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559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企业财务系统成本核算管理规定1.目的作用对产品成本的形成和各种费用的发生进行正确的核算,可以使管理者准确地掌握产品成本的状况,揭示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成本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2 .管理职责成本核算工作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公司财会部门应根据会计核算的制度和相关法规要求,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并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达到规范要求.3 .对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的规定为了保证费用发生、成本形成的准确性,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项荃础工作。3.1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

2、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的基础.没有记录,核算就没有凭证依据,原始记录牵涉到企业各职能部门,应该制定既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又符合成本核算要求,既科学又易行、讲求实效的原始记录制度,并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工作,以便正确、及时地为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所需原始资料3.2 建立和健全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一切物资的收发,都要经过计量,必要的计量工作必须配备齐全,并经常校正和维修。凡是原材料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以及完工产品的人库等,都要有严格的制度,办理必要的凭证手续,防止乱领乱用,造成浪费。库存的材料物资和车间在

3、产品,要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月生产剩余材料,应及时退库,下月生产仍继续要用的,也要办理“假退料”手续,废料也要及时组织回收,妥善处理。4 .对成本计算对象的规定4.1 成本费用的范围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的各项耗费,都应该计入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和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按国家规定列人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和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以及为组织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4.2 不计人成本的费用下列各项,不得列为企业成本费用:421

4、固定资产的购置、建造支出。4.2.2 无形资产的购人支出.4.2.3 归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的本金和在固定资产投人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4.2.4 在职工福利基金中开支的福利费425对股东发放的股利。426与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其他支出5 ,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规定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正确的实际成本资料,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5.1 按会计制度限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划清补偿界限即正确划分应计人成本与不应计人成本的费用界限。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费用支出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用途的费用应有不同的补偿渠道。允许由成本补偿的各项费用支出就构成了成本开支的范

5、围。具体来说,就是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淇中: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单独核算不参与成本计算过程,费用发生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企业目前的成本开支范围作了以下大的调整。5.1.2 劳动保险费原来从营业外开支,改为管理费用。因为这属于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当计人企业产品成本。5.1.3 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人产品成本,不再规定研究开发费的比例,有助于鼓励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因为研究开发费用是为了研究新技术等而发生的支出,属于生产经营支出,应当从销售收人

6、中扣除。5.1.4 改变提取大修理荃金的办法,将大修理费在发生时直接分配计人产品成本,修理费发生不均衡的可以采用待摊或预提办法,有助于正确核算成本5.1.5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坏账准备金制度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预先按一定标准提取坏账准备,计人管理费用,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的准备。5.1.6 允许企业在一定限度内开支业务招待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正常开支。财务制度中对不能列人成本、费用的支出也作了如下规定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

7、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人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以上述支出挤占成本、扩大成本和费用的开支范围。5.2 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支出的时间界限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成本,凡应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计人本期成本;几已经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人成本,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成本计算一般应当按月进行。5.3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界限凡是能直接计人有关产品的各项直接成本,要直接计人;与几种产品共同有关的成本,必须根据合理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正确分配.各种产品的成本都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核算。

8、5.4 划清开办期与生产期的费用界限企业在筹建、开办时要支付的注册登记费、验资费、公证费以及筹建期间支付的各种管理费、职工的技术培训费等,这些费用应作为开办费,在以后经营期间形成收益后进行分期摊销,摊销期不能低于5年,而不能计人某一时期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只有在生产期间发生的费用,才可直接计人当期成本与费用5.5 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当支出的费用与本会计年度效益相关时,可以计人当期的生产与费用,称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费用的效益期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则应作为其他资产或递延资产计人有关科目中,通过折旧或摊销方式转为费用。对于这类支出称为资本性支出5.6 对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要划清在建

9、期间费用和投产期间的费用固定资产投产前发生的购置费、运输费、试运转费以及投产前为购置固定资产贷款的利息支出等,全部计人在建工程,构成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当固定资产投人生产使用后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修理费、未还清的贷款利息等费用的支出,都应计人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科目5.7 划清成本、费用支出与福利性支出的界限对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工资性支出,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要分清生产工人、管理人员、长期病伤人员及离退休人员与福利人员的界限,福利人员的工资应计人福利开支,而其他人员的工资,则可以计人成本与费用的有关账户。再有职工医药费开支,福利部门的各种物料的消耗等都应在福利费中列支,不得计人成本与费

