丛于桓公而伐孤竹()(2)至其所不期()2 .解释加点词(1)伐()(2)反()(3)过()3 .句子翻译“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以致他们不知道,也不会老马和蚂蚁的出现而为难。B、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以向老马和蚂蚁学习而感到为难

16、。C、因为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以向老马和蚂蚁学习而感到为难。D、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即使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也不会因为向老马和蚂蚁学习而感到困难。4 .内容理解(1)管仲之圣、隰朋之智”在文中的表现是(2)选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13 .蓄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本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承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匡衡:西汉经学家。逮:及,到达。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大姓:富户;大户人家。大学:有学识的

17、人。1.实词(虚词)积累(1)衡乃穿壁鼻其光()(2)以书映光而读之()(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4)愿将主人书()2 .解释加点词*(选做)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何以战D.必以分人3 .内容理解(1)用文中句回答题目。“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目的是:表明匡衡读书愿望实现并学有所成的句子是:(2)找出“凿壁借光”所表达的主旨相同的一个成语是()A.负荆请罪B.悬梁刺股C.程门立雪D.梅苗助长14.买楼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乃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楼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楼者,

18、未可谓善鬻珠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木兰之柜: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桂椒:香料。缉以翡翠:缉:装饰边沿。翡翠:一种绿色的美玉。楼(dd):小盒。1 .实词(虚词)积累(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萼卖棱者()2 .句子翻译(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2)郑人买其梗而还其珠。3 .内容理解(1)“此可谓善卖梗者”中“此”指的是“S(2)故事中楚人应吸取的教训是:郑人应吸取的教训是O15.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单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笔作针。”太白当其意,还干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眉州:古地名,今四

19、川眉山市一带。李太白:李白,字太白。孀(o)指年老的妇人。杵(Chci):棒槌1.实词(虚词)积累(1)弃去(2)过小溪()(3)方磨铁杵(2.解释加点词(1)欲作针(2)还孕业()(3)太白感其意(3.内容理解(1)给句子补充主语。)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2)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是:(3)与成语“铁杵磨针”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是()A、滴水穿石B、绳锯木断C、三顾茅庐D、锲而不舍16.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臼:“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0点其一。须臾,雷电孥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注】张僧繇(yd。):南朝梁吴

20、兴人。金陵:古地名,今江苏南京市。须臾(yii):一会儿1.实词(虚词)积累(1)画四龙于壁()(2)点之即飞寺()2 .解释加点词(1)国点其一()(2)雷电破壁()3 .句子翻译每日:“点之即飞去。”4 .内容理解(1)成语“画龙点睛”比喻(2)下列成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反的是()A、画蛇添足B、锦上添花C、点石成金D、如虎添翼17.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争,华捉而抑去之。又学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弊,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竺,曰:“子非吾友也!”(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菜:触地种菜。轩冕(XUdnmin):有篷盖的华丽车子。1 .实词

21、(虚词)积累(1)华捉而掷去之()(2)宁割席分半()2 .解释加点词(1)管挥锄与瓦石不号()(2)又掌同席读书()3 .句子翻译曰:“子非吾友也!”4 .内容理解(1)选文写了和两件事。(2)“华捉而掷去之”反映了华歆的心理。(3)从“割席分坐”中我们看出管宁是一个的人。18.闻鸡足舞(祖逖)刘琨佟岁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臼:“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久逖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仍净本流彼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日:“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叹惋。(选自晋书)【注】祖逖(tI):字土稚,范阳遒县(今河北保定)人,东晋军事家。刘琨(kQ

22、n):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晋朝名将。司州:古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主簿:官职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绸缪(chum6u):情意殷切。中夜:半夜。荒鸡:指三更前啼叫的鸡。蹴(cu)踢,蹬舞:舞动,此处指舞动刀剑等。社稷(jI):指国家。部曲:部属,部下。中流:指长江中央。击:击打。有如大江:古人设誓之词,意思是指着长江起誓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可信。1.实词(虚词)积累(1)刘琨俱为司州主簿()(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涉者()2 .解释加点词(1)用起舞()(2)仍将本流徙部曲()3 .句子翻译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4,内容理解(1)概括文中两件

23、事::(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与刘琨互相勉励,闻鸡起舞。B、刘琨虽与祖逖情谊深厚,但与祖逖形成反差,缺乏志向。C、祖逖率众渡江,中流击楫而誓,表达他收复失地的决心。D、众部下为祖逖怀有振复中原的志向感到敬佩并为之赞叹。19.鹊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乃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岁出曝,而鹃啄其肉,蚌合而箱其喙。翘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翘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鹉!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耳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惠王曰:“善。”乃土。(选自战国策.燕策)【注】箝:同“钳”,杷东西夹住的

24、意思。鹊: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1 .实词(虚词)积累)(2)蚌方出曝()(4)乃小()(1)苏代为燕谓惠王(3)两者不肯相穹(2 .解释加点词(1)过易水()(2)今赵耳伐燕()3 .句子翻译故愿王之熟计之也!4 .内容理解(1)蚌一一蒯一一渔翁”三者之间表面上因为而联系在一起,实质上是因为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的道理。(2)本文的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20.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自羊,陟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扬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日:“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日:“亡之矣。”日:“奚亡之?”日

