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683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研究思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提要:17世纪30至70年代,和硕特游牧地北边从亚梅什湖一带沿额尔齐斯河流域往南到斋桑泊南岸,直到塔尔巴哈台山北麓;从塔尔巴哈台山南经额敏河下游、阿拉湖、伊犁河上游,南至伊塞克湖,西南塔拉斯河上中游,从这里北经楚河中游到巴尔喀什湖,包括巴尔喀什湖东边的广阔地域。本文主要分析1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准喝尔地区卫拉特四部的牧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发现17世纪以前的早期卫拉特文献。蒙元以降,关于卫拉特人的最早的报道见于佚名俺答汗传(成书于1607年)。此后,佚名黄金史(成书于17世纪30年代)、佚名大黄史(成书于17世纪中叶)、萨冈彻辰蒙古源流(成书于1662年)、善巴阿萨喇克其史(成书于

2、1677年)和罗藏丹津黄金史(成书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等17世纪蒙古编年史对卫拉特历史或多或少均有记述。但是,大部分蒙古编年史不涉及卫拉特游牧地的分布,只有俺答汗传和蒙古源流在记载南蒙古贵族的武功时,无意识地透露了16世纪末一些卫拉特游牧集团的地域分布情况。但是,蒙古编年史的这些记载仅限于这个时段,而且不够全面。17世纪俄文档案,为研究当时卫拉特个别游牧集团的牧地分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俄文档案的特点是,它记载了与俄国沙皇政府和地方当局有过接触的个别集团和贵族以及他们游牧地点的方位,但对很多卫拉特游牧集团缺少记载。明朝的历代实录中存在关于卫拉特人的大量记载,但这些资料基本上仅仅涉及战争与贸易

3、,至于卫拉特人的内部情况,包括他们的游牧地分布,记载少之又少。清朝留下了关于卫拉特蒙古地方的大量的满汉档案与史书文献,其中有不少直接涉及准喝尔各鄂托克游牧地的记述,这与前朝截然不同。但在时间上,这些档案与文献的形成大体上都是清康熙中期以后,比较具体的历史地理资料则出现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基本上反映18世纪以后的情况。研究17世纪卫拉特历史地理的较详细和较全面的资料,非咱雅班第达传莫属。咱雅班第达(15991662)是时任卫拉特联盟之首的拜巴喝斯之养子。咱雅班第达传的作者是咱雅班第达弟子剌德纳巴达喇,17世纪末他以卫拉特书面语用托忒文撰写了他上师的传记,他多年一直跟随其师左右,走遍了卫拉特各地,

4、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卫拉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下文将利用此书的记载,对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领地做一概述。作为补充资料,本文还要利用以下文献。其一是雷纳特1号地图的解释图。约翰古斯塔夫雷纳特(JOhanGustavRenat)是一位瑞典炮兵,他在波尔塔瓦被俄国俘虏后流放到西伯利亚,又在该地为准喝尔人掳走,直到1734年才回到了瑞典。雷纳特从准喝尔带回了两幅地图,其中被称作雷纳特1号地图的是一幅用托忒文标写的准喝尔地图。雷纳特将此图翻译成了瑞典文。1891年,该托忒文图本和瑞典文图本均在瑞典被发现。据雷纳特说,该地图是由准喝尔首领喝尔丹策凌亲自绘制的。很可能是,喝尔丹策凌亲自参与并

5、令他手下的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和清朝的战俘中掌握当时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的人完成的。英国人约弗巴得利(JohnEBaddeley)在他的俄国蒙古中国中将此图完全按照原样复制,然后将它缩小,附上了一幅根据它描绘的解释图,还把托忒文地名译成了英文。这是一幅完整的准嘎尔地图,据巴得利研究,它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因此,雷纳特地图是研究卫拉特历史地理的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也是考释咱雅班第达传记载的重要工具。其二是清朝官修方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简称西域图志)。该书对清代西域疆域、山河记载比较全面,也比较准确。这部书虽然不记载17世纪卫拉特游牧地范围,但它是考订咱雅班第达传记载地名、山河名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三是

6、钦定西域同文志(简称西域同文志)。清傅恒等奉敕纂修。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刊行。该书是对天山南北、青海、西藏等地地名、山水名和僧俗上层人名、世系(袭次)、官名的满、汉、蒙、藏、维五种语言六种文字(蒙古语包括蒙古文和托忒文)的对照辞书。该书对确定咱雅班第达传中人物的部属、家族关系大有帮助。它是确认某一游牧地区属于哪一个游牧集团的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其四是大清一统舆图。清朝统一西域后,先后两次派遣大批官员带领来华西洋人和西藏喇嘛,前往准喝尔地区和回部测绘舆图。测绘工作完成后,即由钦天监官员和在京供职的耶稣会土合作,重新绘制康雍时期的大清舆图,最后于1761年由法国人蒋友仁(MiChelBen

7、OiS)指导中国工匠制作了铜板,即大清一统舆图。2003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曾缩微复制印行。这幅地图是利用西方近代测绘技术绘制的,准确度很高。其五是徐松西域水道记。徐松(17811848)在西域八年,对天山南北地区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结合乾隆大清一统舆图,又吸收西学地理知识,编纂了西域水道记一书,该书某些内容也是解读蒙古文传记人文地理记载的重要参考书。其六是托忒文文献。托忒文是1648年咱雅班第达创制的卫拉特文字。托忒文文献涉及17世纪卫拉特历史地理的内容微乎其微。但是,在确认咱雅班第达传中的人物方面,托忒文文献与西域同文志可以相互补充和佐证。所以,这些文献也是很重要的工具书。此外,

