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建构论到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对外位性立场的矛盾态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审美建构论到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对外位性立场的矛盾态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审美建构论到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对外位性立场的矛盾态度FromAestheticConstructivismtoPolyphonicNovelTheory作者:龙玉霞作者简介:龙玉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杭州310028原文出处:浙江学刊(杭州)2011年第4期第86-91页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自我意识、外位性立场、对话立场和复调小说之间的复杂纠葛,分析巴赫金在小说研究中,由对自我意识的重视程度的上升的强调,所引发的对作者立场的态度改变和所导致的小说观的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对他的复调小说理论的贡献和局限作出更精准的评价。指出巴赫金在小说研究中所遵循的作者立场决定论的一贯
2、逻辑,其理论在反对作者对主人公粗暴干预的同时,也造成了忽视甚至否定小说作为艺术作品应承担价值评判功能的弊端。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11年10期关键词:复调小说/外位性立场/对话立场/自我意识/客观小说英国当代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曾以毋庸置疑的口气断言:人物是小说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刻画和塑造人物,就成了小说创作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前苏联学者M巴赫金以他的复调小说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解答。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深入解读,巴赫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小说引入了一种新的复调类型,在复调小说中,人物是独立于作者的,作者与其笔下的人物构成的
3、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对话关系。而这一新型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在于他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一种全新立场一对话立场,以此取代了传统小说中作者们惯用的夕M立性立场。如果说,对话立场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那么,所谓外位性立场”又意味着什么呢?它与复调小说理论又有何关联呢?在展开具体的分析之前,有必要考察一下复调小说理论提出的背景。巴赫金在进行哲学研究的早期,在讨论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的审美建构论,它和复调小说理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后者既是对前者某些结论的反叛和颠覆,又是对前者所持作者立场决定论逻辑的延续。此外,这一背景值得注意的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巴赫金的哲学家身份及其早期在进行最抽象的哲学研究时期
4、关于人的存在所做的结论及其推论;其二则是其学术活动的路径所具有的由最抽象的哲学基本问题延展到非常具体的小说创作问题的特点。1961年6月,在和年轻学者柯日诺夫等人会面时,巴赫金提醒道:你们要注意到,我可不是文艺学家,我是哲学家.他是从探索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他早期的哲学研究的。在他看来,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是唯一的,这种存在的唯一性意味着每个个体既是独特的,又是独立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之间是互相隔绝的。反之,正是因为个体的独特,才使他人能为自我带来和提供一方特有而对方缺乏的东西,这就使自我和他人必然是互相依存的。同理,这一依存关系并不必然导致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于是自我
5、和他人的平等也是这一关系的必然属性。所以,巴赫金的存在的唯一性这一观念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强调并维护每一个体的独立以及和他人的平等地位。以个体存在的唯一性以及自我和他人既相互依存又平等的关系为基础,巴赫金提出了夕M立性这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个体的存在的唯一性是通过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某一时刻,不同个体在空间上无法同时处于同一位置。当其中一个个体位于某T立置时,其他个体只能位于这T立置以外的位置,也即这一位置的夕M立。其他个体的夕M立性在观照某一个体时具有这一个体所无法拥有的优势,这是一种超视超知的优势。他人在观察我时,其视野超出于我自身观察自我的视野,比如,我在不借助镜
