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1417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圣哈姆莱特的自我解构Self-DeconstructionoftheSacredHamlet作者:黄力之作者简介:黄力之(1950-),男,湖南湘乡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上海200233)o原文出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南京)2022年第20224期第29-37页内容提要:哈姆莱特形象的不断构建是艺术史上的奇迹。中国的莎学长期受苏联莎学的影响,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把哈姆莱特这个形象神圣化,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的斗士。真正从作品出发,必定会对哈姆莱特形象去神圣化。不同于莎士比亚笔下的任何其他主人公,哈姆莱特其实是一个

2、极其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在了解父亲之死的真相之前,哈姆莱特强烈痛恨自己母亲的改嫁,乃基于基督教教义教规,其实违背人文精神。了解真相之后,哈姆莱特对叔父的痛恨其实在于自己嗣位权利的丧失,继承王位的问题始终是哈姆莱特思考的核心问题。而哈姆莱特复仇行动的延迟,并非真正在于对生存还是死去的哲学思考,而在于对末日审判的恐惧,他害怕死后遭遇炼狱的煎熬。对哈姆莱特形象去神圣化并不意味着否定作品的人文主义性质,作品的整体结构还是处处充溢了人文主义精神。TheShakespeareanstudiesinChinahadlongbeeninfluencedbythecounterpartintheformerSov

3、ietUnion.OnofthemajorevidencesisthatthecharacterofHamlethadbeensanctifiedsothatHamletisregardedasahumanistfighter.DecanonizingofHamletmustbedonetoapproachtheworkinitsownsense.Beforelearningaboutthetruthofhisfather,sdeath,hehadadeeploathingofhismother,sremarriage,whichisaresultofChristianpreaching,ye

4、tacontradictionagainsthumanspirit.Afterthetruthisexposed,Hamlet,shatredinhisuncleisactuallyanotherformofhisrepentanceofthelossofhisthrone,whichisalwaysatthecoreofHamlet,scontemplation.ThedelayinHamlet,srevengeisnotreallycausedbythephilosophicalthinkingofthequestionofTobeornottobe,butthefearfortheArm

5、ageddonJudgmentandthesubsequentsufferinginpurgatory.ThedecanonizingofHamletisnottodenythehumanistspiritofthework;ontheotherhand,thehumanistspiritcanbefeltintheentirestructureoftheplay.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2年12期关键词: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精神/去神圣化/Ham1Ct/humaniStSPirit/dccanonizing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60(2022)0

6、4-0029-09一、苏联莎学对神圣哈姆莱特的构建诚如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形象的不断构建是艺术史上的奇迹,这是莎士比亚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连马克思这样沉浸于理论逻辑世界的伟人也钟情于艺术表达上的莎士比亚化。在中国解读和构建哈姆莱特,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背景,那就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改造是与苏联的支持分不开的,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苏联结盟并从苏联得到大量的援助,苏联的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而在文艺领域,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模式对中国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莎士比亚研究甚至哈姆莱特研究这样一个更小

7、的领域。1苏联学界的哈姆莱特研究,突出的特征就是把哈姆莱特这个形象神圣化,而且其神圣的方面不在于审美方面,更在于社会政治方面。苏联权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早在1933年的文章中就指出:“哈姆莱特不仅能够坚持斗争,而且能够取得胜利。可是这并不使他感到高兴,因为他知道,世界是一所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第二幕,第二场)。他那敏锐的慧眼看透了世界的全部缺陷。然而了解世界的缺陷,便意味着用某些崇高的理想来与之对立。哈姆莱特脑子里确实有一个正义伸张的世界、正直人士和正当关系的世界,可是他不相信这样的世界总有一天能够真的实现。理性发现生活中最重要而又最可憎的东西,便是法制观念同处于压迫者支