8、上文提及的蒙古编年史和俄文档案的零星记载,也将成为补充和佐证咱雅班第达传记载的重要资料。下文将利用咱雅班第达传的记载,结合清代西北史地资料,对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领地做一考述。1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准喝尔地区的卫拉特四部分别为小和硕特、准喝尔、杜尔伯特和辉特。我们首先研究小和硕特部游牧地范围。一、鄂齐尔图台吉(汗)游牧地所在和硕特部形成于15世纪,他们的统治家族是蒙元时期东道诸王之一的合撒儿后裔。因为史料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和硕特部在卫拉特地区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但是,从16世纪直到17世纪70年代喝尔丹崛起,和硕特位冠卫拉特诸部之首,其统治者成为“四卫拉特”的盟主。1636年秋,和硕特

9、顾实汗和准喝尔的巴图尔浑台吉率领卫拉特联军南征青海,征服了盘踞在青海的反格鲁派蒙古首领绰克图台吉部。顾实汗率部留居青海,1639年占领喀木,1642年征服西藏,建立了和硕特汗廷。在此期间,顾实汗将和硕特部的大部分从准喝尔地方迁到了青海,他们被称为“大和硕特”或“青海和硕特(汉文史料还称“西海和硕特顾实汗几位弟兄及其子孙留居准喝尔地方,被称作“小和硕特咱雅班第达本人于1639年从西藏回到准嚼尔地方,以小和硕特部为主要根据地从事传教活动,所以,咱雅班第达传对小和硕特部游牧地的记载十分详实。小和硕特部的首领为鄂齐尔图台吉(?1680),是顾实汗长兄拜巴嘎斯的长子。顾实汗率领大和硕特部南迁青海后,鄂齐

10、尔图台吉作为原卫拉特联盟盟主的长子和顾实汗的大侄子,他和准嘎尔部首领巴图尔辉台吉一起成为准嘎尔地区新卫拉特联盟的盟主,两人被称为“和约尔台吉(二台吉)”。1666年,五世达赖喇嘛赐给鄂齐尔图台吉以“鄂齐尔图车臣汗”称号,此后被尊为车臣汗。咱雅班第达作为和硕特部出身的高僧,到准喝尔地区以后首先立足于他的义兄弟鄂齐尔图台吉营地上,开始从事传教和建立卫拉特佛教中心的工作。因此,咱雅班第达传中对鄂齐尔图台吉营地的记载非常丰富。下面,根据该传记载,一一考述鄂齐尔图台吉营地所在地的位置(自1639年到1680年)。1639年秋,咱雅班第达到达准喝尔地区后的第一站就是鄂齐尔图台吉在“塔尔巴哈台的哈尔巴喝”地

11、方的营地,他在那里过了冬。西域图志载:“哈尔巴喝郭勒(郭勒为蒙古语丫。1,意为河引者),在烘和图淖尔(指斋桑泊引者)西,东流五十里,汇入淖尔。“徐松西域水道记记该水名为哈尔巴哈:”有水发自哈尔巴哈卡伦西,东流经卡伦北,德布色格尔河自南经卡伦东来汇,是为哈尔巴哈河。哈尔巴哈河西北五十余里,有巴雅尔河(即哈喇巴扎尔河引者)。又西北四十余里,有布古什河二源并发”徐松还援引松筠等奏折:“塔尔巴哈台西北一带,卡伦绵亘千百里,夏展冬撤。其内第三、四、五卡伦,一日哈尔巴哈,一曰布古什,一日阿布达尔摩多,近临大河,河名布昆。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哈尔巴喝河在塔尔巴哈台山北,斋桑泊西南。照此方向查阅乾隆大清一统舆图

12、,在塔尔巴哈台山北麓即可发现标有“哈尔巴哈喀伦的位置,卡伦左侧标有带左支流的一条河,当为哈尔巴喝河(其左支流应为德布色格尔河)。该河今属哈萨克斯坦,河名叫KaproGao该河源于塔尔巴哈台山北麓,北流到斋桑泊西南一带而止,不入泊。1642年,咱雅班第达从喀尔喀返回准喝尔地方,在布喝什冬营地与鄂齐尔图台吉一起过冬。布喝什河,即徐松西域水道记所记布古什河。该书记载,布古什河又名布古图河,为从南流入斋桑泊的一条河。巴得利援引谢苗诺夫的说法,说该河名布喝兹(BUgaZ),又名巴扎尔(BaZar)河。实际上,布喝兹河与巴扎尔(又称喀喇巴扎尔)河是不同的两条河,前者的今名为Eyra3,后者则称Ea3ap,

13、一东一西,均在斋桑泊西南方向而不流入湖中。咱雅班第达传中的BUyaS河是指今天哈萨克斯坦的Byra3河。2009年8月,笔者一行对该地进行实地考察,在斋桑湖西南一带渡过Ea3ap河,并沿着Eyra3河进入塔尔巴哈台山。Eyra3河仍为-一条水量充足的河流。1644年,咱雅班第达在鄂齐尔图台吉夏营地过夏。应达尔汗绰尔济的邀请,从库克瑟里巴哈纳斯地方出发,经由勒布什、哈喇塔勒一带的鄂齐尔图台吉的努图克,赴额尔齐斯庙。是年冬天鄂齐尔图台吉的夫人在太什必济去世。翌年正月,和硕特各努图克在哈尔巴喝等地,鄂齐尔图台吉赴必济。勒布什在雷纳特1号地图上的标号为175o据徐松西域水道记记载,勒布什“河出萨尔巴克