6、子之类的工具的情况下,是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的,但他人则可以。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我所能做的一切,任何他人永远都不可能做,而他人在相对于我的外位上可以为我做的一些特殊的行为,我也永远不可能为自己做。巴赫金将审美世界视为现实世界的一个典型特例,切入的视角非常抽象:将小说创作作为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将作者作为一个行为者和一个活动者。在此,他依然遵循着从自我和他人这样一对对立范畴构成的关系这个逻辑思考问题。在他看来,小说作者和小说的主人公互为他人,因此,他提出了小说即是作者对作为他人的主人公进行的具有完成性的整体反应的建构活动,也就是他著名的审美建构论。要很好地完成这一建构任务,作者必须采取外位
7、性立场。他在抽象而笼统地对小说创作进行研究时,在审美建构论的视野内以外位性立场这一原则观照陀氏小说,认为缺划卜位性立场导致陀氏小说在艺术上是失败之作。然而,深入解读陀氏的小说后,他却推翻了外位性立场对审美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见解,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在其中给予陀氏小说以极高评价,并认为以对话立场代替外位性立场是陀氏小说取得重大创新的根本原因。以上就是巴赫金在提出复调小说理论之前,他由对最抽象的哲学研究经审美活动,再到普通的小说创作,最后聚焦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这一小说创作实践的具体研究,一路走来的学术路径特色。审美观照世界以它的具体性和贯通着情感意志的语调,在文化领域的所有抽象世界中,更接近
8、于行为的统一而唯一的世界而被巴赫金作为现实世界的一个典型特例。探讨作为行为的审美活动,但不是从其产品出发,而是从作者(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的角度。同理,小说作者以一个行为者的身份被引入他的审美活动研究视野。他以游戏和艺术的区别为例对审美活动的本质进行界定。游戏之所以并非艺术,就在于前者只对参与者本身有着意义,并不指向游戏之外的人。戏剧与之截然不同,它并不仅对参与其中的演员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对戏剧之外的作者和观众所具有的描绘生活的意义。于是,作者和观众的外位性视角对于戏剧而言便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他引申出一个结论:审美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宗教活动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要求必
9、须有具备夕M立性立场的活动参与者。如果说建构是:把具体的唯一性的局部?咽素,通过原则上必然的而非偶然的配置与联系,形成一个完成了的整体。那么,审美建构就是以人为价值中心建构一个艺术整体。被当作建构的价值中心的人,作者在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所采取的应该是审美反应。和生活中对一个人所做的反应是零散的,个别表现的反应不同,审美反应则是对整个人的反应。巴赫金对审美建构是对艺术整体和主人公的完成以及是对主人公的整体性反应两个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特别强调,因为在他看来,作品的每一因素展现给我们时,已经包含了作者对它的反应;而这一反应又既包含着事物,也包含着主人公对这一事物的反应。作者既是艺术作品各个因
10、素的组织者,又是主人公的观照者,二者的身份是合二为一的。作为作品也就是艺术整体的组织者,他需要站在外位性立场上将对主人公所作的具有整体性的审美反应组织到艺术整体中。很显然,处于作者审美观照目光下的诸主人公们只是艺术整体的诸因素中的一部分。正如巴赫金所说,作者作为作品的组织者,表现在对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全方位的塑造中:作者是唯一的积极的组织力量,这种力量不存在于心理学所指的意识之中,而存在于有稳定价值的文化产品之中。同时作者的积极反应表现在整个主人公的积极观照(这一观照的内容又受到作者积极反应的制约),表现在主人公的形象结构中,表现在展示主人公的节奏中,表现在语调结构汇总以及对诸多涵义因素的选择中
11、。总之,审美建构论就是作者以夕M立性立场为根本立场,充分发挥它观照主人公的超知超视的优越性,把主人公的空间形式、时间形布口涵义形式等诸因素聚合起来,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为主人公的形象定型、定性一这就是所谓的完成。巴赫金认为,作者的夕M立性立场所产生的对主人公的“超视超知,使作者在充分把握主人公的整体时一他将主人公的整体区分为空间形式、时间形式和涵义形式,都具有特殊的优势。所谓的空间形式指的是主人公的人体外形、身缘轮廓、外在行为等。时间形式除了指主人公的出生、死亡等事件外,更多的指的是主人公的内心生活。这就使得他的结论令人生疑。因为很显然,人的内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具有直观性的。可以想见,此时
12、,作为内心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巴赫金充分的重视。巴赫金的审美建构论和外位性立场在触及主人公的内心生活时,并不像他以为的如同把握外在形式抖瞬胜券在握。这暴露了审美建构论和外位性立场的不足。在他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因为涉及内心生活中极为复杂的自我意识,这一不足暴露得尤为明显,所以他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复调小说理论就是这一调整的结果。巴赫金对这一理论基本内容的概括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他进一步解释道,在陀氏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
