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8144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8-1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一、公路工程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本项目涉及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水土保持、边坡绿化、绿化美化设计、路侧绿化美化等设计。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一级公路自身要求快速、舒畅、保证安全行驶的高标准性,因此公路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公路环境保护中贯彻以防护为主、以治为辅、粽合治理的原则,以不破坏为最大的保护为宗旨,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改善和提高公路及周边环境状况。设计中我们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环保理念。在平面设计中路线尽量利用老路,纵面设计上尽量减少高填深挖,避免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减少占用

2、良田,减低对原生楂被的破坏。对工程开挖的裸露面随着坡面的开挖整修,及时予以支挡加固和绿化栽植,促进植被尽快恢复。这样,不但美化了路基,还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建立起一个新的生杰环境。二、环保设计的原则及依据(一)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实现高等级道路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建设高标准的公路与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2,安全性原则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3、协调性原则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开

3、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一)设计依据1,国发2OOO3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B03-26);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O42010);5、GBM工程绿化指南;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法规;7、国内外城市绿地及公路绿化建设经联;(三)设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为基本出发点,以植物自然景观为主体,集地形、地貌、农田、村庄于一体,以实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减少大气、噪声及水源污染、充分体现道路设计的景观特色。1、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路线沿线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在满足遒路交通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使绿化设计同自然景观彼此协调,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和点缀功能,体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设计原则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综合公路建设期及运营期对沿线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在环境保护测设中贯彻“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针对工程设计及工程实施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和景观设计必须全盘考虑,统一规划,协

5、调一致;对各专项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地域差别,体现本项目的景观艺术特点。三、工程地域气候水文条件与植物配置(一)工程地域气候水文条件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但由于本区位于中纬度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多变,常出现暴雨、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导致旱涝灾害。路线所在区域水资源丰富。景观设计中力求反映长丰特色和时代风貌:(3)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以安全为前提,以防护为主旨,在防护的基础上加以美化,突出“固堤护坡,诱导视线,防眩蔽光,衬托线形等功能,达到“既环保、又美化”的目的:(4)统一规划

6、,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绿化防护与工程建设相互协调,紧密结合:(5)以美学、园林学、环境科学等应用科学理论为指导,精心设计,确保质量;(6)以回归自然又易于养护管理为基本手法,突出长丰地方风貌,充分利用现状,与自然环境保持伊调统一,相互映衬,相互补充;(7)坚持经济、适用为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植物及自然条件进行优化美化设计,不应单纯追求人工构造景观而忽视投资的经脸回报,力求以较小的投资取得较高的环境评价效果;(8)植种以乡土材料为主,坚持点、线、面结合,乔、灌、花、草搭配,力争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工五、各项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水土保持1、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项目区地处长

7、丰县平原微丘区,农业耕作历史悠久,以农业植被为主,林业植被有小面积人工林,近几年通过发展林业生产,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发展绿化和绿色长廊等一系列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实施。路基填筑、取土场或采石场的开挖、结构物基础开挖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随着工程的进展,应及时对基坑开挖边坡和高填路段进行防护和绿化,以免雨季来临时遭严重破坏。2、保护措施本项目分为填方和挖方、路基边坡坡顶、坡脚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曲线自然过渡,在设计中边坡防护全部采用生态防护,保持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1)排水:做好路基、路面排水,通过路面横坡、浅碟形边沟与U型排水沟等设施

8、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水。(2)防护:填方段路基边坡绿化设计主要功能是防止边坡冲刷,增加绿地面积,改善自然环沿线地形为平原微丘,植被均为人工植被,主要群落类型有农作物、果园、防护林、行道树、苗木花卉种植基地、村庄周围的人工林群落等。全线地质条件良好,没有大型地质不良地段。(一)植物选择原则1、紧密结合长丰县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使得植物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植株不会落叶死亡,能正常生长。2,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耐瘠薄和耐修剪。3、枝繁叶茂,没有季节性落叶,叶青绿色或多彩,花季较长。4、根系发达,抗雨水冲刷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根系不会对路基路面造成破坏。5、适应于亚热带

9、湿润气候和土堞环境。根据水九路的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和合肥地区公路曾采用绿化苗木及多年的种植经脸,对植物选定为:单杆红叶石楠、单杆桂花、红叶石楠、中叶麦冬、红花紫菽。四、景观设计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一级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走廊,更是一条文化走廊,景观走廊。设计中以水九路建设工程为基础,结合水九路道路自身的特点和沿线地形、地物、气候及当地的人文景观,进行绿化、美化及总体景观设计,其总体风格做到既简洁明快,又细腻有致:既有现代意义上的高速、完善、快捷,又能表现地方风情与人文景观。将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放在首位,在内部景观与外部景观设计上,以内部景观设计为重点。内部景观设计把边坡的绿化、美化放在

10、首位。设计中把上述几点作为整体通盘考虑,并根据功能与服务对象的不同,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是:景观设计以绿化为主,绿化率高,注重色彩与造型效果,优选植物;全线将景观设计融入到绿化、美化中来,使绿化设计同自然景观彼此协调,体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景观设计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景观设计要与环保工作紧密结合。具体做到:(1)满足道路交通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体现出水九路特有的公路文化,与众不同又溶入自然;(2)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细腻有致,图案明畅,造型优美,能体现出水九路的设计主题,在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生产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及化肥农药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本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雨水经道路

