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3860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9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0301-20).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项目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XXXX局有限责任公司XX项目机电安装部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6-1. 1编制依据6-第二章工程概况8-1.1 工程概况8-1.2 工程建设概况-8-2. 2机电安装工程建设设计概况-8-2. 2.1给排水部分-8-3. 2.2电气部分(电力、照明、防雷接地)11-2. 2工程特点和难点19-第三章施工部署19-3.1工程目标-19-3. 2组织机构及职责-20-3. 2.1组织机构-20-3. 2.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20-3. 3施工部署原则21-3. 3.1施工组织部署原则21-4. 3.2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21-3.4施工图深化设计

2、-22-3.4.1.深化设计流程-22-3.4.2.深化设计原则及方法-22-3.4.3.深化设计重点23-3.4.4.深化设计内容、步骤23-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5-4.1电气工程施工方法25-4.Ll配电箱安装25-4.L2电缆桥架的安装-28-4.1.3电线管敷设施工-29-4.L4管内穿线32-4L5电缆敷设34-1.1.1 6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36-1.1.7 照明灯具等末端电器的安装37-1.1.8 防雷与接地系统-一39-4. 2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42-4. 2.1施工流程-42-5. 2.2预留预埋42-6. 2.3给水管道系统安装44-7. 2.4排水管道系统安

3、装47-8. 2.5管道防腐50-9. 2.7给水系统调试-53-10. 2.8排水系统调试-54-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56-11. 1总工期计划及控制点-56-5. 2机电安装施工进度计划56-5. 2.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56-5. 3工期策划-57-5. 3.1机电安装进度计划-57-6. 3.2工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一-57-7. 3.3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57-8. 3.4工期保证措施58-第六章主要资源计划60-6. 1主要劳动力计划60-6. 1.1机电安装劳动力需求-60-7. 1.2主要劳动力分析-60-8. 2主要施工机具计划60-第七章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62-9

4、. 1质量保证措施-62-7. 1.1质量目标62-7. 1.2质量保证体系62-7. 1.3质量保证依据63-7. 1.4质量保证措施64-7. 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5-7. 2.1安全目标-65-7. 2.2安全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65-7. 2.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7-第八章文明施工、环境与职业健康保证措施68-8. 1文明施工68-8.Ll文明施工管理组织与目标-68-8.1.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8-8. 2环境保护-69-8. 2.1环境管理体系-70-9. 2.2环境保护措施71-10.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71-第九章协调配合-73-11. 1与土建的配合73-9.

5、2与装饰施工的配合一一一一73-9. 3与其他专业的配合73-9. 4与业主代表、设计院、现场监理的配合74-第一章编制说明10. 编制依据1、本施工组织方案是根据本工程的给排水、电气等设计图纸及本工程相关的图纸会审记录和现行最新的有关施工规程、规范、施工工艺标准编制;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现场管理规定;3、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4、XX项目工程建筑施工合同;5、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法规、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序号标准代号文件名称年份版本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32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2

6、0063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4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5GB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6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67GB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20118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915D101户内电力电缆终端头20151015D106矿物绝缘电缆敷设20151115D107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20151207SD101-8电力电缆并设计与安装20071306D10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20061

7、416D302-1低压双电源切换电路图20161516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20161616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201617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201518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20151915D50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接地装置安装20152014D504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20142104D701-1电气竖井设备安装200422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20042304D702-1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200424CJJ/T29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010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项目2、工程地点:发区(详见规划用地范围线)

8、3、工程规模:本工程共8栋住宅(18#楼)、1层车库地下室、幼儿园、1#楼商业及2座配电房,总建筑面积:166129m2.其中1#5#及7#8#楼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6#为楼为二类超高层住宅建筑,9#楼为多层幼儿园,另有1栋多层商业楼及2座公用配电房。地下室一层,防火等级为一级。所有楼栋均为位于地下室上,地下室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配电房、风机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2.1工程建设概况表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总包单位合同工期/功能或用途住宅2.2机电安装工程建设设计概况2.2.1给排水部分一、生活给水系统1.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827

