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4821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8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工程概述U项目背景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本次道路项目所在片区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根据规划总体要求,建成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园区规划用地以Ml一类工业用地、M2二类工业工地为主,配套部分商业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同时也规划有部分公园绿地及防护绿地。项目片区临近210国道,依托南北大道能快速衔接重庆主城区,本次路网的建设可以促进片区地块的开发建设,推动片区经济发展。1.2 项目区位本次设计项目位于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随着北区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受建设单位委托,我

2、院开展片区路网设计,共包括10条道路,其中3条主干路,2条次干路,5条支路,均为新建道路。本次设计实施范围为:农高区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1.3 工程规模农高区北五路呈东西走向,西起于国道G210,东止于纵二路,道路全长987.293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道路标准路幅16m,双向2车道。经与业主沟通,结合片区建设时序需要,本次农高区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施工图西侧起点接北区污水处理厂出入口,东侧终点接纵二路,本次实施范围为:K0+758K0+961.29,起点桩号KQ+758(X=106073.929,Y=78498.945),终点桩号K(H961.29(X=Io59

3、84.46,Y=78681.492),实施长度为203.29n。1.4 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建设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管网工程。本项目共包含三册,分别是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管网工程、第三册交通工程,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1)我院与建设单位签定的工程设计合同:2)建设单位提供的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都市空间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3)建设单位提供的就庆临空都市农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玳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期)1:500现状地形管线测量复测(重庆市勘测院,2022年2月);4)建设单位提供的巴渝乡愁项目地块工程1:500地形图(重庆市勘测院,20

4、20年12月);5)建设单位提供的农高区北八路北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2月):6)建设单位提供的农高区北二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月):7)建设单位提供的农高区北二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月);8)建设单位提供的农高区北一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重庆渝宏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23年5月);9)建设单位提供的农高区北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项目施工图(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2022年11月);10)建设单位提供的渝北农高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园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土石方工

5、程(二期)施工图(重庆陆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7月):11)建设单位提供的片区“三区三线”资料: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13)渝北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关于新龙湾互通立交相关匝道加减速车道委托养护等事宜的纪要(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7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I52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

6、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版)(4)地方规范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64-2022)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237-2016)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T50-131-2011)(5)地方法规、条例及其它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规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签章和证书使用的通知渝建发(2006)76号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

7、发(2010)166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第259号)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人发(1997)17号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未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3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3.1初步设计阶段须审查意见暂无初步设计阶段审杳意见。14)建设单位提供的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纵2路、横2路、北3路、北5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23年9月):15)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条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农高区北五路道

8、路工程(一标段K0+750端头、K0840K0+960)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16)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条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农高区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K0+750端头、K0+840-K0+960)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市鹏越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9月);17)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2.2采用标准规范(1)国家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城市防洪

9、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2)交通部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11G3362-2018)(3)建设部规范办质202

10、148号文及渝建质安2022110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纲专家论证,详见说明第5.(7)节.3.3可行性评估报告意见(摘自高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1、完善方案设计图说,增加方案比选。回复:按审查意见完善,完善方案设计图说,边坡增加比选方案,采用坡率法放坡+网格植草护坡放坡.详见方案设计说明第3.3节.2、校核边坡支护稳定性计算及各段边坡支护地勘参数选取。回复:按审杳意见复核,本次地勘参数根据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纵2路、横2路、北3路、北5路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23.09)选取,并根据地勘参数复核边坡稳定性计算,详见计算书.3、进一步完

11、善坡顶坡脚安全防护措施及截排水方案。回复:按审查意见完善,坡顶设置防护网和截水沟.坡脚利用市政排水系统,详见说明第3.2节.4、完善边坡施工步序、工艺、方法要求;完善监测设计,进步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要求。回复:按审查意见完善,补充边坡施工步序、工艺、方法要求,详见说明第4章;完善边坡监测工程,详见说明第7章I强调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详见说明第5.(6)节。4建设条件(本章节摘自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纵2路、横2路、北3路、北5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下简称“地勘报告”)04.1 自然地理4.1.1 位血及交通本项目位于渝北区农

12、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勘察区紧邻渝北区兴隆镇:场地内有乡村公路及国道;交通条件较便利。3.2高边坡专项审查意见(摘自高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2023年9月29日,重庆临空都市农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名单附后),召开“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IO条道路工程勘察、设计(农高区北五路道路工程(一标段K0+750端头、K0+840K0+960)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会,经讨论,形成论证意见如下:1、进一步第核岩土界面参数取值,复核土体沿界面下滑的稔定性(如II-11剖面)。回复:按专家意见完善,本次地勘参数根据渝北农高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纵2路、横2路

