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38175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珠堵直言漆市旗玄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本卷总分Ioo分,完成时间60分钟)学校: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L(2分)我们闻物体的气味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用手扇着闻B.鼻子凑近闻C.戴上口罩闻2. (2分)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A.推测B.假设C.论证3. (2分)18世纪英国科学家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获得氧气。()A.牛顿B.普利斯特列C.伽利略4. (2分)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某一部分,发现()A.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与图像大无

2、小B.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C.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小5.(2分)通过仿生设计研发产品的模式步骤一般是()A.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一检测模型一一开发产品B.建立模型一生物性能一开发产品一检测模型C.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一开发产品一检测模型A.哥伦布B.麦哲伦C.瓦特7 .(2分)蝙蝠能利用()探测障碍物。A.次声波B.次声波和超声波C.超声波8 .(2分)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A.大B.小C.一样9 .(2分)在竞标过程中,标书的内容越详细丰富,中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建造塔台的标书中,模型的外形采用()的设计形式比较合适。A.文字B.图画C.标记10 .(2分)人的起跑反应

3、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秒,那么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反应时间会是()A.12秒B.0.10.2秒C.0.51秒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 (2分)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12. (2分)工具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13. (2分)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14. (2分)人们借助工具可以从楼下看到楼顶的风景。()15. (2分)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17. (2分)我们可以用皮肤来感知事物,且皮肤是最大的感官。()18. (2分)现代生活越来越美好,食物可以无限浪费。()19.

4、(2分)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因为科技的应用。()20. (2分)我们上课的教室里面也是水电和器材都有。()三.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0分)21. (3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22. (2分)生活中我们去打预防针,打针时疼,这是因为皮肤受到后,把信号传递给以后,就产生了疼痛的感觉,痛是一种。23. (1分)通过玩“翻转打手”游戏,如果你玩得很好,说明你的很快。24. (1分)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25. (1分)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26. (1分)林奈是瑞典博物学家,近代学的奠基人。27

5、. (1分)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O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28. (10分)请把下面的科学家和他的贡献用线连起来。阿基米德电生磁杠杆原理罗伯特胡克奥斯特托勒密细胞日心说地心说哥白尼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29. (5分)如图,小畅和小科玩抓尺子游戏,被测试者手指停留处的数字就是这次测试的得分。下表是他们的得分记录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12345678小畅24568875小科44788979(1)抓尺子的次数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填“快”或慢”)。(2)小畅和小科相比,的反应速

6、度快。(3)经常玩抓尺子游戏,反应速度会变快吗?(4)这个游戏中,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六.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30. (6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因素有关?31. (6分)三(1)班的科学小组在讨论设计一座“过山车”,他们认为轨道的总长应该在2米以上,整座“过山车”搭建要稳固,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要求呢?请你提些建议。32. (6分)判断对错,错误的说明理由。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32.(8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说一说你对哪几位科学家印象深刻,他们作出了哪些贡献?(写出四位科学家及其贡献)34.

7、(9分)共和国勋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共和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长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对手是饥饿,他赢了。(1)上述资料讲述的是的事迹。(2)这位伟人的主要成绩是什么?(3)古今中外,像这样把毕生精力投身于科研事业的人有很多,在小学科学课上,谁让你记忆最深刻?他在哪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 .【解答】我们闻物体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着闻,仅使少量的气味飘入鼻孔。故选:Ao2 .【解答】根据对假设的认识,根据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

8、作出一种推测性论断或假定性解释,就是在假设。故选:Bo3 .【解答】凸透镜能够会聚光线,形成强光和高温。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故选:Bo4【解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且中间厚、边缘薄,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某一部分,发现观察工具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与图像大小有关系,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故选:Bo5 .【解答】仿生学是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并根据其中的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技术的学科。仿生一般要经过生物性