9、.25m3d,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86.Zn?/鼠2 .本工程市政供水为2路,业主提供当地市政压力(生活水表前)约为0.25MPa,从地块周边两条不同市政给水管上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经过倒流防止器及计量水表后在本工程地块形成供水环状管网。各区域不同使用功能用水点分别设远传水表计量。3 .本项目单体室内生活给水管道采用枝状供水方式,本项目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三个区:-12层为给水一区,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3层12层为加压一区,由加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供给;1322层为二区,由加压变频供水设备变频供给。各区保证最不利水表后压力不超过20m。4 .水表集中设在公共部位水表井内(或公共部位嵌墙表箱

10、内),水表采用普通机械水表;商业水表设置于地下室水表间,具体由自来水公司确定。5 .变频供水设备变频调速泵组的组成及控制:每个区由给水主泵、备用泵补偿器及变频器、控制部分组成。变频泵组的运行由设在给水机房干管上的电接点压力开关控制,泵组的全套设备受控制部分均由厂商配套提供,厂商还应负责设备调试,试运行及合同年限内的维修事宜。6 .水质处理:给水系统调试后必须对供水设备、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生活水箱内设置水箱自洁消毒器,进行二次消毒,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二、生活热水系统1 .根据武城建(2013)19号文件,18层以上居住建筑按照总户数的30%

11、比例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本工程采用阳台式太阳能加热系统,阳台设置集热板和密闭式储热水箱,集热板面积每户约2.211f,密闭式储热水箱容积V=120L,电辅加热,功率为1.5Kw.2 .热水供水温度为50,由太阳能热水系统自带控制系统进行调节。3 .太阳能集热板、热水器、阀门等附件、热水器至用户卫生间之间的管道均由厂家负责设计安装,并参见国标06SSl28。4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雹、抗风、防漏电等技术措施。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设施。5 .在安装太阳能集热

12、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阳台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置在阳台栏板上的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应与阳台栏板上的预埋件牢固连接;b)由太阳能集热器构成的阳台栏板,应满足其刚度、强度及防护功能要求。6 .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严禁在浴室内安装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等在使用空间内积聚有害气体的加热设备。7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应满足相关太阳能产品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的要求,系统中集热器、贮水箱、支架等主要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三、生活污废水系统1.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90%计,本工程最高日生活污水量744.53m

13、3d,最大小时污水量77.6m3/ho8 .卫生间污、废水合流,厨房和卫生间分设立管排出,洗衣机位置设置防涸洗衣机专用地漏,以上生活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小区污水管网。9 .排水立管设置伸顶通气管通气;上人屋面伸顶通气管顶端管口高出屋面2000mm;非上人屋面伸顶通气管顶端管口高出屋面500m10 车库地面冲洗水由地面集水沟收集至集水井,经潜水泵提升后排入室外雨水井;汽车坡道雨水经截水沟收集至雨水集水井,经潜水泵提升后排入室外雨水井;潜水泵采用水位控制及手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11 消防电梯集水井设置在电梯基坑侧面,有效容积大于2

14、11)3o12 地面层(土0.000)以上为重力流排水,直接排入室外管网。四、雨水及空调冷凝水系统1.屋面雨水采用重力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重现期10年,降雨历时5min,屋面径流系数O9。雨水量按武汉市暴雨强度公式q=855(1+1.581g(P+0.66)(t+6.37)0.604计算,暴雨强度为:4.18(Ls.100m2)13 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其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14 屋面雨水采用87型雨水斗排水系统,雨水经雨水斗和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15 阳台雨水经地漏收集后,间接排至室外雨水管网。16 在空调室外机附近设置空调冷凝水排水立管及支管,经管道收集后间接

15、排至室外室外雨水管网。五、管材及接口1 .给水主立管采用PSP钢塑复合管(产品符合CJ/T183-2008、CJ/T237-2006的要求),管道内外材质为PP-R,采用双热熔管件连接,公称压力等级2.OMpa(超高层为2.5MPa)。冷水支管采用PP-R塑管材、热熔承插连接。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给水支管工作压力0.6Mpa,给水干管工作压力L6Mpa。2 .与设备、阀门、水表、水嘴等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管件连接。3 .塑料管道与电热水器连接应有不小于0.4m金属过渡管。4 .生活污水及废水排水立管高层住宅采用加厚螺旋消音排水管,粘接;排水