14、图河北岸、库克托木岭之阴,其阳即库克托木水所发也。勒布什河西北流百三十余里,有巴什罕河由南来会。勒布什河西六十里,有莫霍图水北流而止,不与河通。莫霍图西六十里,为巴什罕河。又西六十里,为萨尔罕河。又西三十里,为博木察罕乌苏河。又西四十里,为察罕乌苏河。皆北流入于勒布什河。勒布什河西北流,既会诸水,又西北流二百五十余里,迳阿尔喝凌图岭境西、察陈喀喇境东,入淖尔(即巴尔喀什湖引者)。”(11)在乾隆朝大清一统舆图上标为“勒布什必拉”。(12)该河即今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境内的流入巴尔喀什湖的列普瑟(JIencbi)河。2009年8月,笔者等曾对该地进行过实地考察。哈喇塔勒也是一条河名。西域图志载

15、:“哈喇塔勒郭勒,在察罕布呼图鄂拉(鄂拉,蒙古语auula,意为山引者)东北。西北流三十里,入察林郭勒。”“察林郭勒,源出汗哈尔察海鄂拉西麓。西北流百里,南会哈喇塔勒郭勒,又西北流八十里,入库克乌苏郭勒,汇入巴勒喀什淖尔。”(13)“库克乌苏郭勒,源出库陇奎(旧音库陇癸原注)鄂拉北麓。北流三百余里,东会哈喇塔勒郭勒、察林郭勒入于巴勒喀什淖尔。在乾隆朝大清一统舆图上标为“哈拉塔尔必拉”。(14)此河即今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境内的卡拉塔尔(Kapaa)河,源于准喝尔阿拉套山(即蒙古人所言汗哈尔察海鄂拉引者)西南部西侧,汇入巴尔喀什湖。2009年8月,我们对该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卡拉塔尔河之源为两

16、条小河,右支流为喀喇河,左支流为沙扎河,在塔尔迪库尔干以东的铁克利地方汇流成为卡拉塔尔河。鄂齐尔图台吉夫人去世的太什必济肯定在鄂齐尔图台吉领地之内。据该传记,太什必济也可简称必济。必济是哈喇塔勒河的支流。在雷纳特1号地图解释图上的标号为128,源于博罗塔拉的罕哈尔察盖山北麓,与哈喇塔勒河会合后注入巴尔喀什湖。据西域同文志载,必济为蒙古语,“山石大小攒聚之谓。”(15)2009年8月笔者曾到此地。当地有必济河与小必济河两条小河。必济河床约5米左右,水清而水流缓慢。必济河流域是水草丰美的地方。1646年,昆都仑乌巴什和杜尔伯特联军来到了哈喇塔勒河、库克乌苏一带。鄂齐尔图与巴图尔从伊犁率军出发,越过

17、博罗呼济尔岭,在库克乌苏一带交战。从那里,鄂齐尔图与巴图尔二台吉向伊犁返回,但因为昆都仑乌巴什尾追,二台吉在乌哈尔里克等待,在那里打败了敌人。昆都仑乌巴什越过塔勒奇山溃走。二台吉回到了伊犁谷地。鄂齐尔图台吉在塔拉喝尔过冬。(16)根据1646年战争经过,昆都仑乌巴什与杜尔伯特联军向伊犁河谷进军,首先到达库克乌苏、哈喇塔勒一带,这已经在鄂齐尔图台吉领地之内。如前所说,库克乌苏河为哈喇塔河上游。库克苏河在塔尔迪库尔干南几公里处,今天哈萨克人称之为库克苏,苏即蒙古语的“乌苏”(水)。该河河床宽敞,水势很激。博罗呼济尔是库陇奎山的一个山岭,库克乌苏河即发源于此。清朝在此设卡伦,名称就叫博罗呼济尔卡伦。

18、从卡伦北边一水流入库克乌苏,此为博罗呼济尔河。(17)博罗呼济尔岭在乾隆朝大清一统舆图上标为“博罗哈及尔达巴汉”,卡伦则被记载为“博罗胡集尔喀伦,(18)乌哈尔里克既是河名也是地名。乌哈尔里克河由绥定城东“复南流八里,经将军桥下,东西流二十余里,于惠远城西里许,汇伊犁河。”绥定城的原地名就叫乌哈尔里克。“绥定城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19),参赞阿公桂所建,地曰乌哈尔里克。准语乌哈尔,鹭莺也,东南距惠远城三十里。”(20)该河在乾隆朝大清一统舆图上标为“乌哈尔里克必拉(21)塔勒奇山,西域图志作塔勒奇鄂拉。鄂拉”在博罗布尔喝苏鄂拉西北,山形迤遮,西南相属。库色木苏克郭勒发源西麓,塔勒奇郭

19、勒发源南麓。其东口在察罕拜牲城西七十里,托里西一百二十里。南谷口离东谷口一百八十里。由南谷口外一百里,至伊犁郭勒北岸之阿里玛图,为博罗塔拉之南山。逾山而南,即哈什、空格斯地。”(22)据徐松记载,“入伊犁者,驿程经此(指塔勒奇山谷引者),塞沙眯目,顿觉清凉。迨乎初冬,雨雪填谷,行踪断绝,又以是为险隘也J(23)可见,塔勒奇山为伊犁北部屏障。乾隆大清一统舆图标塔勒奇河为“塔尔奇必拉”,并标出了塔勒奇山上的“塔尔奇喀伦(24)伊犁平定后,清朝在塔勒奇山南建塔勒奇城,东距绥定城十里。(25)海喇图霍来之名,不见于清代各图志。诺尔布注:“海喇图河是和伊犁谷地北部塔勒奇山之塔勒奇河并行的一条小河,发源于