25、:“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成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选自列子.说符)【注】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竖:童仆,小仆人。戚然:忧伤的样子。1 .实词(虚词)积累(1)杨子之邻人亡羊()(2)吾不知所本()2 .解释加点词(1)珞率其党()(2)既厚()3 .句子翻译亡一羊,何追者之众?4 .内容理解(1)“歧路亡羊”的本义是;现比喻.(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不笑,请你代他告诉邻人他心中的想法。杨子心中的想法是:21.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皆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

26、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日:“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自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与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气【注】狙(ju)公:养猴子的老头。口:口粮。芋(XII):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1.解释加点词(实词)(1)狙亦得公之心()(2)足乎()2 .句子翻译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3 ,内容理解(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2)成语“朝三暮四”出自这篇故事,现用来比喻的人。22.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亨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多

27、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野者善!”此数者愈普,而离楚愈远耳。【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用:资用,即路费。1.实词(虚词)积累(1)我欲之楚()(2)此数者愈雪()2 .解释加点词(1)万北面而持其驾()(2)吾御者善()3 .句子翻译君之楚,将奚为北面?4 .内容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给你的启示是:23.多多益善上会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聿.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乃我禽?”

28、信日:“陛下不能将手,而普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J【注】上:皇帝。禽:通“擒”,捉住。1.实词(虚词)积累(1)何为为我禽()(2)而弯将将()2 .解释加点词(1)多多尊善()(2)陛下不能将苏()3 .句子翻译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4 .内容理解(1)“多多益善”是(人名)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2)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是一个的人。24.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上,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久华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日:“孝知具茨之山乎?”日:“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日:“然黄帝日:“异哉小童!非彼知具茨之山,又知大愧之所存。请问岁天下久”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日

29、:“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力称天师而退。【注】大陇(wi):传说中的神名。具茨(cI):山名,在蒙阳密县(今河南密县)。七圣:指陪同黄帝的七位臣子。涂:通“途”,即路。为天下:治理天下。稽(qT)首:叩头1 .实词(虚词)积累(2)非侯知具茨之山()(2)请问为天下()(1)若知具茨之山乎()2 .解释加点词(1)道遇牧马童子()(3)亦当其害马者而己矣()3 .句子翻译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4 .内容理解(1)“夫为天下者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中的“害马者”在文中的原意,用来比喻(3)从文中看,黄帝之所以能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是因为他(

30、2)敢疮痛也()(2)其飞徐而鸣悲()用来比喻那些.的人。25.惊弓之鸟异日者,更嬴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日:“臣为王?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日:“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日:“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嬴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日:“然则射可至此乎?”更嬴日:“此孽也。”王日:“先生何以知之?”对日:“其飞倏而鸣悲。飞徐者,移瘠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注】异日:往时,从前。更嬴:战国时的名射手。京台:高台。虚发:虚拉弓弦,不放箭。间:短暂的时同。孽:伤病。未息:没长好。息,痊愈。1.实词(虚词)积累(1)臣为王引弓虚发()2 .解释加点

31、词(1)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更羸因为虚拉弓弦不放箭让大雁在下面。B.更羸因为虚拉弓弦不放箭射下了大雁。C.更羸用虚拉弓弦不放箭让大雁在下面。D.更羸用虚拉弓弦不放箭射下了大雁。4.内容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6.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是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宏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用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举上,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苟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威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心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

32、金。【注】相倾:相互竞争,彼此排挤。布:公布。增损:增加或减少,这里指改动文字。1.解释加点词(实词)(1)亦招篡士()(2)延诸侯游士宾客()(3)解释下列句中“以”的意思皆下士喜宾客H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集论为八览、六论、十二纪()2 .句子翻译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3 .内容理解从这则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C27.卧薪尝胆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日:“吾终于此乎?”吴?赦越,越王勾践尽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自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住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33、。【注】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喟然:感叹的样子。重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下贤人:放下架子屈身结交有才德的人。1 .实词(虚词)积累(1)越王勾践厚国()(2)自不加肉()2 .解释加点词(1)吴战赦越()(2)置胆于半()(3)玄忘会稽之耻耶()3 .句子翻译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4 .内容理解以下对勾践返国后一系列举动的目的理解不怆当的是()A.为了牢记国耻B.为了惩罚自己C.为了磨砺心志D.为了聚拢人心28.入木三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34、语莪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纱期月,书便大批。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日:“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日:“此子必蔽吾多!”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注】笔说:古代一本指导书法运笔的书。秘:保密,使守住秘密。幼令:幼时的美好才华。期(jT)月:一整月。用笔诀:论写字诀窍的书。老成:老练成熟。1 .实词(虚词)积累(1)便待成人()(2)不承期月()2 .解释加点词(1)书便大世()(2)此子必蔽吾名()3 .句子翻译(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你为什么私下来读我秘密珍藏的东

