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226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风筝—北鸢》课程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间风筝一北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学制三年制高职企业从业者及社会学习者编制制定日期2018年一、课程名称民间风筝一一北莺二、适用范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1风筝爱好者三、课程定位民间风筝一一北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搭建本门课程的主旨是依托“智慧职教”学习平台,对传统民间风筝尤其是北派风筝进行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北派风筝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风格流派、工艺大师、制作技艺与特点等,使学习者全面深入了解民间风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课程面向院校师生开放,也可适用于企业从业者和社会学习者学习。风筝,古称“莺”,其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院国家级非

2、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设项目之一。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民间风筝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断代问题,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快速交融的大环境,古老的民间风筝不应被快速的现代化步伐遗忘在身后,因为和技术相比较,文化的延续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诉求的作品,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间风筝这种优秀古老的民族工艺得以更好的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这也是本门课程开设的宗旨。四、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学习掌握民间风筝的工艺技能和艺术特色,同时,结合艺术专业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与制作能力的优势,灵活运用风筝的制作手法进行民间风筝再创作。课

3、程的建设对于学习者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了解、鉴赏民间风筝(北莺),进行风筝的再设计开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知识目标:6) 了解民间风筝的历史由来、风格流派、传承脉络、社会影响、审美特征等基础知识;7) 了解民间风筝一一北莺的人文背景、风格流派、艺术特色、工艺特点;8) 了解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的传承脉络、传承大师以及代表作;9)临摹北莺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北派风筝的造型、图案特点,尤其是造型的比例关系、传统图案的寓意与实际应用;10)掌握风筝制作流程,掌握民间风筝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技巧,重点是“扎糊绘”。2.能力目标:5)具

4、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及色彩表达能力;6)能够提取分析传统民间风筝的色彩、造型、图案等元素;7)能够灵活运用风筝的元素进行再创作,设计制作符合时代审美诉求的衍生品;8)能够结合自身艺术专业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与制作能力的优势,汲取提炼民间风筝的造型、图案、色彩等元素进行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3.素质目标:6)热爱传统民间工艺,热爱民间风筝,关注社会、行业发展动态,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学习传统工艺的重要性;7)具有工匠精神,吃苦耐劳,认真对待风筝制作工艺的每个环节及细节,技术操作一丝不苟;8)具备借鉴与创新能力,学习传统,能借鉴与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9)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5、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10)能够通过民间采集、图书馆查找资料、网络搜集信息等各种形式获取资源,并学会整理资源、使用资源。五、教学起点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该课程的前导课程为艺术类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构成、艺术设计概论等,学生已具有相关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造型、审美能力。六、课程内容与要求1课程教学载体教学内容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按照我院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此项专业能力的定位,统筹考虑艺术设计大类的各个专业对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民间风筝中精心设计和选取经典作品作为课程教学案例,通

6、过对案例作品拆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民间风筝北莺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风格流派、艺术特色、工艺流程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2.课程教学内容概要:5)南鹤北莺话风筝:主要是风筝史话、风筝与民俗、风筝的流派、地域风格、风筝分类与制作工艺等;6)北京风筝:曹氏风筝和哈式风筝的历史源流、传承大师、精品风筝赏析;7)潍坊风筝:杨家埠风筝和老潍县风筝的历史源流、传承大师、精品风筝赏析;8)天津风筝:主要是魏氏风筝的历史源流、传承大师、精品风筝赏析。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许多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内容,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特点。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引

7、导文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习的认知规律,采取课堂与课外并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将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创造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增强学习者的感性认识,营造活跃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者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证学习效果。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实施课堂教学的辅助管理,控制主要的教学环节,如讲授环节,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形式展现,使学习者有效地将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吸收。通过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采用视频、动

8、画、电子读物、H5等手段展示民间风筝课程内容,引导学习者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看艺术精品,积累经验,获得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案例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典型的案例进行拆解和分析,可以让学习者通过实践由浅入深、按照工艺流程了解民间风筝的全过程,从而深入把握民间风筝这种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八、实践条件1 .校内实训基地工作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操作演示,以及提供课程内容所需的相关资讯,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要求投影仪应达到一定的精度,以保证所播放的视听资料达到最佳效果;2 .充分利用身边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市场等资源进行课余时间的学习:3 .利用目前日趋成熟的信息化虚拟实践

9、条件,如相关微课程平台、手机APP等,可以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下学习民间风筝。九、评价方法1 .评价方式本课程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占70%,终结性评价占30%。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平时的课业、考勤、学习态度等;终结性评价在结课时进行,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的工具完成任务的制作,重点考核学生对于所学习技能的应用能力。2 .评价内容:D综合知识能力评价:(4)基础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民间风筝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脉络、风格流派和工艺特色、工艺流程等;(5)北莺艺术特色的把握程度:材料、造型、图案等;(6)资料的整理分析:学会查找、整理信息,课后搜集相关资讯,按照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归

10、纳整理。2)实操能力评价:(7)材料和工具的选择能力;(8)扎制风筝骨架的能力;(9)风筝图案设计绘制能力;(10)手绘传统纹样的能力;(三)“扎糊绘”各个阶段的工艺操作是否规范熟练;(12)创新再设计能力。十、课程资源1 .参考书目:民间风筝.李友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中国民间风筝技法.孔炳彰汪丽珍.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曹雪芹风筝艺术.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北京扎燕风筝.杨建业.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一一哈式风筝.哈亦琦.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2 .网络资源:本课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上时间远远不够,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学习。丰富的网络资源提供当前的最新资讯、名家作品以及各种制作技巧,同时也提供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可以为学生课后学习和自我提升提供很好地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