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3125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原创2023-08-2918:56历史长河边的磨坊#文化历史解析#鲜虞中山国,一个历史相当复杂的北方狄人国家。它源先于商朝,后又被狄人占据,之后与晋国的较量中反复被压制,直至春秋战国之际灭国,随后又奋发图强,学习中原文化制度,全面向中原看齐。进入战国时期,鲜虞再次复国,这次直接从“方国”进入“王国”,成为北方强国之中山国,但为时已晚,在大国争霸中,中山国仍不够看。鲜虞国源流鲜虞国历史上位置不断变动,最早鲜虞建国渡沱河一带,因“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渥沱。”此鲜于水当即源出五台山西南而流注于渡沱河之清水河,所以此地称鲜虞,也称鲜于。再鲜虞一名与商朝箕子有关,姓谱“武王封箕子

2、于朝鲜,其子食采于于,因以鲜于为氏”,而后在1977年天津武清县兰城村出土东汉时期的鲜于璜碑,碑铭谓鲜于氏乃“箕子之苗裔”。也就是说早期鲜于(虞)国主体民族是箕子的后代,子姓,文化上属于商朝。春秋时期白狄东迁,灭了鲜于国,白狄继承了鲜虞国名同时,还吸收了不少先进的商文化,最典型的证据是出土的鲜虞国陶器中有不少“鸟”形图案。图3:春秋时期河西白狄与赤狄居级翅W河边的唇坊白狄与鲜虞国中原地区对周边落后文化的民族有一个范称一一四夷,礼记中记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原文化对北狄的

3、概括是“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用鸟兽的羽毛与皮做衣物,居住在洞穴中,且“不粒食”即不储存食物,可以看出礼记对西戎与北狄的描述差不多,二者也可混称为“戎狄”。西戎与北狄生活环境类似,处于西北方,正好在游牧与农耕的混合处。在“农业”还未出现,且无法“定居”的情况下,先民就是处在这些原始生活中。在周代商后,一部分“北狄”投靠了周朝,他们被周朝吸纳进周文化与周领土中,成为独立封国,或者封国的贵族,拥有自己的土地;另一部分则被周朝打击,居住在周文化影响力少的地方,这部分主要就是分布在陕北晋北等大片区域的“白狄”部落。投靠周朝的“北狄”在春秋时代继续融合,发展出六个大部落一一潞氏、皋落氏、甲氏、留吁

4、、艘瞒、腐咎如,这六部已触及到“国家”的形态,比如说潞氏,在春秋时期建立潞子国,位置在在今山西潞城县。简而言之,赤狄文化较高,制度上更接近中原诸侯国,在国家利益上(主要是土地)与晋国产生核心矛盾,双方打的死去活来。而白狄,发展水平较低,然后就被晋国的“和戎政策”给骗了。前569年晋悼公四年,晋国在对白狄的战争被搞的精疲力尽,因为白狄太穷,晋国对白狄的战争,无论是输还是赢,在经济意义上都是输。为此魏绛提出著名的“和戎政策”,就是用有价值的东西与白狄换土地一一“戎狄荐居,贯货易土,土可贾焉”。此政策一出,大量白狄部众争相与晋国交换土地,在得到晋国的物品后,白狄离开生活的土地,向东向北迁徙。为什么说

5、白狄发展水平低?因为从部落发展到“早期国家”阶级,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土地(领地)”,赤狄发展到这一阶级,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为了领地赤狄只会与晋国火并,争取发展资源;而白狄显然没能“国家与土地”意识,只当土地是可能交易物品。晋国与鲜虞的战争白狄东迁后,一部分居留冀北山地,建立了包括今河北张家口、宣化、怀来和北京延庆等地在内的代国;另一部分则由冀北南下,最终在河北西部的太行山麓与山西东部的太行山内立足,形成鲜虞(今河北正定县一带)、鼓(今河北晋县一带)、肥(今河北藁城一带)和仇由(今山西盂县一带)等部落集团。白狄建立的国家吸收了当地文化,再加上赤狄六部被诸侯国灭亡后,其余部也来到这些国家,形成了

