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悔读南华;2、霜晨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处:1、新、旧唐书温庭筠传;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参资:古诗文网商山早行赏析。温庭筠画像二、少失父怙,依段尚书成才温庭筠(812-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为“花间派”词祖。温庭筠,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其时,家世衰微,又九岁丧父,母亲携他兄妹四人,孤儿寡母的,生活非常艰难。穆宗长庆4年1824年),温庭筠13岁,父友段文昌任吏部尚书,将他接到杜陵家中,与其子段成式结伴读书,视如己出。几年后,段尚书以使相外任,也一直带着
2、他俩。这期间,他俩边学习边游览,足迹遍布江淮、吴中、荆楚,两人都顺利成才。文宗大和9年(835年),段尚书在西川去世。次年,他25岁时,迁家杜陵,与段家毗邻而居,也视为故乡。他与段成式,通家世好、同学同游、同赋诗文,又儿女亲家,相与终生。段成式是著名志怪小说家,他俩与李商隐齐名,文风也相似,三人又都排行16,他们的诗文,世称“三十六体”。段文昌宰相影视像温庭筠存诗310多首,有温飞卿集;存词70余首,为唐人之最,大多收录于花间集;著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已佚,太平广记收录甚多。f 1 ,*温4卿#蕉 餐注- 4秀蟹草堂藏极.温庭筠诗词作品集三、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温庭筠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兴趣广泛,
3、多才多艺,年少即负盛名。他赋诗填词,擅长著文,思维敏捷,极富天赋。人夸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而他更聪慧,出言成章,文不加点,每当考试,依照定韵,叉手则成韵,八叉成一诗,疾速如此,神乎其神,史上未见,世间仅有,人称“温八叉、温八吟”。公卿群少、应试学子,前呼后拥,崇拜之至。他精通音律,擅长演奏,箫笛琴鼓,样样都会。身边东西,只要有弦,他就能弹;只要有孔,他就能吹,出类拔萃,多才多艺,风光无限,甚得人心。他还技高一筹,能够依声填词。你能顺口亨曲,他则随手记谱,还能依声摹调,一挥而就,填上新词。乐艺之高超,诗思之敏捷,为世间少有。他是晚唐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大师。四、科考违纪,屡试不第温庭筠诗思敏
4、捷,词气英发,才艺过人,风采出众,但他恃才傲物,多次科考违规,致使多试不第,而历尽坎坷,终生蹉昵。文宗开成4年(839年),温庭筠28岁,科考不第。次年,改名“庭筠”,并结婚生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他36岁,再试又不第。遂纵酒放浪,与贵少令狐滴、裴狎游。有一次,试博学宏词,他为京兆尹子柳翰假手作赋,扰乱科考,轰动朝野,载于国史。侍郎沈询,有奏章说,有次他主持科考,为温庭筠单独设座,不与其他考生相邻,自以为考场无事,天下太平,没想到,温庭筠仍然鬼使神差的,在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温庭筠自恃有才,无视国法考纪,公然犯规作弊,德行有亏,屡试不第,也在情理之中。五、蔑视宰相,后来“悔读南华”温庭
5、筠又蔑视宰相,口无禁忌,致使受到报复,终生潦倒。大中年间,天子诗人宣宗,喜欢菩萨蛮曲词。宰相令狐心怀私念,想讨皇上欢心,就召来儿子好友温庭筠,让他创作20首曲词,秘密进之,戒令勿泄。可听说天子读之,龙颜大悦,温庭筠也喜不自禁,张口就泄漏了秘密。一盘好棋,大权在握的宰相,竟然下得这么烂!他不自责,却怪罪起“枪手”了。又一次,宣宗作诗时,找不到“金步摇”的对仗词,广问仕官,也无人能对,找土子温庭筠,他则对以“玉条脱。宣宗赞赏。“金步摇”为女性头饰,金子制成,插在头上,行则摇动,金光闪烁,极其妩媚,而“玉条脱”,为女性臂饰,类似手镯;这两件都是女性饰品,也都是一行则动的,而且“玉”对“金”,“条脱”
6、对“步摇”,非常工整。令狐却不知,于是问温庭筠。他说,出自南华经。说了后,竟口无遮拦,又说:“南华经也不是冷僻书,国相公在处理国务之余,也应读点古书。”堂堂宰相,被一布衣后生如此教训,让他情何以堪?他还曾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这是讥讽令狐,不读书没学问,做个将官还差不多,做中书省主官宰相,则有尸位素餐之嫌了。大中13年(859),温庭筠48岁了,终于进士及第,宣宗本想把他取为一甲,结果令狐作梗,说:温庭筠“其貌不扬,又行为不端,不宜临民。”宣宗无奈,只好降等低取,等他制举后,授隋县尉。温庭筠恃才傲物,无视权贵,大拉拉的,得罪了人,往往还不知道。后来,他知道得罪令狐了,也颇感懊悔,写诗说:“须知此