20、赛里木湖南山,与塔勒奇河并流,到下游二河汇流成塔勒奇河,从伊犁谷地乌哈尔里克河西部汇入伊犁河。汉人称之为磨石沟(北纬44.3,东经80.9)。”(26)可惜,诺尔布没有说明此说根据何种资料。但是根据鄂齐尔图台吉的行军路线,海喇图霍来(霍来,蒙古语qoolai,本意为“喉咙”,延伸意为小河,或专指连接两个湖泊或两条河的小河)应该就是海喇图河。如这样,这条河还有另外一个名叫做乌里雅苏图水,汉语名为磨河。(27)笔者认为,今天新疆汉人所说的磨石沟一名就是来自于清朝时期的磨河之名,蒙古人所说海喇图河就是过去的海喇图霍来,它大概是乌里雅苏图水某一段的名称。塔拉喝尔是伊犁南部的一个地方,塔拉喝尔河流经其地

21、。雷纳特1号地图解释图上的编号为120o西域图志载:“塔拉喝尔在伊犁郭勒南,阿里玛图东四十里。逾一支河至其地。地有三泉。”“塔拉喝尔郭勒在图尔根布拉克西北二十里,伊犁郭勒下流南。东北流八十里入伊犁郭勒。”(28)阿里玛图即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原首都),塔拉喝尔即阿拉木图东边的塔拉加耳。2009年8月4日笔者一行赴该地考察过。塔拉加耳离阿拉木图的实际距离为30公里。该地为伊犁河南岸肥沃土地,南靠山,山以一双被当地哈萨克人称作“乳头山”的驼峰山为标志,塔拉加耳河自南向北流经其地。这里有一座古城遗址,据称是为810世纪古城遗址。可见,塔拉喝尔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伊犁河南岸的重要据点。根据以上考证,战

22、争发生在哈喇塔勒河上游和伊犁谷地的鄂齐尔图台吉领地上。1649年,鄂齐尔图台吉的母亲衮济哈屯自西藏返回,到塔尔巴喝台的乌兰布拉。鄂齐尔图台吉的大努图克在伊犁,他从伊犁到乌兰布拉见母亲。(29)鄂齐尔图台吉的母亲从西藏回准喝尔,当然要回自己的营地。所以,乌兰布拉在鄂齐尔图台吉领地上毫无疑问。据咱雅班第达传记,这个地方在塔尔巴哈台地区。查乾隆大清一统舆图,清朝在塔尔巴哈台山东北设有乌兰布拉卡伦,此地应该就是蒙古文史料中的乌兰布拉。乌兰布拉卡伦在玛尼图喝都尔喝卡伦与乌里雅苏台卡伦之间,(30)也就是在俄侬河与额尔齐斯河之间。1650年,鄂齐尔图台吉在古尔班呼苏图过夏,秋天在古尔格霍来游牧。(31)古

23、尔班呼苏图见于徐松西域水道记。该书记载:巴勒喀什湖的一源为库克乌苏河,源自博罗呼济尔岭,其一支流为硕津乌苏。“硕津乌苏发源伊犁河北岸山,北流经阿勒坦额墨勒都图山西,东汇古尔班呼苏图水。又北流,经塔兰胡图克境东,与库克乌苏河汇。”(32)可见,古尔班呼苏图水为硕津乌苏的左支流,是库克乌苏上游的一条小河。这与鄂齐尔图台吉游牧地范围相吻合。西域图志记载了一处古尔班呼苏台地方,在伊犁河南。伊犁河南二百里有塔拉锡克地方,其南再六十里为沙图,沙图西三十里为库尔墨图,库尔墨图西再三十里即古尔班呼苏台。(33)诺尔布把咱雅班第达传的古尔班呼苏图与此古尔班呼苏台比对,认为在特穆尔图湖(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

24、湖)北岸,(34)误。古尔格霍来指古尔格淖尔(湖)与爱呼斯淖尔之间的河。据西域同文志载,古尔格淖尔的“古尔格”(kgerge)意为“桥工古尔格霍来意思是“连接两个湖的小河”。在阿拉套山和塔尔巴哈台山之间,在哈萨克斯坦的东哈萨克斯坦州境内,有三个大湖泊,其今名从东向西依次为阿拉湖(Ajaoj11)科什喀湖(KolilKaPKoJIb)和萨瑟克湖(CaCblKKoJlb),在清代汉文文献中有时总称为阿拉克图古勒池(简称图古勒池),有时总称为爱呼斯湖,有时还总称为古尔格淖尔,然而对三湖各自名称的记载十分模糊。其实,这不同的三个总称是三湖各自的名称:阿拉湖的蒙古名为Aiusnaur(爱呼斯淖尔),科什

25、喀湖为Kgergenaur(古尔格淖尔),而萨瑟克湖为AlaYtUYUI-Unnaur(阿拉克图古勒池)。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有另文论及,(35)此不赘述。1652年,咱雅班第达到哈喇塔勒,在鄂齐尔图台吉的营地过冬。1658到阿苏拜访了鄂齐尔图台吉,1660年在吹又拜会了鄂齐尔图台吉。(36)哈喇塔勒见前文。阿苏,是阿克苏的别称。诺尔布认为是今伊犁地区霍城县西北部的阿苏。(37)在霍城县境内,除西北山区中的阿克苏外,在中北部的切得克苏河、大西沟、小西沟三条河流域还有阿克苏、下阿克苏、切特阿克苏等地。阿苏可能指这些河流域。吹,西域图志记载:“吹在吹郭勒南。自图斯库勒(即特穆尔图淖尔,今吉尔吉斯斯坦

