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合裆女裤的造型特征与制作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合裆女裤的造型特征与制作工艺.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合裆女编造型尚正与制作工艺清代合裆女裤是传统汉族女性裤装的一种主要样式,其款式、结构和缝制工艺彰显出汉族女性独特的女红技艺和工艺智慧。通过对清末山东地区典型女裤进行工艺复原可以看出,在遵循中国传统的裁剪、缝制手法的基础上,清代合裆女裤也印证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美用一体的传统设计理念,其造型特征与制作工艺对当代的裤装结构、造型及款式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女裤;造型;裁剪;缝制相对于上装繁复的分类,中国传统女性下装的分类则简单得多,大体上和现代相似,可以概括分为两类:裙装和裤装。清代女裤裤管初较宽,后渐变窄,末端镶有花边1,具有较强的实用和装饰价值,是传统女红智慧的结晶。对清代女裤历史和工
2、艺的解读有助于对传统服饰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开发和传习。为此,文中通过对江南大学汉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分析,开展工艺复原工作,并探寻其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1清代女裤的形成发展与造型特征清中期以前,汉族女性的下装多以裙为主,而裤则主要作为内衣穿着,至光绪(公元1875-公元1908年)年间,由于女性思想的解放和西式简洁、方便服饰思潮的影响,在女性中裤子开始广为流行,而“着裙者渐少”2。可以说汉族女性经过了数千年上袄下裙的服饰风格,女裤才终于在清末以一种重要的外衣形式出现。清代的女裤分有裆的合裆裤和无裆的膝裤两种。合裆裤裤长齐足,裤脚宽大,而膝裤的裤脚则相对收紧。为了遮掩女性的身体曲线,中国女性传统上
3、装如衫、袄等服装通常采用“十字形、整一性、平面体”3的结构,衣身宽大长度至臀膝之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一部分下装遮掩在上装之中。因此,女性下装的腰节部分通常较为简洁,而在裙、裤的下半部分则精心装饰有各色图案纹样,形成鲜明对比。至宣统年前后,合裆裤的裤管开始向窄瘦的方向发展,镶边也比以前减少了4。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男女裤装共88件,其中清代女裤55件,合裆裤43件,膝裤4件。清代女式合裆裤的形制可归纳为:直筒,大裆,接腰,裤长及脚面,腰部不做门襟,裆不分前后,裤腰比较宽大,可将裤腰收紧折叠后外系布腰带5,裤腿较为宽大,裤脚下摆有精心的修饰,镣有一道或数道花边,有单、夹、棉之分。由于这种裤
4、子是宽腰大裆裤,故又称为“大裆裤或宽裆裤6,男女都可穿,但女的裤脚比男裤脚较大一些,通常宽一尺(约33.33Cm)左右。穿时先将裤腰抿掖,然后用一条长带系结,余幅垂下为饰。老年妇女或婢仆多在裤脚用一条长带缠裹,现在叫“缠腿布,将裤脚扎住,以利行动,其至现在北方农村中,老年妇女还存在这种穿着习惯7。2清代合裆女裤的制作工艺清代女裤是传统汉族女性下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款式、结构和缝制工艺彰显出汉族女性独特的女红技艺和工艺智慧。为此,作者选择清末山东地区一件典型裤装进行工艺复原。图1为收藏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宽腰合裆裤。其面料为翠绿色暗纹丝绸,以浅灰蓝棉布拼腰,在裤脚边拼接黑色丝绸,加以打籽绣
5、技艺绣以花卉图案装饰,并镶饰数道花边织带。整条裤子色调柔和淡雅,在清代女性裤装中具有典型性。传统合裆裤的款式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本件合裆裤的基本款式结构为:宽裤腰,大裤裆,其腰部不分片直筒缝制,裆部不分前后,裤管两侧没有裤缝,在裆部做大小裆分割处理,裤脚略宽,裤身穿着宽松,裤脚有花边装饰。传统中式大裆裤的缝制属于完全的平面结构,构造简单易于缝制,造型简练,宽松舒适,不分前后,两面反转可穿,易于生产劳动。2.1 缝制工具和辅助材料准备缝制工具和辅助材料包括:剪刀,针,熨斗,画粉,尺子,白坯布,缝纫线,牛皮纸。2.2 缝制工艺流程2.2.1 面料准备早期用于缝制传统中式裤的面料门幅较窄
