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7891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控工作指导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成“十四五”期间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实现耕地有效管控与利用”原则,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打好“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营造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二、任务目标对我县严格管控类耕地实施“前、中、后”闭环管理,抓好前端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治理、中端耕地风险管控、后端产品流通管理等系列工作。严格管控类耕地原则上要全部落实风险管控措施;2023年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

2、别划分动态调整,确定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重点区域;2025年完成“十四五”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工作。三、主要内容(一)加强粮食及产地环境全程监管。严格管控类耕地实施“前、中、后”闭环管理,抓好前端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治理、中端耕地风险管控、后端产品流通管理等系列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共同营造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局面。1.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监管。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整治清单。配合自治区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修改完善旱改水、未利用地农业利用等相关项目管理制度;矿区复垦和未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的未

3、利用地在进行农业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若评估矿区土地恢复为严格管控类不得复垦为耕地,杜绝人为造成严格管控类耕地面积增加。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严禁在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区域实施旱改水、未利用地农业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但经治理修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更新为安全利用类的,可实施相关耕地治理项目。2 .加强耕地土壤治理与利用。一是积极探索推进如客土、生物去除和萃取等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有效措施,降低耕地土壤重金属,从根本上实现耕地土壤治理修复的目的。二是已作出严格管控类旱地可恢复治理,符合种植糖料蔗或非直接食用旱生作物条件并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承诺(简称“严格管控类

4、旱地可恢复治理承诺”下同)的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务必根据本乡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开展种植食用农产品相关技术试验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技术模式和标准化生产规程,使承诺乡镇每个评价单元至少有一套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种植模式(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3 .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会同县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积极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工作,进一步精确严格管控类耕地分布区域及面积。2023年动态调整工作,各乡(镇)务必按要求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股提交相关数据,产业发展股提供基础数据之后,及时组织开展技术

5、报告编写提交局党组审议,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之后按要求上报市农业农村局与生态环境局;2024年、2025年,根据需要,要开展动态调整工作。(二)加强耕地用途管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1.严格管控类耕地应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各乡(镇)在自然资源部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变更调查最新成果等资料基础上,结合最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区域的地块进行现场核查,摸清每个地块作物种植情况,确定工作区,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根据核查结果,及时组织制定“一区一策”的种植方案,并报送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种植结构调整涉及将一般耕地(非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

6、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按要求落实耕地进出平衡。2 .严格管控类耕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要因地制宜。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要突出重点区域、突出主栽作物、突出治用结合,并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水稻或玉米等可食用农产品历年检测数据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区域优先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如调整种植糖料蔗。二是严格管控类耕地属于永久基本农田区域,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时应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利用优先顺序,不得改变耕地地类属性,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得将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各乡农业服务中心要牵头做好避免耕地“非粮化”现象,列出具体项目和监管工作内容,其

7、中“非粮化”监管要做到全覆盖。三是未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管控类耕地,近年抽检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水稻种植区域,因地制宜改种糖料蔗、棉麻、油料、饲用甜高粱农作物,促进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落地。3 .强化已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各乡(镇)要及时制定未调出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管控类耕地恢复治理及种植方案。方案制定要对区域进行调研、论证及征求意见,经评估提出合理的方案,最后确定方案。方案需包括资金来源,因列入永久基本农田主要收益为地方政府,当国家及自治区都没有该项的专项支持资金时,地方应自行落实;包括效果评估,含经济性、可持续性及社会稳定性、土地使用权人收益不受损害等内容。4

8、.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由县田长办牵头将辖区内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动态监测列为基层田长巡查工作内容之一,并加强巡查工作,及时掌控严格管控类耕地作物种植和面积变化状况;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种植情况,基层田长需要及时上报本级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用途管控。5 .强化严格管控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一是结合自治区下达的监测点位,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监测布点,采用XX农用地产地环境调查管理系统(简称调查系统App)做好采样过程记录,把好质量控制关,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为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对已完成种

9、植结构调整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的区域,积极开展相关的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工作,掌握了解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变化情况。产业发展股应对质量类别调整后种植可食用作物出现产品重金属超标现象的耕地制定安全利用方案的监测预警,并及时记录。(三)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严格管控类耕地区域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时掌握严格管控类耕地粮食质量安全状况,做好后端的预案及工作方案。针对风险监测中发现严格管控类耕地区域存在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的,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置。及时汇总整理,完善工作台账。各乡镇要按照职能分工做工作台账,

10、并于6月15日前将年度的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县产业发展股。县产业发展股于每年6月20日将上一年度的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等有关材料报送至市农业农村局。四、主要工作原则各乡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及局各相关股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2022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等政策,认真履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职责。(一)坚持沟通合作,完善机制原则。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加强部门沟通合

11、作,建立健全资源信息共享互通、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指导和推动全县农房管控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各乡镇依法开展耕地“非粮化”、土地博荒、高标农田有效利用、农村违法占用土地建住宅查处等工作。(二)坚持属地负责,有序推进原则。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房管控和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以及农房管控工作,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挂点联系村屯指导规划建设管理的工作机制,指导和督促村民委员会加强耕地“非粮化”,农房管控工作,落实村级监管员,推动村民理事会发挥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的约束效应。乡镇机

12、构开展具体工作,有序平稳组织实施。(三)坚持党建统领,村民自治原则。坚持党建统领,农村党员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处理好依法行政与维护稳定的关系,依法依规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及农民建房合法权利,全面推行群众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决策和公示公告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等村民自治程序加强土地利用的引导和管理。(四)加强宣传教育。各乡(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国家有关农用地分类管控的方针政策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引导公众自觉参与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工作,共同营造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