10、用5.8 划清生产性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对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清理损失、非常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等应计人营业外支出,不能列人成本、费用项目中5.9 划清各种成本与费用的用途界限成本、费用的性质与时间界限分清后,还要进一步分清成本支出的用途,如分清新产品与老产品,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产品成本与劳务成本,各种产品之间的界限。费用也应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要分清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还是销售费用5.10 划清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界限已经归集在一定对象上的成本,月末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其产品都已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项目之和,就是该种产品的完工成本。某种产品月宋未完工,归

11、集在该种产品对象的生产成本之和为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一部分完工另一部分尚未完工时,则应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将归集在该产品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防止人为调节在产品成本。6 .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为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应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于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所以生产组织和生产工艺过程不同的产品,就应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同时在计算产品成本时还要满足不同的管理要求,这两点是确定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6.1 工业企业生产,按照生产组织划分,可以分为大量生产、大批生产、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大量生产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在

12、管理上只要求且只能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由于生产周期不相等,每种产品的批量也不同,所以应按照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6.2 与生产工艺过程相联系的管理要求对确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划分,可以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在单步骤生产过程中,只需要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或是多批别的产品成本即可。多步骤生产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间断、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过程,因而管理上往往要求按照不同的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每一步骤的生产成本,这就必须采用分步法来进行核算.为满足管理上的特殊要求可设置几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6.2.1为加强定额成本的管理,在

13、企业基础工作扎实、有多种相应的定额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出各种产品定额成本、实际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成本的日常控制,在日常发生生产耗费时就可以揭示出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情况,及时分析原因,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622为了加强预测分析,全面考核投人产出的量、本、利关系,可以采用“量、本、利”分析法,利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或是目标产量,从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623为了在企业内部确定成本控制的责任、层次,实行有计划的控制和考核,可以采用责任成本法.这种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不仅是产品,而且包括了班组、机台、岗位和个人,使成本计算与经济责任

14、制紧密结合起来.以上叙述了成本、费用核算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及有关规定,这些是提高成本核算资料质量的保证,也是宏观及微观经济管理与控制的需要7 .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会计处理7.1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7.1.1 生产成本:核算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为了分别反映荃本生产费用和辅助生产费用,在生产成本总账科目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产品的实际成本企业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可根据直接费用的项目作如下分录: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源材料现金应付工资银行存款等企业各

15、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月宋根据分配计人生产成本。企业辅助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终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受益对象时作如下分录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贷:辅助生产7.1.2 制造费用: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问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借方发生额是归集的上述费用;贷方发生额是分配计人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般月末无余额。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把生产成本,分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两个账户分别进行核算。生产规模

16、较小的也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合为一个“生产费用”账户进行核算.7.2 跨期分摊费用科目的设置721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分期摊人当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中的各项费用借方发生额为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贷方发生额为期末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的数额,除季节性生产外,一般期末应无余额。7.2.2财务费用: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借方发生额为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发生额为用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人、汇兑收益等,月末将借贷方差额转人“本年利润”科目。723产品销售费用:核算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借方发生额为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贷方发生额为转人”本年利润”

17、科目的数额,期末本科目无余额8 ,成本费用分项管理8.1 业务招待费的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本着“必须、合理、节约”的原则,从严掌握,由董事会批准,按不高于以下限额,在管理费用中据实列支。8.1.1 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5;全年销货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8.1.2 全年业务收入总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业务收人总额的10%0,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业务收人总额的5%o8.2 坏账损失的确认与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3%。一5%。提取坏账准备,计

18、人管理费用当年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已经确认的坏账以后如果收回,应计人坏账准备。企业的坏账损失,是指下列应收而不能收回的款项8.2.1 因债务人单位撤销,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清偿后,确实无法追还的部分.8.2.2 因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8.2.3 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企业对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查明原因,报董事会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8.3 工资费用的管理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班提取职工福利费,列人成本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的使用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工会经费,在管

19、理费用中列支。工会经费由本企业的工会按照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在管理费用中列支8.4 期间费用的管理企业按国家规定缴纳的职工待业保险金,列人管理费用.企业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以及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应单独核算,不计人成本之内,直接从营业收人中扣除.8.4.1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括油企业统一负担的经费支出(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开发费、提取的坏账准备等。84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包括:在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提供劳务中发生的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代销手续费用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业务费等。84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和银行手续费等。8.4.4 进货费用。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包括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应当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赛、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人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