8、配下的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然后才是哈姆莱特的纯道德的申诉。一切仍然归结到这一条:由于社会结构不合理,下流卑鄙的坏人有权有势,能够压迫别人,轻视别人,由于世界安排得不合理,好人、真正的高尚聪明的人成了牺牲品。2(P442,P444)这就是对哈姆莱特代表先进阶级的定位,从而开创了对其形象的神圣化。从学界来说,被称为苏联最负盛名的莎学专家”阿尼克斯特1954年发表的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一文论证出:哈姆莱特的理想和人民的理想是一致的,哈姆莱特可做的斗争是与人民的利益相符合的哈姆莱特的形象是一个艺术的概括,他典型地体现了先进的人们,这些先进的人们为了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热烈地寻求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

9、历史条件不可能找到。3(PP267-268)受其影响,中国莎学的重要学者卞之琳亦于1956年发表论哈姆雷特的长文,基本上沿用阿尼克斯特的观点: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简直可以说是莎士比亚自己的灵魂,时代的灵魂,这个典型形象非常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先进人物,为了人类的美好理想,与人民利益相一致的,反抗社会罪恶的斗争精神,斗争里显示出的人道的光辉。4(P69,P93)可以说,对哈姆莱特的神圣化倾向长时期支配着中国的莎学研究。怪异之事有二:其一,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苏交恶,爆发全方位意识形态论战,苏联的文化艺术政策与思路受到中国的严厉批评,一概冠以修正主义”之名进行批判,但是,苏联的莎学思想,包

10、括其对哈姆莱特的神圣构建,却从未因此而动摇;其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术研究进入解放思想的春天,对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僵化文艺政策、文艺思想多有反思和清算,包括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说法。但是,苏联莎学中的神圣哈姆莱特之影响,依然如故,甚至见之于1980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此后的文学教科书。直到1980年代末才逐渐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改观。苏联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模式,其基本逻辑是:文艺是反映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结构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对作家作品进行评判与分析,重点是寻找出与政治经济变迁相关的那些信息,从而证明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受其支配,艺术并无自

11、己的独立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否定了包括艺术史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独立存在)。循此逻辑,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莎学在对哈姆莱特形象进行解读和构建时,聚焦于哈姆莱特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及其意义。然后,由于莎士比亚属于文艺复兴时代,于是他的作品必定反映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哈姆莱特也就被神圣化为文艺复兴的斗士。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把哈姆莱特神圣化也是不可剥夺的权利。问题是,文艺批评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是作品本身无论作者的时代背景多么重要,也必须先对作品的审美表达进行分析,如此,哈姆莱特的神圣化在多大程度上是被作品所赋予的呢?一切要还原于作品,还原于作者提供的哈姆莱特行为诸要

12、0二、真相之前哈姆莱特世俗心态的自我暴露其实,哈姆莱特的形象诞生以来,神圣化就并非定于一尊的结论,并非人人都乐意拔高他。1838年,欧洲有两位重要文学人物(海涅和别林斯基)都认为,哈姆莱特即一凡人耳。海涅提出: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但他却并不如人们所相信的那样为我们所认识;假如我们在街上遇见任何一个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我们便会仅仅出于本能、怀着秘密的悚惧凝视着那个谙熟得令人惊愕的相貌,殊不知我们方才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啊。”5(P500)别林斯基则在俄国撰文说,哈姆莱特,你懂得这个字眼的意义吗一他伟大而又深刻:这是人生,这是人,这是你,这

13、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或是可笑,但总是可悯又可悲的意义上.在莎士比亚看来,没有善,也没有恶:在他看来,只存在着生活;他无所迷恋,也无所偏爱,冷静地观察这生活。并在作品中感觉到这种生活。”6(PP442-443)中国的莎学研究耗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走出哈姆雷特的人文精神斗士定位,从人和人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如蓝仁哲就认为,哈姆莱特不是一出古代丹麦宫廷政变王子复仇的历史悲剧,也不是一出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复仇悲剧,复仇并不是哈姆莱特的主题,大大超过了悲剧复仇的主题。哈姆莱特不同于莎士比亚笔下的任何其他主人公,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几乎到了抽象与玄奥的地步。哈姆莱特他已经成为