16、支管及通气立管均采用U-PVC塑料管,粘结。出户管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法兰承插连接;屋面雨水管采用承压且抗紫外线的UPVC管,粘结,工作压力1.6MPa,空调凝结水立管采用抗紫外线的UPVC管,粘结。5 .室内消火栓管道工作压力不大于L2MPa的热镀锌钢管采用现行国标内外壁热浸镀锌焊接普通钢管及相应管件,工作压力大于L2MPa且不大于L6MPa的热镀锌钢管采用国标内外壁热浸镀锌焊接加厚钢管及相应管件,工作压力大于1.6MPa时采用国标内外壁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及相应管件,DNW50mm时采用螺纹连接,DN50mm采用沟槽或者法兰连接。6 .潜水泵排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管径於DNlo

17、O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DN100时,采用机械沟槽式卡箍连接。7 .溢流、泄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焊接处应二次镀锌。8 .采用的管材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材与管件应配套,旦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和卫生标准;222电气部分(电力、照明、防雷接地)一、电力、照明配电系统本工程每栋住宅建筑的照明、电力、消防和其他防灾用电电源、应在每栋住宅建筑的总配电箱处分别配电。1)对高层住宅,每栋住宅的专用设备供电系统配电电源应分为:主供照明、备供照明、主供消防应急照明、备供消防应急照明、主供非消防电力、备供非消防电力、消防电力主供、消防电力备供

18、配电电源。2)对多层住宅,每栋住宅的专用设备供电系统配电在配电间内设置电力总配电箱,由电力总配电箱放射至各单体电力设备。3)低压电源由各变电所内低压配电柜引来,电压为380V220V,TN-S供电制式。a、对高层住宅公用供电干线系统,采用封闭式母线供电,每段母线按812层的供电范围配设。对裙房部分商铺按放射式供电。b、对事故照明负荷采用双电源电缆T接供电,每6层设一个事故照明箱c、对车库照明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照明配电箱。d、对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等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放射式系统供电,末端自动切换方式。e、对地下室潜水泵设备、防火卷帘门等采用树干式供电方式

19、。f、对消防中心及弱电机房的电源均采用放射式双电源末端切换方式供电,并配备UPS备用电源。g、每栋在一层(或地下室)适当部位设置一个配电间,电力、照明电源总箱均设在此配电间。h、每单元(或每栋)的标准层,均设有强电、弱电用电气竖井。在竖井内设置电表箱,事故照明箱,母线槽及电缆桥架,弱电各配线架及线槽等设备。i、对消防梯、客梯均采用双电源供电至各电梯机房的双电源切换箱,再配电至各电梯控制箱和机房内用电设备。二、地下室电力、照明干线系统1)在配电房内分别设置电力、照明供电的主供电力、备供电力,主供照明、备供照明总配电箱,放射至各防火动力、照明配电箱,各防火分区动力、照明箱设置在各防火分区配电间内。

20、2)消防风机、防火卷帘门、潜水泵、事故照明箱等均为双电源末端切换方式供电,由配电房消防主、备供动力、应急总箱引出。三、住宅用电指标1)高层住宅的公共部分照明供电:事故照明,楼层走道照明和值班照明均为一级负荷,应由专用变电所供电,采用双电源低烟无卤阻燃电缆(WDZATJY)T接,按双电源首层切换,每6层设一组配电箱的供电方式。2) 1#公用配电房供2、3号楼住宅用电共294户,S=1176KVA,采用1台800KVA+1台630KVA的户内型干式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约为85机3) 2#公用配电房供1、4号楼住宅用电共312户,S=1284KVA,采用2台800KVA的户内型干式变压器,每台

21、变压器的负荷率约为85%4) 3#公用配电房供5、8号楼住宅用电共236户,S=IlO8KVA,采用1台800KVA+1台630KVA的户内型干式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约为77%。5) 4#公用配电房供6、7号楼住宅用电共208户,S=960KVA,采用2台630KVA的户内型干式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约为77队四、照明系统(一)普通照明1、光源:一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光源显色指数Ra280,色温应在3000K5000K之间。2、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插座均为单相三线,除应急照明配电箱出线采用WDZAN-BYJ-3x2.5mm-SC20外,其他