13、、北3路、北S路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23.09)选取,并根据地勘参数复核II-Ir剖面沿界面下滑的稳定性,详见计算书。2、完善填方材料、分层厚度、压实系数、检测要求、界面粗糙度处理措施。回复:按专家意见完善,边坡土石方工程明确,馍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填土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时应分层夯实,边坡范围(坡顶1倍坡高范围内)压实系数不小于0.93,道路范围压实系数同道路压实度.填方材料压实后的综合内摩擦角30-.对土岩界面或新

14、老步土界面设置开挖台阶填土,台阶宽度约24米,呈4%反坡,然后再回填,必要时,需增设土工栅格.填方施工为从下往上分层碍压填土施工.详见说明第4.1节.3、完善边坡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协调边坡超用地红线关系:完善边坡截排水设计、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回复:按专家意见完善,完善边坡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I经与业主沟通,道路右侧为北区污水处理厂,先于本项目实施,实施完成后与道路基本接平;左侧均为待开发地块,无用地红线要求,详见说明第1.1节I坡顶设置人行栏杆.坡脚设置护脚墙及排水沟,详见说明第3.2、3.3节;完

15、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详见说明第4章;强调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详见说明第5.(6)节.完善边坡监测工程,详见说明第7章。4、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2148号文及渝建质安2022110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回复:按专家意见完善,补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明确施工单位按建经调查,区内及周边未见对拟建工程产生影响的地表水体。地表水体主要为红卫水库、鱼塘、农田及低洼冲沟等。红卫水库:为小(2)水库,位于场地外南侧,水库距线路最近水平距离约200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71km2:正常蓄水水位约为518.4m,

16、设计洪水位519.34m,设计洪水流量5632m*s,总库容45.02万m跃进水库:位于北三路与北五路起点间,水库距线路用近水平距离约200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15km2;正常蓄水水位约为554.6m。鱼塘:拟建场地周边鱼塘主要为周边人工修建养殖鱼塘,水深约l“5m02.2地形地貌现状主要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纵二路局部为施工区,原始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貌:地面高程49Om584m,相对高差94m,整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总体地形坡度515。局部发育有陡崖或陡坡,坡度30、53,高度326m:北3路起点K0+050k0+15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98,两侧坡度3040,沟深约21

17、m,北3路终点K0+800k0+913.674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75116,两侧坡度3045,沟深约25m,北5路起点K0+120k0+26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140,两侧坡度3040,沟深约28m,北5路KO+640k0+68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180,两侧坡度3040,沟深约32m,北5路K0+890k0+93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216,两侧坡度20、35,沟深约30m,横2路起点K0+080K0+12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230,两侧坡度4555,沟深约33m。纵2路K0+560K0+58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

18、约115。,两侧坡度2535,沟深约33m,纵2路Kl+170Kl+21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HO0,两侧坡度4555,沟深约20m,纵2路Kl+310Kl+52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分别约103、192,两侧坡度3035,沟深约2E,纵2路Kl+72(Kl+80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106,两侧坡度3040,沟深约12m,纵2路Kl+850Kl+90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135,两侧坡度1535,沟深约9m,纵2路Kl+980K2+060发育有深沟(或沟谷),沟谷走向约100,两侧坡度2540,沟深约21m。场地内Z2路大里程段约Kl+700K2

19、+350勘察过程中正在进行平场施工,地形地貌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建议道路施工前对地形地貌进行复核。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缩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副高与西藏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熨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

20、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1、气温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偏高L3C、1.7C、L6C;近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和11极端最高气温极值分别是38*C和43*C02、降水量、蒸发量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最大降雨量约1452.Imm(2014年),年最小降雨量约837.8mm(201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80mm,日最大降雨量约271.0mm(2007年)。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集中时段为4-10月,最大降雨量出现在6月,其次是7月、5月、9月,8月、4月、10月也相对较多。410月、59月、68

21、月累积降雨量站占全年总降雨量分别约85%、68%、43%o3、湿度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平均湿度为76.5%平均水汽压为17.6hPa,最热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低于50%;最冷月份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约88.3%04、风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的年平均风速在1.42.7ms之间变化,多年平均约2.1ms;年最大风速在&515.4ms之间变化,约5-7级:年极大风速在15.329.8ms之间变化,约711级。全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均以西北风及其临近方位(NW、NNW.WNW)为主。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编