6、商、狄、周文化的融合;再加上春秋中后期,铁器的出现,进一步加大这些国家的社会进程。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冲突,典型的就是晋国与鲜虞国的战争。.4.切公元前588年,晋国灭亡赤狄六部中的最后一部一一腐咎如,领地进一步北扩,在处理好新得领地后,晋国又与楚国“弭兵休战,晋国将视角看向了自己的后方一一鲜虞联盟。晋国自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始,七十余年中先后十次发动了对鲜虞联盟的攻击: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灭肥Bo公元前527年,晋荀吴伐鲜虞,围鼓,克之,鼓国归顺晋国。公元前522年,晋之取鼓而返鼓子焉,又叛于鲜虞,灭亡鼓国。公元前506年,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公

7、元前505年,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役。大约公元前474年至公元前456年间,晋国灭亡仇由国。晋国征伐鲜虞,数十年如一日,或则运用偷袭手段,或则实施联合它国的策略,或则悉起上军以攻其不备,或则逐一分化其同盟。反正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灭掉鲜虞国。鲜虞在同晋国的多次交锋中,虽然一直处于下风,但也多次打败晋国。如(公元前505年,左传记载鲜虞曾在平中大败晋国军队,并俘虏其勇士观虎。就这样鲜虞国(因迁都改为中山国)一直在与晋国僵持着,直到晋国发生内乱。林胡春秋后期的诸侯国义渠公元前497年,晋国剩余的六大势力一一魏氏,赵氏,韩氏,中行氏,智氏,范氏发生内江,晋国的卿族之间开始了一场大混战

8、。准确地来说是赵氏邯郸午拒绝从卫国那儿得到的五百户人家交给赵氏宗主赵简子,结果范氏、中行氏支持邯郸午以对抗赵简子,而魏氏,韩氏与智氏与范氏、中行氏有矛盾,所以站到了赵鞅的阵营。晋国六卿分为二大阵营,开始火并,结果引来其它诸侯国。因中行氏与范氏与齐国卫国等诸侯国关系好,所以齐卫等中站在中行氏与范氏一边,而鲜虞与赵氏领地相近,所以鲜虞也选择支持中行氏与范氏。一场国内混战,引得众多诸侯国参战,使得这场战争打了近三年。到公元前494年,中行氏与范氏失败,齐侯和卫侯会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会师,共同营救范氏,鲜虞趁机伐晋,“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由于帮助范氏、中行氏的缘故,晋国(主要是赵

9、氏)伐鲜虞,“三年春,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公元前491年十一月,“邯郸降,苟寅奔鲜虞,赵稷奔临。”公元前490年,范吉射和苟寅逃奔齐国,晋国卿族之间的大混战也暂时告一段落。公元前489年经载,“晋赵鞅帅师伐鲜虞。”以报范氏之乱也。随后“三家分晋”。鲜虞国可以说是北狄建立众多国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其“生命力”比起燕国来强多了,几乎就是在逆境之下发展,面对强大的晋国,仍看准时机果断出击,多次联合齐卫等诸侯国干涉晋国”内战“,只可惜国力太弱,进入战国后,被经过改革的魏国灭国。自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始,鲜虞以中山之名出现于史籍,改国名的理由当与迁都有关。因在晋国的多次猛烈攻击下,鲜虞国的

10、同盟国肥国与鼓国相继灭亡,再加上晋国驻兵在原鼓国肥国境内,鲜虞国处于东西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鲜虞国君臣只得迁都于冀北山区筑城据险以守。而中山国之名来源于新的都城一一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按古人选址建城的眼光看,古人建城一般考虑四种因素水资源、防卫、土地开发程度以及民族传统。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中山国选择都城山在邑中的模式,最大的理由是防卫它国的进攻。赵灭中山公元前457年(一说前476年),赵襄子趁其父赵简子丧期,登夏屋山假意请代王(赵襄子的姐夫)饮酒,灌醉代王而加以杀之,接着便出兵攻灭代国,其至其姐自杀于夏屋山。代国灭亡后

11、,大量的白狄人涌入中山,为防止中山国收容这些白狄人壮大实力,赵襄子派新稚穆子乘胜追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中山的北方重镇左人和中人。中山国失去北方屏障,再加上原有失去的南方土地,已几近灭国(实际上已经灭国),只要赵氏(赵国)继续进兵,中山国必灭无疑。面对送到嘴边的肉,赵襄子犹豫了,因为魏国魏文侯提出瓜分中山国的要求。面对魏国的要求,赵襄子感到十分为难,因为战国初期魏国十分强大,赵襄子不敢得罪魏国。但如果答应魏文侯的要求,等于引狼入室,中山国是灭了,但来了更强大的魏国。此时赵国的常庄提醒了赵襄子魏并中山,必无赵矣!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以中山,是中山复立也。常庄的的话主要有二点;其一,