14、人的缩影,人生的缩影;他是人生中生死烦恼的体验者,人生命运的探索者”力。我们需要循着作品的线索来观察这个你、我、他,观察人生中的“生死烦恼。全剧一开始,先王一哈姆莱特的父亲已死,新王一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已经即位,而且娶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尽管新国王是凶手,是野心家,但是最初谁也不知道。这桩婚姻,按新王对朝中大臣的说法:事先曾经征求各位的意见,多承你们诚意的赞助,这是我必须向大家致谢的。说明还是有合法性的。对哈姆莱特这位王子,新王亦有善意(当然是虚伪的,但真相披露之前,不能认为是虚伪)表示:“我请你抛弃了这种无益的悲伤,把我当作你的父亲;因为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是王位的直接的继承者,我要给你的

15、尊荣和恩宠,不亚于一个最慈爱的父亲之于他的儿子。至于你要回到威登堡去继续求学的意思,那是完全违反我们的愿望的;请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离开这里,在朝廷上领袖群臣,做我们最亲近的国亲和王子,使我们因为每天能看见你而感到欢欣。一切似乎无懈可击,哈姆莱特并不因为父亲的去世而丧失自己未来的王位。是的,他还要等待一即使父亲在世他也得等。此时,哈姆莱特应该只有丧父之痛,还谈不上仇恨叔父和时代。但是,哈姆莱特已经有了仇恨的对象,即她的母后: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

16、一个荒芜不冶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依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一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一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样。只有一

17、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哈姆莱特的母亲到底做错了什么呢?对她来说,丈夫已死,改嫁他人,而且这个他人是新的国王,自己依然是王后。有一个说法是,当时的丹麦并非纯然法治的世界。至少,传统礼法允许克劳狄斯通过迎娶拥有寡妇继位权(jointress)身份的兄嫂合法即位8。支持这个说法的是克劳狄斯的一句台词,我旧日的长嫂,当今的王后,这一个多事之国的共同的统治者“,所谓共同的统治者意味着,王后是有权力的一应该不是克劳狄斯所赐,而是制度使然。何况,剧情

18、没有透露出王后在之前和这位小叔子有什么越轨的行为。看上去,哈姆莱特就是恨母亲不能从一而终,更不应该改嫁小叔子。在以后的情节中,哈姆莱特非常在意母亲与克劳狄斯的性事钻进了乱伦的衾被(incestuousSheetS我不能禁止您不再让那肥猪似的僭王引诱您和他同床,让他拧您的脸,叫您做他的小耗子;我也不能禁止您因为他给了您一两个恶臭的吻,或是用他万恶的手指抚摩您的颈项,按照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哈姆莱特这个儿子在潜意识深处是爱恋自己母亲的,他不能容忍他人染指。当然,潜意识的东西是不能浮出水面的,王后当然不可能嫁给儿子。这样,王后的唯一选择是在深宫守着青灯古卷,寂寞至死。哈姆莱特是一个有着国外留学经

19、历的当代青年,他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一德国威登堡求学。说他有着人文主义精神也是自然的。但是,相对于中世纪的漫长,文艺复兴是一个思想觉醒的慢性过程,而非运动式的社会改造。即使有人文主义的冲击,即使有宗教改革运动,宗教对人们心灵的控制依然是强大的,哈姆莱特就是如此,他不可能摆脱宗教的羁绊。既然潜意识不可言说,那么对哈姆莱特来说,可以言说的东西那就是受宗教制约的伦理规范。王后的再婚,本质上就是寡妇再婚的问题。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交的时代,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绕过宗教理念及规章的。有学者依据史料分析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对于寡妇的出路问题,明显存在着伦理偏严,法律偏宽的现象。公元533年的