13、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除了主人公之间彼此是平等的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主人公和作者之间也是平等的,试看巴赫金接下来的论述:主人公议论在这里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的表现,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在作品的结构中,主人公议论具有特殊的独立性;它似乎与作者平起平坐,并以特别的方式同作者议论结合起来,同其他主人公同样具有十足价
14、值的声音结合起来。(1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巴赫金的这一理论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强调主人公的独立地位、主人公之间的平等关系,更重要的则是主人公和作者之间的平等的关系。而相对于审美建构论而言具有核心地位的作者对于主人公的完成作用却再也没有被提起。如果对审美建构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加以对照,我们将会发现,后者是对前者的颠覆。后者的颠覆主要是针对前者提出的小说的任务是对主人公的完成,针锋相对地提出:陀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尊重并保留了小说主人公的未完成状态。相应地,对于审美建构论至关重要的外位性立场也在复调小说理论中,为对话立场所取代。分析从审美建构论到复调小说理论之间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决绝的突变
15、,也有一脉相承的延续。突变的是作者对主人公的包容关系变为二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作者也不再对主人公具有完成作用而是任他们处于未完成状态,作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外位性立场不再被强调,取而代之的则是二者的对话立场。不变的则是巴赫金依然秉持小说的体裁由作者对于主人公的立场所决定的作者立场决定论的逻辑。这一变化极为突兀,我们既无法找到其中的原因,也无法还原其具体过程,只能看到横亘于变化前后的鸿沟。其变的部分与不变的部分,同样引人深思。在审美建构论的视野中,巴赫金这样批评陀氏的小说:由于缺乏外位性立场,导致在这类小说中,主人公的背景如果不是完全不出现,就是由于和他缺乏天然联系而不能起到对他的烘托作用;主人公
16、的外在表现(外貌、声音、举止等等)只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和内在的认识伦理立场没有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给读者最多的是主人公的内在世界。与之同时,作者并没有将诸多因素组织起来以构成一个完成性的整体,作者本人的面目也是支离破南口模糊不清的。不仅如此,他还细致地将夕M立性立场缺失的情况分门别类:主人公控制作者、作者控制着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本身就是自己的作者。陀氏的小说被划入第一种情况,即主人公控制作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巴赫金的分类标准,与其说陀氏的小说属于主人公控制作者的情况,不如说更加符合作者控制主人公的情况。巴赫金将这类主人公称为最终未完成的主人公,试看他对他们的概括:主人公总是不认同作者
17、对他的完成性评价而时时试图突破,在他看来作者施加于他的整体性评价只是一种限制和束缚。“你以为我整个儿就是这样吗?这个主人公仿佛在说,你以为你看到了整个的我吗?可我身上最主要的东西你是不可能看到、听到、知道的.”这样的主人公对作者来说是永无完结的,亦即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重生,不断要求新的完成形式,而他自己又以自我意识来破坏这些形式。(12)从审美建构论的角度看,在构成主人公完整形象的诸要素中,自我意识只是所属的主人公的内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此标准观照陀氏小说,它缺乏主人公的一些如空间形式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的情况自然不能令巴赫金满意。自我意识在小说主人公的诸因素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但糟
18、糕的是它丝毫不具有完成的功能,甚而处处破坏完成。因此,巴赫金就给陀氏小说贴上了艺术上失败的标签。很明显,这类”最终未完成的主人公恰是后来巴赫金在复调小说理论中着重指出的陀氏小说中主人公的典型形象。巴赫金当初分类的混舌怀免令人意外,但这或许证明当时他对陀氏小说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与通过审美建构论审视陀氏小说只审出了它的短处来相反,在复调小说理论的观照下,陀氏小说同样的特点不但尽显其长,甚至被视为一种伟大的具有开拓性的创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界曾经对复调小说理论展开过大张旗鼓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问题。在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具有未对其人物的观点下最终结论这一特质方面,当