12、魏国吞并中山,魏国的势力就逼近赵国核心区,赵国往后的生存空间基本等同于无;其二,保留复立中山国,将再魏文侯的女儿公子倾嫁给中山君,封地就在中山境内。即可不得罪于魏国,又可延缓魏国的北方势力。赵襄子同意常庄的建议。魏国这边,魏文侯不费一兵一便使自己的女儿得封,而且赵国也因此不能独吞中山,双方没有损失,便同意了赵襄子的意见。如此之下中山国得以复国,在这场事件中复立的君主应该就是中山文公,中山文公在位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在任期间受到赵、魏的操纵,难以有所建树,也无文献记载,直到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壶刻有铭文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才知道中山国曾存在这号人物。魏灭中山公元前414年,中山国出现一位强硬

13、的君主中山武公。中山武公又迁了一次都,世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对现有势力进行大的改革,都城根本迁不动,何况中山国之上还的赵国与魏国掣肘。可见中山武公手段相当高明或者强硬。且武公迁的顾地可能是定州一带,而且顾地在中山国北边,新稚穆子攻破中人、左人后,中山国的北部曾一度为赵氏所控制,武公此举极有可能是向北夺回北方地区之后迁的都,这也间接说明中山国与赵国在中山的北部地区展开过激烈的战斗,目中山国获胜。所以战国策补注道:中山武公初立,意者其国益强,遂建国备诸侯之制,与中夏抗欤?间接这次是真的中山武公对中山国的现有体制对进在大幅度的改革,制度上全面学习中原国家,而且一度使中

14、山国强盛起来。公元前424年,赵国从晋阳(太原一带)迁都至中牟(今河南鹤壁),说明赵国的势力向南移,与中山国的冲突在减少。正当中山国顺利发展时,南方的魏国经过数年的战争,已经在西面取得了对秦的一系列胜利,到公元前409年止,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今陕西北部),魏国得已抽出手来解决中山国。公元前408年,魏国派了二路大军来灭亡中山国。一路由大将乐羊率领的魏军借道赵国,由赵之晋北领地经飞狐隆而入中山,围攻中山国都城顾,而且乐羊还在顾城外围修筑乐羊城,以做长期围城的打算;另一路由河西守吴起率领,从中山国西南的井隆关入中山与乐羊会合。中山武公坚决不投降,率军抵抗了三年,期间还抓了乐羊的儿子,中山武公为使乐

15、羊退兵,悬其子以示乐羊,不想乐羊并不就范,并且中山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啜之,尽一杯,颇有后世刘邦的风采。三年后,中山国已不能支持,只能开城投降。中山国再灭。魏国吞并中山国后,开始对中山国进行治理与改革。魏治中山公元前406年,魏文侯将其长子公子击(后魏武侯)分封到中山,为中山君。魏文侯此举有二个目的,其一是培养继承者公子击的治国能力;其二,将中山国尽快纳入魏国的国力中。为此魏文侯给公子击找了三个人;其一,公子击的老师赵苍唐;其二,名将乐羊,将乐羊分封到中山国的灵寿,以扼守井隆要道、源沱要津,防止国外势力的干涉。其三派儒门弟子李克,为中山相。猱国鼎盛时期形势图战国改期,我国北灭中山,西

16、战秦,南攻组东伐齐中山国的具体治理由中山相李克负责,中山君公子击只能算被其父安排在基层,增长见闻,根本干涉不了中山国具体事情。为了让中山国尽快安定下来,魏文侯保留白狄中山之祀,以缓和国内民族间的矛盾。而且特意将儒门弟子李克找来,对中山施行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比如李克为中山相时,治下苦径之地的治理官交上比之前更多的物资苦隆之吏上计入多于前,李克就很奇怪,说;苦隆上无山林之饶,下无薮泽牛马之息,而入多于前,是扰乱吾民也。苦径是个穷地方,你上贡这么多,肯定是克扣百姓过甚,于是将苦径吏免职。当然,除了派能臣治理中山外,魏文侯也将魏国的体制移植到中山,比如上计制度,即年终考绩制度,魏国每年都会对地方进行统