20、奥兰治会议规定:任何接受教会祝福的寡妇,如果违反教规而再婚的话,她将受到惩罚。但是,如果她在其主教的警告之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解除了婚约,进行了忏悔,婚各会得到宽恕。因此,著名的神学家杰罗姆、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均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提倡禁欲主义。从新约得知,耶稣对寡妇素有好感,应是主张寡妇守贞不嫁的。宗教改革以后,T立德国新教牧师卡斯帕居提勒甚至抱怨说:人们甚至不敢向一条狗推荐婚姻。为了把自己的孩子从婚姻中挽救出来,人们把婚姻交托给撒旦而迫使自己的儿女进入修道院。有数据表明,在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妇女总数的40%是单身,其中的10%-20%是寡妇。9正如TS艾略

21、特所说,莎士比亚的诗表现出一种更深层的宗教感受性,尽管他的信仰与实践情况只是我们的猜测10(P195).如是,哈姆莱特基于教义教规而痛恨自己的母亲,完全是可能的。三、真相之后哈姆莱特的境界有多高?知道自己父亲被害真相以后,哈姆莱特的世俗性境界主要见之于三个方面:其一,对王位继承问题的纠结。神圣化哈姆莱特的最重要依据是,哈姆莱特以监狱之喻批判了当时的丹麦社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批判精神。第二幕第二场,哈姆莱特与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两人对话,哈姆莱特指责说:丹麦是一所牢狱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身为丹麦王子而如此批判社会,看起来是一位斗士的言行。哈姆莱特确

22、实也说过: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似乎都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但这些黑暗面并没有真正为哈姆莱特所重视,他并没有什么真切的感觉。在第一幕第四场,哈姆莱特说:王上今晚大宴群臣,作通宵的醉舞;每次他喝下了一杯葡萄美酒,铜鼓和喇叭便吹打起来,欢祝万寿。霍拉旭问:“这是向来的风俗吗?哈姆莱特回答:嗯,是的。可是我虽然从小就熟悉这种风俗,我却以为把它破坏了倒比遵守它还体面些。这一种酗酒纵乐的风俗,使我们在东西各国受到许多非议;他们称我们为酒徒醉汉,将下流的污名加在我们头上,使我们各项伟大的成就都因此而

23、大为减色。可是,在哈姆莱特看来,酗酒纵乐只是一种不好的习俗而已,父亲治下的王国处处充溢着“各项伟大的成就,牢狱之喻只是意味着自己不开心。可见,哈姆莱特在美化自己的父亲时,本质上就是对劣政的认同,又谈何人文精神呢?只是到了得知父亲被害的真相以后,哈姆莱特才说出: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由于他对先王统治下的颠倒混乱的时代”并没有什么认识,他要做的只是复仇,其实谈不上重整乾坤,事实上也见不到哈姆莱特重整乾坤的设想。其实,从哈姆莱特痛恨母亲乱伦之真实内涵开始,其复仇的正义性就已经掩盖了另一个问题,即王位继承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分析:“在这部戏里,哈姆莱特(其实是作者

24、莎翁)故意回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场婚姻对他自身利益的巨大影响,如果他的母亲没有改嫁,而他的叔父真的没有那么邪恶与堕落,王位就无论如何不会落到克劳狄斯的尊臀之下。遗憾的是,当克劳狄斯娶了当今的王后时,他也就J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新的国王,哈姆莱特继承王位的权利就这样被他的母亲断送了。口1由此,哈姆莱特之重整乾坤云云,不过是夺回王位之伪饰。罗森格兰兹深知王子的内心世界,他将哈姆莱特的“丹麦是一所监狱命题理解为一种哲学的认知,回应哈姆莱特,那么世界也是一所牢狱。但哈姆莱特坚持监狱之喻对自己的特殊意义,他说:那么对于你们它并不是牢狱;因为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各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

