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9629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绥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喀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按照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发2023)7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局2023年第三季度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重点工作及开展情况(一)启劫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2023年以来,我局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安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快推动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的通知(广电发202260号)文件要求,积极启动

2、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全覆盖任务,保障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覆盖率和覆盖质量进一步提升。1 .制定了应急广播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制定了XX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并逐步完善。2 .在各乡镇开展了20户以上自然村底数摸排工作,并已收到部分乡镇申报应建终端点位的资料(数量、选址、民主评议、乡镇政府盖章)。3 .制定了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考核方案,将应急广播终端在线率纳入对乡(镇)考核,月调度季通报。4 .印发了全县实施方案,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5 .申请了财政资金,将应急广播升级犷建、运行维护经费纳入本级预算。6 .我局按照各级要求,落实各项日常播发任务,包括学

3、习强国、比亚迪及纽龙新舶招工、医保宣传、快乐健身行动、防溺水、10项暖民心工程等各类音频。(二)实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劫。重点打造1个精品主题村、培育2家精品民宿、打造XX个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力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XX亿元。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蒙洼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做好旅游项目的谋划工作,着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 .注重规划引领,编制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规划XX县蒙洼地区总体旅游规划,充分利

4、用蒙洼湿地资源、庄台风貌、庄台文化、淮河文化等资源优势,将XX科学定位为“淮河文化最佳体脸地”,规划打造旅游路线。2 .实行政策扶持,出台XX县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各乡镇、旅游企业创建特色旅游景区,激励农家乐建设及旅游商品开发。重点打造精品景区,稳步提升景区质量,壮大景区数量规模。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合资规、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合力打造“淮河一号风情廊道”,廊道周边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数年打造、提质,廊道已初步形成,串联旅游景区(含筹建旅游景区)7家、公园4处、湿地公园2处、省级旅游名村1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精品主题村1个,旅游景区分布合理。沿线农家乐7家;

5、大型酒店、宾馆4家;旅游景区、景点服务驿站7处,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完备,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4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品牌影响显著扩大。利用各类文体赛事活动,大力推介XX特色产品。成功举办2023年“皖美山水”崎行赛XX王家坝站暨阜阳市首届自行车公开赛,展示展销50余种农特产品、旅游商品,带动消费XX余万元。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展、地方农特产品展、秀美乡村展等展出活动,进一步拓宽XX旅游资源宣传渠道。邀请颍州晚报宣传XX文旅资源,积极宣传王家坝间、黄岗柳编工艺。联合市、县电视台,为我县邵刘民宿、龙门客栈、柳编及美食、美景、特色产品等拍摄文旅专题宣传片。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节

6、庆活动,吸引远近游客前来体验,郁金香节、荷花节、油菜花节、采摘节、秋酿节等活动好评如潮。5 .大力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百里蒙洼”游线标识系统,进一步增强XX旅游通达性。编撰XX手绘地图和网络旅游语音讲解材料,开辟XX智慧旅游道路,进一步提升XX旅游品牌影响,全面展示XX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2023年2月21日,经省文旅厅评审公示,我县田集镇东岳居委会获批省级“精品主题村”。3月初,经过我局推荐、市文旅体局初审,决定推荐我县段郢乡蒲庄村申报省级“最干净旅游乡村”。4月25日,经市文旅体局评审公示,我县5家餐饮企业获批市级“晚美好味道特色名小吃”特色美食体脸店。2023年6月,焦

7、陂酒文化博览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8月,枫柏岗景区提质升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县A级景区已有5个,其中AAA级及以上景区4个。裁至10月7日,XX县旅游总人次达XX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XX万元,各景区游客接待安全有序。(三)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进万村”334场次。我局依托部门职能优势,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1.不断提升文化公共服务效能。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建设,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各功能室,将文化站建成集书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实现1个县级文

8、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0个直属分馆(城市阅读空间)以及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28个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指导镇、村文化阵地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招纳文化志愿者,完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常态化运营新媒体平台,不断提高网络宣传的广度与深度,构筑好网络文化阵地,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快手等平台多渠道宣传。2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亮点。在县域内社区建设阅读空间,创新店馆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依托县图书馆、乡镇(街道)、社区农村文化站、阅读空间、智慧阅读点等,逐步舫成以县、乡、村(三级)为单元,打造“三位

9、一体”的公共文化项目运营管理新形态,搭建文化服务平台,整合政府公共资源、优势互补。3 .开展公益性常年免费艺术辅导培训。常设课程有古筝、美术、书法、少儿舞、街舞、电子钢挈等:为丰富课程形式,扩大普及人群,在今年秋季班中增设成人瑜伽课程。2023年招生人数达530余人。截至10月7日,我局已完成“送戏进万村”334场次,完成率达100%。(四)支持群众自办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活动。我局利用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点节日在全县开展文化艺术等系列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浓厚文化活动氛围。在元旦、春节期间到公桥、老观、苗集等地开展30余场农民春晚、民俗展演以及“我们的节日

10、元宵节”文化活动;五一期间组织春节阅读实践、春节阅读推广活动以及10余场桃花节文化活动:10月1日在体育公园举办“迎中秋庆国庆”综合文艺演出、全民健身徒步行暨趣味运动活动:文化馆举办广场舞展演、四季村晚、“庆中秋,迎国庆”等系列文化活动;图书馆举办展览、讲座、图书分享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中秋、国庆期间各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不少于2场文化活动;王家坝镇、张寨镇、许堂乡等乡镇自办文艺节目,剧本农民编,节目农民演。截至10月7日,全县开展各类乡村文化活动300余场。二、存在问题1.应急广播系统逐渐落后。我县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已有4年之久,软件平台版本及技术已经落后。因终端点位的不断增加、服务器等硬件设施

11、的老化以及防火墙配置等原因,应急广播平台频繁出现页面打不开的问题,影响应急广播系统的正常使用,影响在线率。当前平台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2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存在短板。我县道路状况复杂,旅游通达性存在短板。游客中心、农家乐、客栈数量不足,旅游接待能力水平较低。“+旅游”转化能力有待提升。农副产品、文化创意、餐饮等向旅游产品转化能力不足,农旅、文旅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受限于宣传媒介单一化,XX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3 .各类资金严重不足。我县虽已脱贫摘帽,但资金方面还存在严重块口。应急广播升级扩建资金尚未到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标准和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存在着面积小、藏书

12、少、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无法落实到位,精品民宿培育、“双微”景点提升面临现实困境。4 .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我局应急广播相关机构刚刚获批,缺乏能解决应急广播软硬件等各方面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文化方面人员新老交替进程缓慢,导致人员构成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年轻文化专业人才。三、下步计划1.开展新增点位审核工作。按照报送资料齐全情况及时间先后顺序,对乡镇申报点位进行审核,确定应建点位。2 .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引导作用,加强“+旅游”转化能力提升。依托乡村资源,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险项目。深挖淮河文化内涵,培育特色乡村文化产品。3 .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充分整合村文化室、村级广播、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等设施,推进综合配套建设,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以传承、弘扬嗨子戏、淮河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积极谋划2024年“送戏进万村”,弘扬时代主旋律,赞美家乡新变化,演绎农村新生活,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