22、号地层fC岩土名称1?度(m)描述3-1Q,粉质黏土0.37紫褐色,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的角砾,絮状结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可塑塑状;广泛分布在于场地。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受地下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惇度0.10-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7-0J2S-Sm砂质泥岩红色、紫红色为主,局部含青灰色团块;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82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351cm,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软。7-1Jz

23、S-Ss砂岩&色,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82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371cm,岩体较完整,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岩质较硬。4.3.2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并结合老地形图分析,基岩面埋深08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起伏,倾角515,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带,基岩面起伏较大,倾角30550o场地基岩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

24、一般0.82.0m:但在局部地形较陡的地段,基岩由于侧向风化的影响,强风化带厚度相对较大,域大可达3m以上。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欠发育,均匀性较好。4.4水文地质条件4.4.1 地表水特征本项目场地内水库、河流、鱼塘等特征详见4.L3节。4.4.2 地下水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4.2 地质构造工程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芟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拟建工程位于重庆-沙坪向斜北西翼翼,构造条件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地质构造纲要见下图。图地质构造纲要图段岩层倾向

25、120140,倾角1320,结合较差,属软弱结构面,主要呈中厚状;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裂隙Jh倾向220、240,倾角7080,局部倒倾,裂隙而较平直,结构面张开度l3mmm,无充填物,裂隙间距O.51.0m,走向方向延伸大于IOm,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J2:倾向305330,倾角6575,局部倒倾,裂隙面一般平直光滑局部为弧面,结构面张开度2“20廊,无充填物,裂隙间距3m,走向方向延伸520m,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4.3 岩层岩性4.3.1 岩土层特征场内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J)、第四系残坡积(QJT)黏土、粉质黏土,第四系湖积(Q/)淤泥;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

26、沙溪庙组(J闻。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表场地岩土特征一览表编号地层代弓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1-0Q.1淤泥1-4灰黑色、褐灰色,有臭味,含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手触有弹性和海绵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分布在鱼塘区域。2-0Q,素填土0.52杂色,主要由砂泥岩块碎石、黏性上等组成,偶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采用抛填或碾压方式进行堆填:堆填时间约510年,纵2路施工区部分为新近填土。稍湿,密实程度为松散中密,均匀性差,块石含量4565%,粒径20200mm,最大可达500mm:主要分布在纵2路Kl+800终点及民房区域,呈团块状零星分布在场地其它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地

27、貌。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受地下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l0.3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场地内特殊岩土有:素填土,风化岩及残积土。上述特殊岩土的特征、分布范围、厚度等详见2.4节。沿线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无煤层,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相关评价详见第4.6.4节。4.7岩土物理力学特征4.7.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岩土名称参数粉质粘土砂岩砂质泥岩裂隙面岩土界面岩层M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0*19.5*25.2*25.6*饱和困度(kNm3)1*20.5*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14.53.

28、9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21.36.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52632396天然内摩擦角()5*32*39.930*33.618*12*12*天然内聚力C(kPa)3102106550*18*25*饱和内摩擦角()2*38.231.89*饱和内聚力C(kPa)273376815*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90038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31070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N/M)215120100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挡墙基底摩擦系数注:带“*”的参数为重庆地I.300.25险参数,当填0.50JiW岩碎、O.401成,*及配良好,压实度20.93时,在清除地表土层和经粗

29、糙处理后,填方与基岩面的内聚力,天然工况下可取25,暴雨工况下可取20,填方与基岩面内摩擦角天然工况下可取12,暴雨工况下可取10。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和人工填土层,以上层滞水、潜水形式存在。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水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无稳定水位。潜水主要位于粉质黏土之上的人工填土中。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基岩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稔定,综合沿线相邻场

30、地勘察成果及地区经验,孔隙裂隙水一般为区域性潜水或局部承压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根据已有的以往的资料和本次勘察,场地内地下水动态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呈同步化特点;地下水位变动幅度2m5m。4.4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接受降雨、地表水体、地下管网渗漏补给,下渗至岩土界面沿原始地貌沟谷向下排泄,汇入溪沟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及溪沟、水库等地表水体补给: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向低洼露头排泄,整体循环较缓慢。4.44 4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次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原则主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类型,地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藏与出露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

31、差异等因素,同时应尽量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本项目场地都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东南侧低洼处排泄。4.5不良地质现象通过本次勘察,场地及周边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未发现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4.6特殊性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BO2-01-2008)第4.3.1条,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2、隐伏断裂场地范围内勘察未发现在隐伏断裂。4.8.3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评价根据勘察,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