25、对于我它是一所牢狱.罗森格兰兹当然意识到这是王子的心结,所以说:那是因为您的雄心太大,丹麦是个狭小的地方,不够给您发展,所以您把它看成一所牢狱啦。”显然,罗森格兰兹的话里已经包含了王子的心结之所在新王克劳狄斯阻断了王子的发展空间,让雄心太大”的王子感觉到禁锢在牢狱里。可知,哈姆雷特对丹麦是牢狱的控诉并非真正指社会之黑暗,而是指自己王位的失落。在最后一幕,哈姆莱特对霍拉旭宣布国王的三宗罪: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可见继承王位的问题始终是哈姆莱特思考的核心问题。其二,为了报复母亲的淫乱,哈姆莱特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本来,作为人文主义的斗士,少不了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

26、此对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于是,哈姆莱特安排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爱情。可是,人们不仅没有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式的人文主义爱情颂歌,反而看到了对爱情的自我践踏。剧情一开始,他们之间已经有了恋爱关系,但没有正面表现。奥菲利娅说:他最近曾经屡次向我表示他的爱情。人们看到的是,奥菲利娅的家人对哈姆莱特是不信任的,不看好这段恋情。而且,她的家人并不从世俗的观念去促成此事,似乎他们并不认为王室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他们担心王室的“身份地位对哈姆莱特人品制约。兄长雷欧提斯认为,也许哈姆莱特的爱是真心的,他的真诚的意志是纯洁而不带欺诈的,但是,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

27、统所支配;他不能像一般庶民一样为自己选择,因为他的决定足以影响到整个国本的安危,他是全身的首脑,他的选择必须得到各部分肢体的同意;所以要是他说,他爰你,你不可贸然相信,应该明白:照他的身份地位说来,他要想把自己的话付诸实现,决不能越出丹麦国内普遍舆论所同意的范围。雷欧提斯告诫妹妹:要是你用过于轻信的耳朵倾听他的歌曲,让他攫走了你的心,在他的狂妄的渎求之下,打开了你的宝贵的童贞,那时候你的名誉将要蒙受多大的损失。留心,奥菲利娅,留心,我的亲爱的妹妹,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一个自爱的女郎,若是向月亮显露她的美貌就算是极端放荡了;圣贤也不能逃避谗口的中伤;春天的草木往往还没有吐

28、放它们的禧蕾,就被蛀虫蠹蚀;朝露一样晶莹的青春,常常会受到罡风的吹打。”父亲波洛涅斯也对哈姆莱特的诚意表示怀疑。然后,当人们看到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在同一空间出现时,哈姆莱特已经进入装疯卖傻的状态了。哈姆莱特并不因为爱情而信赖奥菲利娅,相反,他利用疯子的伪装,利用奥菲利娅的女性身份而继续肆意攻击自己的母亲一不贞洁的女人是罪恶的化身。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出了一番疯话: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

29、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得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庵去吧。”最为严重的是,在哈姆莱特精心安排的演出开始之前,众人都在现场,王后对儿子说:过来,我的好哈姆莱特,坐在我的旁边。”哈姆莱特却说:不,好妈妈,这儿有一个更迷人的东西哩。什么是更迷人的东西”呢?哈姆莱特以色情的性玩笑对奥菲利娅说:小姐,我可以睡在您的怀里吗?”更进一步,“睡在姑娘大腿的中间,想起来倒是很有趣的。奥菲利娅惊异地认为哈姆

30、莱特在“开玩笑,哈姆莱特回应道:要说玩笑,那就得属我了。一个人为什么不说说笑笑呢?您瞧,我的母亲多么高兴,我的父亲还不过死了两个钟头。”为了装疯,哈姆莱特故意把四个月说成两个钟头,然后说,这么久了吗?哎哟,那么让魔鬼去穿孝服吧,我可要去做一身貂皮的新衣啦.实际上哈姆莱特是斥责王后的背叛:父亲死了不久,母亲多么高兴一沉溺于乱伦的性事。奥菲利娅当然不懂哈姆莱特疯话的真实意图,而哈姆莱特不惜以粗糙庸俗的玩笑去践踏自己的爱情,以达到羞辱王后的目的。对哈姆莱特来说,复*缓情都低于他对王位的钟情。其三,哈姆莱特的复仇意志被死亡恐惧所拖累。了解真相之后,哈姆莱特一直寻求机会复仇,可是他也一直犹豫不决,优柔寡