7、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经J从此,他与宰相间的纠葛事,就成了“悔读南华”典故。懿宗咸通7年(866年),温庭筠官升国子监助教。他主持科考时,为讲公道,榜示进士诗、并附简评榜国子监,谱写了科考史上最精彩的一章。结果却触犯了宰相杨收,又被贬方城尉。温庭筠榜示进士诗图不久,一代词臣温庭筠,精彩一世,却蹉昵终生,最后在贬官任上,寂然去世,享年55岁。六、商山早行是羁旅诗佳作大中13年(859),温庭筠48岁,宣宗不顾令狐女匐作梗,授他隋县尉。商山早行诗,当是这次他离京赴任,途经商山时所作。诗人多才多艺,风华出众,却久困科场,年近50了,才得官县尉。时值冬末春初,他商山早行,一路凄清,说不上有什么好心绪,
8、怀去国思乡之情,也在所难免。商山早行为五律,全诗意为:清晨起床,车马的铃铛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征途,还一心悲苦思乡。雄鸡啼明,残月还挂在茅店上空,行人的足迹已印在板桥的寒霜上。枯败的榭叶落满荒野间的山路,白色的枳花映亮驿站外的泥墙。回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门前的池塘。温庭筠商山早行图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阻隔,人安故土,怯于远行。这首诗,写尽行旅孤寂之情、尽表游子思乡之心,说出了离家远行人的共同心声,历来为人们喜爱,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这首诗描写羁旅行程,选取了两幅相关画面,运用意象叠加、虚实对比的写法,把商山早行之景与情,得到完
9、美的表现。1、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写早行思乡。开篇描写茅店中的情景,天刚蒙蒙亮,诗人在旅店中,就被叮叮当当的车马铃声唤醒。这句以“晨起”点明“早行”,以“动征铎”描写茅店热闹情景,套马的套马,驱车的驱车,一片繁忙。第二句,诗人整理行囊,想起故乡就要一步步远去,不禁悲从心生。诗人紧扣行旅之人的心理,用一个“悲”字,突出旅客离家渐远、前途漫漫的悲凉心境。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绘霜晨图景。霜晨图美,画面凄清,脍炙人口,千古传颂。古人出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写“早行”,抓住山区旅店的特征,用“鸡声、茅店、月”三个词,把住店旅客一听到鸡叫,就起身看天色,当看到天上挂着
10、一弯残月,道路依稀可见,就连忙收拾行囊,准备赶路等等内容,都写进去了。早春季节,“板桥、霜”与霜上“人迹”,则是“早行”时最富特征的景物。残月在天,鸡已啼明,诗人上路,也算“早行”了,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进山的板桥上,积存着一层白霜,行人的一串串脚印,顺着板桥延伸到远方,分明是己有更早的行人了。这两句诗,运用列词表达方式,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连用,直接叠加,描写六种景物,构成多重画面,写鸡鸣、状残月、绘银霜、画人迹,囊括了丰富的内容,有声色光影,有人物行动,可听可视、可感可叹,气氛清冽,景象凄清,意境凄美,惟妙惟美,不可胜言,极具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名
11、声茅店月,人进板桥霜。清晨时分特有的景象霜晨图这种列词方式,又叫列锦、或意象叠加,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用动词,直接排列,合理叠加,组成图象,言简意赅,引人遐想。这是古诗词常用表达方式,诗人用得特别巧妙,音韵和谐,“意象具足”,脍炙人口,为诗家立范。元人马致远有秋景图:“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很美,如果溯源,能说他没得温庭筠霜晨图之妙趣?3、颈联“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绘路上图景。诗人早行时,走过板桥,踏上落满棚叶的山路,淡白枳花冒着春寒,正在开放,将驿站外的土墙映照得分外明亮。4、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写昨夜梦境。这时,诗人看到枳花的景色,联想起昨夜
12、的梦景:故乡杜陵,春回大地,曲塘水暖,凫雁戏水,悠然自得,景象多么温馨美好,而自己却山路早行,离家日远,奔向那不可知的他乡!杜陵梦图收尾的“杜陵梦”,让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早行的旅途景色:“凫雁满回塘”与“棚叶落山路”,形成对比,虚实相生,景中含情,补出在旅店的思乡之情,又照应首联的“客行悲故乡”之“悲”,首尾照应,完美收篇。这首诗围绕诗眼“早行”,选取两幅相关画面,运用虚实相生、意象叠加、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梦中故乡的美好、与早行旅途的凄清,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凄寂之情、思念家乡之心,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商山早行,语言清丽,意象凄清,写尽古代旅人的共同心声,堪为羁旅诗名作。陈存选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