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6425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不同课堂教学的数据比对总结我省课堂提及学生发生深度思维学习存在的不足及成因;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观察量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假、大、空现象。并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式和内容的对策研究,帮助老师科学的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开放式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学习。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提问,高效的课堂提问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只要有课堂的地方就有

2、提问。一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必然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促进高效的思政课堂。国内的提问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他的“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深入人心。近年来,在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中也看到了可喜的地方,从理论方向实践方向转变,使得研究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大多为兼职,占本学科教师总数的93.7%(截止2018年),在调查中,有78%的受访教师表示其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老师因学科理解的不足和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直接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品质与深度,课堂提问价值导向功能不清晰;开放性问题不足;脱离学生学情;

3、课堂提问缺乏教师正确引导。课堂提问的质量严重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环境,表现出沉闷、零散、繁杂等课堂学习问题。这样的课堂很难让学生喜欢。通过学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知,89%的教师“常常”“总是”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问组织教学,86%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常常总是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此可以初步推断,大部分教师拥有以学生为学习和提问主体的理念,并能不同程度地将之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选择“从不很少有时选项为10%。课堂中仍普遍存在着师生提问比例失衡,教师所提问题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等现象,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消磨掉。改变课堂提问现状,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真正把学生

4、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已经迫在眉睫。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实践意义1、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针对本学科的特点,优化低、中年级的教师提问策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教材钻深、研透,能够深入浅出,进而优化自身的提问技能、促进其专业成长,创造课堂提问的理想环境。2、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行深度思维的学习通过观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所提问题有77%属于事实性问题,究其原因,教师可能觉得事实性问题容易回答,仅需要较少的具体信息,回答起来争议较少。但是学生如果仅仅回答事实性问题,就失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机会。在事实性问题超过80%的课堂上,大部分课堂表现出学

5、生精神不振,身体疲乏,发言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3、有利于提升教学评价的实效性,促进教学反思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理答”这一环节,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如“你最棒,“掌声送给她等评价语言出现较频繁,但是“哪里帮掌声为什么给他教师大多表达不清楚。另外教师引导不及时或者不准确。成功的课堂提问反馈给师生双方的信息都是及时,双向,有效的。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中的策略1、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是提问的主体。小学生学习的起点来自自身产生的疑惑。小学生是天生的好问者,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充满了小问号,这种强烈的发现、探索的需要,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饱含好奇和兴趣,拥有

6、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内动力。教师要努力构建“让问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产生问,引领学生学会问,促进学生深入问,唤醒学习的内在的动力,拥有自主生长的机会。能解决的可以向同桌请教,两人都不会的,在全班提出,求助老师和其他同学。学生在自问、互问的过程中,将真正的学习困难显性化。并借助问题展开深度学习。2、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问题的有效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避免假、大、空”,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只重视为什么,不关注“是什么”。另外重复、低级的提问也不应该有,教师泛泛的问,学生泛泛的答,师生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3 .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既指所提问题内容要

7、科学,不能是假问题,另外提问策略要科学,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问题在表述上要清晰,简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想到哪问到哪,随心所欲。在提问时要留白,让位于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重组。一般优质的课堂问题类型多为分析,综合性问题。4 .课堂提问要注重反馈课堂提问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对学生回答结果的反馈。不当的也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无论学生回答的对错,都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对于错误的回答要帮助其分析问题,不能直接呈现正确的答案。在提问中对于高层次问题要继续追问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耐心的倾听,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拥有不同水平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要给予鼓励和进一步的解释。学生在分享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共同学习中深入理解教材。在这样的课堂体验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参考文献:潘文彬.“问学相生,让儿童学习更有意义一一关于儿童“问学课堂的再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8(15):50-5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