26、的伊塞克湖引者)西北二百里之萨勒奇图,又西北行五百余里,统日吹。其地水草丰饶,最宜游牧。其东北境为伊尔该图鄂拉,又北逾山接左哈萨克。”“吹郭勒在图斯库勒西北二百里。逾浑都赖鄂拉,又西北二百里分支东行百余里,为诺浑淖尔。又西北经流千里,其自南来会之水,咸发源呼巴海鄂拉西境迤属诸山,经流各一二百里,汇入吹郭勒,西北入于和什库勒。”(38)吹郭勒在乾隆大清一统舆图上称作吹必拉,萨勒奇图作萨尔奇图,在特穆尔图淖尔西北岸。(39)吹河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河。2009年8月,笔者曾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河流域考察。楚河是一条大河,所见之处的河床有1520米左右,水流量大,水势很激。楚河流域

27、是天然的好牧场。1661年,鄂齐尔图台吉与其弟阿巴赖在额敏河流域牧地作战。双方议和,阿巴赖和鄂齐尔图台吉在阿巴赖寺会面。鄂齐尔图台吉的努图克从察罕呼济尔,路经哈尔巴喝向爱古斯河上游移动,到塔拉喝尔过冬。1663年,鄂齐尔图台吉在伊犁的沙喇托海过冬,1665年从库克乌苏去了西藏,次年被达赖喇嘛授予“鄂齐尔车臣汗尊号。(40)察罕呼济尔,是额敏河中游的一个地名。据西域图志记载:“察罕呼济尔在鄂尔和楚克鄂拉北,绰尔郭西。”“绰尔郭,在乌兰呼济尔西,额尔和楚克鄂拉北,地饶水草。”“乌兰呼济尔,在雅尔东南,北倚朱尔库朱鄂拉。”(41)“额尔和楚克鄂拉,在巴尔鲁克鄂拉东北四百里,绰尔郭南,纳林和博克北。按

28、:自此东北行一百五十余里,与朱尔库朱山相接。”“朱尔库朱鄂拉,在烘和图淖尔西南八十里。”(42)额尔和楚克鄂拉,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境,今作乌尔喀什尔山,或写成乌日可下亦山。朱尔库朱鄂拉,今译写为珠尔呼珠山,在新疆额敏县东北境。巴尔鲁克山在裕民县东南境,今作巴尔勒克山。据此,乌兰呼济尔、绰尔郭、察罕呼济尔等地应在额敏县境内。确定乌兰呼济尔的地望,对确定察罕呼济尔的位置很重要。宣统政纪记载:“伊犁将军长庚奏,遵查旧土尔扈特蒙地情形。谨拟阿尔泰山与塔尔巴哈台分界办法三条,缮单呈览。一,恰勒奇荽济木乃两处防境,应归阿尔泰派兵驻扎;一,阿勒依哈萨克,应准仍在萨里山阴度冬;一,霍博克萨里境内驿站,应由塔城饬

29、令该盟三旗管理。又奏,塔城东北四百余里之乌兰呼济尔地方,山径险峻,为塔城东面门户。距察罕鄂博俄卡仅十余里,扼俄人由齐桑斯克西入塔城之路。”(43)察罕鄂博在与中国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境内,今地名HoranoGo,为察罕鄂博的转音,有察罕鄂博河流经其地。距该鄂博仅十余里的乌兰呼济尔当然就位于额敏县东北角一带了。奏折中说,该地系旧土尔扈特蒙古之地,是。清高宗实录记载:“塔尔巴哈台有原分给厄鲁特之乌兰呼济尔地方,向有土尔扈特策凌乌巴什奴仆多户居住。今厄鲁特欲迁往彼处,牧放牲畜。策凌乌巴什图得此地,馈送伍弥乌逊银两马匹。伍弥乌逊收马一匹,将察罕鄂博以北地方借与策凌乌巴什过夏。仍详请

30、明岁即将此地赏给土尔扈特。”(44)此即证明。绰尔郭和察罕呼济尔依次在乌兰呼济尔以西,察罕呼济尔在今天额敏县中部额玛勒郭楞(额敏河之意)蒙古族乡一带。哈尔巴喝即上文的哈尔巴喝河,在塔尔巴哈台山北麓。鄂齐尔图台吉的努图克不从察罕呼济尔向南朝伊犁方向迁移,而绕到塔尔巴哈台山后,大概是因为鄂齐尔图台吉时在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巴赖寺,而和硕特军队在爱古斯河上游,努图克北上是为了与他们会合。伊犁的沙喇托海,据诺尔布说,该地在伊犁霍城县境内伊犁河北岸。(45)1671年,大库伦的喇嘛们从额敏地方路经巴克图越过楚里岭,到达了在哈库之察罕淖尔的鄂齐尔车臣汗宫帐。(46)巴克图在爱呼斯湖北,属于塔尔巴哈台山脉。徐松

31、记载:“额敏河又西南流百三十里,经玛尼图卡伦南,巴克图水自北来入之。巴克图水二支,东支发自巴克图山,西支发自乌兰岭,南流数十里,右汇哈屯河。”(47)乾隆大清一统舆图的标示与徐松记载吻合。在塔尔巴哈台和屯西标着“巴克尔(尔为图之误一引者)卡伦”,在喀屯必拉发源处标着巴克图阿林(山)。(48)据哈萨克斯坦今图,巴克图山今名俄文作Eobi,巴克图河(今名EaxTbi)流经其右(不是源自该山,汉文文献有误),与喀喇布塔河汇合后流入额敏河(哈屯河,或作喀屯河,在其西边流入爱呼斯湖,不与额敏河汇合,清代汉文文献有误)。这是巴克图山与巴克图河。叫做巴克图的地方则在巴克图河东岸,就是今天塔城市西南中哈两国边