22、均为WDZ-BYJ(F)-3x2.5mmSC15,所有插座回路(2.2m以上空调插座除外)、电开水器回路、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3、荧光灯灯管为节能型(T5、T8)灯管,光通量为3200Inl以上,电感式节能镇流器加电容补偿使cos。2。.95o4、功能性灯具如:荧光灯、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类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并应满足功率密度值要求。(二)应急照明1、本系统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各系统设置部位和技术要求应按相关要求执行。2、应急照明系统采用树干式专用回路双电源供电,且灯具自带蓄电池,其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90min03、应

23、急照明系统干线采用WDZAN-YJY电缆,竖向干线沿电气竖井间明设,吊顶内应明设于金属防火线槽内。支线明敷时应采用WDZANTJY导线穿钢管明设,钢管外应作防火处理(涂防火涂料)。暗敷时采用WDZANTJY导线,穿钢管或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暗敷与于不燃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4、本工程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采用自带电源集中控制系统(控制到灯具),见地下室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说明。5、系统控制到灯具,将每回路消防疏散、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反馈至消防控制室。6、本系统应急照明配电箱输出回路采用24V,本系统标志灯和照明灯均采用DC24V工作电压,火灾时手动或自动

24、转入应急状态。7、应急照明系统的各类设备(含灯具)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氧指数大于或等于28)制作。8、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距吊顶50mm,出口标志灯明装。疏散诱导灯暗装,底边距地0.3m,管吊时底边距地2.5m。9、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的规定。住宅楼梯间和电梯厅的照明均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声光控控制。10、各住宅建筑的门厅(或首层)电梯间,均设有一个供残疾人使用控制的开美,此开关面板内应设有指示

25、灯,安装高度为中心离地08m高。(三)照明安装1、除注明外,变配电室灯具管吊式安装,距地2.8u2、有吊顶的场所,选用嵌入式格栅荧光灯,反射器为雾面合金铝贴膜。3、无吊顶场所选用控照式(或盒式)荧光灯,链吊式安装,距地2.5m。4、地下车库照明选用T5灯具节能荧光灯管,管线埋梁、板暗敷设,安装完成后灯具下皮距地不低于2.4m,停车位不低于2.2m。汽车坡道照明灯具侧壁墙上挂装,采用独立回路供电,安装高度下皮不低于2.4米。5、壁灯距地2.2m。6、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灯饰应选用难燃或是不燃材料,且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7、无隙碍厕位底距地O.5m设求助按钮,门外处

26、底边距地2.5m设求助音响装置。(四)照明控制1、住宅各房间照明灯具,采用就地控制方式。2、小商铺户内照明控制由用户装修确定。3、公共场所应采用光控、声控、时控等节能自熄开关等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管理措施。4、出口标志灯,楼梯间方向,电梯厅等处的应急照明为常明灯。(五)住宅供配电系统设计根据JGJ242-2011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在每栋住宅和高层每单元住宅的照明,电力,消防电力及应急照明,其它防灾用电负荷,均分别配电进线。2、住宅每栋,每单元或楼层的进线处均设有一个带有隔离功能的电气开关。各照明干线或总箱进线处,均设有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漏电开关。对于干线在8层以上的进线段,

27、均在一层设有进线隔离开关,以方便检修。3、设有防电气火灾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的位置,其报警声光信号除应在配电箱上设置外,同时还应把报警声光信号传送至消防中心(或有人值班的值班室)。4、住宅各部位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整定值,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AUp值应大于1/2额定值,一般按30OmA选配动作电流不大于300m,同时还满足所供电范围(总户数)的漏电电流保护要求。5、每套住宅在户内配电箱内,均设有自恢复式过压,欠压保护开关,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进线开关。在楼层电表箱内电表后面的开关,均采用可同时切断相线和中性线的隔离开关。(单相为2P,三相为4P)6、户内家居配电箱:1)每套住宅设有一个户