19、时质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派达成了共识,但却对陀氏这样做的动机有不同理解。如张杰将陀氏小说中反面声音的强大理解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自然人化过程中的不成功结果,是怪果,是苦果.这不仅一方面反映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艰辛,而且还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作家本人的思想探索的痛苦,甚至失败。(13)相反z宋大图却把陀氏的这一行为理解为是有意为之,其意图在于更好地暴露反面声音的乖谬之处。他是这样分析的:这些反面声音的强大恰恰是作者为了反对它们而有意使用的手段。(14)进而,他认为陀氏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在于陀氏世界观的内在矛盾。而早在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发表的同一年一1929年,前苏联
20、著名文论家卢纳察尔斯基则将对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质疑的基础建立在这样一个设想上:陀氏小说之所以未对其主人公下最终结论是因为他本人(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识分裂。在卢纳察尔斯基看来,陀氏意识分裂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是被社会原因强化的生理意义上的癫痫症,另一则是他内心对东正教和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的难以解决的纠结态度。(15)在巴赫金看来,上面三种解释都没有读懂陀氏。正是笔下的最终未完成的主人公是陀氏不会给小说中人物的观点下最后结论的原因。而这恰恰就是陀氏的伟大之处。他通过对陀氏小说特有的表现对象、主题和为了更好地表现它们所特意采取的新立场的解读,指出,陀氏小说是要打造一种以客观小说为实质的
21、全新的小说复调小说。这种小说的创新性:并不在于他以独白方式宣布个性的价值在他之前其他人已经这样做了,而在于他能够看到并以艺术的客观性展示出另一个陌生的个性,既未抒情地表现它,也未将其与自己的声音相融合,同时也未把它还原到具体化了的心理现实。(16)巴赫金指出,陀氏小说的这一创新性是建立在它的表现对象一他人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陀氏的主人公,整个是自我意识。(17)他认为陀氏之所以选择他人的自我意识作为主人公,是因为一个人身上总有某种东西,只有他本人在自由的自我意识和议论中才能揭示出来,却无法对之背靠背地下一个外在的结论。(18)同时,巴赫金将陀氏小说的主题概括为:人物对他人语言和他人意识所采取
22、的态度本身,实质上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作品的基本主题。(19)在巴赫金看来,这样特殊的表现对象和小说主题,他以前所标举的夕M立性立场已经不敷使用,所以必须采取一种能胜任这一特殊任务的全新的立场来取代它。这种全新的立场就是对话立场,这一立场确认主人公的独立性、内在的自由、未完成性和未论定性(20)。作者讲到主人公,”是把他当作在场的、能听到他(作者)的话,并能作答的人(21)。因此,对主人公便采取一种对话的态度。(22)既然陀氏的小说在表现对象、主题和立场上均有重大的创新性,那么这样创作出来的小说自然也并非普通的小说。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小说实质上是客观小说。说到客观小说,巴赫金很有可能受了俄国十
23、九世纪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启发,并且承袭和发展了他的小说观念。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存在着客观小说和主观小说两种类型,而客观小说的特征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那就是他描写人和生活,却并不表露他自己对问题的想法,而由他的人物凭各人的意愿去解决。奥赛罗说是,亚古说否,莎士比亚不作声,他不愿意对是或否说出自己的爱憎(23)。换句话说,客观小说的实质就是作者的主观看法不会表露在小说作品中。而这样所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主人公的各种观点能够充分地、独立地得到展现。每个人物都能自由地(不受作者干预)展现并论证自己的正确性。(24)不过,巴赫金也指出,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一构思
24、还只是复调小说的雏形,而称不上是真正的复调小说。这是因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构思还是相当被动的,还没有积极自觉地采用对话立场。只有到了陀氏这里,才积极采取了上文提到的对话立场,走向了真正的复调小说,也就是客观小说。众所周知,巴赫金以其对话哲学闻名于世。细究复调小说理论,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渗透于其中的浓重的对话哲学的意味。巴赫金提出陀氏在小说创作中采取对话立场取代了夕M立性立场,开创了以客观小说为复调小说实质的小说全新体裁,更明确地彰显了他将对话哲学嫁接到小说研究领域中的意图。这一意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主张在作者和小说主人公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对话关系,他甚至认为陀氏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和其笔下主人公