31、断成为哈姆莱特的标志性存在。哈姆莱特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可是其内涵并非新兴社会力量与庞大旧势力的较量,而是哈姆莱特个人的患得患失,他害怕自己死后不能进入天堂,他的内心自白是: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对此,叶舒宪在1980年代中期就解读出:按照神学教义,只有贞洁无罪的信徒,死后方可升天,而犯有这

32、样而除罪孽的人死后将入地狱,继续受罚受难。哈氏要把复仇的思想变为行动,就必须杀人流血。这样的残暴罪与基督爱人如己的宽容精神背道而驰,早在上帝授意摩西的十诫中已被明文禁止,即使在但丁那里,也免不了要被打下第七层地狱。为此,哈氏犹豫、踌躇、延宕,他宁愿忍受目前的苦难,也不愿在死后的神秘之国中受煎熬。他最担心的是天国是否会接受他有罪的良心,这样的苦衷使他失去了勇武果决的本色而成了懦夫。良心是否公正,裁决的权力在天上,因此,他时刻记着祷告、忏悔,乞求赦罪。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也就可以冰释了:那根本不是什么人文主义理想与看不到人民力量的苦恼之间的矛盾,而是尘世

33、与天国之间的徘徊、良心与行动之间的矛盾。12后来还有学者认为,哈姆雷特一直等待适当的机会替父报仇。可是何谓适当的机会呢?必须由基督教教义来规定,本来,当克劳迪斯祈祷时,哈姆雷特可以轻易杀死他,一剑完成复仇而若在此时杀掉祷告中的罪大恶极者,一是反而成全克劳迪斯直接上天堂,二是此时此刻的血腥复仇可能会让自己进炼狱,遭受那最可怕的煎熬口引。对于此,莎士比亚已经直接表达出来。剧中的老国王鬼魂就对儿子说过,自己死得仓促,因为生前孽障未尽,被判在晚间游行地上,白昼忍受火焰的烧灼,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期,等生前的过失被火焰净化以后,方才可以月兑罪”。在天亮之际,鬼魂惊呼:我的时间快到了,我必须再回到硫黄的烈火里

34、去受煎熬的痛苦。这说明在莎士比亚的观念中,炼狱是存在的,当然也成为哈姆莱特的末日审判恐惧感的来源。哈姆莱特想的是,如果杀掉祷告中的罪大恶极者,反而成全了罪人,让其直接上天堂,而不合时宜的血腥复仇可能会使自己进炼狱,遭受父亲正在经受的硫黄的烈火里去受煎熬的痛苦”。哈姆莱特不得不斥责自己是一个糊涂颗预的家伙,垂头丧气,一天到晚像在做梦似的,忘记了杀父的大仇;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的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谁骂我恶人?谁敲破我的脑壳?谁拔去我的胡子,把它吹在我的脸上?谁扭我的鼻子?谁当面指斥我胡说?谁对我做这种事?嘿!我应该忍受这样的侮辱

35、,因为我是一个没有心肝、逆来顺受的怯汉,否则我早已用这奴才的尸肉,喂肥了满天盘旋的乌莺了。哈姆莱特的自我批判已经解构了后人追加上去的神圣性。四、祛魅后的哈姆莱特依然内含人文主义精神褪去哈姆雷特的神圣面纱,那么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在丹麦王子身上就无所依附了吗?这要看怎么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笔者认为,适当褪去哈姆莱特的神圣外衣,还其世俗凡人的本来面目,其实更有助于感受并理解哈姆莱特(请区分整体作品与主人公)一剧的人文主义精神。但丁的神曲是比哈姆雷特早三百年的文艺复兴作品,其基督教痕迹几乎比比皆是。那么,凭什么说神曲是反宗教禁锢的人文主义杰作呢?瑞士著名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对神曲的关注足以提供启发。布克