28、内配电箱,应安装在户内,底边离地1.6m。2)各种户内配电箱的供电回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系统图详各配电箱系统图,各供电回路均装设有短路和过负荷保护开关及漏电保护开关等保护措施。3)每套住宅内电源插座数量及安装部位要求,均应满足&5条中规范要求(厨房、卫生间、未封闭阳台及洗衣机应选用防护等级为IP54型电源插座);对于由二次装修要求的用户,只在各房间和客厅顶部预留灯头盒。4)住宅套内所有电源插座安装距地1.8In及以下时,均应选用带安全门的产品。五、电力设备,线路选型及安装(一)电力照明配电箱1、竖井内箱体采用LBlO系列钢制箱明装,户内采用LB系列箱体暗装,底边距地1.6m.2、电力配电箱及

29、控制箱:箱体在80OnIm以下者为挂墙明装,底边距地LOn800mm,以上者为落地式明装。(1) 弱电多功能箱选用:外形尺寸为400*300*12Om叫土建预留孔尺寸:430X330X120;安装高度底边距地0.3m。(2) 室内配电箱选用LBlO系列中LBlO4型,箱体尺寸:436X210X90(L*H*W),预留洞尺寸(为箱体尺寸各边加15mn480X240X120(L*H*W);安装于底边距地L6M(按05SD604-0P4-5图)。(二)线路敷设及选型1)本工程高层建筑中的非消防电力电缆,应选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线缆(WDZ-YJY型)O2)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3)

30、公共疏散通道照明的干线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线缆(WDZTJY型)。4)住宅套内的电源线采用铜芯导线,均采用WDZ-BYJ(F)导线,穿管喑敷。5)住宅套内的布线采用金属导管或塑料导管暗敷,但其管壁厚度均应满足规范要求:金属管壁厚度不应小于L5三n,塑料管壁厚度不应小2.0mm。6)暗敷时各种管线敷设要求应满足JGJ242-2011中第7-7.2部分中相关规定于住要求配设,照明各出线回路的支线不应小于2.5mm。7)对本工程消防设备供电线路的选用应符合GB50016-2014第10.1.10中相关原则:a、封闭式母干线应选用防火母线槽。b、对本工程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分干线,选用:NG-A(BTLY

31、)型。c、控制电缆和分支线路的线缆,采用NH-KVV型,WDZ-BYJ(F)型电线,均穿钢管敷设。d、地下室的电力照明支线采用WDZ-BYJ(F)型阻燃电线,住宅内支线采用一般WDZ-BYJ(F)型阻燃电线,均穿PVC阻燃管敷设。e、竖井内电缆均沿梯形桥架敷设,楼层内干线电缆均沿封闭式桥架敷设。消防干线应采用封闭式金属桥架敷设时,应在封闭式线槽外面喷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消防与非消防线缆必须分开敷设。f、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应急广播等线路应穿钢管暗敷。明敷时应采取防火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干线传输线路,可穿钢管,PVC阻燃管金属线槽保护方式敷设。g、所有与消防设备有关的线

32、路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h、电气线路不应穿越或敷设在燃烧性能为BI或B2级保温材料中,确需穿越或敷设时,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然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设置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的部位周围应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六、防雷与接地本工程根据计算为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小于或等于0.25的住宅的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均按第三类防雷级别采取防雷措施。对第二、三类防雷建筑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防侧击雷,防闪电感应,防雷电高电位反击等措施,

33、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按照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行设防。(1)防直击雷:接闪器采用避雷带和避雷网格,沿建筑物四周的女儿墙的四周、屋角、屋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避雷带,并在整个屋面上组成不大于(二类防雷:IoXIOm或12X8m,三类防雷:20X2OnI或24X16m)的避雷接闪网格。(2)避雷带采用中12镀锌圆钢制作,接闪网格采用-25X4镀锌扁钢沿屋面明设(或暗设在屋面保温层内)、施工做法详国标15D501-1。(3)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应采取防雷措施,并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接。(4)引下线:应尽量利用建筑物所有碎柱内钢筋和钢结构柱及钢筋混泥土屋面,梁、柱作引下线,专用