6、,约为二尺二(约733cm),需要面料长六尺(200cm),另需裤腰布一个,据记载当时各布店均有成品出售。2.2.2 测量尺寸传统中式裤子所量尺寸包括裤长、腰围、直裆、横裆、脚口等(见图3)。在面料上画出相应的尺寸大小,以便于后面裁剪。经仔细度量,传统合裆裤各部位尺寸见表1。2.3 主要裁剪与缝制工艺步骤2.3.1 主要裁剪方法裤子的裁法种类很多,如对裆裁、四脚落地裁、偏裆裁、风车裁等。文中以最通行的四脚落地裁为例,用图示的形式说明。先确定裤子的尺寸和面料门幅尺寸,再找准面料的经纬向,使面料反面向上,熨平面料反面,在面料反面用画粉勾勒裤子轮廓。按先取纵向尺寸,后取横向尺寸的顺序,在面料上确定裤
7、子主要部位的位置。裤子由5部分合成,包括:裤挺,即两腿之中垂直笔挺的部位:小裆,即为裤裆分割较小部位:大裆,即为裤裆分割较大部位:裤脚贴边,即裤脚上的数道装饰:裤腰,裤子上端,系缚腰带的部位。此5部位,除了裤脚贴边和裤腰采用其他面料,其余则均用统一面料。在绘制裤子结构时适当调整分割位置、裆部尺寸和弧度,除了裤挺不宜补角外,其余如大裆与小裆,虽然有规定的结构,但是为了节省面料,往往可以接角拼凑,传统合裆裤的裁剪如图4所示。表1传统合裆裤尺寸2.3.2 缝制工艺步骤传统合裆裤的制作手法较为简单,中式的裤子裤片多以直线缝制为主,少有的弧线在裆部出现。在裤片中也没有任何收省,裤裆部位的斜裁分割也属于直
8、线的边缝,缝合时两裤片上下对叠后,沿边包缝即可,不像西裤为追求合体需要反复修正和调整。传统中式大裆裤缝制基本步骤:1)拼接裆部。受布幅宽度的限制,裤子在裆部方向需做拼接处理,以补给裆部的不足(见图5),拼接的裆部即小裆。前后的小裆拼接相反,因此在裁剪时不能折叠面料裁剪。在实例裤子中,小裆和大裆的经纬向是不同的,小裆的经纬向与裤管相同,而大裆的经纬向则是倾斜的。在大裆与小裆缝合时采用了包缝,先将两个裤片上下对齐叠合,将确定好的0.5Cm的缝份向左倒向对折,在其中间缝制线迹,缝制好后再向相反方向翻折,熨烫,缝制过程如图6所示。2)缝合裤管。沿裤管线展开裤子衣片,将裤管衣片与裤裆正面相对,对齐裆直线
9、缝合,缝份为05cm,裤身与大小裆相缝合(见图7)。裤身缝合前要分别量准裤腰围尺寸,检查裤腰与裤身腰围尺寸是否相同。3)裁裤脚贴边、缝贴边。裤脚贴边是指沿裤口外围贴缝于裤身的直筒形布片(见图8)。这种贴边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女式裤子中,起到装饰和耐磨牢固的作用。4)缝合裆线。传统合裆裤的裆部是弧线,将前后裤裆的裤片面面相对,反面缝合,每一段对准,不要错位或上紧下松,缝制时要通过手指的推、伸、拉等技巧,保证上下层松紧适宜,线迹顺直美观。5)上裤腰。裤腰是一个整片的长方形,宽而肥大,为了节省布料可用其他布头组合而成。在缝合时,将腰面、腰里的正面相对,按预留的缝份坐倒向裤片折烫,再将上层裤片翻折过来坐倒
10、在缝份上,再压一道明线,宽度为02Cm,既能平服止口,增加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性(见图9)。6)整烫裤身。将裤身重叠铺平,在裤片表面喷少许水,擦拭裤身褶痕,熨平。取一块垫布铺于裤身之上,在一定温度下加压熨烫裤身,注意在熨烫过程中,要使裤侧线和直裆线始终成直线,再将裤片的另一面朝上,用同样的方法熨烫一遍。将熨烫好的前后裤片按照缝合方式对齐,铺平,观察前后直裆线是否一致,裆线的缝合是否圆顺,前后裤片的长度是否一致,对工艺要求不相符的部位,及时作出修正。3清代合裆女裤工艺技法的造物观念体现中国传统服装制作技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到了清末已形成稳定、独特的风格,体现在女裤中,便是既有外在符合裤子形态