32、境上的巴克图口岸所在地。巴克图以北的楚里岭,想必在巴克图河源以北阿克乔克河上游一带,但在古今资料上均未寻见。那么,越过楚里岭到达的鄂齐尔车臣汗宫帐所在的哈辉之察罕淖尔,必定在塔尔巴哈台山北的哈尔巴喝河东面一带。这一点诺尔布早已指出过。(49)1675年,鄂齐尔车臣汗在额敏河哈喇布格里克过冬。1676年,受到喝尔丹的攻击,逃到了巴钗河。他的军队在巴钗、金济里克一带,他本人则带着大努图克迁到伊犁。1676年底,嘎尔丹在沙喇伯勒俘虏了鄂齐尔车臣汗。1680年,鄂齐尔车臣汗在博罗塔拉去世。(50)哈喇布格里克,不见清代汉文文献与舆图。据咱雅班第达传,哈喇布格里克被称作“额敏之哈喇布格里克J额敏河流域虽

33、然非常宽广,但额敏地方确指额敏河下游的今额敏县城一带。所以,哈喇布格里克也应在附近。巴钗、金济里克二河在图古勒湖南。鄂齐尔车臣汗被嚼尔丹所俘的沙喇伯勒,在今天伊犁霍城西、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北。据乾隆年间伊犁办事副都统伊勒图奏:”臣往特穆尔图诺尔等处巡查哈萨克游牧,并查询楚穆讷尔地名在何境。询之前在特穆尔图诺尔等处游牧之厄鲁特,据称:哈萨克游牧之前地名西喇乌苏,哈萨克呼为西喇苏,其楚穆讷尔系一泉名,源在吹之左近索和罗克、哈喇巴勒塔地方。又闻此处常有哈萨克,称间游牧来去无定。顷明瑞等业己遵旨往查,嗣后应出其不意,两路前往巡查。南路自特穆尔图诺尔之南,由巴勒摩岭至塔拉斯、吹地方;北路沿伊犁河由古尔班

34、阿里玛图至沙喇伯勒地方,方能周遍。”(51)伊犁将军明瑞等奏折中也指出:“前因伊犁以北、塔尔巴哈台等处,有越界游牧之哈萨克等,旋经该头目阿布勒比斯,约束迁移。臣等又派员查逐,虽寒冬雪盛,不能无潜来度岁之人。但来年正月,乌噌木齐大臣移驻雅尔,自可沿途巡查至伊犁西南沙喇伯勒、吹、塔拉斯、特穆尔图诺尔等处。”(52)西域水道记记载比较清楚:“车里克河西三十余里,有塔拉图布拉克水,又西四十余里,有古尔班沙扎海水,皆北流数十里而止。又西十余里,为古尔班奇布达尔水,源当阿苏岭之北,凡北流百七十里,入伊犁河。伊犁河自车里克河口,经沙喇伯勒境北,凡西流百一十里,与古尔班奇布达尔水会。沙喇伯勒者,旧杜尔伯特地。

35、”(53)乾隆大清一统舆图记沙喇伯勒为“沙尔博尔”,位于伊犁河西南,古尔班阿里玛图东北。(54)按:西域水道记和大清一统舆图记载,沙喇伯勒在伊犁河南,有误。据清世宗实录,伊犁办事副都统伊勒图和伊犁将军明瑞等在他们的奏折中分别指出,沙喇伯勒在阿拉玛图东北、伊犁西南。他们是具体处理过军务的将领,他们的话不会错。2009年8月,笔者一行到该地查访沙喇伯勒。沙喇伯勒位于伊犁河北岸,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县城以北30公里,新疆霍尔果斯西,在汗哈尔察海山西南段雪山南麓。该地北靠雪山,山腰呈黄色,策集河(今哈萨克语名为UlbDKHH)与车里克河(今哈萨克语名为TbniIKaH)流经其地,是一片优良的高地草原。该

36、地今名为萨里伯勒,哈萨克语的“萨里”就是蒙古语的“沙喇”,均为黄色”之谓,沙喇伯勒即黄色山腰。关于鄂齐尔车臣汗去世的博罗塔拉,西域图志载:“博罗塔拉,在伊犁东北三百里。塔勒奇鄂拉拱其南,博罗和洛鄂拉、罕哈尔察海鄂拉环其西,阿拉坦特布什鄂拉屏其北。博罗塔拉郭勒自西北来,东南流;鄂托克赛里郭勒自西南来东北流,至博罗塔拉而合,又分流绕其南北,又合而东流,达布勒哈齐淖尔。水甘土肥,形势殊胜。”(55)据此,博罗塔拉在博罗塔拉河与鄂托克赛里河交界处一带,就是今天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博尔塔拉河与沃托克塞尔河汇合处一带。必须指出,鄂齐尔图台吉在塔尔巴哈台山以北的领地在17世纪40年代中期后已经被阿巴