34、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钢筋混泥土柱内作为引下线的钢筋,其直径为16以上时,应采用2根作一组引下线;当直径为10及以上时,应采用4根作一组引下线,钢筋之间可采用绑扎或焊接相连接。建筑物四角的柱子应被利用作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应不大于18m(三类防雷不应大于25m),引下线的上部(屋面)应与接闪器焊接。(5)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应在所有柱子外侧设连接板,连接板应有明显标志,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供测试接地电阻用及与引下线相连接的测试点接头,也可作为增加接地装置的连接点。(6)高度超过45m(三类防雷:60m)的建筑物防侧击雷的措施: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6

35、0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高于45m(三类防雷: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In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用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考虑。b、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c、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给排水竖井和风井内的金属管道应在底层和顶层作等电位连接。d、电

36、气竖井内应分别设置强电和弱电系统接地干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每层竖井内均设强电、弱电用LEB端子板,均采用JFGYlO端子板,端子板应与竖井壁内钢筋可靠焊接。接地干线可兼作等电位连接干线,每层应与相邻LEB作等电位连接。e、结构圈梁中的钢筋,从地面算起每3层应连成闭合回路,并应与防雷引下线作等电位连接。2.2工程特点和难点1、场地狭小,临建布置困难,场内交通组织难度大。对策:(1)合理规划布局现场总平面布置,在施工用地范围线地有效利用场地,安排紧凑合理;(2)加强原材料及周转材料的存放管理,既确保库存能够满足现场需要,又要保证不过多地占用现场场地。2、机电安装专业预留预埋工作齐全,施工

37、配合工作量大,协调量大,工期紧。本工程机电系统齐全,涵盖建筑电气专业的照明、动力、防雷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弱电系统的信息、电视、门禁对讲、燃气报警等的线管预埋工作,我方作为总承包施工方,涉及工作面交接的事宜教多,使得机电安装工程在技术上有较大的难度。对策:各专业之间紧密配合,既有施工空间布局上的相互配合,更有实现功能效果上的技术配合。3、土建、装饰与机电专业交叉也较多,加上各专业分包单位也较多;以上决定了施工中机电系统自身以及和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量大。对策:积极与土建、装饰、甲指分包各专业沟通、深入配合,做好工序衔接,保证工程顺利有序进行。第三章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我们将在施工中贯彻G

38、B/T19000TS0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按国际惯例对该工程进行管理,确保实现下列目标:1、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达到合格标准。2、工期目标:按照甲方要求工期节点完成各项工作内容。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3. 2组织机构及职责3.1.1 组织机构3.1.2 主要管理人员职责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第一责任人,组织、管理、领导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代表公司全面履约。对项目机电安装施工生产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全面协调落实;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公司的标准,督促检查分包商的质量、安全等情况;全面负责工程预结算,成本编制、成本

39、控制工作,负责项目商务策划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对项目机电安装施工生产的进度、文明施工全面协调具体落实;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公司的标准,检查分包商的质量、安全等情况;:商务负责人:负责工程预结算,成本编制、成本控制工作,负责项目商务策划管理工作。专业工长:负责本专业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图纸内部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重点技术措施交底;负责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主持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工作。安全员:监督执行安全法规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参与安全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文明施工行为做好记录,采取措施;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有效上岗证;负责

40、对新工人进行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发生工伤事故时,要及时参与抢救,及时上报,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组织安全学习,做好记录。组织并参与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不文明施工行为要制定整改措施,监督整改;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有权暂停施工,及时处理和抢救,并报告上级和领导。质检员:在副经理指导下完成工作。参与质量巡查,对发现的质量隐患做好记录,采取措施;遇有严重质量隐患,有权暂停施工,及时处理和抢救,并报告上级和领导;材料员:负责本工程内部材料管理整套流程(计划、招标、采购、验收、结算、库存、盘点、流转等),及对外材料报验和相关协调工作。资料员:负责项目施工过程资料

41、的收集、竣工资料的备案等3.3施工部署原则3.3.1施工组织部署原则由于本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各专业交叉施工多,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机电安装工程必须采用提前准备、精心组织、全面开花的总体原则,即提前研究结构施工计划,确保只要具备工作面,立即插入施工,保证空间占满,全面铺开。332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物资:采取提前储备原则。为保证不因物资供应原因影响工期,在现场设置专用物资仓库和加工场地,仓库存储一个月内施工需用物资。对业主指定的材料设备要求提前一个月进场,大型设备除外(大型设备确保具备安装条件立即进场,进场后立即安装)。劳动力:采取提前引入,充分培训原则。为确保劳动力供应,各