9、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四个环节。故选:Ao6 .【解答】哥伦布是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人。故选:Ao7 .【解答】蝙蝠能在黑夜里飞行自如靠的就是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故选:Co8【解答】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视野放大镜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事物也越大,视野就越小。故选:Bo9.【解答】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在塔台竞标书中,包含建塔位置、使用材料、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塔的设计等要素。在建造塔台的标书中,模型的外形采用图画的设计形式比较合适,这样看起来比较形象,让人一目了然,B符合题意。故选:Bo10【解答】反应时间的长度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

10、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系。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秒;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秒。如果一名运动员在听到枪响后的0.11秒起跑,说明他的反应速度极快。故答案为:B0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 .【解答】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VR眼镜的两个镜片可以看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放大镜。所以该判断是正确的。故答案为:VO12 .【解答】工具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故答案为:VO13 .【解

11、答】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观察过吊灯的摆动,从中还发现了“摆”的秘密。故答案为:JO14 .【解答】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借助工具可以从楼下看到楼顶的风景。故答案为:JO15 .【解答】根据植物叶子的认识,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比如枫树的叶子会变红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O16【解答】手上的污物会影响透镜透光性,影响放大效果,同时摩擦会损坏透镜表面,影响透光性。所以我们不可以用手去拿放大镜的镜片。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X。17.【解答】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

12、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眼睛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鼻子闻食物的气味;舌头尝食物的味道,皮肤感知物体的冷热、感觉不同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等特点以及不同材料的轻重等,皮肤是最大的感官。故答案为:JO18【解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浪费现象,如浪费食物,我们不能浪费食物。故答案为:O19.【解答】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现代人生活中各方面都比古代人优越,要先进。故答案为:JO20【解答】我们上课的教室跟科学教室不同,并不是水电和器材都有。题意错误。故答案为:O三.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

13、0分)21 .【解答】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故答案为:透明;厚;薄。22 .【解答】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生活中我们去打预防针,打针时疼,这是因为皮肤受到刺激后,将信号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了疼痛的感觉,痛是一种反应故答案为:刺激;反应。23 .【解答】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

14、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通过玩“翻转打手”游戏,如果你玩得很好,说明你的反应很快。故答案为:反应。24 .【解答】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答案为:细胞。25 .【解答】猜想是不知其真假的叙述,它被建议为真,暂时未被证明或反证,所以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故答案为:实验。26【解答】林奈是瑞

15、典博物学家,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在1735年发表的代表作自然系统中,首先将自然界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矿物界。在界的下面,是像阶梯般排列的逐级细分的等级:纲、目、属、种等。故答案为:植物分类。27.【解答】工具是指能够方便人们完成工作的机械器具,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和技术相结合就能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技术。故答案为:技术。四 .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28【解答】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答案为:阿基米微电生磁

16、罗伯特胡瑟杆原理奥斯特/细胞托初蜜、上日心说哥白尼地心说五 .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29.【解答】(1)尺子上的高分都在下方,因此抓尺子数相同时,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快。(2)总得分越高,说明反应越快,小科的反应较快。(3)经常玩这种锻炼反应能力的游戏,有助于我们提高反应速度。(4)我们在玩抓尺子的游戏时,眼睛把看到尺子落下来的信息,通过神经报告给脑,大脑接到信息后,做出反应,再通过神经把命令传递给手,让手抓住尺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在完成一项活动时,需要神经、肌肉各个身体器官共同协调工作才能完成。故答案为:(1)快。(2)小科。(3)会。(4)我们在玩抓尺子的游戏

17、时,眼睛把看到尺子落下来的信息,通过神经报告给脑,大脑接到信息后,做出反应,再通过神经把命令传递给手,让手抓住尺子。六.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30【解答】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形状上,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所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系。故答案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系。31【解答】“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故答案为: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32 .【解答】

18、提出猜想(或猜测)或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假设是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对一个问题做假设必须要有依据。故答案为:正确。33 .【解答】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针,李四光发现中国第一口油田“大庆油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袁隆平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我们要学习他们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故答案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针,李四光发现中国第一口油田“大庆油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袁隆平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34 .【解答】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釉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故答案为:(1)袁隆平;(2)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釉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3)屠呦呦,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