17、计,统计的范围包括仓库存粮数,垦田和赋税数,户口数以及治安情况。上计考核优,就升官,差就免职。上计制度就是一个简单地KPI,但其背后是一整个文官体系。首先,文官不是世卿世裸的封君,文官是国君派到地方治理的官员,在地方上无任何根基;其次,文官的工资由君主发放,而封君的工资由封邑内的百姓供给;最后,文官由君主任命,君主可随时替换他。而之前的分封制,是将人分封到地方,地方上的财政权,军事权,人事权等等都归封君所用,封君只需要定期上贡就行。战国初期魏国实力最强,就是因为最先改革,完成了这套系统,而被灭前的中山国起步太晚,还停留在封君阶段。中山复国公子击在中山三年后,其魏氏宗子地位遇到危机。原因是公子击

18、在中山三年,其父魏文侯对其感情越来越淡,魏文侯想立少子公子挚为宗子。公子击的师傅赵苍唐就说;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不遣使乎?父亲忘掉儿子,儿子不可忘记父亲,可派遣使者前去问候。公子击就派赵苍唐为使去见魏文侯,临走之际,赵苍唐问公子击,魏文侯喜欢什么,公子击说;君好北犬,嗜晨雁。赵苍唐带着北犬与晨雁去见魏文侯,魏文侯见这二样东西,就想起了公子击,说;击知吾好北犬晨雁也,则见使者。魏文侯想起儿子公子击,就接连问赵苍唐,中山之君无恙乎?、中山之君长短若何矣?、中山之君亦何好乎?赵苍唐一一回答,然后魏文侯又问道;怨乎?问公子击是否怨恨他这个父亲,将他扔在中山国三年,不管不顾。赵苍唐见时机到了,说;非敢

19、怨也,时思也。不是怨,是思念其父。此话一出。魏文侯甚为感动,乃出少子挚于中山而复长子击,将公子击召回来继承魏国君主之位,而把公子挚封为中山君。赵苍唐是个政治人物,来见魏文侯是为了稳固公子击宗子之位,以魏文侯喜欢之物一步步引申,直到在魏文侯心中想起他还有一个儿子中山君公子击,最后才引制君位继承人上,魏文侯也是聪明人,一点即通。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公子击(魏武侯)离开中山国,中山君之位由公子挚继承,公子挚去世后,由魏尚继承,而尚,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以邑之。关于尚是否是中山最后一任封君,还未可知,史料只记载到这。魏国在统治中山二十余年,魏国给中山国留给了

20、极深的印记,不过这些E|记比起距离来,还是弱了点。公元前377年,敬侯十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十一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史料中又出现中山二字,说明中山已再次复国,具体复国时间约在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79年之间。中山国复国,具体有二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三晋赵魏内江;其二是有其它势力帮忙。赵魏内江三家分晋后,赵韩魏三家的领土是彼此交错着的,目赵韩魏同出晋国,本身就有互不攻击的约定,这种非正式的同盟条约对外可压制齐楚秦等其它势力,对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交换领地,并争取足够的空间时间进行改革。所以魏文侯时期极力维持这种同盟,但到魏武侯时就不同了,三家虽没明面上开战,但背地里的动作却极多。公元前3

21、86年,赵敬侯将都城迁往战略要地一一邯郸,赵国经过公仲连变法实力有了增长,迁都就是为了南下扩展生存空间。也就是同年,公子朝不满赵敬侯,发动叛乱,魏武侯派兵支持公子朝直接攻打赵都邯郸,最终公子朝叛乱失败,逃亡魏国。魏赵这次冲突,使赵国对魏国有了相当大敌意,更为重要的是,赵国首都邯郸处在魏国本土与中山国的交通要道上,魏赵这次冲突,直接断绝了中山国与魏国本土的联系。其它势力帮忙势力主要有二支,其一是其它白狄势力。春秋后期,晋楚弭兵后,晋国抛弃奉行多年的和戎政策,开始发起对国内与四邻戎狄土地的争夺。三家分晋后,原晋南诸戎土地多为魏、韩两家所有,韩魏继续进行灭亡戎狄的事业,后汉书载;韩.魏复稍并伊、洛阴

22、戎,灭之。这些被压制的诸戎利用楚与魏韩火并的时机,适时反击,如史记魏世家将诸戎败魏于泠记载为翟败我于泠,这其中的翟即是原鼓国白狄遗民。其二是赵国与楚国。史记赵世家载,赵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八年,拔魏黄城。这里的棘蒲其实是中山之棘蒲,由此三晋约定的限制,赵国借楚国的名义攻伐魏国中山,而攻伐之军很可能还是赵国的军队。除此以外,楚国的军队已攻出梁门(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屯于林中(梁门之北),魏属中山与魏之本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中山从此失去外援。也就是说在楚国与赵国的操作之下,大约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趁魏遭赵楚联军重创的有利时机而复国,复国后的中山定都于灵寿。中山国又获得八十多年的时间