36、哈特当然承认但丁身上的基督教精神,他说:当中世纪的人们把这个世界看作一个把教皇和皇帝安置在那里以防止基督之敌到来的涕泣之谷时,当文艺复兴时代的宿命论者们动摇于忽而精神奋发,忽而迷信异端,忽而愚蠢地顺从命运之间时,这里,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中世纪的神秘主义的回响在这里和柏拉图学说合流了,和一种典型的现代精神合流了。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

37、果实在这里已经成熟,只是由于这一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必须被称为是近代史的前驱。透过不可回避的基督教精神,会发现但丁和神曲的独特价值。那就是真实的人性突破一切禁锢而展示出来,布克哈特说:整个中世纪,诗人们都是在有意识地避开自己,而他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的灵魂的人。在他那个时代以前,我们看到了许多艺术诗篇,但他是第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第一个有意识地把不朽的内容放在不朽的形式里。主观的感受在这里有其充分客观的真实和伟大,而它的大部分都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即使没有神曲,但丁也会以这些青年时代的诗篇划出中古精神和近代精神的界限。人类精神在向意识到它自己的内在生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由于它对于人性的每一种类型和表现都

38、做了有力而丰富的描写,所以它仍不失为是一切近代诗歌的滥觞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这个时期首先给了个性以最高度的发展,其次并引导个人以一切形式和在一切条件下对自己做最热诚的和最彻底的研究。口4(P543,P307,P302)布克哈特对但丁和神曲的评价,完全适用于哈姆雷特。如前文所述,哈姆雷特不是一个符合崇高道德规范的王子,不是一个为了爱情去献身的“罗密欧,不是一个无畏的基督教叛教徒,他为自私所支配。但是,哈姆莱特无论有多少弊端,他也是一个受人拥戴的王子,他是无辜的一叔父以血腥的谎言欺骗了他,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是忠诚而纯洁的,他优柔

39、寡断但毕竟完成了复仇的正义举动,总之,他既不是圣人,但也不是坏人,他就是一个王子面具下的凡人,用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的话来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口5(P45)这样,他的形象达到了对于人性的每一种类型和表现都做了有力而丰富的描写,他完成了探索自己的灵魂”的过程。众所周知,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这个概念,见于其1859年4月19日自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一封信,信中对拉萨尔所写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进行了评价,在客套式地表达了好评之后,马克思花了相当篇幅谈了其缺点,对拉萨尔提出美学要求,你

40、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口6(P171).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过程中,莎士比亚化是一个重要的肯定性概念,与之对应的是“席勒式”否定性概念。最简单而且比较流行的理解是,莎土比亚化和席勒式的内涵,就是形象化的创作和概念化的创作”两种理念或模式。苏联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里夫席茨在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的美学观点中讨论了莎士比亚化问题,他抓住的就是莎士比亚和席勒的对比,他说:席勒的剧作尽管有它的种种优点,表现的却是远远脱离了革命的物质问题的抽象民主的激情,也就是说,正是构成了1848年那些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最大缺点的东西。

41、另一方面,悲剧中的莎士比亚因素,则就是指历史具体性而言,而历史具体性在舞台上亦正如在政治中一样,就是社会力量和现实利益一直到构成一个时代的革命运动基础的历史土壤最底层的活生生的发展马克思看重于莎士比亚的,就是深刻的历史现实主义和敢于涉足七情六欲和现实利益的世界。17(P270)注意到里夫席茨在斯大林时期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背景下使用了敢于涉足七情六欲的说法,是很不容易的。可知,理解莎士比亚化,正确的路径当然是回到莎士比亚作品。应该说,哈姆莱特的去神圣化,还原于凡人,不仅为莎士比亚化提供了最合适、最深刻的注解,而且为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提供了重要论据。通过文学阐释来神圣哈姆莱特,无非是强