37、赖台吉所占据。可能在1646年战争以后,他退到塔尔巴哈台山以南。因为,此后不再见到鄂齐尔图台吉到塔尔巴哈台山以北游牧的任何记载。但是,在此之前,他在山后曾经拥有过很大领地。哈萨克斯坦考古发现证明,鄂齐尔图台吉在绰尔喝河流域曾经建造过寺庙,其遗址今天尚存。(56)二、鄂齐尔汗二子的游牧地分布鄂齐尔汗有子三人,长子额尔得尼浑台吉,次子喝勒丹巴(又作嘎勒达玛,?1667),三子诺延胡图克图。鄂齐尔汗长子和次子游牧在和硕特故地,幼子则出家为僧,入藏学佛。额尔得尼浑台吉、喝勒丹巴兄弟的游牧地,在咱雅班第达传中有所记载。首先看看喝勒丹巴相关的记载。1652年夏,喝勒丹巴和索诺木苏岱二人从库克乌苏、哈喇塔勒

38、来到阿巴赖处,拜见了土尔扈特岱青。嘎勒丹巴因其努图克无人看守,立刻返回。(57)库克乌苏、哈喇塔勒是巴尔喀什湖东南方面的地方。库克乌苏,前文已提及。哈喇塔勒河就是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塔尔河上游。自哈喇塔勒河到勒布什河地方是鄂齐尔图台吉的大本营所在地,可见喝勒丹巴的努图克与其父大本营紧连。1658年正月,喝勒丹巴在塔拉斯守边时,布哈拉汗国的阿卜杜书库尔率三万军队来侵犯卫拉特,被嚷勒丹巴打败。(58)塔拉斯是17世纪卫拉特游牧地西南境。据西域图志载:“塔拉斯,即塔拉斯郭勒下游左右滨河之地。西境有巴嘎布鲁勒鄂拉、伊克布鲁勒鄂拉,有阿尔沙郭勒、阿克库勒淖尔、必库勒淖尔。”“塔拉斯郭勒,在吹郭勒西南三百

39、余里。源出天山北额得墨克达巴,初分四水,北行三十余里,合流北注。东西岸汇入之河,凡十余道。东西支河交汇之处,经流二百余里,为塔拉斯郭勒上游,又名乌鲁穆玛拉尔郭勒。支河交汇后,西行三百余里之间,又名察拉哈雅郭勒,由是折而西行二百里,为小海,周回三百里,总名塔拉斯郭勒。”(59)乾隆大清一统舆图也标出了该河及其支流,其名称为“塔拉斯必拉”(60)。塔拉斯地区相当于以今天塔拉兹市为中心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塔拉斯河下游。2009年8月,我们在塔拉兹市一带考察了该河流域的地貌。塔拉斯河是一条大河,水流量很大,河床宽而深。该河流域曾经是很好的牧场。1667年秋,喝勒丹巴在必济病逝。(61)如前

40、所说,必济是哈喇塔勒河的支流。在雷纳特1号地图解释图上的标号为128,源于博罗塔拉的罕哈尔察盖山北麓,与哈喇塔勒河会合后注入巴尔喀什湖。1644年冬,鄂齐尔车臣汗的夫人也在这个地方去世,可见这里是鄂齐尔车臣汗的一个重要基地。最能说明额尔得尼浑台吉游牧地方位的记载,是关于1676年他大努图克的所在地。是年,喝尔丹从斋尔的特门库珠进攻鄂齐尔车臣汗,车臣汗逃到必济。此时,车臣汗长子额尔得尼浑台吉的大努图克在哈喇塔勒。喝尔丹属下到哈喇塔勒、库克乌苏劫掠和硕特人。(62)如前所考,哈喇塔勒河即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塔尔河,源于阿拉套山西南部西侧,汇入巴尔喀什湖。和哈喇塔勒河一样,库克乌苏河也是卡拉塔尔河上

41、游的一条支流。这里曾经是喝勒丹巴的居地。1676年的和硕特与准喝尔战争中,额尔得尼浑台吉守其努图克之边境,越过库舍图、乌兰和屯、乌可克等地,入图斯库勒湖地方,在塔勒奇山口呆了一段时间。(63)如诺尔布指出,以上记载中的库舍图、乌兰和屯两地具体位置尚不清楚,但是,乌可克、图斯库勒湖和塔勒奇山等山水都很知名。乌可克是山名,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以西。据西域图志载,乌可克岭是图斯库勒湖西面诸河流的发源地,在额得墨克岭东一百里,而额得墨克岭就是塔拉斯河源。(64)图斯库勒湖,又名特穆尔图淖尔,就是现在的伊塞克湖。塔勒奇山,前文已指出,是伊犁河谷的大山。那么,额尔得尼浑台吉先在今天卡拉塔尔河上游

42、一带抗击嚷尔丹军队,后来渡过伊犁河南下,越过乌可克岭到伊塞克湖边,不久再度北上到伊犁河流域的塔勒奇山口防御。这说明,伊犁河以南到伊塞克湖、乌可克岭一带地方一直到喝尔丹兴起,均属和硕特人。三、阿巴赖台吉的游牧地阿巴赖台吉(?1671)是鄂齐尔车臣汗的异母弟,小和硕特部的第二号人物。他与兄长鄂齐尔图继承了父亲拜巴唱斯的兀鲁思,以及叔父顾实汗的游牧地。根据17世纪蒙古文文献和俄罗斯档案记载,阿巴赖台吉的游牧地分布在和硕特北部,也是卫拉特北境。1648年冬,阿巴赖台吉在吹河过冬。(65)吹河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河。但是,这里没有阿巴赖台吉的领地。1647年,卫拉特联军进军喀喇卡尔巴克