11、特征的工艺手法,又展现出内在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造物哲学。3.1 天人合一的整一性结构通过对清末山东地区典型合裆女裤进行工艺复原可以看出,传统汉族女裤采用平面直裁的四脚落地裁法,将裤片平铺于布料,以包含缝份的量进行毛样裁剪,从头至尾都是在平放的案板上完成的,不需要试样或修正,属于静态式制作过程。同时具有传统款式结构特点,如宽松肥大,裤裆深,裤侧缝相连。裤腰都十分宽松,穿着时在身前折叠,用布带系扎,左右对称,庄重平稳。没有前后片的差别以保持最大的完整性,呈现出平面的结构形式。这正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追求安定平稳的“天人合一”的造物哲学网。表现在服装制作上,就是将服装和人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将人体故意地忽
12、略,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统一。3.2 道法自然的拼接手法清代合裆女裤在缝制工艺上,采用小裆拼于大裆,大裆拼于裤挺,再将裤挺与大小裆相拼,进而圈而缝之,再缝裤脚、缝贴边、上裤腰的缝制顺序。这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拼接手法,既适应了裤装自身的结构特点,又最大程度地节省了面料。此外,合裆女裤还用到侧缝连裁的手法,在其侧缝不破的基础上,左右对称,便于裁剪和利用布料,在顺应门幅限制的基础上,提高面料应用率,减少边角料。而腰头的部分采用相对粗糙的零料进行拼接,以节约布料这些都是古人敬物精神和节俭意识的体现。3.3 美用一体的装饰艺术最初,裤装产生的价值在于因生存需要而形成的实用功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功能的
13、变化愈见明显,便逐渐超出其最初的实用性8J。而达到美用一体的功能。清代合裆女裤正是体现了这种对实用性与装饰性统一的追求,如裤脚的贴边最初便是为了减少对裤脚的直接磨损,通过面料与刺绣的装饰延长整件服饰的使用寿命,进而形成了色彩、图案上的装饰作用,增加了整体服饰的美感和层次感。本件女裤将鲜艳而美好的花卉纹样装饰在裤脚上,与翠绿色的裤身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绚丽的色彩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合裆裤采用了包缝的形式,最初也是为了增加裤子的劳韧度,进而隐藏了毛边,使裤子里外都整齐美观。这些都是本着朴素的价值观,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和对美的追求最终形成的工艺形式,被陈静洁、刘瑞璞老师称之为:缀出“物华自然工4
14、结语清代合裆女裤是传统汉族女裤装的一种典型裤装样式。其款式、结构和缝制工艺彰显出汉族女性独特的女红技艺和工艺智慧。在遵循中国传统的裁剪、缝制手法的基础上,清代合裆女裤也印证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美用一体的传统设计理念。其造型特征与制作工艺对当代的裤装结构、造型及款式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关皓.满族传统服饰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2冯泽民,刘海清.中西服装发展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1.3陈静洁,刘瑞璞.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4邢世杰,王景海,陈劳志,等.中华礼仪全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5先梅.服装梅式原型直裁法讲座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7.6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民俗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43-144.7崔荣荣.近代齐鲁与江南汉族民间衣装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9.8张文翰,崔荣荣.民族融合卜的中国古代汉族裤装发展研究服饰导刊,2014(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