23、,在这八十多年中,中山国继承了魏国留下的文化与制度,但不加思索的全盘吸收,积极向着另一条路狂奔,直到国灭。约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国复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其后历经中山桓公、中山成公、中山王厝、中山次虫(上下结构,上次下虫)、中山王尚五代君主,立国达八十余年。在这八十余年的时间内,中山国总体目标只有一个对抗强赵,为了这个核心目标,中山国做了外结强援,内修长城,五国相王,讨伐燕国。结果因对自身地位不自知,这一系列的操作没得半分好处,反而白白浪费国力,错失强援,五割地于赵,以至于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赵国吞并中山国的地理因素中山国的存在,对赵国地缘造成极大威胁。

24、到战国中期,赵国领土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以晋阳为首的西部区域,这里西临秦国,南接韩、魏,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赵氏从赵简子时期便开始着力经营此地,历代赵君皆视之为根本;另一部公是北方的代地,当时赵襄子连骗带杀,杀死代王而得到的土地。代地东接燕国、北接匈奴,是赵国向北扩张领土与防止胡人入侵的前沿阵地,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代马所出之处。第三部分是邯郸所处华北平原中部,这也是赵国首都的所在。此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农业生产,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有着发达的冶铁业,是赵国发展经济、进取中原的基地。从地图可知,由于中山的存在,使得代地与邯郸地区分割成二块,且处于山西的晋阳到河北邯郸的咽喉要道井隆不通,也

25、就是常说的太行八径。因此,赵国从晋国独立起,就已经开始谋求吞并中山国,以期打破这种不利局面,但因南边强大魏国的干预与中山国的抵抗,这种计划始终没实现。在中山国从魏国独立出来后,赵国才有了对中山国具体的行动。如赵敬侯十年(公元前377年),中山国刚独立三年,赵国从邯郸地区出兵,进攻中山国南部的重要城邑房子。次年,赵国从代地出兵,进攻中山国北部的重要城邑中人(今河北唐县)。二次战争,中山国均获胜。中山国防备赵国的手段中山国为防备赵国的进攻,采取了二种政策,其一是筑长城。中山国自公元前369年开始筑长城,其主体部分在唐县和顺平县境内,总长约89公里。长城依山而建,多起于山峰半腰而终于悬崖绝壁或河流水

26、库,沿山脊蜿蜒曲折而行,长城上留出烽燧与少量军卒瞭望敌情。再在交道修筑中型重要关隘,屯兵屯物资等等。其二是结交齐、魏以抗击赵国,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二国也希望借助中山牵制赵国的后方,所以三国间有很奇妙的同盟关系,一旦赵国发兵攻打中山国,齐国与魏国总要在赵国后面捅刀子。除以上二条,历代中山国国君均举贤使能、身勤社稷行四方、以忧劳邦家,如太平寰宇记说中山兴国并称王五叶,专行仁义,贵儒学,贱壮士,不教人战。只不过这内修理政,外揽人才的效果与中山国君个人极其有关,国君若是能识别人才与庸人,国家才能强盛;若后任国君没前代精明,把游说之人当成人才,国家就会出大事,这一点在中山国表现的尤为明显。“五国相王中

27、山国在前二代的治理下,凭方五百里的领土成为国力仅次于七雄的千乘之国,然后就开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瞎折腾。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魏国与齐国在徐州相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且齐国停止进攻魏国。徐州相王后,各国相继称王,但魏国仍顶不住秦国的进攻。公元前323年,在纵横家犀首(公孙衍)的运作下,魏国邀请韩、赵、燕、中山,因韩魏已称王,这次集会中只是对赵、燕、中山三国新尊为王。魏国举行五国相王的目的是借五国之势,达到东抗齐而西抗秦的目的。五国中魏韩赵燕不是实力强劲,就是地处偏地,完全是可以用实力支撑这个王的。但中山国不一样,中山国存在原因主要是各国相互制约,