32、表水、管网渗漏等补给。在雨季,大气降水易于下渗至松散土层中形成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内地下水以上层滞水、潜水为主,水位变动较大。(2)局部基岩中的裂隙水具承压性,建议在边坡支护设计上考虑水压力的影响;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涌水现象,建议在坡顶及坡脚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并对坡面及坡顶后缘影响范围及时封闭,同时加强边坡监测工作。水土腐蚀性评价1、环境类别根据场地特征,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场地环境类别为11类。2、腐蚀性判断根据附近工程水的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33、C20-2011)附录K: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4.8.4特殊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评价(1)填土评价场地内的填上均匀性差,压缩性中,密实程度为松散稍密:具有轻微湿陷性,底面坡度小于20%,整体稳定性好。填土局部含有工业废料、生活垃圾,不宜作为路基填料,建议清除外运。填上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易导致路面沉降量过大、差异沉降、路面开裂,甚至支挡结构失稳;建议采取翻挖换填、强夯或其他处理方式进行处理。(2)软土评价场地内软土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欠固结,灵敏度中高。直接作为地基沉降量大、稳定性差:故软上不应作为路基持力层,也不宜作为路基填料;建

34、议清除换填。根据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的统计结果,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1.7条,本项目中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如下表所示。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汇总表地质年代岩体名称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软岩较完整IV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较软岩较完整IV4.7.3土、石可挖性分类根据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的统计结果,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附录A,场地内土、石可挖性分类如下表所示岩体基本明曼等级汇总表土、石等级土、石类别土、岩名称I松土软可塑状的黏性土、稍密粉土、淤泥、淤泥面粉脑黏卜、泥炭土、松散填土II普通土硬塑状黏

35、性土、中宙密实粉土、稍密中需填土、含块石较少的碎石土III坚硬土茶岩强风化层、坚硬状黏性土、密实填土IV软石中风化的页岩、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泥灰岩,块石土、漂石土V次坚石中风化砂岩、白云岩、石灰岩VI坚石中微风化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胶结砂岩4.8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8.1 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均为原始地貌,仅在场地内国道、县道、乡道两侧及民房四周有少量边坡存在,高度小,已进行坡率法放坡,现状稳定。4.8.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场地地震根据中国地感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

36、)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1、地震液化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O2-2013)、公路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表序号里程道路类型对应剖面工程地质评价北5路KO+OOOxKO+217填方道路5B1-5B1,5B3-5B3本段线路现地面标高556570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士,层厚度约0-3m.下伏基岩为沙溪庙组(Ls)砂岩、砂质泥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本段设计路面标高558570m埃方高度2m.属于填方道路段。线路长度约217m,线路走向123。,与构造线走向(254。)呈大角度相交。根据平面图、横剖面及纵剖面:岩土分界面

37、较线,覆盖层整体稳定。该段场地大部分为农田、林地,局部为水田、鱼塘.回填前建议清除表层耕植土、树根、草皮,清除水田及鱼靖中软弱地基.填方边坡按1:L75坡率分级放坡;回填应分阶错台、分层碾压夯实,填料、压实度等参数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北5路K0+217K0+395挖方道路(岩质)5B4-5B4,5B7-5B7本段线路现地面标高533564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相土层主耍为粉质粘土,土星厚度约O-Im,下伏基岩为沙溪庙组(Jzs)砂岩、砂质泥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无统一地下水水位。本段设计路面标高547557m,岩质挖方大于5m,为挖方道路段。线路长度178m,

38、线路走向123。,与构造线走向(254)呈大角度相交。根据平面图、横剖面及纵制面:按设计标商进行开挖后均是基岩出露,承载力较鬲,均匀性好,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根据设计方案,道路两侧将形成高0-16m的岩质边坡,由丁坡顶土层厚度小,建议直接消除“根据赤平投影(见图4.6-2)分析,左的边坡为切向坡,主要受J2裂隙与层面交线BO控制,建议对上部土层消除处理或按1:1.75坡率放坡处理,上层厚度小于5m的部分结合强风化可按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对岩质边坡中风化岩层按1:0.75坡率分级放坡处理,强风化按1:1.5坡率放坡处理,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中风化岩体破裂角取60,中风化岩体类型为HI