25、之间的对话关系。至于他的结论是不是符合事实,我们还要考察一下以下三个问题:其一,为何巴赫金认为陀氏应该和笔下主人公建立对话关系;其二,二者之间是否具备确立对话关系的条件;其三,如果这一对话关系果真成立,复调小说将走向何方,小说的这一走向意味着什么?事情还要从陀氏笔下主人公的特点说起。在提出复调小说理论之前,巴赫金已经指出了这个群体的特点最终未完成的主人公,并将其最终未完成的原因归结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作祟。在复调小说理论中,巴赫金却转而对作者因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具有未完结性采取对话立场,尊重并保留他们的未完成状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显而易见,巴赫金是在将自我意识的未完结性、作者的对话立场和小说以肯定
26、的态度呈现主人公的未完成状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最先在小说中表现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并不是陀氏,其他作家也在作品中表现了这一点,比如托尔斯泰。陀氏的贡献在于他是以自我意识作为刻画主人公的主导因素的,并强调自我意识的未完结性。说到未完成性,我们发现,陀氏笔下的人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反对他人对自己下定论。他们对他人以为已经了解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并否定自己还有潜力改善自己当下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处境这一看法深感受到侮辱,并且极为愤怒。这一特点对于陀氏笔下的主人公不仅突出,而且普遍。比如他处女作穷人中的杰符什金,再如双重人格中的戈利亚德金和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人,都是如此。未完成性是巴赫金
27、的重要术语,意指人在突破现状、改善处境方面有无限发展潜力。超越性是哲学对人所具有的这一特性的另一种表述。美国当代哲学家马尔蒂莫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人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并认为这一特性是人类所有个体的共性。(25)陀氏笔下的人物多是思想者,以他们思想者的敏感多思,较其他人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未完成性,自然,这一感受也深深渗透到他们的自我意识中。然而,这一敏感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因为,他们所深信并怀抱希望的未完成性并没得到身边他人的承认。而问题在于,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大地受控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于是,他们一直处在对自身未完结性的信任和由它带来的希望,以及对于他人无视这一切给
28、自己下的结论带来的无奈和抗争的矛盾纠结中。这样,在陀氏笔下出现了在所有人面前都不停地对自己的言行和形象进行辩白的戈利亚德金。他甚至对于自己的仆人,路上偶遇的同僚,自己的医生,都时刻处在自我证明、自我维护和自我标榜中。而当他在同僚女儿的生日宴会上始料不及地被拒之门外,他强行闯入,并随后自感受到严重的羞辱时,他的自我意识已经濒I缶崩溃。他匆匆逃出宴会,在大风雨雪交加的彼得堡深夜的街头奔跑。就是从这次奔跑开始,他产生了幻觉,时刻感受到另一个自己一小戈利亚德金不怀好意地闯入并破坏着自己的生活。无独有偶,出于同样的原因,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人,当自己偶遇的少女丽莎,这位误入风尘的纯洁女孩表露出对他的同情
29、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法承受,从而歇斯底里地发作,给予她以致命的羞辱,随后又为自己的言行感到无以复加的羞惭。出于对人的超越性的认同,出于对自我和他人关系平等性的坚持,也出于对自我意识的未完结性的承认,巴赫金顺理成章地得出了在小说中主人公应该保持自己未完成状态的结论。而正是由于自我意识的未完结性,导致外位性立场一向所向披靡的超视超知的威力大打折扣。于是,巴赫金提出陀氏是采取对话立场取代了不再胜任的夕M立性立场的。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的身上总有某些东西,只有他本人在自由的自我意识和议论中才能揭示出来,却无法对之背靠背地下一个外在的结论。只有作者秉持对话立场,和主人公建立对话关系,才能逼使他说出自我意
30、识。然而,在这里,巴赫金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一方面,每一部成功小说的人物都与我们亲密的生活在一起(26),而另一面,正如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所表达的对小说人物的基本观念:”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于历史人物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小说人物不过是由作者描写他的句子和让他发表的言辞所塑造的。他没有过去,没有将来,有时也没有生命的连续性。(27)他的意思非常明白,也就是小说人物只是小说作者虚构创造出来的,并非现在或者过去的现实存在。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对小说人物提出现实性的要求。哈贝马斯在谈到交往活动时,提醒人们注意,对话的双方必须形成双向互动关系,才能使对话关系真正得以建立,使对话得以进行。显然,哈贝
