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国精神.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738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中国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中国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中国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中国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中国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中国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中国精神.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中国精神笔者小时侯,同大多数人一样,对首都北京充满无限神往。但那时,政治憧憬之于一颗童心是伟大得近乎虚幻的朦胧,真正令我对“祖国心脏”产生朝觐般情怀的却源自几张最为普通的拼音识字画面。在那一张张小卡片上,印着北京系列标志性建筑图象: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它们,清一色的庄严、雄伟、壮丽、堂皇,给一个在山村长大的孩子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心灵震撼O从那之后,“北京”便以近乎神圣的形象在心中耸立,并时刻发出某种召唤。长大后,我才意识到:那是建筑的力量!而今,我不仅如愿以偿来到北京,且长期生活于斯、工作于斯,天天在她的建筑丛林中穿梭。当最初的狂

2、热与欣喜终归于沉静,特别是当出于工作需要而常常关注并研究起建筑,我对北京渐渐多了理性地思索一一对首都“城市精神”(即:城市内涵的浓缩、市民意志的聚合)甚而整个“国家精神”的思索。建筑,最具象的文明标识、最伟岸的精神雕塑相对于广为引用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更欣赏一位哲人的说法:“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在诉说什么?一一某种精神、某种文明。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著名的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

3、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的确,建筑不仅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环境特征、物质条件、技术水平等,更深刻昭示其社会人文、风俗时尚、价值取向等,可谓对其“城市精神”最鲜活地诠释。换言之,一座城市的精神往往是通过建其筑而得以生动地表达与传承。从这种意义上说,建筑不仅具有多端的风格,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性格”,风格不过是外在形式,性格却是内在特质,是基于集体无意识中被广泛认同的文化因素,是属于精神范畴的“形而上”哲学。建筑既是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又反过来着用于城市精神,二者是一对矛盾共同体,相辅相成。有学者就曾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

4、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其实,建筑之影响又何尝限于城市?它甚至是一种国家精神的体现。一如长城之于中国、金字塔之于埃及、凯旋门之于法兰西、帝国大厦之于美利坚我们能通过建筑阅读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认识并理解它的沧桑历史、它的今天发展、它的未来远景以及它的精神与信仰。建筑一一具有独特性气质并身负历史烙印的建筑,相对于书籍等文明

5、传载工具,无疑是人类最具象的文明标识、最伟岸的精神雕塑。穿越北京的建筑,寻找中国精神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SoHO中国的潘石屹、张欣夫妇发起关于“中国精神”的探讨,他们找来俞渝、王波明、洪晃、张欣、潘石屹、汪延、刘索拉等“中国新兴的精英阶层中最活跃的分子”们座谈,甚至不少媒体也应邀参与其中,最后大家得出的基本共识是:“中国精神来自:从自然平衡中寻找信心,从自我反省中寻找进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幽默,在危难中体验亲情与仗义J回想昨年,国贸桥畔建外SoHo的施工现场,在绿色防护网包裹的巨大楼体上,“中国精神”、“抗击非典”的大幅标语似乎仍在飘扬;植物园内“让中国精神高高飘扬一一放风筝抗非典”活动的

6、喧闹似乎仍在回响,但如今,慷慨一时的“中国精神”的声音似乎己然隐退,或许是SARS己过、“建外SoH0”热销也已过的缘故?笔者一直觉得可惜,老潘夫妇这对地产名人,颇有仅利用“中国精神”这一宏大题裁为楼盘造势的嫌疑,而并未将其发挥到他们所致力于的建筑事业。“建筑,最具象的文明标识、最伟岸的精神雕塑”。作为首善之区,北京不仅在体制文化的塑造下,而且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张力中,形成今天的面貌和品性,其所代表的往往是整个中国,其建筑即可谓象征着整个中国的精神。带着对“中国精神”的思索,让我们走进北京、走进北京的建筑丛林。红墙内的宫阙琼楼红墙、琉璃、琼楼、玉宇,是京城作为千年古都最鲜明的建筑标识,它深

7、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将相至尊、至上的皇权意识,是封建时代中国精神的活标本。而今,当这一切都成为历史并供人自由观瞻,中国精神便也迎来了相对民主、自由的曙光。胡同里的四合院胡同、四合院堪称最具代表性的京城人居文化符号,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仁”、“和”观念完美诠释,它塑造了古北京疏朗、祥和、诗意的城市天际线。可惜,今天,在夜以继日的隆隆推土机声中,这一切都在迅速消失。其消失是否也昭示着传统中国精神的瓦解?十里长街的标志性建筑如开篇所言,新中国成立后大刀阔斧打造的众多北京标志性建筑,曾引发了多少人对北京的魂牵梦萦。特别是著名的“十大建筑”,构成了以雄伟、庄严、壮丽、堂皇、开阔等