39、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5。右侧边坡为切向坡,主要受Jl裂隙控制,清除处理或按1:1.75坡率放坡处理,土层厚度小于5m的部分结合强风化可按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对岩质边坡中风化岩层按1:0.75坡率分级放坡处理。强风化按1:15坡率放坡处理。边坡安全等级为级,中风化岩体破裂角取60,中风化岩体类型为川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5。(3)风化岩及残积土评价1、残积土残积土场地中主要为粉质黏土,力学性质差,厚薄较不均匀,力学性质随含水率增加下降较明显;遇水浸泡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不利于路基稔定;承载力差时不宜选作建构组物的持力层。土层薄时建议换填,土层厚度较大时建议可采用堆载预压或调整路基形式。2、

40、风化岩强风化:力学性质较差,耳薄较不均匀,不宜选作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力学性质较好,均匀性较好,宜选作路基基础持力层。(4)有毒有害气体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合已建相邻项目的施工情况,结合场地各地层岩性条件和地区经验,场地岩土层中本身无有毒有害气体源,勘察时亦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但深厚填土层,成分复杂,在地下水或渗漏的污水带动下,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施工期间应进一步检查。4.9 分段地质评价依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3-86)本工程所处的自然区划为V2区。依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附录A,本场地路基临界高度见下表。路基临界高度表临界深度(m)黏质土粉质土紫色土黄壤土、现

41、代冲击土Hl2.0-2.21.7-1.92.32.5H20.9-1.10.7-0.9L4L61130.40.60.30.50.50.7根据场地地质、水文条件和设计,按城r6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2.1条:本项目路基干湿类型情况如下表所示。干湿类型划分表序号里程范雨土组路基相对高度5路基干湿类型1横2路粉质土718干燥2北3路粉质土928干燥3北5路粉质土624干燥4纵2路粉质土l26干燥序号里程道路类型对应剖面工程地质评价主要受自身强度控制,建议对上部上层清除处理或上层厚度小于5m的部分结合强风化可按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对岩质边坡中风化岩层按1:0.75坡率分

42、级放坡处理,强风化按1:1.5坡率放坡处理。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中风化岩体破裂角取60。,中风化岩体类型为In类,等效内摩擦为取55。右仰边坡为切向坡,主要受Jl裂隙控制,对上部土层建议清除处理土层厚度小于5m的部分结企强风化可按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对岩版边坡中风化岩层按1:875坡率分级放坡处理。强风化按1:1.5坡率放坡处理。边坡安全等级为级,中风化岩体破裂角取60,中风化岩体类型为川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5北5跻K0+837K0987.293填方道路5B7-5B7,5B12-5B12,本段线路现地面标高508524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土层厚度约

43、0l5m,下伏基岩为沙漠庙组(Jas)砂岩、砂质泥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无统地下水水位。本段设计路面标高522525m,填方高度2m,属于填方道路段。线路长度约150m,线路走向123,与构造线走向(254。)呈大角度相交。根据平面图、横剖面及纵剖面岩土分界面较缓.覆盖层整体稳定C该段场地大部分为农田、林地,局部为水田、鱼塘,回填前建议清除表层耕楂土、树根、草.皮,清除水田及鱼塘中软弱地基.填方边坡按1:1.75坡率分级放坡;回填应分阶错合、分层碾压夯实.填料、压实度等参数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4.10 地基基础评价及建议4.10.1 地基均匀性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

44、由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岩、砂质泥岩组成。(I)现状填土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填土多为自然抛填,均匀性差。(2)强风化基岩,厚度变化较小,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3)中等风化基岩,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岩体较完整、连续,变异性低中等,同一岩性均匀性较好,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4)本场地覆盖层厚度07m,岩土界面平缓较陡,岩层倾角较缓。序号里程道路类吧对应剖面工程地质评价我平面找舒.MV*rn0Ma三膏好一状,1刘二20Jl产状:290YTCrcU315,Z65域内,3T,213*赤平投影图北5路K0+395K0+7745B7-7,5B12-12,本段线路现地面标高500545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层厚度约015m,卜伏基岩为沙溪庙组(Jas)砂岩、砂质泥岩,地卜冰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无统地下水水位。本段设计路面标高527547m,填方高度2m,属于填方道路段。线路长度约217m,线路走向123。.与构造线走向(254。)呈大角度相交。根据平面图、横剖面及纵剖面:岩土分界面较陡,覆盖层稳定性较差,稳定性计弹详见附件1。该段场地大部分为农田、林地.局部为水田、鱼塘,回填前建议清除表层耕植土、树根、草皮,清除水田及鱼塘中软弱地基.填方边坡按1:L75坡率分级放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