35、西?B.你为什么来偷取我秘密珍藏的东西?C.你在哪里私下读我秘密珍藏的东西?D.你在哪里偷取我秘密珍藏的东西?4.内容理解(1)“入木三分”原本用来形容书法的笔力强劲,现也用来比喻(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29.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日:“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于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刚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阳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黔敖:春秋时齐国的贵族。蒙袂(mel):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辑展(ju):拖着鞋子。辑,拖。屣,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36、。1 .实词(虚词)积累(1)黔敖为食于路()(2)从而图焉()2 .解释加点词(1)曾子厚之()(2)其嗟也可去()(3)解释下列句中“食”的意思黔敖为管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终不食而死()3 .句子翻译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 .内容理解“饿者”没有接受黔敖的施舍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30.杯弓蛇影学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年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寿顿愈。【注】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久阔:久别

37、不见。广:即乐(yu)广,字彦辅,河南阳清(今河南省阳市附近)人。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1 .实词(虚词)积累(1)方欲饮()(2)广问其故()2 .解释加点词(1)学有亲客()(2)造饮而疾()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oA.刚才想要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非常厌恶它。8 .刚才想要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非常恶心。C.正想要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非常厌恶它。D.正想要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非常恶心。4.内

38、容理解(1)客“所见如初”的“初”指的是“”(用原文回答)。31.投笔从戎(班超)家贫,常?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当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多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选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梁列传)【注】佣书:被宸为人抄书。辍业:停止工作,停工。辍,停止,中止。傅介子、张骞:西汉人,均因出使西域而立功封侯。研:同“砚”,砚台。小子:。对对方轻蔑的称1.实词(虚词)积累(1)常为官佣书以供养()(2)尤当尊傅介子()2 .解释加点词(1)以取封侯()(2)小子安知壮士申哉()3 .句子翻译(1)安能久事笔研问乎?

39、(2)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 .内容理解(1)班超是(朝代)出使匈奴的名将。他的哥哥(汉书作者)班固,与其父班彪、其妹班昭均为史学家,并称为“(2)“投笔从戎”中的“戎”解释为。这个故事反映了班超的品格。32.竭泽而渔单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注】薮(su):指野草。田:通畋,打猎。1.实词(虚词)积累(1)岂不获彳号()(2)而明年无兽()2 .解释加点词(1)承泽而渔()(2)诈伪之道()3 .句子翻译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4 .内容理解(1)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义

40、是:(2)下列成语与吕氏春秋一书有关的是()A、一诺千金一字之差C、一字千金D、一言九鼎33.对牛弹琴公明仪乃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生。非牛不阳,不合其耳矣。转乃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奇耳,躁谡而听气【注】公明仪:战国时音乐家。清角之操:古曲名,这里代指高深的曲子。虻(m6ng):牛蝇。犊:小牛。踝跣(di6xie):小步走1.实词(虚词)积累(1)伏食如故(2 .解释加点词)(2)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1)转为蚊虻之声(3)即隼尾奋耳(3 .句子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4 .内容理解(1)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2)出自本文的成语“对牛弹琴”,常用来形容(3)与“对牛弹琴”意思相反的成

41、语是()A、闻鸡起舞B、对症下药C、鹤蚌相争D、歧路亡羊34.乐不思蜀王问禅日,:“颇思蜀否?”禅日:“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日:“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日:先人坟塞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闭其目。“金王复问,对如前,王日:“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日:“谀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注】王:指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禅:刘禅(ShGn)蜀汉后主,刘备之子,小名阿斗。郤(Xf)正:刘禅旧臣,蜀汉朝廷投降后,随刘禅前往洛阳。陇、蜀:分别为中国甘肃省、四川省的别称,此处指蜀地。1.实词(虚词)积累(1)当王复问()(2)做如尊命()2

42、.解释加点词(1)求处禅日()(2)用闭其目()3 .句子翻译(1)颇思蜀否?(2)何乃似郤正语邪!4 .内容理解(1)结尾“左右皆笑”的原因是O(2)“乐不思蜀”现比喻,与其相近的成语有。35.唇亡齿累晋侯复修道于虞以佟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自,虞必多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上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选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注】晋:春秋时期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晋侯:晋献公。虞:国名。虢(gu6):国名。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箫。启:启发,这里指引发晋的贪心。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其:反诘语气词

43、,难道。辅:面颊。车:牙床骨。1 .实词(虚词)积累(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便虢()(2)虞必丛之()2 .解释加点词(1)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2)虢*()3 .句子翻译(1)虢,虞之表也。(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一次(借路就可以)说是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B、一次已经很好了,怎么可以多次呢?C、一次(借路就可以)说很好了,怎么可以有多次呢?D、一次就已经很好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4.内容理解(1)“唇亡齿寒”在文中具体指(2)“”一句,充分体现了晋献公的贪心不足。(3)宫之奇引用谚语劝谏虞公,是希望他明白的道理。36.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有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避不为福乎?”军装月,其马将胡骏马而用。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避不能为祸乎?”家富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