11、排水系统流入河流、沟渠而引起的污染。做好排水工程设计,桥涵等排水系统与当地农田水利相结合。1、设计期(1)桥涵等排水系统与当地农田水利相结合。2、施工期(1)运输、施工机械油污应集中处理,擦有油污的废弃物不得乱弃,应集中焚烧。(2)施工期应设化粪池、垃圾坑,及时清运,敏感建材需有专用仓库堆放。(3)桥梁施工挖出的淤泥、渣土等不得随意弃入河流、沟渠或随意堆放。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漏泄;施工营地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应定期集中处理: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工作,提倡文明施工、保护水源。3、运营期(1)加强桥梁工程安全检查、监控,确保水域路段的安全;(2)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对危险品运输

12、车辆、超载车辆等加强检查。(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拆迁安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建材等。针对固体废物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生活垃圾、废弃建材、包装材料及时清运;2、不得随意堆放在农田、乡村道路或河道中;3、建议将可利用的固体废物再利用于施工中,如可将路面翻挖废物中的水泥、渣土、混凝土废渣等作为路基填充物,既合理处置了多余的固体废物,又减少了工程取土;4、路面挖除产生的沥青废物可集中熔融再利用,以使固体废物尽量减少。六、主要绿化植物配置与特性1、桂花:喜温暖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2、红叶石楠:有

13、很强的适应性,耐低温,耐土壤解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3、麦冬:喜温暧和湿润气候,宜稍荫蔽,耐低温,宜土质琉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填土和沙质填土。境。其数量计入相应防护设计数量表中。通过以上措施不仅保护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同时可减少雨水对坡面冲刷,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注意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取士同时设置一定的排水防护措施,在取士前先沿征地界限开挖周边排水沟,排水沟采用内坡比1:1的梯形断面,底宽50cm,高50cm,内壁夯实,排水沟与附近已有沟渠相通,边剥离表土边取土并注意表土的收集和防护。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整治,夏垦或复渔,提高和重建土地功能。临时用地、施工场地等在施

14、工结束后除改做居民生活用地外,需加以整治,改造并进行复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时期都要做好相应工作,全面考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二)景观绿化工程设计1、中央分隔带绿化:由于受覆土深度及中间设防撞柱等条件的制约,中央分隔带按“50Om单杆红叶石楠+100Om(单杆红叶石楠+单杆桂花)”分段交替栽植。下植红叶石楠,采用这种种植形式,既可以实现大绿量,又能满足防眩要求。苗木种植间距控制为3米,遇到防撞柱时需合理避让,保证其可以夹在防撞柱之间种植。2、K4+101.8K4+485.2分隔带绿化以红叶石楠为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主体,上木选择红花紫薇种植间距3米种植,形成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分隔带。(三)空

15、气污染本项目路线主要位于村镇地区,周边环境空气保持自然状况,沿线无大型固定污染源,空气质量较好。1、稳定土和沥青拌和站等应远离居民区或设置在下风向,花居民区、医院和学校等敏感点300米以外的地方。灰土运输、施工应有防尘措施,加强运输过程中的覆盖,减少扬尘。2、加强施工便道维修,减少扬尘。3、拌和机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减振性和除尘装置。对劳动人员加强保护。4、运营期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管理,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与净化。(四)水污染本项目水系发达,且有很多沟塘。需多加注意工程中导致池塘的污染,避免对塘中生物造成污染。病虫枝、细弱及枯死枝,对外围的侧枝进行适当短截,以保持上下水分的平衡。中分带灌木篱的

16、修剪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以达到设计的效果。B.种植:将苗木按施工图标明的位置进行对号入座,种植深度应以土球为标准,一般以将土球埋没为标准,回土时要分层捣实。C.浇水:新植树木应当天浇水,浇水一定要浇足、浇透,第二天再复水一次。D.绕杆:对乔木,分枝点高的小乔木要用草绳绕杆,以减少蒸腾,保持水分平衡。5、苗木的养护管理(1)抗旱、排涝:绿化养护管理一年内,因苗木正在恢复期,抗性较弱,若连续一个星期不下雨,就需要进行抗旱灌溉,以防苗木缺水而死。(2)适量施肥:公路绿化地区土质一般较差,要适量施肥,一年至少12次。(3)防病虫害:高温、高湿或缺乏营养时均容易引发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定期喷洒农药。一

17、旦发生病虫害,及时进行喷药治疗。4、红花紫薇:声光,有一定的抗寒性,抗污染较强。七、苗木种植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地表平整与填土方案为使植物生长良好,中央分带土壤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深度和肥力,同时要做到地表平整,必要时将对不适宜的土壤进行换土或填土。护坡道亦要做地表平整,并向边沟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排水。(二)苗木栽植、养护说明1、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1)种植材料将选用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痛虫害的苗木,规格和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2)苗木挖堀、包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34的规定。(3)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

18、疫合格证,发芽率达85%以上方可使用。2、种植前的土康处理(1)种植土壤的深度至少应满足植物生长的最低要求,草本花卉30cm、草坪地被30cm、小灌木45cm,大灌木60cm0(2)深翻绿地、去除杂物、平整绿地。3、种植穴、槽的挖掘(1)种植穴、槽的定点和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A.种植穴、槽定点放线应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B.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2)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将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定。一般应比种植苗木的根系和土球的直径大20cm、深IoCm0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4、苗木的运输和种植(1)苗木的运输应掌握轻装、快速、轻卸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运至施工现场。(2)苗木的种植:A.修剪:对根系中的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应进行修剪。对树冠的修剪应剪除内膛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