42、调作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自觉制造者,而十之八九的途径是让主人公来充当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其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意识形态的生产是分层次的,固然存在自觉的意识形态动机,也存在不自觉的意识形态动机,恩格斯1893年在致弗梅林信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的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口6(P657)这种现象,特别见之于文学艺术创作。既然文艺家不知道自己的意识形态动机,那么他也就不会刻意通过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去简单地充当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了。成功的文艺创作与时代

43、之关系是,在作品的整体性结构中渗透着时代精神,而不一定集中于主人公的形象。TS艾略特认为:伟大的诗人,在写自己本人的过程中,也就写了自己的时代。因此,尽管但丁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他却成为13世纪的喉舌;尽管莎士比亚几乎没有觉察到这件事,他却变成16世纪末的代表人物,代表着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但是你不能肯定地说但丁相信或不相信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你也不能说莎士比亚相信或不相信文艺复兴时期的混合的、混浊不清的怀疑主义。如果莎士比亚当日根据的是比这个混杂的怀疑主义更好的哲学思想来进行写作,他就会写出比他现有的作品拙劣的诗。他的任务是表现那个时代最大的感情强度,但他所根据的材料却是他那个时代人们碰

44、巧在思考的任何问题。l(P36)通过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已经刻画出了那个时代最大的感情强度,而莎士比亚所根据的材料却是他那个时代人们碰巧在思考的任何问题一特别是人性觉醒与基督教观念之间的冲突,揭示出这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不必为哈姆雷特所暴露出来的宗教意识而大惊小怪,这是身处16世纪的莎士比亚所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反映在艺术形象的全部世界观上。彻底背叛基督教世界观的马克思,在其1835年的学生时期文章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节至第14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中写道:我们的心、理性、历史、基督的道都响亮而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是绝对必要的,离开基督

45、,我们就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会被上帝所抛弃,只有基督才能够拯救我们。口9(PP450-451)此时离莎士比亚写作哈姆雷特的时代已经200多年了。19世纪尚且如此,遑论16世纪的莎士比亚时代。当然,正由于莎士比亚描绘了一种冲突,而不是中世纪的完全性黑暗支配,所以哈姆莱特身上的正邪交错也是具有人文主义意义的。因此,褪尽哈姆莱特的神圣光环,我们还是可以在剧中不断触及人文主义精神,比如哈姆莱特对人的崇高地位的称赞一无论他自己做得如何,这段话也有权利独立上升为当时的先进观念。甚至,奥菲利娅的父亲、兄长对其恋爰的怀疑,其实也渗透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因为他们并不以为奥菲利娅必须通

46、过嫁给哈姆莱特王子而攀上高枝。也许读者会遗憾于这样的观念不是由哈姆莱特说出,而是由奥菲利娅的父亲、兄长说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恰恰说明了时代思考的问题无所不在。五、结论由于庸俗社会学批评模式的影响,哈姆莱特被过度赋予人文主义斗士的形象,其实并非如此,哈姆莱特只是一个时代夹缝中的凡人而已。但是,从作品整体性出发,哈姆莱特依然是体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伟大作品。注释:本文引用哈姆莱特剧本的话,均出自莎士比亚悲剧,朱生豪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0年版。不一注明页码。原文参考文献: 口陈超,李伟民.论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一一兼论苏联莎学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影响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

47、2,(2). 2苏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M.蒋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苏亚阿尼克斯特.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A.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2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4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德海涅选集M.张玉书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俄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M.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蓝仁哲.哈姆莱特:演释人类生死问题的悲剧JL外国文学评论,2002,(1).8罗峰.哈姆莱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J.国外文学,2019,(2). 9林中泽.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J

48、.学术研究,2004,(9). 10艾略特诗学文集M.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11雷鸥.哈姆莱特的石磨J.大舞台,2003,(1). 12叶舒宪.从哈姆雷特的延宕看莎士比亚思想中的封建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2). 13傅光明.天地一莎翁一一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14瑞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口5陈小川等.文艺复兴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苏里夫席茨.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吴元迈等译.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