42、工种的数量安排均应按下月人员计划提前引入(工程收尾劳动力递减情况除外),对提前引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其对现场和操作工艺的熟悉。3.4 施工图深化设计3.4.1. 深化设计流程深化设计流程图,见下图:3.4.2. 深化设计原则及方法一、深化设计原则(1)以设计图为基础,无特别的原因不对原设计图提出的做法和要求作变更,必需的变更应在深化设计图中明确表达,并需经过业主和设计师的同意;(2)深化设计图纸符合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符合文件中所列的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3)深化设计图能正确指导施工;二、深化设计方法(1)深化设计是保证工程顺利按时完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施工前,依

43、据原设计图,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化设计。方法及要求如下:1)成立技术组,加强与土建、结构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并负责各专业子系统的深化设计管理工作。2)深化设计实施前,认真熟悉原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3)深化设计图纸能清楚反映所有装置的安装标高、水平位置及与相同或相邻的相关专业其它设施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关系。重要安装部位详图展示。4)深化设计要满足原设计与相关规范要求,考虑施工方便和今后的维修方便。5)认真对待对深化设计审核后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时完善。6)深化设计图纸经审核批准后,各施工班组严格遵照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3.4.3. 深化设计重点1、地下室机房内管道布置深化;2、

44、地下车库管线空间排布深化设计;3、与装饰配合的末端排布深化。深化设计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进度及相关单位最终施工图纸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施工作业面不重叠、不影响设备安装,管线整体布局规范美观。根据土建施工计划,深化设计将在2020年6月份至8月份相继完成。3.4.4. 深化设计内容、步骤本工程深化设计主要内容和步骤如下:步骤1:施工图在全面熟悉设计图和了解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绘制出施工图,要求在不改变原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全面表达出施工平面图,正确引导施工。施工图按计划进行,按阶段和区域划分批次组织会审。步骤2:预留、预埋图在施工图经过审核后,仔细研究管道、线路穿越结构(墙、楼板、梁等)的情况,在新的

45、图纸上准确指定步骤3:管线布置图在项目牵头组织下,与其它专业共同合作,逐层绘制各层内相互间可能发生安装位置碰撞的区域的电缆桥架、电气管线、通风管道、各种水管的综合平面布置图。布置图内按各专业的各子系统的管线以不同的颜色绘制,在平面图中只反映出管线需翻弯的地方,管线安装标高。要预留的孔洞大小、位置,同时绘制出必须埋设在楼板、墙、柱内的管道及线路路由,形成预留、预埋图。需准确定位的重要预留孔洞以局部详图的方式展示,准确标示各方向上的位置和大小尺寸。管线密集的地方XX:目不;.安i绘制剖面图和局部放大图,具体标明梁底,吊顶标高,管线间间距等关键数据。步骤4:竣工图在竣工前3个月开始准备竣工图,给制前

46、应仔细核对现场,将原已完成的深化设计图与现场实际不符处按现场实际调整。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1 电气工程施工方法序引项目主要施工方法1配电箱安装线管、桥架施工时先安装配电箱箱体,线路敷设完成后安装箱内元器件,并进行箱内接线,最后进行线路绝缘测试。2电缆桥架安装桥架安装应平直整齐,桥架连接处应牢固可靠,接口平直严密,并做可靠接地。3电缆敷设电缆采用机械和人工并用的方式敷设,并按规范要求制作电缆头。4电线管敷设线管支架间距均匀、美观,吊杆或角钢支架竖直,固定牢固。电线管安装横平竖直,电线管采用丝扣连接或卡压连接,按地线采用专用接地卡。5管内穿线管内穿线前线管内杂物应清理干净,导线采用搪锡方式或接线钮连接。6灯具安装外墙灯具随结构进度安装,并做好防护。室内灯具成行成列,布置合理。7开关、插座安装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