28、谁也不能单独吞下中山国。中山国国君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依旧选择了称王。中山国这一通操作,使得齐国异常生气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此时的齐国通过马陵、桂陵二战打败魏国,其国力处于强盛时期,中山国此时称王,无疑给了齐国灭亡中山国的借口。于是齐国先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并遣使到赵、魏,以割让平邑之地为条件,劝说二国一同出兵以攻中山。中山国国君很害怕,派遣游说之士张登,出使齐国,成功游说齐国放弃进攻中山的计划。中山国虽然保留住了王号,但与齐国间的关系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北攻燕国与齐国关系出现问题后,中山国又惹到了北方的燕国。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在鹿毛寿的劝说下,将王位禅让给贵重主断的

29、相邦子之。结果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势攻入燕国。这事本来是燕国内乱与燕齐的战争,中山国要是认清自己的地位,应该不会参与。可中山国在称王后,以正统诸侯自居,为维护召公基业、捍卫周朝礼制为己任,出兵征讨燕国,占领燕国南部土地。这事前期是扩充土地,增强实力。但燕国随后崛起,并随后五年中攻下齐国城市七十余座,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虽缺乏史料记载,但可以想象,燕国会怎么对待中山国。赵国再灭中山就在中山国得罪周边邻居的同时,赵国迎来一位强硬的君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为吞并中山国,做了大量的准备,首先是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燕国赵武灵王十一年(公元前315年),赵国找来在韩国为质的燕公子职,并派人送

30、回燕国继位,是为燕昭王。从此,燕昭王所亲莫若赵。秦国赵武灵王十八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因举龙文赤鼎而绝膑死。赵武灵王派人从燕国迎秦公子稷回国,立为秦昭襄王,并于次年秦、韩宜阳之战时保持中立。使得秦国在赵国与中山国之间保持中立。除了燕国与秦国外,赵武灵王在各国开展外交,分派人去各个国家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贵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我木耳在次及工“网融注射传统的流传下来的上衣下裳和深衣戒服不使时马,于是奏服成T一件有关序强国力的大小赵武灵王儿经冏折,在取得部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装持后自己带头以国君的身份穿起了於身窄袖、长裨皮趾的胡服所谓明股.实际上是啊北地区少秋民族

31、的n-.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将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军弁,一段为短衣、长神和心牧.衣卑疙窄,使于活动.赵武灵王是此先采跖这种根装的人,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晨早一位改基者.航衣冬俗是胡股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超初用于军中,后未传入民间,晟为一种6X.与此同时,从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开始,赵国进行了一场文献上称之为胡服骑射的改革。这场军事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直接达到了林胡王献马.东胡与楼烦王致其兵的效果。为了了解中山国的情况,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亲自出九门,命筑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再就是派李疵深入中山以观察其国情,李疵回来后,说中山国君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招揽人才,

32、务其名不务其实,结果导致战土惰于行阵、农夫惰于田,进而兵弱国贫。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观之。李疵日: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主父日:何以?对日: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土者,七十家。主父出:是贤君也,安可伐?李疵日:不然。举土,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在做好一切准备后,公元前305年对中山发动规模空前的进攻。以赵沼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崎,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隆,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鹏之塞。王军取鄢.石邑.封龙.东垣。赵军从三个方向出发,分两路对中山进行打击。中山国相继丢失,高B、石邑、封龙及东垣四座城邑。如

33、果是中山武公或者中山桓公肯定是誓死抵抗,但中山国后继者被赵军的强劲的进攻气势所惧,被迫献四邑请和,赵国许和。自此战后,赵武灵王又在赵武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3年)、二十五年(公元前301年)、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先后四次进攻中山,每次都以中山割地而罢兵。到赵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出动二十万大军对中山国发动了最后的攻击,中山国灭亡。中山国灭亡有二方面原因,一个是得罪了周边大国,在中山国前期,齐国一直是中山国的后援,可在五国相王后,中山国已失去这个外援,再加上燕灭齐国,齐国已无实力干涉赵国与中山国之间的政治,同样的理由还有燕国。其二,是因内分配制度出了问题,就如李疵所说中山国战士惰于行阵、农夫惰于田,农夫不愿意尽力耕田,因为产出的东西多被上层者拿走。战士不愿意杀敌,因为杀敌得不到奖赏。这些问题中山国国君都不知道,目中山国君更愿意招朝穷闾隘巷之士者,将资源堆在他们身上。穷闾隘巷之士不是说不能招,而是要注意甄别,这些人百分之九十是无本事之人,剩下的才是有实才的,比如说中山将领白圭,原是一个商人,被中山国国任命为将领,结果白圭为中山将,亡六城,君欲杀之。秦国能强大,是因为秦国有一套甄别实才的系统,而中山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