8、为特征的新国都的视觉形象,以寄托解放,新生、自豪感之类的民族情怀。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历史建筑文化意蕴的转换,突出体现了新体制文化对传统权威的借助和重构。这一时期的建筑明显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精神:当家作主,民族自豪,大国意识觉醒,对党的无限爱戴与拥护,对共产主义的无限憧憬。“戴绿帽子”的建筑权力所及,各个城市都不乏历届领导人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在北京,典型为前市长陈希同提倡的在高楼顶上加盖小亭子的建筑(被称为“戴绿帽子”)。其顶尖之作、也是收山之作是90年代初建成的北京西客站。它可能是一个标本,集中了此类建筑的某种“文化特性”:将个人的喜好蛮霸地强加于社会,把“巨大”当成“伟大”,把纪念性的“

9、气概不凡”放在首位而无视公共建筑方便、实用的功能。被个人权力意识扭曲的国家精神亦通过建筑而暴露无遗。香港模式下的“高度”建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加入摩天大度的竞争,对而度的崇拜和竞争,成为城市建设突出的主题,它也尖锐地体现在北京的建筑中。80年代中期,混乱无序的商业开发,致使在紧邻故宫的旧城的核心区内,在王府井一带相继出现了一批高层建筑,如王府饭店、和平宾馆等。与此同时,京广中心、京城大厘和国贸中心等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接踵而至,打破了北京城传统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近年出台的北京“中央商务区”建设规划,主体建筑财富中心高280多米,银泰大度高248米,国

10、贸三期高330米。有学者认为,在北京城,这种对高度的竞争是悲剧性的。因为开阔舒缓的平面布局和辽阔无碍的天际轮廓线,正是这座古都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性格的体现。今天,无论在故宫、北海还是颐和园四望,背景无不是林立的高楼。严格地说,中国人对“高度”的崇拜早已渗透在“现代化”意识之中。从大半个世纪以来国人对上海滩24层高的国际饭店的啧啧赞叹,到对今日浦东88层高的金茂大厦的满腔自豪,都反映了这种“现代化=高楼大厦”的集体认同。当我们把自己的经济成就和自豪感主要寄托在对建筑物高度的追求上,突出折射了急欲摆脱落后、急欲“现代化”、急欲求高求大、急欲宣扬成就的新时期中国精神。欧美风情蔓延的时代“欧美风情”不可

11、阻挡地成为当下最新的流行。罗马式柱廊、美国式坡顶、新加坡园林以及比例失调的西洋裸女雕塑等,正不觉间肆意充斥京城的天空,众房地产商似乎都不约而同地以与“欧美”攀亲扯缘为行销的有力卖点,并在广告中不厌其烦、竭斯底里地诉说着。欧美风情蔓延,一方面突出彰显了我国正全方位迈向国际化(各层次国际交往的增加衍生出对人们欧美文化的追求,外籍人士来华的增加也对欧美风格住宅形式构成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众的流行文化和社会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欧美风情蔓延,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艰难挣扎,这恰是当前中国相当部分人思想的鲜明写照:盲目崇阳媚外、盲目随波跟风、盲目追求所谓品位。被市场化主宰的中国近

12、年来,当北京市广建“金街”、“银街”,“中央商务区”,孜孜追求成为中国的“曼哈顿”、“华尔街”和“硅谷”时,作为文化中心的建没几乎淡不可闻。在这一建没高潮中,长安街东侧己经被港资为主的一批写字楼、商厦“抢滩”。而城市高度控制在旧城区则被“全面突破”,几无严肃性、权威性可言。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权力的结构也发生了转移,从建筑和文化精英控制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低俗化、“麦当

13、劳化”。城市快车依然循着世俗化和商业化的轨道凯歌行进,一座座失去记忆的城市被大量复制,一批批速成、单调的建筑迅速填充着城市的空问,粗暴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城市建设为房地产开发浪潮所牵引,不受制约的商业化正在成为主宰城市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当市场主宰了一切,那么中国精神呢?新住宅运动下的建筑明天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对城市这个“文化的容器”,归根到底,其中有没有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城市的现代性最终是由其文化“软件”制约和说明的。可喜的是,一批国内最著名的民营房地产公司悄悄发起了“新住宅运动”,在深圳、北京和上海进行了数次研讨。这种来自房地

14、产商的文化追求、商业化浪潮中人文理想的苏醒,令人有沙漠绿洲般的新感受。尽管这一运动的文化内涵仍待建树,从理论变为实践的路途则更为遥远,但它毕竟为十字路口的北京、十字路口的城市燃起了一支新的烛光。城市社会的真正内涵,是市民的交往空间、共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形成和扩大。“市民文化”正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恰当度量,在这种文化下的建筑,又将记载着怎样的中国精神?后记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还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近年来,北京仅住宅建设的速度,即达到每年竣工800多万平方米。为了加快速度,采用的是用推土机开路、大拆大建的“成片土地开发”的模式。许多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胡同和老房子,甚至未及甄别、鉴定便被夷为平地。今日之北京已经是老北京城面积的十倍。换而言之,我们已经建设了相当于十个北京城,而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北京明清古城,却终于在我们眼前日新月异地消失了。一消失的还有曾绵绵独步世界数千载的中国精神。在新的时代,如何以建筑塑造新的国家精神?这或许是整个建筑界、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都须深思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