31、马斯的这一提醒并不多余。对照巴赫金所描述的情况,我们发现,在作者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之间,由于主人公是作者虚构创造出来的,天然缺乏和作者进行双向互动的可能,所以认为在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对话关系的判断显然是违背事实的。将对话立场引入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巴赫金在小说研究中提倡一种作者和主人公平等关系的强烈愿望。在小说创作实践中,主人公被作者视为传声筒和傀儡,忽视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对他加以粗暴干预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巴赫金的这一愿望不乏合理性。在强调作者的客观性以及要将主人公当作另一个他人来对待,巴赫金的主张并非绝无仅有。坪内逍遥对同一问题的见解和巴赫金的主张遥相呼应。坪内逍遥特别强调:在塑
32、造小说的人物时,必须将作者本人的个性隐蔽起来,不让它流露在作品人物的行动上。(28)作者应该避免对笔下的人物表现出爱憎上的偏颇,所以必须站在客观地、如实地观察世态的立场。他将作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比作观棋者和下棋者,极力反对观棋者出来指招,认为如果作者这样做了,就使象棋变成了作者的象棋,而不再是人物之间在下的棋了。(29)最后,他指出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虚构的,但是当他一旦出现,成为小说中的人物后,即使作者也不可能恣意地加以摆布,必须像对待他人一般,写他的自然的发展(30)。然而,反对作者对主人公的粗暴干涉并不等同于在小说中放弃应有的价值评判立场,正是从强调作者的客观性到提倡所谓的纯粹的客观小说,
33、巴赫金迈出了矫枉过正的一步。纯粹的客观小说体现的小说本体论将呈现小说主人公的绝对独立和完全自由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甚或唯一目标。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小说作为艺术作品,其自身的整体性、价值评判的基本使命和所有其他属性都退入了追光灯笼罩的主人公身后的阴影中。形形色色的主人公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而不必担心在展现的内容和小说的价值取向的矛盾上受到诘问,因为小说的价值取向本身就是混沌未明的。小说似乎只关心到底有没有给予主人公以足够的机会呈现一切,至于呈现的到底是什么看上去完全是无足轻重的。无主题便无小说这一论断在复调小说面前完全失效。然而,当主题和价值评判被放逐之际,危险也就慢
34、慢逼近了。注释: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卢丽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79页。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序第5页。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第41、61、5455、77、100页。(Il)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第104、4、45、5页。(12)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第117页。(13)张杰:复调小说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第42页。(14)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44
35、、45页。(15)卢纳察尔斯基: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一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干永昌译,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54、55页。(16)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4页。(17)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6页。(18)(19)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7677、277页。(20)(21)(22)(23)(24)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83、84、84、87、89页。(25)马尔蒂莫J阿德勒:哲学的误区,程镜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26)莫里斯迪克斯坦:途中的镜子一文学与现实世界,刘玉宇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页。(27)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页。(28)(29)(30)坪内逍遥:小说神髓,刘振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89、52、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