43、。会师后,阿巴赖临时在其兄鄂齐尔图台吉领地上过冬。1652夏,阿巴赖台吉在博罗鼐之乌孙呼济尔图过夏。(66)博罗鼐,徐松西域水道记记载:“额尔齐斯河西北流七十余里,西会布昆河,河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源发自喀拉玛山,东南流经博罗鼐山南,凡百里,为布昆河J(67)此处的“东南流经博罗鼐山南”,意为从东南方向流过来,经博罗鼐山南。据此,博罗鼐位于布昆河北、喀拉玛山西北,(68)也即斋桑泊西北。乾隆大清一统舆图将该河标为“布坤必拉”。(69)乌孙呼济尔图应该是属于博罗鼐地方的某地。1657年冬十月,咱雅班第达到贝什喀河旁阿巴赖寺,为新建的阿巴赖寺开光。咱雅班第达“在那里”于布昆河过冬。(70)

44、据俄国人费奥多尔伊萨科维奇巴伊科夫(TheOdOrIsakovichBaikoff)1655年5月目击称,阿巴赖寺在额尔齐斯河与贝什喀河汇合处,当时尚未竣工。(71)该寺1657年秋末落成,冬初十月请咱雅班第达等高僧为之开光。该寺是阿巴赖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地在哈萨克斯坦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ycb-KaMeHoropcK)以南70公里。2009年8月15B,笔者一行对阿巴赖寺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该遗址,当地哈萨克人称之为“卡尔梅克库尔干”,意即“卫拉特人的城堡”。遗址在名叫阿巴赖吉特卡(A6aea,意即阿巴赖寺)的小河上游支流畔。该河上游有两条小河,一名西伯(据说是意为“寺庙”的蒙古语Siime

45、的音变)河,一名乌梁海河。阿巴赖寺遗址就在西伯河北岸。寺西边、西北边和北边有大山做自然屏障,东边、东南边和南边垒墙做围栏。整个寺庙呈南北向长方形。该寺在额尔齐斯河南群山之间,山中高地草原,水草丰美。1657年,咱雅班第达完成该寺的开光仪式后,到布昆河过冬。布昆河,在斋桑泊西北。关于布昆河名称,徐松引用松筠和爱星阿的奏折解释道:“哈萨克、回语,布昆为蚊嫁总名。每年五六月间,山雪消融,众水汇流入河,沿岸冲刷,水势散漫,荡漾满滩,偏生芦草,聚育蚊嫁。”(72)1660年冬,阿巴赖在爱古斯察罕托海。为了和兄鄂齐尔图台吉作战,阿巴赖在阿拉癸结集。然后又在阿拉癸的喝顺之图莱鄂勒浑集会。1661年四月阿巴赖

46、在额敏河流域吃败仗,从那里越过哈玛尔达巴,退向额尔齐斯河的阿巴赖寺。(73)爱古斯察罕托海,在爱古斯河下游。爱古斯河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阿亚古兹河,察罕托海,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河湾:这个地方现在的地名为“Aicrora沪(阿克托盖),在哈萨克语里仍为“白色的河湾”之意,显然是对原蒙古语地名的翻译。(74)阿巴赖台吉结集军队的阿拉癸地方,在雷纳特1号地图解释图上的编号为204,在塔尔巴哈台山西北,今哈萨克斯坦的阿亚古兹河发源地西北。西域图志记载了一座“阿拉癸鄂拉”,在迪化州南,为裕勒都斯山的关隘,(75)不能与此处的阿拉癸相混。但是,据西域同文志记载,那座阿拉癸山的名字,托忒文写作AlaYUiU

47、ula,为“危险之意,山石高峻,难于行旅,故名。”(76)西域同文志所载该山名的含义倒是与我们的阿拉癸的意思一致。喝顺之图赖鄂勒浑,地望不详,但据“阿拉癸的喝顺之图赖鄂勒浑这样说法,这里必定是阿拉癸的某一处。诺尔布认为,今哈萨克斯坦境内谢米巴拉金斯克(今作塞梅伊)以南的小河阿什苏(与蒙古语的喝顺河同义,即苦水)即这里的喝顺。(77)塞梅伊位于东哈萨克斯坦州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与阿拉癸相距甚远,所以这个推测不可能成立。哈玛尔达巴,是位于塔尔巴哈台城东北方向的塔尔巴哈台山一个岭。乾隆大清一统舆图将该山岭标为“哈玛尔达巴汉”。(78)阿巴赖南下入额敏地区,失败之后仍退向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大本营。166

48、1年冬,阿巴赖台吉在哈尔巴盖。1662年正月,在布昆河过新年。(79)哈尔巴盖,汉文又作哈尔巴哈、哈尔巴喝等。该河为今哈萨克斯坦的K叩ro6a河,源于塔尔巴哈台山北麓,北流到斋桑泊西南一带。布昆河,见上文。咱雅班第达传记载说明,阿巴赖台吉的领地分布在塔尔巴哈台山以北、斋桑泊以西以北额尔齐斯河流域。蒙古文史料记载得到了17世纪50年代俄罗斯档案文书的有力证明。1654年6月25日,受沙皇米哈伊洛维奇派遣,费奥多尔伊萨科维奇巴伊科夫从托博尔斯克前往中国,路经阿巴赖台吉(80)兀鲁思。巴伊科夫一行从托博尔斯克城出发,逆额尔齐斯河而上。他们到达叫做白水河的河流和与之不远的著名的亚梅什盐湖(Xmhui)一带后,开始进入卫拉特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带已经被说成是阿巴赖台吉的兀鲁思。他们首先到了名叫卡班加松(Ka6aHrycaH)的卡尔梅克(即卫拉特,下同)寺庙。从那里走了两天,到达多隆卡拉盖(Aojioh-KaparaH,蒙古语,意为七棵松)。从那里走一天到达延库利河(Ehyj),又行三日,到达一座喇嘛庙。喇嘛庙有庄稼地,由布哈拉人耕种。从喇嘛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